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8

    这叫什么?这叫人比人气死人。”二十多岁的陈萍笑着接话说道。
    几人围绕着林小兰运气一事说了起来,除了刘玲没怎么参与外,大家说得是热火朝天。
    一上午的时间,林小兰跟她们几人熟悉了起来,慢慢大家话题也越来越多了。
    到了午饭时间,大家伙离开车间,去了共用的洗漱池,洗过手跟脸,各自到物品存放处,在一个小组共用的小柜子里各自取出了饭盒,然后三五成群去了食堂。
    棉麻厂的食堂很大,同时可以容纳三百多人用餐。
    林小兰第一天来上班,不知要自己准备饭盒,张丽一看,就把自己饭盒盖给了她用,秦淑华一看,也把自己饭盒盖给林小兰用了。
    盛饭装菜的问题解决了,没有筷子她怎么吃饭。
    张丽一看,就去后厨给她借了一双筷子。
    午饭主食是杂粮面馒头跟玉米饭,菜有大白菜烧豆腐,豆角炖土豆,炝的芹菜丝,鸡蛋少辣椒,以及鸡蛋汤。
    四菜一汤,各个菜中虽然没有肉,但油水却很大。
    排队打菜打饭,一组的人几乎都是在一起吃饭的,吃过饭洗饭盒,回到车间休息半个小时,大家又开始干活了。
    上午林小兰已经熟悉过工作流程了,下午她干活的速度又上来了一些。
    但跟干了好几年的老职工还是没法比的,毕竟她算是新手。
    五点半下班,其他人的活,有的早就干完的,有的即将要干完了,林小兰比她们晚了一个多小时才干活的,就属她剩下的活最多。
    这活是自己干自己的,人家干完自己定量的活,在干活能拿生活补贴费,所以她们这活自然没用互帮互助这一说。
    秦淑华定量的活已经完成了,见到了下班时间,她起身说道;“家里有点事儿,我先走了。”
    “秦姨,等等我。”朱洁腰疼,定量的活干完了,她要跟秦淑华一起走。
    第15章
    很快一个两个职工都下班了,原本热闹的车间渐渐冷清了下来。
    记工员要等到所有人下班她才能下班,将近七点钟,林小兰定量的活终于干完了。
    偌大的车间就剩下记工员孙云帆跟林小兰了。
    “孙姨,不好意思耽误你下班了。”
    孙云帆不在意的笑了笑,说道;“你的情况特殊,情有可原。”搁在老职工身上,她早就急眼了,新人第一天,心中虽有怨言,可也不好发脾气给人家甩脸色。
    李大爷可跟她说过,在六号车间工作,千万不要得罪两位记工员,人家握着她们一天的工作总量,到月总结时,少写点个人超额产量,谁也看不出的。
    孙云帆是正式职工,年近五旬了,大高个,人很瘦,长得普普通通,皮肤有点黑。另一位记工员也是正式职工,年龄在三十多岁,名叫郭海燕。
    郭海燕跟孙云帆是一替一天等完不成定量职工下班的。
    林小兰笑着跟孙云帆再次道了谢,等孙云帆忙好手中的事情,林小兰帮忙关上车间大门,俩人一前一后朝外走去。
    孙云帆是骑自行车来上班的,她取过自行车先一步离去了,林小兰笑着朝棉麻厂大门口走去。
    “小林,怎么才下班呀?”李大爷都等林小兰好半天了。
    “定量的活才干完。”
    李大爷一听是这么回事,跟她说了几句话,就让她回家了。
    林小兰没直接回家,先去了供销社买饭盒,随后去了何叔铺子,想找点碎布头,做个护袖跟罩衫的,等她从何叔铺子出来时,天擦黑了。
    回家她先擦身子,换过衣服,才做的晚饭。
    吃过饭,把换下来的衣服洗出来,忙活好已经八点多钟了。
    上了床,林小兰又做起了护袖跟罩衫,快凌晨她才睡觉。
    第二天醒来,林小兰换过衣服,吃了口早饭,因为是阴天,也不知具体几点了,提着准备好的饭盒跟护袖早早去上班了。
    她到棉麻厂时,将近七点,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呢。
    “小林,你怎么又来这么早呀?”昨个她早来为了了解厂内的情况,今个她又早来了,李大爷有点不解了。
    “李大爷,我家没有时钟,今个阴天,所以就来上班了。”她也不想早来的,家里没有时钟,万一来晚了,怕被领导批评。
    “上班家里没个点可不行,回头先买个时钟吧。”
    买时钟的钱林小兰有,差的是买时钟的票证。
    “买时钟钱我有,就是没有票证。”林小兰嘀咕了一句。
    如今是一九七八年,买什么都离不开钱跟各种票证混搭使用,要等到一九八四票证才能取消。
    对此林小兰也很无奈,想看看,过段时间能不能在厂里申请一张购买时钟的票证。
    其实她还知道,还有一种途径可以得到票证,那就是去黑市置换或者花钱购买。
    问题是,没有熟人带着去,去了黑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