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正文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第1部分阅读

    作品: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

    作者:民国李逸侯

    内容简介:

    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

    正文

    第一回  淡月疏垦唐宗祷告  红光紫气宋祖诞生

    浮生扰扰古今同,名利空余两袖风。

    半夜短檠评俊杰,一樽浊酒数英雄。

    虽然有国分南北,试问何人识佞忠。

    三百余年宫里事,闲来都付笑谈中。似烟非烟般的微云,烘衬着疏星淡月,益显得素光流绮,银汉参横。这时候铜壶玉漏已报三更三点,正是天寂人静,万籁无声。那后唐明宗李嗣源,忙整肃衣冠,与皇后出至御花园中。值日的内监早在光明亭上摆设香案,焚起御香。明宗与皇后便同至香案前跪下,对天祝告道:“生是胡人,因逢世乱,遂被群众推为中原之主,暂承唐统。自担负重任以来,日夕兢兢,自顾无德无才,实不足以君临天下。愿求上天早生圣人,为斯民作主,拨乱反正,复归治平。”明宗正在祷告,只见陡起一片红光紫气,霎时间把个洛阳县夹马营笼罩住了。明宗一见,满心欢喜,晓得自己的诚心已感动上苍,呈此异兆,定已产生圣人了。于是与皇后叩头起来,一同回宫安息不提。

    原来唐朝末年王纲不振,一切大权尽外操于将帅的掌握;皇室日益衰微,天下日益纷乱。起先,这些拥握重兵的将帅不过是左右朝政,专擅一切,挟天子以令诸侯,对于唐朝的正统,还是大家维系着。后来,朱温头一个大胆自己做了皇帝,把唐朝列祖列宗递嬗相承的正统斩绝,改称梁朝;便引起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郭威一班人,大家抢着来做皇帝了。于是所谓梁、唐、晋、汉、周,吴、南唐、前蜀、后蜀、南汉、北汉、吴越、闽、楚、荆南这五代十国,便前仆后继,此争彼夺,各争一时一地之雄长。可是这些朝代、这些皇帝,或是起于盗贼,或是出自戎狄,都是一时侥天之幸,得做皇帝,南面称尊,并无一个能够澄清海宇,统一中原的。

    而且刚一立国,便起亡国之祸,享国最长久的亦只得十有余年,短促的不过三四年便灭亡了。弄得兵戈扰攘,六十年间,差不多没有一天宁息的日子,生灵涂炭,达于极点,所以欧阳永叔便称这个时代为“天地闭,贤人隐”的时代。

    当时那个后唐明宗虽然是个胡人,却是生性纯正,仁爱待人。他看着这种乱离的惨状,便十分痛心;因为自己没才能去治平它,故采用祈祷的法子,求天生下圣人来,拯救百姓。真是他一诚感天,万民有幸。经他每夜在御花园与皇后向天祈祷,夹马营内赵弘殷府中果然生下一个奇异的香孩儿,长大来为世救星,开宋朝三百年基业。怎么叫做香孩儿呢因为他诞生的时候有红光满室,紫气盈轩;遍体现出金色,异香围裹,旬日不散,所以便叫做香孩儿。这个应运而生的香孩儿,不但是生的时候有这样的异征,而且他的家世也是世代官宦,不同微贱。

    祖籍涿州,高祖名做脁,在唐朝做过永清、文安、幽都三处的大令;曾祖名做珽,历官藩镇、兼任御史中丞;祖名做敬,亦历任营、蓟、涿三州刺史,都是很有政声的。父亲名做弘殷,骁勇善骑射,在后唐庄宗时曾留典禁军,甚为同朝所推重。

    母亲杜夫人,是定州安喜县杜三翁的女儿,治家严毅,极有礼法。

    杜夫人头一胎生得一位公子,名做匡济,不幸夭折了。第二胎生的便是香孩儿。

    当香孩儿出生的时候,赵弘殷正在明宗驾下做从军指挥使,奉着圣命,提兵要随天雄节度使石敬瑭赴阆州征剿阆州节度使董璋。忽于出征的前一夕获此佳儿,夫妻二人欣喜自不待说。赵弘殷就唤香孩儿名做匡胤。

