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1

    在家待着实在无聊,他去隔壁找铁柱。
    铁柱一听见他的声儿就出来了,“石头!”
    “铁柱,去不去捡竹笋壳 ?”
    竹笋壳是从竹子上褪下来的外壳,也叫竹壳,是个引火的好玩意儿。
    “好啊,奶!我跟石头捡竹笋壳去了!”
    “诶,等一会,”桃婶子闻声从屋里出来,瞧见两手空空的大孙子,给他们一人一个竹篾篓子,又交代铁柱,“用这个装,装完直接拖到你石头哥家去,”
    每年夏秋季节,村里都有许多捡竹笋壳的娃,那玩意儿在村口的竹林里多的是,不过桃婶子家不用,她儿子一有空就上山弄柴火,不缺这玩意儿。
    铁
    柱听都没听清,欢天喜地拉着石头跑了。
    桃婶子还想着要套石头话,是关于买地的事,琢磨了一晚上是越想越可行,结果他大孙子直接把人拉走了,她一口气憋在胸口,差点没缓上来。
    赵言脸蛋憋得通红,他发现自己的力气还不如一个小屁孩的。
    “铁柱,停下来,”赵言喘着气,小屁孩还挺会跑的。
    “石头哥,咋啦?”铁柱脸蛋红扑扑的,气息均匀。
    这就是常年上山下河的娃和常年蹲院子里娃的区别。
    “天气热,咱们慢慢走。”赵言说了个小谎。
    铁柱点点头表示知道,只过了一会,他这边拔株草,那边摘个叶子,蹦蹦跳跳一路上就没停过。
    村口这片竹林不大,靠着后山。
    赵言走近小竹林,已经有好几个娃在那捡,这玩意儿不重,装满一大筐还不如篮子重。
    “哇,好多哦,”铁柱低呼一声,“石头哥,咱们赶紧捡。”
    赵言明显感觉到小屁孩话音一落,离他们近的几个娃加快了捡的速度。
    “铁柱,你别扎着手,”瞧着他弯腰捡,赵言赶紧提醒他,竹笋壳正面顺滑,背面长了灰白色的毛,扎在手上能痒半天。
    “知道啦!”铁柱捡了好几个。
    赵言一边捡,一边塞严实了,竹笋壳占地方,若是随便塞进篮子,塞几块就满了。
    半个时辰后,两个小屁孩拖着满满的一筐干竹壳,铁柱走在前头,一边拖一边掉,赵言还得半路停下来捡,回到家,铁柱扔下就不想动了。
    赵言将竹笋壳倒进院子,拉着铁柱捡的那份去隔壁。
    “桃婶子!”
    “诶,这么快回来了?我家铁柱又赖在你家了。”
    赵言抿嘴一笑,“外头太阳晒,婶娘,这是铁柱捡的,我给你放哪儿?”
    “你这娃,你还特意拿过来,你叔几个捡了好多柴火,咱不缺,赶紧拿回去。”
    桃婶子还想讨好这娃呢。她知道这娃是赵梨花的命。
    “婶子,我给你放这了。”赵言扔下东西就跑。
    桃婶子无奈,拎着筐去了趟隔壁,一进门就见她家铁柱赖坐在地上吃山李子。
    “铁柱,石头呢?”
    她话音一落,赵言拎着个破壶出来了。
    铁柱站起来,“走,石头,
    我们赶紧挖蚯蚓去。”
    “婶子,”赵言一眼就瞧见了地上的筐。
    “东西我给你先放这了,别又拿回来了啊。”
    铁柱迫不及待拉着他出门,村里的男娃子总有些特殊的爱好,挖蚯蚓捉虫子摸鱼。
    这半上午,赵言捡了竹壳,揪了烂叶子挖了蚯蚓喂了鸡。
    刘氏半道上偷偷问了好几个人,这才摸到了赵家的院门口。
    赵言洗手时感觉到炙热的视线,他一转身,只见一个穿着灰蓝色粗布麻衣、头上包裹着头巾约摸五十出头的陌生妇人一直往他院子看。
    赵言视线与她对上,莫名觉得这人有些熟悉。
    刘氏是知道赵梨花家还有个五岁的弟弟,她盯着眼前小娃打量许久,身上罩着洗得发白的衣服,瘦瘦小小的一个。
    “这是赵梨花家吧?”刘氏推开门。
    “你是谁?”赵言瞪着两小眼睛,不断从脑中回忆。
    刘氏视线扫过院子,不宽不窄的一处,地上干干净净的,依稀有几片刚掉下来的树叶子,刮蹭着地面打圈圈,东边晾晒着衣服,干活的家伙儿整整齐齐堆在角落,瞧着这家主人是个干净勤劳的,她心中满意了大半。
    赵言越看她那张脸越觉得脸熟,脑中一闪,似乎抓住又似乎没有。
    刘氏好似就是过来看看的,她脸色缓和许多,对着小娃招手,“你叫石头是吧?”
    赵言犹豫上前,“我是,你又是谁?”
    刘氏唇角挤着笑,塞给他两个野果子,“你阿姐去哪了?我是来找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