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
琴嫁去的人家,柳惜书肯定打死都不去。
却不想小姑娘看完后气得瞪了自己一眼,那张纸被小姑娘狠狠地揉成一团,墨汁未干,都沾到她手上了也浑然未觉。
□□完纸团,柳惜书直接趴在桌子上,小肩膀还一耸一耸的。
宋团心想,果然是已经对郎中令家的公子有想法了。
当下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情场失意的姑娘,只好装作没看见,低头管自己看书。
没看一会儿,旁边又递过来一张纸条,上面潦草地写到——
为什么你记得柳惜琴嫁给了谁,却不记得我的。
末了还画了一本书带着束火把和一颗离得很远的青泥团子,示意自己现在很!生!气!她们的友谊到此为止了!
宋团:……画得还挺生动的。
早课后,柳惜书坐回了原来的位置,走得时候还不忘瞪了宋团一眼,经过柳惜琴的时候,更是鼻孔朝天。
其实宋团也算没猜错,柳惜书昨天刚刚见过郎中令家的大公子。
那大公子今年十五岁,模样很是俊俏,他随父亲去丞相府拜访,正好捡到了她的风筝。
到现在柳惜书还记得那人笑得真好看,她明明都已经准备喜欢他了。
其他贵女云里雾里,没有想到青学第一霸王和第二霸王的友谊这么短暂,一节早课的功夫就结束了。
果真是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早课结束,便是一个时辰的朝食时间,宋团起身去了“食斋”,夏满和冬足拎着食盒跟上。
夏满:“郡主,您午食想吃什么,我等会去小厨房做。”
青学里都是年纪小的孩子,世家们不放心,便一起出钱专门在青学里辟了个院子,分隔了几个小厨房,以便带来的丫鬟婆子们能给主子们做些热乎合口味的饭菜。
至于太学则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了,年纪大了,家里自然不会纵容,故太学的学子要么吃里面厨子统一做的饭食,要么自己带,若是想吃新鲜的,那便让家里送过去。
宋团想到这里,便说:“就平常我爱吃的那些,记得多烧两份,等会给哥哥和宋安送去。”
“好的,郡主,奴婢一会就去。”
“嗯……”宋团沉吟片刻,又说道:“你等会躲开我哥哥,叫宋安在小竹林等我。”
夏满轻笑应是。
宋团回到“慧心斋”,却看到自己桌上堆了好几张小纸条,拿起来一看,全是什么“我以后的夫君是何许人?”“我能长命百岁吗?”“我会生几个儿子?”
“我将来会变美吗?”……
落款自然是屋里的小姑娘们。
有几个还怕顾原不记得,特意将自己父亲是谁,母亲是谁,兄弟姐妹几人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有几张最后都加了“保佑我家平平安安”“保佑我爹步步高升”“保佑我娘下一胎是个弟弟”……
宋团眼角抽搐,这些姑娘们都疯了吧,啊?是疯了吧!
这哪里是把她当先知,这已经是人形道观了!
还许愿!
要是能许愿,她定要每日对着镜中的自己许三百个“保佑顾原与我百年好合”,哪怕对着镜中的自己磕头都行!
她更没想到的是柳惜书居然会把这种“漏洞”广而宣之,一时间有些生气,她环顾四周却没看见柳惜书,连柳惜琴也不在。
哼,臭丫头,肯定是心虚躲起来了!
气死她了!
那些贵女们两眼巴巴地看着她,有几个还亲自磨了墨送到她桌上来,谄媚地笑笑后退开,继续眼巴巴地盯着她看。
宋团冷笑,眼里不自觉带上了在边关磨砺出来的锋利,吓得贵女们一个哆嗦。
紧接着,宋团随意抽出了一张,当场读了出来,贵女们脸色煞白,赶紧捂住耳朵,她们可没忘记不为道长说的“说者舌断,听者耳烂”,这小郡主莫不是嫌自己舌头太多余了不成。
宋团大声念到:“我将来能有几个儿子,可以做当家嫡母吗,哦,这是姚秋月问的,现在我就能告诉你,你给我听好了!”宋团随便抓了一个贵女,扒拉下她捂着耳朵的手,问她姚秋月是哪一个,那贵女抖抖索索地指着缩在角落里的姑娘,等宋团一放手,她赶紧捂住耳朵蹲了下来。
宋团跑到姚秋月那,照方才那样扒拉下她的手,对着她的耳朵就要开始喊,那姑娘吓得眼泪如串珠似的掉。
宋团:“姚秋月,我告诉你,你将来能有几个儿子,能不能做当家嫡母,我现在就告诉你!”
“你会有……”宋团故意顿了顿才接着说:“几个儿子我能知道吗?我他娘的都不认识你!我能知道什么!你又算哪根葱,能让我花心思记住你生了几个儿子嫁没嫁人做没做嫡母!”
“本郡主忙着呢!”
姚秋月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边打着哭嗝边说:“郡主我错了,我再也不问了,呃!我错了,呃!”
宋团只得又贡出一只帕子替她擦擦脸:“行了,别哭了,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