    自来非常之人,生小就能做非常之事,所以赵匡胤儿时,也就行径特异。他每常与群儿嬉戏,便喜排兵布阵,自为大元帅,指挥群儿做些战守攻取的形状。及至少长,出入营中,他便专事舞刀、击剑、射箭驰马;又生成豪杰情性,雅好结交那些勇武少年。不数年间,赵匡胤豪放之名就传闻得遐迩共仰,都想一见为快。有磁州的韩令坤、太原的慕容延钊,这两个也是豪放不羁,五陵年少,听说道赵匡胤的大名,便不约而同地来到洛阳,拜访于他。三人相见之下,言投意合,顿时成了莫逆之交。每日约到一处,或是较量技击,或是比赛骑射,或是对茗讲古,或是把酒谈兵,甚而呼卢喝雉,镇日纵博。总之,他们三个日逐必定要一同弄到大家兴尽,才肯各自散归。本来在洛阳不少裘马少年,赵匡胤一出来,就大家前簇后拥地追随着他,惟他马首是瞻,一起游玩。今又加上韩令坤、慕容延钊两个来帮助着,把个赵匡胤更抬举得声名日大,交游日广了。

    就实际讲,赵匡胤当时在诸少年中,也着实推他是个出类拔萃的:论武艺是他最为精绝,论见地也是他独胜一筹,就是凡百游戏,也是他能够层出奇计,所以这班少年推他做为领袖,原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人类至不齐,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凡是被人推崇的人,同时也就是被人嫉妒的人。赵匡胤既然这等被人推崇,自然也就不能免有人要来嫉妒他了。诸少年中有一个叫做史怀才的,最是个量小好胜的人,因为每事都不能赶上赵匡胤,心中已是十分的不乐意;又见赵匡胤被众人推崇得像天神一般,不由得越加气不过起来,便存着一个嫉妒他的心思,要想设法害他一下,出出自己一肚皮忿气。碰巧这日史怀才家里,从塞北得来一匹高而且大的黄鬃马,甚是劣性,无人能制伏得住这匹马。史怀才想道:这匹马倒是赵匡胤的好对头,我何不就牵它去骗他乘骑,害他跌一个筋斗,至少也使他受点痛苦,落得大家笑话一场。心中计算已定,便走到马厩中将那马牵出。他也不备鞍鞯,就牵着一径往赵匡胤一班人日常会集的地方来。

    真也凑巧,史怀才牵马走不多远,正遇着赵匡胤与韩令坤、慕容延钊一班人,都骑着马并辔争驰而来。赵匡胤一马当前,看见史怀才牵着这么雄壮的一匹好马,便将自己的马勒住,含笑对史怀才道:“你这马是几时得来的怎么不备上鞍鞯乘骑呢”史怀才答道:“此马是新近从塞北买来的。因为它十分劣性,没有人驾驭得住它,所以不敢去乘骑。适才它在马厩中嘶闹的紧,所以我牵它出来溜散溜散哩”

    赵匡胤便仔细将那马端详了一会,又对史怀才道:“果真没有人驾驭得住它么”

    史怀才道:“实在是没有人驾驭得住它,并不是骗你。”赵匡胤笑道:“你就把它让我乘骑一会何如看我来替你驯服它”史怀才故意道:“我劝你还是不要冒险尝试的好,跌坏了人不是好玩的”赵匡胤道:“而今你别说这些话,只问你到底肯不肯把它让我乘骑。”史怀才道:“你要乘骑一会,有何不可我是怕你驾驭它不住呢”赵匡胤道:“区区一马,尚且不能驾驭,将来怎能驾驭天下人呢你看我的本领吧。”

    史怀才又故意道:“如此,且待我去携得鞍鞯来。”赵匡胤道:“不必不必

    骑马何必定要鞍鞯我就同你换一换马。“说着,就翻身跳下马来,将自己的马交与史怀才,从史怀才手里接过那马的缰绳,奋身一跃,又上了那马。

    那马果然劣性,赵匡胤刚才一上去,它也不待鞭策,便四蹄怒张,似风驰电掣一般向前疾奔。这时韩令坤等深恐赵匡胤坠马,便连忙一同策马赶去。那史怀才却一心要看赵匡胤跌筋斗,也就上了赵匡胤的马,加鞭直前追逐。赵匡胤骑的那马跑得异常快捷,不一会便跑有十来里地。前面恰恰有一城,城闉不甚高大,行人却十分拥挤。赵匡胤心想:飞马入城,行人闪避不及,必定要闹出乱子来。忙欲收缰回马,不料那马正跑得起劲,不听约束,仍然向前直闯。赵匡胤不觉着急起来,正在马上设法如何处置,那马已驰抵城闉。马高城低,赵匡胤这一撞将上去,纵然不死,也要头破血流。赵匡胤不觉“呵呀”一声,把身躯向后一仰,一个倒翻筋斗,便从马后坠将下来。说也奇怪,赵匡胤刚一坠下,好像有人在暗中搀扶着似的,竟是好好地直立地上,一些儿没有损伤。那马也停蹄不跑了,好像等待他一般。赵匡胤定一定神,便将那马带转,耸身上马,从原路回来。那马也不似适才的倔强,竟从容缓步,徐徐行走,好像先前使赵匡胤翻了个筋斗受了惊吓,而今特意安慰他似的。

