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7
进了门,江小桃把特招入伍的事儿说了。
“桃花,这是真的?” 刘爱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娘,是真的,等部队那边来人,就要出发了……”
“桃花……”刘爱莲抱着闺女,喜极而泣。
她怎么也想不到桃花这么有出息?原想着去县里就很了不起了,回公社演出人人都夸桃花唱得好,是个台柱子,可没想到一连几个飞跃要去省城了?那边离得远,见面怕就难了。她舍不得,可再舍不得也不能耽误闺女的前程啊。
“桃花,去了部队上,个人问题也要考虑哦!”
刘爱莲想起了高兴事儿,柳家不是拽嘛,现在俺们不稀罕了,部队上有的是棒小伙子,得好好挑挑拣拣。
“娘,去了就是学员,哪能考虑这个问题啊?”
江小桃红着脸,可也能体会娘的心情。刘爱莲只顾着乐呵,哪管那么多啊?她系上围裙,生火做饭,说炒几个菜改善一下生活。
到了中午,江广厚收工回来,也听说了。
“欧呦,桃花是越走越远,撵都撵不上啊!”
他和刘爱莲高兴得不得了,就像做梦似的。
“桃花娘,这个先不要对外提起,等到事情落定了再说……”
“嗯,以后咱就是军属了?”
“那是当然……”
江小桃躺在大床上,听到爹娘的对话,忍不住笑了。
她抚着那枚桃福,念叨了几句。
*
下午,玉昆放学回来,一家人又团圆了。
虽然这种相聚很短暂,可暖在心里怎么也忘不了。江小桃在家住了一晚,第二天下午就搭乘供销社的卡车回了县里。这是王咏民安排的,一再叮嘱要把人接回来。
江小桃下了车,正赶上吃晚饭。
她端着碗进了食堂,看到王咏民也在打饭,就晓得王老师又加班了。她过去打了个招呼,就端着饭碗回了宿舍。
崔海燕还没回来,江小桃把带来的咸鸭蛋拿出来一包。
这是柳林镇的特产,鸭子吃的是活食儿,鸭蛋腌好了,一煮都是冒油的,可香了。她想让王老师尝尝,就溜到办公室,这会儿没什么人,就把咸鸭蛋搁在椅子上。
江小桃刚一出来,就看到王咏民回来了。她小声说了一句:“王老师,我娘让我带了一点土特产,搁在椅子上了。”
说完,一下溜走了。
王咏民进了屋,果然看到了一包咸鸭蛋。他拿起来一个,摸了摸,这是刚煮好的,还带着一点温度。
*
江小桃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练功、学习、排练、参加讨论。队员们很热情,跟小江交换了礼物,说去了部队一定要写信哦。
到了十一月中旬,部队发来了调函。
几天后,接兵的同志来了。江小桃办完了手续,跟爹娘告了别,准备出发。
文化馆开了一个欢送会,跟接兵的同志一起联欢。队员们表演了节目,王咏民也拉起了手风琴,很开心的样子。
“小江,我来给你伴奏!”
江小桃唱了一首《喀秋莎》,可唱着唱着忽然落了泪。她有一种不舍,即便心向远方,也舍不得眼前的一切。
王咏民也很动情,可随即掩饰住了。这是欢送小江,得开心才是。等小江一走,一切都将恢复如常。
第二天上午,一辆军用卡车停了大院门口。
文工团的同志招呼着江小桃上了车。这一批选拔了十名学员,来自不同的地市,青元县是最后一站,马上就要启程了。
“桃花,记得写信哦!”崔海燕红了眼圈。
“嗯,到地方就给你写信。”江小桃笑着说道。
“小江,要加油啊!”王咏民站在车边挥着手。
“王老师,您也要加油!”江小桃大声说道。
她知道王老师的嗓子开始恢复了,那男中音很醇厚很悦耳。对一位喜欢唱歌的人来说,还有什么比这更开心的?
卡车开动了,江小桃奔向了远方。
征兵都是跨省的,文艺兵也不例外,这是为了防止跟地方上纠缠不清。她去的是邻省军区,也是柳建新服役的地方。文工团跟连队没有交集,除了慰问演出,可舞台妆一抹,女学员们都一模一样,想认都认不出来。再说,她改了名字,怎么都联系不到一起吧?
江小桃不想再纠结过去,只想放眼未来。
那枚桃福还带着,藏在内衣口袋里。她不敢让人瞧见了,可不带着又不安心,只好藏起来。
====
(3)新学员
*
一路奔波,很是辛苦。
到部队时,已是黄昏时分。卡车进了大院,停了下来。
学员们下了车,列队站成一排。
“同志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新学员,要以战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领队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