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2

    会下旨。”
    其实,姜婉并不知道。只是凭借上辈子的记忆,记得四月初九便是二姐被指婚的日子。至于为何婚期定得这样急,她便不知了。大概是她与越王这趟回宫,刺激了皇后,婚期也就这么早早儿地定了吧。
    姜清一听说指婚的圣旨第二天就会宣布,小妹说得还这样笃定,心里是全然相信了,一时控制不了情绪,呜得一声便哭了出来。
    “小妹,你知道我同阿楠……多么不易……爹爹不让我们在一起……废了他的家人……是我们姜家对不住他……可我们是真心相爱,为何不能在一起?”
    姜婉听着也是心疼,不管阮氏从前对她多么刻薄,可长兄和二姐,倒也没做过什么对不住她的事。看二姐在她面前这样毫无顾忌地大哭,她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但她同那和尚,是真的无缘了。不管是慧然也好,是阿楠也罢,终究只能是她生命的过客。
    她也万分希望二姐能同命运争夺一番,她也不想二姐同她一样,没有任何退路。但这样无意义的争夺,又有什么用?她被迫知道了结局,这代价真的太大了。
    “二姐,小妹此番只是想提醒你,切莫过度伤心。慧然师傅都已经顿悟了,你也应当早些看开。”
    姜清试图止住哭泣,抬头望着姜婉道,“小妹,二姐记得,此前你为了逃避嫁给越王,甚至做过斗胆之举。昨日看你二人携手回将军府……小妹,你后悔么?”
    后悔?她都是第二轮过这日子了,正是上辈子的后悔,才让她有了这辈子的重生。再容不得她二次后悔了。
    但若二姐问的是感情。她与越王……她不愿去想。
    “二姐,小妹若是后悔,便不会在这里同你说这些。”
    “多谢小妹关心。二姐……懂了。你回去吧,莫要让王爷久等。我……想一个人静静。”
    姜婉应了声,便离开了。
    小门里只留下姜清一人呆呆地望向远方。她听见鹧鸪鸟在山的那面叫,仿佛就是从宁安寺那边传来。她想起旧时读书,看过一句诗,“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萍茫茫鹧鸪飞”。古人常说,鹧鸪叫声凄厉悲凉,反复鸣曰,“行不得也,哥哥”,她从前不觉得。而如今,悲从中来,她禁不住泣声如咽。
    11、新的了解(捉虫) ...
    姜婉心事重重地回到房间后,苏景云已经坐在一旁等她了。
    见姜婉恹恹的样子,苏景云不由地问道,“怎么,没谈妥?”
    姜婉这才回过神来,“啊,不。没什么谈妥不谈妥的,只不过有些心疼二姐。”
    苏景云轻哼一声,“呵,到底是妇人。你倒是仁心,对谁都心疼。”
    姜婉还沉浸在二姐的事当中,不想与他争论,只道,“你不懂,我二姐她真真是个可怜人。”
    “哦?看你这口气,对感情之事很懂?难怪此前要你嫁与本王就要死要活的,莫不是你也有个和尚惦记着?”
    不知道是对姜婉的表现不解还是好奇,苏景云心里竟有一丝丝恼怒。
    “王爷说什么呢?我同二姐不一样。二姐的事,牵扯太多了,否则我也不会冒险去劝她。”
    “所以本王才在此候着你。方才在寺院外,你说她的事与本王有关,还说一定会赐给我三哥,是怎么回事?”
    姜婉几步走到床沿边坐下,昨日的酒似乎还让她的脑袋有些昏沉,不由地把头轻靠在床柱上。
    “你别问我怎么知晓的,总之二姐嫁给燕王的事,是定了的,说不定明日便会宣旨。”
    苏景云道,“那她与那和尚又是怎么回事?”
    姜婉缓缓道,“你说阿楠啊?他是我们的书童,他父亲黎叔本是将军府的账房先生。虽然我爹爹是武将,但也要求我们从小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他总说征战沙场太过辛苦,有命出去,不见得还有命回来。二姐同我又是女儿身,没必要也去习武。
    读书自然要有书童相伴,黎叔便自告奋勇让阿楠给我们当书童。阿楠比我们都聪明,同二姐一般大,却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还读了不少兵法的书,有时候爹爹问起来,阿楠也能对答如流。爹爹从前也是很喜欢他的。甚至想收他为义子。
    我搬去偏房后,除了先生来教书的时候,我很少同他们一起了,倒是看见二姐同阿楠哥常常一起看书背诗,还偷偷从后门溜去郊区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