    韩令坤等起先远远地望见赵匡胤骤马及城,翻身坠马,以为一定受了重伤,禁不住心中着急,大呼“坏了”。史怀才则恰如心愿,私自欢喜。旋见赵匡胤身将及地,忽平地迸起红光万道,将他的身躯托住,安然直立,那马亦停于前边,大家这才一齐惊喜,庆幸他福分不浅;史怀才反倒吃了一惊,才知道赵匡胤不是等闲之人,把嫉妒他的心思顿时打消,翻悔不该害他。于是一齐迎着赵匡胤道:“大哥受惊了

    不知究竟跌伤了哪里没有“赵匡胤道:”我是一毫没有损伤。可是这马真是悍劣异常,不是我腾挪得快,这颗好头颅就平白地撞碎了。“又对史怀才道:”而今这马也驯伏了,总算符了适才之言,可以证明我不是说大话了。“史怀才道:”好说,大哥驭马本领,端的非他人可及“一路说着,不觉已回到原先换马的地方。

    赵匡胤与史怀才便各自下马,彼此便换回了马匹。大家作别回家。自此,同辈中益加敬爱赵匡胤,史怀才也再不敢存心撮弄他了。又过一日,赵匡胤与韩令坤两个在一土室中樗蒲作戏。韩令坤连呼成白,赵匡胤五掷皆卢。二人正在兴高采烈的时候,忽然外面一阵鸟雀声喧,噪得似千军万马在那里鼓噪一般。二人不胜惊讶,便立时停了博局。韩令坤道:“难道鸟类中出了怪物不成好在我们都携带着弓矢,就与大哥出外一观;如果真的有甚物作怪,我们就将它射杀,也就算是替鸟类灭除祸患。”赵匡胤道:“你言正合我意,我们就出去吧”当下彼此挟了弓矢,一同出室。走到外面一望,并不见有什么怪异:只有一群麻雀,约千百以上,在空际互相搏斗,噪个不休。赵匡胤道:“这真是雀角之争了。这些雀儿原本同类,何必这等争斗,同类自残呢我们就设个法儿替它解除争端,何如”韩令坤道:“大哥说得有理,只是这些雀儿在空中,我们在地上,怎能替它解围呢”赵匡胤道:“这不难,大凡两造相争,它两方定有为首的枭雄。这等危害同群、自残其类的狠戾的枭雄,就是鸟类中的暴雀。现在为除暴安良起见,就不能不射杀它以示惩戒了。

    你我且分向并举,你射左方,我射右方,看哪个能射得着哩“韩令坤道:”就依大哥之言,我们射吧“于是一同弯弓搭矢,分左右射去。只见飕飕的几箭,都是箭无虚发,一并射杀了几个雀儿。其余群雀便立时解了争端,飞逃得无影无踪了。

    两人方橐弓戢矢,想回到原处继续前局。猛听得一声怪响,适才做博场的那间土室竟无缘无故地塌倒了。韩令坤额手道:“真天幸要是我们不因雀噪走了出来,岂不压死在里面了么”赵匡胤道:“总算是我们命不该绝,所以便突来雀噪,引得我们离开险地,避免大难。不过那群鸟雀为着要救出我们,反丧了几条命,我们此时真有些对不住它了。现在只好把它收拾来掩埋了,算是抚恤它吧。”韩令坤听说,果然把那几只射杀的死雀一起收拾掩埋了。看看时候已经向晚,两人便分手自归。

