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鹿鼎任我行第56部分阅读

    松花江下游之战。乌扎拉战斗之后,清政府在宁古塔设置昂邦章京都统衙门,任命沙尔虎达为宁古塔首任昂邦章京。沙尔虎达奉命组织一支700余人的抗俄队伍。朝鲜政府应清政府邀请也选派100名鸟枪手,在北虞侯边岌率领下,前往宁古塔助战。两军会师后,即沿牡丹江和松花江下驶,准备截击俄军。1654年顺治十一年航期一到,以斯捷潘诺夫为首的沙俄侵略军开始沿黑龙江溯流上驶,侵入松花江口。5月30日,斯捷潘诺夫率领的370人,逆松花江上犯,6月11日与沙尔虎达率领的清军相遇,16日,双方接战。这次战斗,清军将领克服了往日指挥上的错误,采纳了朝鲜将领边岌的建议,诱敌上岸,凭籍有利地形消灭俄军。沙尔虎达命部分船只在江中截击俄船,主力在岸上有利地形布防。经过激战将沙俄战船击退。此次战斗持续3天,俄军伤亡重大,溃败奔逃。是役为清军抗沙俄入侵的一次重大胜利。

    呼玛尔之战。1654年顺治十一年沙俄侵略军在松花江下游遭到重创后,已处于颓势。一方面,清政府在边陲各族人民的要求下,采取了积极反击沙俄侵略的措施,使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斯捷潘诺夫日益陷入困境,既缺粮食又无援军,无力完成沙俄政府的侵略计划。同年秋,斯捷潘诺夫在黑龙江上与由尼布楚窜入黑龙江的侵略军头目别克托夫相遇,两军合并后,决定在呼玛尔河过冬。为防御清军袭击,斯捷潘诺夫修筑了呼玛尔城堡。该城筑于呼玛尔河和黑龙江会流处的一个小岛上,城堡围以方形土墙,四周围以坚固的双层木桩,墙角筑有扶壁。城堡四周挖有深一俄丈,宽二俄丈的壕沟,壕沟外布满木刺障和铁刺障,城墙从上到下都开有射击孔。俄军企图凭坚固守,抵抗清军。1655年顺治十二年清政府派都统明安达礼“自京师率师往讨,进抵呼玛尔诸处”。3月24日,明安达礼将在堡外树林中伐木造船的20名俄兵全部消灭。斯捷潘诺夫派出80余人出城救援,立刻陷入清军的重围,被全部击毙。30日,清军将大炮移近呼玛尔城堡,在距城70俄丈和100俄丈的两个炮台同时开炮,并向城内射击箭书,令其投降。俄军置之不理,清将下令攻城。4月5日夜,清军从四面对城堡发动了密集的攻势,云梯、钓竿、火药包等攻城器械纷纷靠上城墙,战斗激烈。清军从午夜战至天明,未能攻克。为避免伤亡过大,明安达礼下令后撤,在距城一里半处安营扎寨。清军一面继续炮击城堡,一面断绝城内水源,捣毁敌船。战斗相持10日,4月15日在胜利在望之际,明安达礼以“粮饷不足”,下令清军撤离呼玛尔城堡,使这次反侵略战争没有取得完全胜利。

    松花江口之战。呼玛尔战斗后,斯捷潘诺夫率哥萨克继续在黑龙江流域为非作歹。清政府决定以彻底驱剿。1657年顺治十四年,清政府派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率军征剿,在尚坚乌黑打败一股沙俄侵略军。1658年顺治十五年,清政府又派沙尔虎达再次率军征讨,并派使臣赴朝,再请出兵助剿。朝鲜政府予以援助,“差北道虞侯申浏为将领,率哨官二名、鸟枪手二百名,旗鼓手、火丁共六十名,带三月粮,六月渡江,至宁古塔”。斯捷潘诺夫率俄军500名,上溯松花江抢粮。7月11日,在松花江口与清军相遇。沙尔虎达下令向俄军开炮,经过一阵猛烈的炮击,俄军阵角大乱,180人乘船驶出松花江,逃往黑龙江上游,其余300余名被迫弃船上岸。经过3天的激战,“烧贼十船”,击毙和生俘俄军270名,只有47人乘船逃跑。这次战斗中,斯捷潘诺夫被击毙,清军获得重大胜利。

