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308

    这般喜不自禁,她拒绝道:“让一婢女引路,我亲去。”
    幕僚颔首,后院之地,非是男子可去,他不好过去。
    婢女引路至门前便停步,敲门时被陆莳拦住,“你下去。”
    婢女迟疑须臾后,想起方才的吩咐,俯身退到一旁,由着她自己推开门。
    屋内寂静,陆莳想起幕僚道起她昨日踏青,许是累了而晚起,站于门槛处,她心里激动而怯步。
    奏疏上所言并不属实,她只当楚染故意所为。明知是假,可她心里还是忍不住,借着巡视而过来看看。
    郢都城内局势已然倾向楚黎,三皇子资质聪慧,奈何王后故意养坏了他,资质再好,也耐不过后天的胡乱教养。
    陪养一子成龙不易,毁人里极为简单。
    她推门后而驻足,想起殿下离京前的疏离竟忍不住生气胆怯。楚染所做不过为了自保,于她而言也是最好的选择。
    然她心中不甘心,放手一搏,哪怕明知是错,也要试一试。入朝堂后,本就站在悬崖处,她不介意再走一步。
    挣扎过后,她抬步踏向屋内。
    第95章 见而未见二
    屋内寂静如无人, 陆莳的脚步停顿在榻前,目光落在榻上之人唇角上的那抹猩红的颜色。
    脑海里突然一片空白,她恍若沉溺在一片汪洋里, 手中紧紧抓着一根稻草,她不知稻草的源头是什么,疾步走过去, 稻草从手中脱落。
    榻上的人, 让她彻底沉溺在水里。
    “殿下、殿下……”她心里忽而一疼,疾步过去抱起楚染, 冰冷的肌肤让蛰伏在黑暗里的恐惧, 全部爆发出来。
    她慌了神,重复去唤楚染:“殿下……”
    那双清冷无波澜的眼眸里充满恐惧, 她手中忽而抱紧着她,茫然无措地低头凝视着她平静的面孔, 她闭着眼睛, 像是沉睡,是那种永远无法醒来的沉睡。
    沧桑而干涩的苍白,让陆莳彻底平静下来。
    幕僚随后便到, 见此景, 膝盖一软,跪了下来,他算错了哪步, 就算楚黎得势, 殿下也未到彻底败了的局面,总不至于自己了断。
    他看不清陆相之色, 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悲愤,“陆相, 殿下身体好得很。”
    “如若不好,昨日怎会踏青。”陆莳垂首笑了笑,满是苦涩。
    筹谋多日,只想与她见面,时时刻刻相伴在一起,不管身处何地。
    如今她只能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什么都做不了。
    终究晚来半步。
    她若昨日便来,该多好。
    新平的春日里带着郢都城看不见的青翠。青山外,庭院内,草木青翠。
    楚染的死平静无声,只一信回郢都城,病重而逝。
    信是陆莳口诉,幕僚代笔,寥寥数语,不带任何情绪,好似是一平民故去,毫无波澜。
    陆莳猜不透楚染的心思,问及幕僚她生前事,不过爱坐于庭院内对弈。她让人搬来楚染的坐榻,坐在她爱坐之地,摸着她曾经抚摸过无数遍的棋子,目光中出现一丝怅惘。
    她摸着棋子,阖眸,泪水滑过眼角,悄悄无声。
    棋子在手中似有楚染的余温,令她不舍放开。她于世间,仅存殿下这抹牵挂。
    玉子生暖,眼前闪过一幕幕旧日之景,她忽而捂脸,泪水滑过指缝里,往日不可追,终究是错过了。
    幕僚找到楚染几封手书,置于一匣子里,奉于陆相,“殿下在时不爱写甚,棋在您手中,剩下还有几册书,让人给您装好了。”
    陆莳直起身子,挺直如青松,泪痕被轻轻抹去,“辛苦你了,若想去郢都,随我一道回去。”
    “新平虽差些,终究是一方平安之地,臣下在此地守着殿下就可。”
    公主葬于此地,不回郢都,总得有人守着才是。
    陆莳半躺在躺椅上,眸色一片幽深,“殿下与西北连家可曾有过联系?” 西北之地过于异常,她也不敢去随意揣测殿下与连家的关系。
    到了如今之地,幕僚也不敢隐瞒,据实道:“殿下曾叮嘱连城养精蓄锐,护人先护已。”
    “护人先护己?”陆莳不明他之意,她若执意要走,连城护住自己便可,还需护住谁?
    幕僚也不知具体和意,只道:“ 殿下未曾说,不过连家军可辅助陆相。”
    陆莳明白楚染之意,她所做之事自己也知是飞蛾扑火,胜否已不再那么重要了。
    “给连城去一信,殿下之死与楚黎有关。”
    幕僚大惊,“这是否太过了?”殿下生前最为连家着想,陆相此举激怒连城,难道不知少年人一时冲动会做出不理智的事?
    陆相淡然道:“无妨。”
    幕僚不敢听从她的命令,此举与殿下的想法背道而驰。
    “你可不去做,相信丞相府的说法比起你的更为可信。”陆相站起身,眼里苦涩散去,化为一抹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