    后来杜夫人听道这两回事,深以为忧,恐怕匡胤往后或至闯出不能避免的祸患,即便与赵弘殷商议,要他在公退之暇也帮着管束儿子。赵弘殷是一向为国勤劳,在家里的时候很少,所以对于匡胤在家里读书的成绩从来就未曾查问过。今因杜夫人提及,便将匡胤唤到跟前,教他要及时攻读诗书,以为后日的应用。匡胤率尔对道:“父亲严命,儿自不敢违;只是治世用文,乱世用武,亦是当然之理。现在中原纷扰,兵戈四起,正是需用武事的时候。儿甚愿娴习武事,以便他日乘时用以安邦定国,建立不世之业。至若文事,儿只求明其大旨就够了。”杜夫人道:“但愿儿用功青灯黄卷,换取紫绶金章,继承祖业,不辱门楣,就是幸事,还想立什么不世之业哩”匡胤奋然道:“母亲教训的乃是太平时候做人的道理,不宜于乱世。儿想,天生我于乱世,当然不是生我作太平书生,定必别有使命,所以儿虽不才,很想效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为:用一骑马、一杆枪荡平天下,也像他这样做一番大事业”

    赵弘殷不待匡胤说完,一声断喝道:“还不住口自后再不许似这等胡说乱道,也不许专门习武谈兵;总要用心攻研诗书,才是立身大本”匡胤见父亲发怒,诺诺连声,答应道是。

    只见外面一人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口里一面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正是要负起拨乱反正的大责任,轰轰烈烈地做它一场,才算不虚此一生大哥既有志愿要这样做,我就来帮着你做”这正是:父母纵然无奢望,弟兄却是有雄心

    要知说话的是什么人,怎能不要通报就走了进来,下回分解。

    第二回  偶求良友跳出乐窝  巧遇异僧指明迷路

    赵弘殷与杜夫人忙举目一看,只见进来一位佳公子,径趋依匡胤身旁,长得唇红齿白,玉立亭亭,正是第二个儿子匡义。

    赵弘殷见了,益发怒道:“小孩子能懂得什么也这样跟着妄言大语的”吓得匡义把头一低,不敢复声。杜夫人道:“你兄弟两个回书房里用心读书去吧”

    匡胤巴不得这一声,忙答应着与匡义退了下来,同向书房里去。

    赵弘殷叹道:“有了儿子,也是一桩担心的事这两个小子,匡义还算沉潜一点,匡胤却就专门好动,终有一日要闯出大祸来,连累你我的”杜夫人道:“我看他兄弟两个都是怀着大志的,大郎更是超群出众,所以他便不肯埋首窗下做书生的功课。你我管束得到,固然好;就是一时管束不到,他任意作为闹出乱子,也是命运使然啊不过男大当婚,大郎已到授室之年,应该赶紧给他配亲才是。或者他有了妻室,能够安然一些,你我就可以少忧心了。”赵弘殷道:“正是,前日同寅王指挥曾来给匡胤说过一门亲事,是贺家的女儿,我当时没有答应。而今既这么说,待与王指挥再见时,与他说知,就择个吉日给他聘定了吧”说着,家人来禀:“王老爷着人来说,请老爷过去有事商议。”赵弘殷说声知道了,家人退出。然后赵弘殷又与杜夫人说了几句话,便起身出来过王府而去。

    真是公子有缘,婚姻发动。原来这王指挥请过赵弘殷去,非为别事,乃是重提前议,一力替贺府作冰人。赵弘殷不再推辞,当下满口应允,选日下定,因为杜夫人急切要给匡胤娶亲,所以一经文定,不久就把贺家女儿娶了过来,了却那向平之愿。

    匡胤与贺氏正是郎才女貌,两口子恰是一对佳儿美妇。赵弘殷夫妻自是喜悦。

    在赵匡胤结婚的这一日,热闹非常,门里门外结彩悬灯,嘉宾满坐,贺客盈门,说不尽一团欢喜气象。尤其是那洞房里摆设得齐齐整整,烛辉宝炬,香爇沉檀,翡翠衾温,鸳鸯帐暖,但觉满室香气氤氲,灯光璀璨。韩令坤、慕容延钊、石守信、张光翰、赵彦徽一班与赵匡胤交好朋友,都是一色华冠鲜服,到来吃喜酒,贺新房。