    古法坛之战。1659年顺治十六年,镇守宁古塔昂邦章京沙尔虎达逝世,其子巴海继任宁古塔昂邦章京。1660年顺治十七年,巴海奉命率军挺进黑龙江下游,扫荡沙俄残匪。在伯力北面的古法坛村,巴海率军痛击俄军。同年秋,巴海奏报:“臣等率兵至萨哈连、松噶里今黑龙江、松花江两江汇合处,侦闻罗刹贼众在费牙喀部落西界,随同副都统尼哈里、海塔等领兵前进,至使犬地方,伏兵船于两岸,有贼艘奄至,伏发,贼即回遁,发兵追袭。贼弃舟登岸败走,斩首六十余级,淹死者甚众。获妇女四十七口,并火炮、盔甲、器械等物。”

    在这些战斗中,在东北生活的各族人民的力量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第一七八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八

    北方有句老民谣:关东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还有的说:“关东有四宝,高粱、大豆、水稻、小麦长得好”。

    东北自古物产丰富,种类繁多,历朝历代均被称之为宝地。所谓“游鱼在水,奇宝在林,珍禽在天,神兽在山”,正是对这一方繁衍万千野生动植物的龙兴宝地真实写照。

    自清兵入关后,清政府有别于中原地区的行政制度、管理方式和土地占有形式,在东北分别设置了盛京将军、宁古塔将军和黑龙江将军。这实际是将东北地区设置成“陪都特区”,将这片珍稀的土地资源专供清朝贵族享用。

    沙皇俄国原本是欧洲国家,与中国相距万里之遥。自16世纪后期,它就跨过欧亚交界线,逐步向西伯利亚一带扩张,进而将边境线延伸到中国的北方边缘,并伺机侵占中国领土。

    沙俄在中国领土上j滛掳掠、杀人放火的强盗行径激起了东北各族人民的反抗斗志。他们自发组织抗俄团体,同仇敌忾,积极对抗这群茹毛饮血的“罗刹鬼兵”。

    我国的东北边疆一带,居住着鄂温克、鄂伦春、费雅喀、赫哲等少数民族,他们世居于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直过着平静而又安宁的生活。

    他们都是天生善骑射、好勇猛的猎手。尤其是生活在黑龙江上游及蒙古地区的鄂伦春族人,他们世居森林,以狩猎为生,精于骑射之术,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罗刹鬼的枪炮打破了他们原有的平静生活。

    听到韦仁他们是为了打击入侵的罗刹鬼,这些通古斯猎人个个欣喜若狂,他们纷纷请求加入韦仁的队伍,为打击侵略者出力。

    韦仁为这些平民百姓的热血深深感动,堂堂华夏儿女历来不缺拳拳爱国心,铮铮卫国骨,他接受了他们的要求,命令手下将收缴来的火枪拿出四支,作为鼓励送给这些通古斯猎人。

    这些劫后余生的通古斯猎人高兴的接过火枪,情绪更加兴奋。当然,作为最先接触到韦仁的牧尔也得到了一支火枪。

    在那个叫图录曼的通古斯猎人首领的带领下,韦仁一行人当下穿出树林,折向东行。走到下午,到了一条大江之畔,远远望见有座城寨。

    图录曼指着那座城寨道:“爵爷,那就是呼玛尔窝集山,那个城堡就是罗刹鬼建的呼尔城堡,当年被朝廷的军队摧毁,现在罗刹鬼们又将它重建了。”

    听了牧尔的翻译,韦仁点了点头。

    队伍继续前行了,行出数里,又见到一条大江,自西北蜿蜒而来,与这条波涛汹涌的大江会合。双儿忽然在韦仁耳边轻声道:“相公,这便是阿穆尔河跟黑龙江了,那……那……那呼玛尔窝集山果然是鹿鼎山啊。”说着伸手指着那座城寨所在的山。

    韦仁点头道:“双儿,你没有记错,这里就是鹿鼎山。”

    双儿道:“地图上的的确确是这样画的,不过图上只是八个颜色圈儿,只是上面没有标明有这座城寨。”

