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
r *
江小桃安顿下来,开始了新生活。
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电灯和自来水。这几个月在乌漆墨黑中度过的,电灯一亮,就像回到了文明社会。院里有水塔供应着自来水,水龙头一拧开哗哗直淌,再也不用费劲巴拉地挑水了。
带着一股新鲜劲儿,江小桃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早上八点,她去文化馆报到。王咏民很热情,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红塑料封皮的小本本。
“小江同志,这是工作证,收好了。”
江小桃接过红本本,上面写着她的名字,盖着钢印,从此以后她就是演出队的一员了。工资定的是初级,一个月十八块,还有劳保和补助,比在纺织社强多了。
“王老师,谢谢您!”江小桃笑得眉眼弯弯。
王咏民也忍不住笑了,这姑娘喜气,业务好,很快就会成为台柱子的。
办完了手续,演出队的徐队长来了。他二十七八岁,穿着白衬衣和草绿色的军裤,身材挺拔,很有气质。
“小江同志,终于把你盼来了!” 徐队长咧着嘴,露出了一口白牙。
“徐队长好!”江小桃认出了徐队长,正是面试考官之一。
“小江同志,回院里跟队员们照个面!”
徐队长带着江小桃回到四合院。演出队的同志都在,一共三十来位,男女各半,都很年轻,看到有新人加入,就好奇地打量着。
“同志们,这是江桃花同志,大家欢迎!”
徐队长做了介绍,队员们稀里哗啦地鼓着掌。江小桃抿嘴笑笑,看得出来队员们热情不高。
“小江同志,咱们演出队分为演唱组、舞蹈组、乐器组、道具组,你在演唱组,组长叫刘海涛……”
“海涛,小江就交给你了,把业务尽快熟悉起来!”
“好咧!”一个细长条、白净脸的青年男子答应了一声。
“刘组长好!” 江小桃跟刘海涛打了个招呼。
“唔,欢迎新同志加入!”刘海涛嘴上客气着,可眼里不带丝毫笑意。江小桃没有多想,就跟着刘组长进了排练室。
“小江,这是歌曲单子,你看一下。”
刘海涛翻出一本装订起来的稿纸,递给江小桃。江小桃扫了一眼,都是简谱带着歌词,这是让她自学呢?当然,这难不倒她。她是播音系出来的,五线谱都认得,何况是简谱?
可换成桃花就抓瞎了,一个乡下来的姑娘哪里懂这个?这么带新人,是想考验她吗?江小桃不敢多问,就捧着歌单琢磨起来。
刘海涛一句话都不说,浑身散发着一股冷气。排练室里静悄悄的,其他队员对着窗户“咿咿呀呀”地吊着嗓子,时不时地瞄过来一眼。
江小桃故意蹙着眉头,唉声叹气。
心说,她一个科班出身的,吹拉弹唱一点问题都没有,既然是考验,那就造成一种错觉,到时候一鸣惊人,把看笑话的一网打尽。
一天下来,江小桃对演唱组有了大概了解。
加上组长一共四个人,两男两女,男领唱是刘海涛,女领唱是江小桃,赶上合唱就由舞蹈队员兼着,反正都是全能。
*
不到两天,江小桃就适应了演出队的生活。
早上练功、上午学习、下午排练,晚上讨论,一天下来满满当当的。她跟队员们都认识了,基本上能喊出名字。跟她走得最近的是临铺的姑娘,叫崔海燕,今年十七岁,舞蹈组的,性格活泼,待人热情,来队里两年了算是老资格,啥都晓得,她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崔海燕。
这天中午,崔海燕跟江小桃咬咬耳朵,原来队员们都是借调来的,有编制的只有徐队长。
“桃花,你们演唱组人虽然少,可竞争激烈,要当心一点……”
江小桃心说,难怪组里不怎么说话,练功也是各练各的,除了政治学习,很少交流。刘组长总是板着脸,跟欠了他二斗米似的。
说到粮食,江小桃把换来的饭票拿出来两斤,还给王咏民。人家好心帮忙,不能占人家的便宜。
王咏民很客气,说:“小江同志,有啥困难就提出来,组织上能解决的一定会帮着解决……”
“王老师,让您费心了!”江小桃点点头,对王咏民很感激。
听崔海燕说,王咏民是部队上转业回来的,担着文化干事一职,原则性很强。可接触下来,一点架子都没有,很平易近人。
到了星期三,队里集中排练。
队员们聚在院子里,按照节目单一个一个过关。演唱组凭的是真本事,那嗓子亮一亮就有了。一开始,队员们对江小桃不屑一顾,一个乡下姑娘有什么特别?可江小桃一开嗓,把众人惊了一下。
“欧呦,这可是金嗓子啊,比韩燕燕还厉害!”
听到大家的议论,江小桃起了好奇心。晚上临睡前,她跟崔海燕打听,原来韩燕燕是女领唱,怀孕待产回了原单位。
“桃花,韩燕燕跟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