    这一夜新房中,真个是欢声满耳,喜气扬眉,直使得这位做新郎的赵匡胤眼花缭乱,满心儿只有欢喜。那慕容延钊原与赵匡胤最契好,又最是年轻善辞令,他头一个闹着匡胤道:“大哥今日作了新郎,益发见得要风流俊俏了。你们来看,他两道眉儿都带着俏哩”韩令坤接着道:“这个是有个新名儿的,叫做艳福上眉梢。”众人听说,一齐走上来望着赵匡胤脸上看个不住。赵匡胤被大家这么一来,不知怎的竟把往日那种豪放之气逼住了,顿觉两颊绯红,走也不是,立又不安。慕容延钊又道:“从今以后,我们或是坐在屋子里,或是黑暗的地方,大哥若是到来,我们不要看见人,就晓得是他来了。”众人听了不解,同声问道:“这是怎么说呢”慕容延钊笑道:“你们不晓得么这是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啊因为大哥从今日起,天天偎倚着新人儿,两下里卿怜我爱,就要把那种脂粉香气留存在衣上脸上,他一出来,老远就香气喷喷的;我们只要一闻着香风,自然就晓得是他来了哩”众人听他如此一解释,不由得都望着赵匡胤大笑起来。石守信道:“只怕此后要想见大哥,就不似先前那么容易哪他这一入了温柔乡,享着艳福,哪里还肯出来空费那甜蜜的光阴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闹得个赵匡胤莫可如何,只好装聋作哑,陪着笑脸儿任他们嘲弄。直闹到漏尽更残,才一同辞去。赵匡胤见众人去了,便与新人双双就寝,成就了夫妻大礼。果然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赵匡胤娶亲之后,新婚燕尔,夫妻十分欢爱,就把远大雄心暂时搁置了。

    一日,天气晴和,嘤嘤莺鸣,赵匡胤听了,忽触动求友之心,便忆及韩令坤、慕容延钊多时没有会见了,忙去寻访他们时,尽都出门去了,只得闷闷而归。于是赵匡胤心下便又活动起来,也想到远方去走走。

    光阴荏苒,不觉已是汉乾祐年间,赵弘殷奉命出征凤翔,战胜了王景,积功擢升为都指挥使。赵匡胤自思:此时还不出去建功立业,难道要老死女子手中吗况且父亲正在统兵作帅,我何不前去从军帮他征战,藉此建立勋业想到这一层,立时雄心复壮,便走到里面禀告母亲杜夫人,要即日西去追随父亲获取战功。杜夫人只是不允,匡胤没法,默然退出。但是他主意已定,见到必行,待至夜阑,他便换上戎服,携带简囊弓袋,背母瞒妻,连夜离家而去。比及杜夫人听见贺氏禀知夜来匡胤留书于案,私自出门去了,要想挽留,已经无及,只好听他前去。

    赵匡胤是初次远游,哪里识得路径,所以他本意要向西从父,却反绕道南行。

    后来知道错了方向,已经走了三日,便索性将错就错,往前行去。怎奈所携资斧偏又不多,行至襄阳,就全数用罄了。这日走到傍晚,正想似此关山失路,日暮途穷,却向何处安身。猛抬头见前面有一座壮大寺院,正好投宿,便直向寺院奔来。进了山门,走上大殿,只见有十来个和尚站立在那里,好像守候什么人似的。匡胤便上前向众僧施礼,告求借宿一宵。谁知这些僧徒都是长得两只势利眼,生成一个爱钱心,起先见匡胤走上殿去,以为是来参神礼佛的,所以不曾阻拦;而今听说是要借宿,把他上下一打量,晓得不是个花钱的施主,是个落魄的征夫,当下便一齐白眼相向,哗声逐客。赵匡胤生来豪杰性情,又是生长富贵之家,哪里受过这种恶气。

    顿时忍耐不住,厉声喝道:“此等所在原属方便之地,尔等倒不容我借一宿

    须知惹你爷一怒,尔等就莫想活着一个“一僧随口还话道:”你又不是当今皇帝,说要怎得,便依你怎得

    我今日偏不容你借宿,看你敢奈何我们么“那僧口里说着,手也划着,做出个大模大样来。不提防赵匡胤早一脚飞起,把那僧踢倒数丈以外。众僧见赵匡胤动武,恃着人多,想围困他,便一拥而前,向他拳足交加。不料还没有近得身时,便一个一个被他踢倒尘埃。登时这大殿之上横七竖八地躺下一地的和尚,像狗一般地乱爬,口里打着念”阿弥陀佛“的腔调,一片声哼着”哎哟哎哟“。还有几个旁观的小沙弥,吓得魄散魂失,飞也似地奔进里面去了。