    当他们刚刚藏好身形,只听得马蹄声响,数十骑马沿着大江,自南而来。只见个个碧目金发,头戴皮帽,身披哥萨克斗篷,正是一队沙俄正宗的哥萨克骑兵。他们呼啸着疾驰而过。

    等那队哥萨克骑兵过去之后,突然图录曼“啊哟”尖叫一声,跳起身来,叫道:“糟糕,糟糕”通古斯语

    旁边有“近卫营”士兵出言叱喝他。

    图录曼仍然着急的向韦仁叽里呱啦的说了一通通古斯语,牧尔急忙向韦仁翻译道:“图录曼是说,刚才那队罗刹鬼骑兵可能是是去寻找追杀他们的罗刹鬼的,恐怕他们会发现我们的行踪。”

    韦仁点头微笑道:“图录曼所担心的是对的。不过,等他们发现后,他们恐怕已经来不及追赶我们了”

    图录曼神情凝重的摇着头,有叽里呱啦说了几句话,牧尔听了神情也跟着凝重起来,他翻译道:“图录曼说,如果罗刹鬼中有经验老道的猎人的话,他们是能够跟踪到我们的踪影的,因为这雪地能够给真正的猎人提供很多的线索。”

    韦仁听到此,果然脸色一变,道:“我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双儿见他脸色大变,忙问:“怎么”

    韦仁解释道:“马儿在雪地上奔跑是会留下痕迹的,如今雪已经停了,这些踪影无法隐藏。如果有经验的猎人,便跟踪这些踪影找到我们。”

    “那怎么办”双儿听了,担心道。

    韦仁想了想,道:“既然猎人能够根据踪影寻找我们,我想猎人也能想办法将踪影隐藏起来,甚至能够用假踪影迷惑对手。图录曼,你是一名真正的通古斯猎人,你说对不对”

    图录曼听了牧尔翻译韦仁的话,他骄傲的昂起头朝韦仁点了点头。

    “好接下来所有人听图录曼的命令,咱们先隐藏起来,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在图录曼的带领下,队伍再次出发。

    转过一个拐弯处,图录曼停下来。

    他大家控制好马匹,自己脱下身上的羊皮袄铺在地上,然后他才下马,在牧尔的帮助下,他让所有人当然韦仁和双儿除外都将皮袄、行军毯拿出来,沿着山脚的小路一直铺上去。

    待一切稳妥后,他们才下马跟着图录曼上山,来到山顶的一个很大的山洞。

    这时,图录曼、牧尔原路收起这些铺在路上的物件,再会合留在山脚的五名“近卫营”士兵,带着他们所有的马匹继续向前奔驰而去。

    “看来这图录曼还真是个人才,要不是他,咱们可能被罗刹鬼骑兵追杀。”双儿依偎着韦仁,在士兵们燃起的篝火旁对韦仁说。

    韦仁点头道:“是啊所以俗话说得好,好人必有好报我们救了他们一命,他们马上就帮我们躲过一劫。”

    “近卫营”中尉卢明知道这是在敌人的眼皮下,他肩负着保护司令官的职责,可不敢有半点疏忽大意。他立即安排暗哨监视山脚的动静,同时在洞口安排了警卫,等一切安排妥当后,认真检查一遍后,他才稍稍放心的回到洞中,向韦仁进行了汇报。

    韦仁表扬了他的行动。

    这时,“近卫营”的士兵开始准备晚饭。

    韦仁便拥着双儿闭目养神起来。

    过了半个时辰的时间,有士兵向洞中跑来,向中尉卢明低声报告着。

    韦仁睁开眼问道:“有什么情况”

    卢明低声吩咐报信士兵几句,然后走到韦仁身边报告道:“报告爵爷,山脚发现罗刹鬼骑兵,据哨兵报告,他们果然跟踪图录曼他们离去的方向追去了。我已经命令所有哨兵加强戒备。”

    “很好你马上制定一个执勤表,如今天色已经暗下来了,到了晚上气温将降得很厉害,你将哨兵轮换的事件缩短,同时命令在洞中休息的士兵将外面的皮袄脱下来,让执勤的士兵身上多套一件。另外,让士兵们将洞口再好好伪装一下,防止洞内的火光外泄。”韦仁吩咐道。

    “是爵爷。”卢明领命出洞安排去了。

    简单的吃过晚饭,天色已经全部暗了下来。

    韦仁将卢明叫过来,道:“中尉,我想去鹿鼎山探查一下情况,你们便在这里待命,不得擅自行动,等我回来。”

