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2

    她的仙泉,还是要想办法去试试。
    她起身,走到集市口,果然看见一张木板上有半张红纸,想必就是那巫医揭下的红榜。
    她仔细看了下,那半张红纸底下盖着“横塘驿”的官印。
    横塘驿站说远不远,说近不近。要是从冬瓜屯后头的大山翻过去就近,要是走官道就远。
    江岁安想了想,打算过两天再来看看,要是红榜还出,她就揭榜。
    这一耽搁,天色已经擦黑了,她赶紧往家走。
    进了冬瓜屯,一路上不少村民跟江岁安打招呼,神情十分亲切友好,有个胖胖的大娘还硬塞给她两个熟的红薯,跟之前的好奇中透着疏离大不一样。
    江岁安一头雾水,路过里正家的时候,卫大娘特意出来跟她说:“江丫头,你做了件大好事,于成他活下来了。”
    “真是太好了,他醒了吗”
    虽然江岁安已经料到了,闻言还是非常高兴。
    “下午醒过一会儿,卫老六给弄了点药草吃,让他多睡睡,好好养养身子。”
    江岁安把肉包拿出两个,卫大娘却不肯收。
    “你救了那孩子的命,咋还好叫你给东西。从前于老爹在村里没少给大家伙帮忙,于成又懂事又招人喜欢,村里都商量好了,先让他住我家,吃用大家出。”
    原来村民们是因为她救了于成,所以对她这么友善,江岁安恍然大悟。
    冬瓜屯的村民对外虽然凶悍,内里却很是团结,可见她当初决定来这里是对的。
    “既然如此,大娘也别跟我客气了,我也是咱们村的一员,这包子您收下。”
    卫大娘拗不过她,只得收下包子,笑眯眯地夸她“长得俊俏,心地善良,谁能娶回家是修了八辈子福气”。
    江岁安被夸得脸红,噙着羞涩的笑告辞了。
    她回到家,岁岁和平安已经把羊和驴赶回家了。
    看到她,岁岁激动地跑上前,围着她又嗅又跑的,憨态可掬。平安端正地蹲坐在家门口,对它哥的殷勤样投去鄙夷的目光。
    江岁安瞧着好笑,把肉包子拿出一个,掰开一半给岁岁。
    岁岁吃的欢快,平安顿时坐不住了,也跑上前,眼巴巴地看着她。
    江岁安笑着把剩下半个给了它,摸摸两狗的肚子,都是圆滚滚的,回来前大概是又吃了顿狼肉,她便没有再给包子,怕把两狗吃撑了。
    拴好羊和驴子,她进了屋,点上油灯,吃了包子和馒头,喝了点仙泉水,一天的疲惫消了许多。
    她还不困,便借着油灯的黄光整理昨天买的东西。
    镰刀、锄头、铁锨等这些常用的家伙事放在门后,磨刀石、六爪犁、耙等不常用的放到角落去。布匹一个个排好,贴着墙放,外头用粗布罩上。衣服按照季节收在箱子里,还有好几双布鞋,也放进箱子里。
    都收拾好了以后,江岁安才注意到,自己脚上的鞋已经磨了个洞。
    也难怪,她这一天来来回回的,走了好几里地,要放在以前,她早累趴下了。
    手边没有补鞋的针线。她只好把刚收进去的新鞋拿出一双,旧鞋不舍得丢,放到箱子旁边,等以后买了针线再补。
    忽然,她一拍手,懊悔道:“哎呀,我是不是糊涂了,我有头驴啊,干嘛去哪都自己走啊”
    岁岁:“……”
    平安:“……”
    毛驴:“昂哼昂哼”
    她把仙泉水弄了一捧给毛驴喝,小毛驴欢快地“昂昂儿”叫。
    岁岁和平安眼馋,见她不给,倒也乖乖的不闹。
    江岁安摸着驴脑袋,笑眯眯地说:“驴儿驴儿,以后我可不会把你再忘啦。”
    第九章 面嫩
    一夜无话,第二日,江岁安把岁岁和平安打发去放羊,自己骑着驴往集市去。
    集市口的红榜并没有再贴,江岁安十分失望。
    但她没有立刻离开,边在集市买些干粮和种子,边打听下驿站的事。
    集市上的人说那巫医很有本事,那大官似乎好一点了。
    江岁安只得死心了,短时间她是赚不到许多钱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