    一会,众僧爬得起来,正想再打时,只见一个童颜鹤发的老僧拄着锡杖,后面跟着两个小沙弥,款款自内走出。众僧见了便垂手站立,不敢复动。赵匡胤是个眼明心灵的,望见就知是个有道高僧,忙趋前几步,拱手道:“恕弟子放肆了”老僧还礼不迭道:“老衲命小徒迎个贵人,不知彼等有眼不识泰山,反倒冒犯尊驾,还求贵人恕罪”赵匡胤见老僧执礼既恭且敬,又称他为贵人,倒弄得莫名其妙,因说道:“弟子一介平庸,怎敢当贵人称呼只因路过宝刹适逢日暮,故而冒昧趋造借宿一宵。不料令徒不肯相容,又且恶语相侵,弟子未能养气,以致争斗起来,搅扰师傅,实是有罪”老僧道:“贵人不必太谦,此乃小徒之过,就请方丈坐地。”

    又顾谓小沙弥道:“替贵人接过弓箭,去打扫一间洁净客房,准备贵人休息。”

    于是便把匡胤让到方丈里面,分宾主坐了,小沙弥献上茶来。赵匡胤便请问老僧原先姓名。老僧道:“老衲自幼儿就出了家,至今已有百年,姓氏早就忘记了。

    不过老衲向以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两句话是透彻明了,就取用其意义,自署做空空,人家也就此唤我做空空和尚。“赵匡胤道:”师傅年高道高,定知过去未来,弟子愚昧,不知将来结局如何,敢请指示迷惑。“空空道:”点检作天子,是有定数,贵人后福正自不浅哩“赵匡胤不解怎样唤做点检作天子,便又追问究竟。

    空空道:“此乃天机,未可尽情泄漏,待至日后,贵人自知端的。”赵匡胤见空空不肯直说,遂起身下拜道:“弟子今日有缘,幸遇师傅,纵然天机不可尽泄,但弟子目前正在途穷落魄,进退维谷,总求略示进止,俾知归趋”空空连忙离座走避,合掌为礼道:“善哉善哉贵人不必心焦,前路正有奇遇

    贵人明日但向北行便了。“赵匡胤道:”不敢隐瞒师傅,弟子至此,已是囊空橐罄,莫名一文了,怎能前进呢“空空道:”这个无用疑虑区区资用,老衲自当替贵人措办。“赵匡胤道:”造扰上方,已属不安,怎好复劳厚赐呢“空空道:”结些香火缘,原是老衲分内事,请贵人不要放在心上。“说着小沙弥捧上素斋,空空让匡胤吃了。又捧过茶,然后命小沙弥导匡胤去安息。赵匡胤便起身辞出方丈,随小沙弥来至客房,只见窗明几净,被褥整齐,不觉欣慰异常。这小沙弥却也彬彬有礼,直侍候着匡胤脱衣睡下,才将门带拢自去。赵匡胤一来是行路受了辛苦,二来听说前路便有奇遇,心下十分安宁,一倒头便熟睡了。

    比至翌晨,一觉醒来,日已当窗,恐怕误了行程,忙披衣起床。当下小沙弥便捧进面汤来,侍候匡胤盥洗。盥洗毕,空空差小沙弥来将他请入方丈,劝进早餐。

    餐毕,赵匡胤便要告辞。空空道:“且慢,老衲尚备得有薄酒三杯,权当饯行,待至午后起程不迟。”赵匡胤却之不恭,便复坐下,与空空谈论时局起来。赵匡胤道:“中原纷乱久矣,生民困苦已极,未知何日可致太平,艾安黎庶。”空空道:“只要中原一统,时局便可太平,这时期却也不远了。”赵匡胤道:“目今群雄,似都非统一之主,将来不知究是怎样一个人出来,才能平此危乱,统一中原。”空空道:“这个人也只远在千里,近在眼前。但总要依于仁义,克明俊德,不专恃杀戮,方能统一天下。”赵匡胤道:“这个自然。从来创业垂统之主就是重在仁德、不专靠武功的,不然,汉高祖何以能最后成功,楚项羽终归失败呢”空空道:“正是。”

    两人说着,渐已亭午,小沙弥便摆设桌椅,搬进素肴,并热上酒来。陈列已定,空空便让匡胤上坐。赵匡胤谦逊不遑,道:“师傅错爱,已是抱惭,怎敢更僭居上位呢”空空道:“贵客只敢请坐。老衲此时因真龙潜德韬光之故,叨居主位,倒是僭越了哩”赵匡胤听了,觉得空空之言是隐指着他,晓得空空必定有为而发,不复推逊,便告了坐;空空就在主位相陪。赵匡胤待看空空执壶给他将酒斟上了,便取过壶来,回敬空空。空空谢道:“老衲自入空门以来,便已戒酒除荤,现在只得用茶当酒相陪,幸请见谅”赵匡胤原是爽快不过的人,听空空如此说了,便道:“这等,弟子便偏领了也不敢当师傅多多劝进,待弟子自斟自饮吧。”即把壶留在自己面前,空空也只得依他。一会,止酌进饭,空空只吃个小半碗便不吃了,请匡胤且慢慢地吃。赵匡胤见他酒既不饮,饭亦复如此少吃,便请问是何缘故。空空道:“此乃服气之法。老衲近年已是辟谷了,适因奉陪贵人,才破戒吃了这些哩”