    卢明一听顿时着急起来,他连忙道:“爵爷,这太过危险。再说侦察是属下的事,怎么能让您去呢”

    韦仁摇了摇头,正色道:“不必多说,这是命令”

    卢明知道这位司令官是说一不二的,他只好立正道:“是爵爷,要不多派几个人跟你一块去吧”

    “这是去侦察,又不是去打战,没必要取太多的人”韦仁摇头道。

    “相公,让双儿陪你去吧”双儿挽着韦仁的手臂道。

    韦仁望着双儿那双明亮的眼睛,伸出手指在她娇巧的鼻子轻轻刮了一下,微笑着点头道:“我的宝贝双儿当然陪相公去了我们等到二更时分便出发。”

    中尉卢明见此情景,急忙转过头去。

    双儿没想到韦仁竟然当着人的面说出怎么亲密的话语,做出怎么亲密的动作,不由得羞红了小脸。

    等到二更时分,韦仁带着双儿离开山洞,走下山,悄悄向城寨摸去。

    俩人小心翼翼的来到城堡外。四下里寂静无声,这一晚月色甚好,望见那城寨是用大木材和大石块建成,方圆着实不小,决非一朝一夕之功。

    韦仁心想:“看来这些沙俄侵略者野心不小,这城堡修得如此的结实,他们是要做长久打算。不过,你们碰到了我韦仁,恐怕是有来无回了”

    韦仁按照心中的记忆,和双儿将身子隐藏在城堡的阴影中。他伏低身子,向外察看动静。果然见在城寨东南角上有座小木屋,从窗子中还透出点点火光。

    “那密道便在那木屋之中。”仁在双儿耳边低声道:“咱们到那边瞧瞧。”

    说完,两人便慢慢向那木屋爬去。

    第一七九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二九

    刚到窗外,忽听得屋内传出几下女子的笑声,笑得甚为滛荡。韦仁和双儿对望一眼,均感奇怪:“怎么有女人”韦仁伸眼到窗缝上张望。当地天寒风大,窗缝塞得密密的,甚么都瞧不见,屋内却不断传出人声,一男一女,又说又笑,叽哩咕噜的一句也不懂。

    韦仁知道这双罗刹男女正在屋里不干好事,那里敢动弹半分,只能将双儿紧紧搂在怀里。

    双儿如今已是妇人,听到屋内的声音,那里不明白其中的奥秘,她那里早已脸上绯红,现在给韦仁搂住后,身子早已酥软在韦仁的怀中。

    韦仁生怕给屋内之人发觉,只好用劲搂住双儿的娇躯。

    “这外国人干这事可ztm行啊”过了许久,随着一阵铃声响起,屋中动静才停歇下来。屋中的男女又嘀咕了几句,这才听到她们起床穿衣的声响,过了一会,屋中微露出的灯光熄灭了。

    又等了一会,听见屋中没有其他声响。韦仁这才从靴中掏出匕首将门闩撬开,摸去屋内。双儿紧跟着进了屋,发现房中空空荡荡地不见有人,奇道:“咦,人呢”

    韦仁摸索着点燃了一枝熊脂蜡烛,见房中有一张炕,一张木桌,一只木箱,那对男女早已没有踪影,韦仁环顾四周,轻声说道:“我们找一找,这屋里必然有暗道。”

    俩人很快在墙角发现个大木箱,韦仁说道:“一定是在这里。”抢到箱边,轻轻揭开箱盖一看,见箱中放满了皮毛,他伸手掀起那些皮毛,箱子底下赫然出现一个大洞,喜道:“在这里了”

    双儿道:“原来这里果然有地道。”

    “双儿,你在这里守着,防备罗刹鬼堵住我的退路,我跟进去看看。”韦仁道。

    双儿低声嘱咐:“相公,你要小心发现异常立即退回来。”

    “我知道了。”韦仁迅速脱下身上臃肿的皮衣,手持匕首,便从洞口钻了进去。

    那地道斜而向下,只能爬行,他在地道中小心的爬行前进。爬出十余丈,便听得前面有声。他于是将爬行速度减缓,前行更加小心。不一会儿,前面声音越来越响亮。

    这时,他觉得头上一空,却是到了一处较为宽敞的所在,韦仁摸索着发现周围的土墙上有一些凹进去的地方,十分的光滑,看来是蹬脚的地方。韦仁摸索着站起身来,身子慢慢的可以站直了,他的手在头顶上摸到一块木制的东西,看来是出口的木板。