    赵匡胤道:“不知这服气的法子易学么”空空道:“这是禅门真诀,只有出家人用得着,如贵人行且玉食万方,何用学此法呢”赵匡胤听空空说他行且玉食万方,心下私忖道:此行真能偿我夙愿吗便不多言。

    饭毕,小沙弥撤除残席,献茶相待。空空便取出白银十两,赠与匡胤道:“贵人前行,还有三数日程途,便得好枝栖;些些赆仪,且带在身旁,以作盘缠,大约足以敷用了。”赵匡胤见空空意甚诚恳,便即收下道:“弟子敬领盛贶,容日后图报”空空道:“不当挂齿的。这也是由施主给与敝寺,老衲此时转赠贵人,不过借花献佛罢了。”当下小沙弥亦送上箭囊弓袋交给匡胤。赵匡胤就立起身来,背上弓箭,正待作辞,空空又道:“老衲还有四句偈语奉赠贵人,作为临别赠言。”赵匡胤道:“弟子敬听清诲。”空空遂合掌说偈。偈曰:遇郭乃安,历周始显。

    两日重光,囊木应谶

    空空说偈罢,又道:“十六个字,愿贵人记取了”赵匡胤听了这偈语,一句也莫能索解,但又不好问他,只得紧记在心,以为后验,口里却答道:“承教承教”于是便向空空告别,并问后会之期在何时。空空一面送着匡胤走出,一面说道:“待到天下太平,当可重相会了。”送出寺门,匡胤请他留步,空空就不再送,道了声贵人前途珍重,便转身进去了。

    赵匡胤依着空空的言语,就往北前进。一路上看些天然景色,山水有情,虫鸟相闻,倒也不觉得寂寞。这日渡过汉水,顺流而上,只见前面层山迭嶂,好一座高山,险峻非常。山后隐隐现出营幕,像是据险扎有重兵在那里。高悬一面大旗荡动空际,烨烨生出光华,旗上绣着斗大一个字儿,因被风吹得飘漾不已,急切看不清楚。再前行半刻,把旗上的字看真切了,赵匡胤忽然一声惊呼道:“原来就应在这里么”便望着这面大旗,抢步前趋,好像得了什么奇遇似的。这正是:一朝天子惊心候,两代人君会面时。

    要知赵匡胤因何惊呼,是否真有奇遇,下回分解。

    第三回  从征北汉奋武扬威  随伐南唐披坚执锐

    依山靠水扎着一座大营,营前竖起一面大旗,旗上绣着一个“郭”字,大约有七八尺高大。营门两侧,两排十六个持戟卫士分立左右,显得是威风凛凛,虎视耽耽。赵匡胤来到营门前,不觉又自迟疑,寻思道:旗上虽确凿是个郭字,但空空和尚说的遇郭乃安,不知果是应在这里么原来赵匡胤起先一认明那旗上的字是个郭字,便感想到空空和尚那句偈语,他正在切盼奇遇的当儿,突地见了这个,心里一喜,所以就心花怒放,欢呼直前。及至到得切近,再一转思,恐怕天下事没有那么碰巧的,反倒踌躇起来,两只脚也不期而然地站定了。那些卫士看见这么个雄赳赳气昂昂的人来到营前站定,欲前不前,便喝问道:“你这壮士,来到这里呆看什么”赵匡胤被这卫士一问,倒立时定了主见,且叩见这姓郭的看是如何,便回答道:“我特来拜谒郭大帅的,但不知可曾在营里么”卫士道:“正在营里。只是你从何处来要见我家元帅做什么”赵匡胤道:“我是从洛阳经襄阳到此,特投拜大帅军前效力。”卫士道:“如此,请道姓名来”赵匡胤道:“我姓赵名匡胤,原籍涿州人氏,父亲现为都指挥使,出征在凤翔。”卫士道:“失敬了,原是一位贵公子何以不在家里享福,反来此投军,向辛苦的路上走呢”赵匡胤道:“凡人不可专藉祖宗基业,倚赖父母福荫,就优游放逸空过一世。定要趁少年时候,撇开安乐,吃些辛苦,自己做出一番事业来,才见得是大丈夫作为