    这时,他忽听得头顶有人说道:“我们王爷得知总督又来到雅克萨,因此特意派下官赶来与你相会。”

    这是一句汉话,韦仁听了有些耳熟,但是肯定不是自己十分熟悉的人,因为他一时没有想出是谁。

    韦仁微微运劲,竟然将木板轻轻顶起一条细缝,这时一绺光线从细缝中射如眼中。韦仁微微闭了一会眼睛,再慢慢的睁开,外边的情景立即出现在自己的眼脸。

    “原来是夏国相怪不得,我怎么觉得这声音耳熟呢。”韦仁一看,此时自己的对面坐着的正是吴三桂的女婿,云南总兵夏国相。

    背对着自己的一个外国男人,此刻正叽哩咕噜的说了一连串俄语,他声音一停,另一人道:“总督大人说:平西王爷的特使大驾光临,他欢迎得很,没有及时出来迎接,很是失礼,请贵使原谅。总督大人祝贺平西王爷健康长寿,事事如意。盼望跟平西王爷做好朋友,同心协力,共图大事。”

    只听夏国相道:“敝人代表我家王爷祝贺罗刹国皇上万寿无疆,祝贺总督大人福寿康宁,指日高升。敝人愿意竭诚竭力,促使咱家王爷和罗刹国早日结盟,并同心协力,共图大事。从此有福共享,有难共当,双方永远不会背盟。”

    接着那通译便将夏国相的话翻译给那罗刹国总督听。

    那罗刹国总督跟着又叽哩咕噜的说了一大通话。由于韦仁懂俄语,接下来就省去通译这一环节。

    韦仁用心听,原来自从罗刹国特使斯米尔诺夫赶到云南,和吴三桂、蒙古、西藏结盟后,由于罗刹国提供的军火被劫,士官团失踪,因此斯米尔诺夫返回后,便被沙皇降罪押解回国。而作为远东总督也受到牵连被召回国述职,要不是索菲亚公主考虑旧情出面求情,恐怕他也会被发配到西伯利亚。

    这次这位总督返回远东,第一使命就是要立即和zg的几大反清势力建立更加牢固的联盟,最大限度获取远东的利益。因此,他虽然恨这些“卑鄙无耻”的zg人,但是也只能忍气吞声和他们周旋。

    接着,韦仁耳听得夏国相和那罗刹国总督商议,如何吴三桂在云南一起兵,双方就夹攻满清,所定方略,这已经是韦仁所知道的。说到后来,夏国相又献一计,说道罗刹国若从辽东进攻,路程既远,沿途清兵防守又严,不如从海道在天津登陆,以火器大炮直攻北京,当可先取北京。那总督大喜,连称妙计。

    韦仁又惊又怒,心想:“夏国相这家伙也是大汉j,在后世,由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法国、德意志帝国德国、俄罗斯帝国俄国、美利坚合众国美国、日本帝国日本、意大利王国意大利、奥匈帝国奥地利等八国组成的八国联军便是按照这一路线,首先攻占大沽炮台,接着攻陷天津,然后集兵自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一举占领廊坊后,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最后基本占领北京全城。当时清朝统治者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遂逃往西安,而派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封庆郡王奕劻和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与联军谈和。后来八国联军陆续增兵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八国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强逼其最终签署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已甘当“洋人的朝廷”,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夏国相真是毒辣得很,有机会一定要除掉这个卖国贼。”

    只听夏国相说道:“总督大人远道来到中国,我们没甚么好东西孝敬,这里是大东珠一百颗,貂皮一百张,人参一百斤,是我家王爷送给总督大人。另外还有贡品,是呈给罗刹国皇上。”

    韦仁听到这里,心道:“这老狗居然备了这许多礼物,我可不能便宜了这些罗刹鬼们,看来我还要想办法把它们夺过来才行。”

    那总督见了这些礼物顿时十分高兴,他称谢道:“王爷太客气了你们放心,我一定会禀告我们伟大的沙皇陛下,一定加大和你们的合作,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刚刚接到报告,从莫斯科已经按照你们的要求,沙皇陛下同意再给你们王爷送来五百支火枪、十五门大炮和三百匹健壮高大的顿河骏马,现在已经在路上,大概还有十多天便送到这呼尔堡。还有,我们已经派军队占领了萨哈林岛库页岛,并开始建立远东海军基地,用不了多久便能从海上进行攻击了”

    夏国相听了十分高兴,连声称好。

    听到此,韦仁知道再无新的消息,便轻轻放下手中举着的木板,然后从原路退回来。

    双儿见韦仁从木箱中跳出来,脸上立即露出笑容。

    他们将踪迹清理干净,便离开木屋,小心翼翼的回到山洞之中。这时,和图录曼一起吸引罗刹国追兵的一名“近卫营”士兵已经回来报信,告知他们的平安。韦仁这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一早,韦仁一行人离开了山洞,步行翻过山岭,在向西走了十数里,来到一个河滩附近的茂林中,找到了图录曼、牧尔等人和马。

    韦仁与图录曼商量,他想要让自己的人马暂时安扎他们的部落里,以作下一步打算。

    图录曼欣然同意了韦仁的要求。

    兰关雪拥,巫峡云封。布库里山东面有一座孤峰,壁立千仞,高插云霄,从布尔胡里村望去,好似骆驼颈子,昂头天外。

    村里人便唤它骆驼嘴。那驼嘴峰上,隐约望去,绪佛阁好似有一座庙宇,村里的人每每要爬上峰去探望探望,苦得羊肠石壁,无可攀援,况又是终年积雪,无路可寻。一到春夏之交,有一股瀑布,从骆驼嘴直泻下来,长空匹练,直流湖底。山下面便是布尔胡里湖。到这时,水势彭湃,早把入山的路径没入水底里去了。一到秋天,四山云气又迷住了桃源洞口。所以村里人虽想尽千方百计,终不得见庐山真面目。

    在这山环水绕、白雪皑皑的一片原驰蜡象的山野中,黄金似的日光,斜照在一丛白桦树林子里。白桦树上笼罩着白白的积雪,在寒风中摇曳,如白色的海洋。突然,一只绿顶紫领的鸟儿,顶着寒风顽强的飞过树梢,从高枝儿飞到低枝儿,震得那雪花儿一片一片地落下地来。

    在这寂静的林子里,真好似世外桃源一般。正静悄悄的时候,忽然远远地听得一阵铃铛声响,接着,一片娇脆说笑的声音。只见当头一匹白马拉着的雪橇从远处驰来,雪橇上站着一个穿紫红袍的女孩儿。看她擎着白玉也似的手臂,一边打着马,斜刺地从白桦林里跑了出来,后面坐着两个姑娘,看去,一个穿翠绿袍的年纪大些,约摸也有三十前后了;另一个穿玄色袍的,年纪大约二十多岁。她两个在后边嘴里笑道:“小妹,慢点你是不是又发疯了”

    第一八零回 赴东北钟馗擒鬼三零

    “是啊小妹慢点。这雪橇要是翻了,可不是好玩的。”那个年纪大点的女子说道。

    穿红袍的女孩儿,平日里最怕的就是这位大姐,她只好收了收手中的缰绳,这马儿的速度减了下来。她坐了下来,伸手捋了捋飘散的头发,只见她的年纪也有十五六岁了,长着长笼式的面庞儿,两面粉腮儿上擦着浓浓的胭脂,一双水盈盈的眼珠子,斜溜过去,向左侧坐着的姑娘狠狠地瞪了一眼,接着,嗤的一声笑了出来。这一笑,真是千娇百媚。然后对着那年纪大的女子笑道:“大姐,我这可是为了你啊”

    那年纪大的女子指着她,对那穿玄色袍的姑娘说道:“二妹子,你看三妹子,她自己疯癫,竟然还能说出这话。”

    那三妹子笑说道:“要不是某个人前两日哭哭啼啼的模样,如今又笑笑呵呵的,不知是谁疯疯癫癫的呢二姐,你说我说得对不对嘛”

    二妹子听了点头道:“大姐,三妹说得也没错。前两天,咱们族里外出狩猎的人,连死带伤的回来不到半数,而且图录曼姐夫也没回来,当时你可确是哭天抢地的,后来听说他还活着,只是给那个救命恩人带路去了,便马上傻笑起来,确实也是很疯癫的”