    况且,现在正当世乱,不乘时图些功业,更待何日再出头呢“卫士道:”可敬可敬既有这等大志,请少站一刻,我与你通报便了。“原来这座大营的郭大帅不是别一个,乃是后周太祖郭威。

    他此时尚未篡汉,还在汉主驾前做枢密副使。因为隐帝初立,河中、永兴、凤翔三镇相继抗命;李守贞镇守河中,尤称一时的桀骜,被推为三镇盟主。郭威受任为招慰安抚使,领兵西征,所以西面各军统归他节制。此时正进兵至此,扎营暂憩。匡胤凑巧碰着,得到营投效,也实在是奇逢了。卫士禀报上去,郭威便将匡胤召入,见他方面大耳,相貌魁伟,堂堂一表,心下早动了三分爱悦之意;及至询明籍贯世系,晓得是将门之子,又加匡胤应对如流,声音洪亮,试演武艺,件件精绝,心下便十分满意,认定他非比凡庸,大可为己助力。不觉喜溢眉宇,便向匡胤道:“令尊与我原是同寅。你既然有此壮志,效力国家,就屈在营中,同往西征,俟立有功绩,再为保荐便了。”

    赵匡胤见郭威言语温和,颇能礼貌相待,也自喜悦,当下拜谢。

    自是留住郭威帐下,随赴河中征剿,披坚执锐,所向有功。后来李守贞败死,河中平定,郭威移任邺都留守,待遇匡胤礼貌益隆,但始终不闻保荐于他。赵匡胤深知郭威的用意,又感他优礼有加,故亦安之。直到郭威篡了帝位,建国号做后周,才把匡胤拔补东西班行首,并拜滑州副指挥;不久,又调任开封府马直军使。及世宗嗣位,因与匡胤最契厚,竟令他入典禁军。

    至是赵匡胤便日见官高爵显了。

    世宗姓柴氏名荣,系郭威的妻兄柴守礼的儿子。因为柴守礼早故,他正无依靠,郭威恰没有子嗣,所以便把他收作义儿,随在营中,与匡胤一同立过功劳。郭威既即了帝位,就封他做晋王、兼职侍中,掌判内外兵马事。郭威薨逝,他便承袭了这九五之尊,做了亿兆之主。他这种福分,实非他平昔所及料的。

    当他新立的时候,北汉主刘崇欺他威望未孚,便乘丧窥周,统率健卒三万人,又结联辽兵万余人,入寇高平。警报传来,举国震惊,世宗却不慌不忙,亲率禁军兼程赶至高平备战。适遇汉兵大至,这人马就如潮水一般地涌来,而且人人勇壮,个个威风。世宗见了,毫不畏怯,即便麾军直前,迎战汉兵。方始接战,周阵内突窜出一支军马,向汉阵投降,弃械解甲,北向呼万岁,声震山谷。步兵一见,也就有千余人跟了过去,愿同作降虏。其余的马步三军虽然不肯依样作为,却也无斗志了,看看就要败了下来。世宗心下大怒,便亲冒锋刃骤马突出阵前,身先士卒,奋勇搏战汉兵。汉主刘崇望见世宗亲自冲阵,便一声令下,监催三千弓弩手一齐放箭,攒射世宗;世宗麾下亲兵便用盾四面把世宗护住。这时汉阵上真是弓开满月,矢如飞蝗,像雨点般向周阵射来。世宗麾盖上早攒集了有好几十枝。赵匡胤当时亦在军中,即大呼道:“主忧臣辱,主危臣死现在主上危急如此,我们还不努力向前,更待何时呢”说着,跃马掉枪直捣敌阵。诸将士听说,各亦不甘落后,一拥齐上。他们一以当百,百以当千,舍死忘生,冲杀过去。汉兵便抵御不住,纷纷后退。战阵原以勇气当先;勇气一落,心胆便怯,任是如何,也莫想与人争雄了。所以周兵经赵匡胤这么一振奋,全部队伍勇气一加长,战斗力就强了十倍,立时把汉兵战败;汉兵经这么一退,全部队伍勇气一短缩,战斗力就减了百倍,立时被周兵战胜。那世宗见汉阵一乱,哪里还肯迟慢,便指挥

    yuedupageup

    1

    yuedupagedon

    read;

    reade:

    宋代十八朝艳史演义第1部分阅读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