    “你这浪蹄子,看我怎么收拾你”那大姐一听二妹子帮腔,抢上前去,按住她的肩儿,骑在她胸脯上,将她按得个结实,然后捋起了袖子去数她的肋骨。那二妹子顿时笑得她只是双脚乱蹬,全身发抖,一直求饶着。

    那小妹见此情景,狡诈的微笑着赶着雪橇。

    姐妹俩闹了一会,这才分开。大姐坐起来自个儿拢一拢鬓儿,然后又替二妹子拢一拢头发,说道:“好了不闹了,咱们瞒着阿玛出寨,还是要小心点。要是出了一点事,我恐怕又要受他责骂了。”

    那二妹子一边低着脖子让姊姊给她梳头,一边嘴里叽咕着说道:“还说呢是大姐在闹嘛。这次是我们陪你去找姐夫的,回家去被阿玛骂,你是罪有应得的”

    原来她姊姊三人梳着一式的大圆头,油光漆黑,矗在头顶上,越显得袅袅婷婷。那两片后鬓,直披在脑脖后面,衬着白粉也似的颈,便出落得分外精神。前鬓儿两边,各各插一朵红花,越显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

    “有好多马朝我们这边来了”忽然小妹子的声音从前面传来。后边的两姐妹立即停止了声音,用心倾听起来。

    果然隐约间,从远处传来一阵不少的马蹄声,她们都是生活在这莽原茂林中女儿,知道这是马队奔驰的声音。

    “三妹子,快将雪橇赶到林子里去躲一躲”大姐想起族里猎人们出的事,脸色一变,急忙对赶雪橇的小妹说道。

    “好的大姐。”三姑娘手中缰绳一拽,立刻将雪橇往林子里赶。

    等她们在林子里藏好,这时从远处缓缓奔驰而来一支马队。

    姐妹们屏住呼吸偷偷往外望去。

    马队越来越近,三姑娘眼尖,她突然指着前方嚷了起来,道:“大姐,你看,是姐夫回来了”

    大姑娘一看时,果然见她丈夫跨着一匹大马,领头儿跑在前面;后面跟着一大群骏马,马背上都是身披黑色大氅,背上斜挎步枪,腰间悬挂马刀的汉子,手里擎着马鞭子,个个骑着马赶着。望去黑压压的一串,正慢慢地在山坡下走过去。

    三姑娘急忙扬起马鞭,赶着雪橇飞一样从树林中奔出,向那马队赶了过去。

    “有人”

    “警戒”

    前行“近卫营”的尖兵发现前面飞速奔来的雪橇,立即示警。

    中尉卢明马上下达命令,马队立即分散开来,采取警戒措施。士兵们将韦仁和双儿围在中央,立即从马鞍侧袋中擎出短火枪。

    卢明带着三名士兵纵马向前,喊道:“来人止步”

    “吁”三姑娘见对方飞驰过来四骑,均手中端着火枪,一股肃杀之气直逼眼前,不由得立即收紧缰绳,马儿顿时立了起来,坐在雪橇之上的另外两位姑娘身子后仰,差点跌了下去。

    “你们是什么人竟然如此无礼”那二姑娘是个泼辣之人,她稳住身后,柳眉一竖,从雪橇上拿起弓箭,搭箭拉弓对着卢明。二姑娘第一眼便瞄上了卢明。不知道为什么,她一双亮眼现在是直勾勾的望着卢明,这卢明骑在高高的骏马上,一套整洁合体的军装穿在他身上,更加衬托出他的威武英姿,军旅生涯的锤炼,让卢明锐气尽显,双目炯炯有如皓月,皮骨如铁似钢让人望而生畏,提拔的身躯就算骑在马上也如枪杆般笔直。而他此刻望着二姑娘,嘴角带着一抹笑意,让二姑娘的小心脏不由得“嘭、嘭……”直跳,她觉得这人竟然有如此的翩翩风范,真让人……

    清新的空气中,无形的散发出一种浪漫的气息。

    “吁”一声马儿的长嘶,不合时宜的破坏了这美好的氛围。

    图录曼已经看清了来人是自己的老婆和两位小姨子,苦于语言不通,他见“近卫营”士兵们严阵以待,只好急忙驱马插到卢明和二姑娘身边,一面伸手将二姑娘手中的弓箭按下,一面向卢明叽里呱啦的解释着,然后他回头对二姑娘说道:“恩库伦,别鲁莽。他们是姐夫的救命恩人,快把弓箭放下。”

    这时,牧尔已经赶到,他听了图录曼的话急忙翻译道:“卢中尉,这是误会,她们是图录曼的妻子和妻妹们。”

    其实,卢明早已看出端绪,已经将手中短火枪收入囊中。在牧尔说完之后,他便反身驱马向韦仁报告。

    “回禀爵爷,这是我老婆,她叫德库伦,是大姐。她叫蔷库伦,是二妹。她叫佛库伦,是小妹。她们都是梨皮峪族长康木尔的女儿,被称为布库里的三颗海东珠。”图录曼十分骄傲的向韦仁介绍这姊妹三人。

    这边图录曼在得意洋洋的介绍她们,那边她们都在仔细打量着对面这位年轻英俊的大官,不过,她们三人各自表情不一:大姐德库伦是用一种感激的目光温柔的注视着他;老二蔷库伦,则在惊讶的目光扫视了他一眼后,眼睛便越过了他,瞟向了他的身后,只不过被她关注的人此刻却端坐在马上,双目平视前方,好像根本没有注意自己,这让蔷库伦十分的恼火;老三佛库伦则目光呆呆的望着对面的她,清亮的目光中充满了热情的火焰和崇拜的悸动。

    “相公,那个美丽的通古斯少女迷上了你呢”双儿将眼前的一一切尽收眼底,她凑到韦仁的耳边微笑着轻声说道。

    “别瞎说咱们走。”韦仁如何不知,他只好假装不知道,伸手轻轻捏一下双儿的鼻子,然后挥手喊道,“出发”

    说完,率先驱马前行。

    双儿朝定定的望着自己的佛库伦微微一笑,便娇斥这马儿向韦仁身后追去。

    “他身边的这个女人长得真美”佛库伦见到双儿那娇美的笑容,心中不由得一痛,呆呆的呆在那儿。

    “小妹,他们走来。我们也跟上吧”蔷库伦见卢明远去的背影,她根本没有理会佛库伦表情的变化,便急忙催促妹妹道。

    大姐德库伦则已经看出了小妹的端绪,她暗自叹了一口气,将小妹扶着坐下,然后接过她手中的马鞭,赶着雪橇前进。在莽莽雪原上,雪橇可必骑马快的多,不一会儿,姐妹们便追上了马队,转眼间便将他们扔到了身后。

    队伍向前走了一程,远望山坳里,露出一堆屋子来,那屋子也有五六十间,外面围着一圈高高的石墙,正中间是一个高大的寨门。

    图录曼回过头来,对韦仁说道:“爵爷,我们快到了。”

    一句话不曾说完,忽然听得半空中呜鸣鸣三声响。图录曼看了,脸上陡地露出惊喜的颜色,伸手指向前方,道:“看我们族里人前来迎接爵爷。”

    韦仁远眺去,只见那寨门徐徐打开,从里边涌出许多人,大部分分列在两旁,小部分人站着中央,想必是族中有地位的人。

    马队在离寨门还有一定距离的地方,韦仁举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他率先下马,步行前进。

    迎接的人们根本没有想到韦仁会在远处停下来。他们见韦仁步行而来,急忙迎了上来。

    领头的是一个年近六旬,须发斑白的老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面庞上一双眼睛仍然是炯炯有神,行进间仍是步步生风。他正是梨皮峪的族长康木尔。

    康木尔曾经是镶白旗的牛录额真,满洲人出兵或打猎,按族党屯寨进行。每人出一支箭,十人为一牛录汉语“箭”的意思,其中有一首领,叫“牛录额真”汉语译为“佐领”。牛录成为满清最基层的组织。屯垦田地,征丁披甲,纳赋服役,都以牛录为计算单位,努尔哈赤便在此基础上加以改组、发展、扩大和定型,创立八旗制度。规定:每300人设一牛录额真,五个牛录设一甲喇là额真,五个甲喇设一固山额真。固山是满洲户口和军事编制的最大单位,每个固山有特定颜色的旗帜,所以汉语译固山为“旗”。原有黄、白、红、蓝四旗,后又增添四旗,在原来旗帜的周围镶边,黄、白、蓝三色旗镶红边,红色旗镶白边。这样,共有八种不同颜色的旗帜,称为“八旗”,即满洲</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