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
避,双双伏地大呼冤枉,声称当年的亏空案乃是有人故意为之,并且呈上相关证据。
“你们既有证据,当年为何不拿出来?”原琉白一面命人去取他们所谓的证据,一面继续追问。
或许是他长得太过无害,也或许是那两人想要破釜沉舟,于是实话实说,“当年南王势头正盛,家父就算拿出证据也伤不了南王要害,一旦他缓过来,我等便死无葬身之地,故而家父只得认罪,以保存家族血脉。”
“何大人,当年此案是你协助查办,可有话说?”原琉白一副请教的姿态看向坐在下首陪审的大理寺寺承,心里想的却是,能够在同一个位置上坐十年,也是人才啊!
何奉天双腿一软,也跪了下去,和永恩伯一起痛哭流涕地哭着冤枉。
这两个人是永恩伯找来的,他只想着尽快救出自己的独子,就没有去查证,谁知道就是这么一个疏忽竟然惹出这么大的祸事。
正如那两人所说,当年南王势盛,他虽然没有明着投靠,暗地里却是免不了示好。当年的军饷亏空案,他的确发现了不对,但是为了示好南王,故意做了掩盖。
原琉白眉间有些不耐烦,面上却依然微笑着,捋了捋袖子上的刺绣,起身道,“看来这件事还是要禀告皇上啊!”
言罢一甩袖子,让人将大理寺寺承和永恩伯等人都押下去,自己带着找回来的证据进了宫。
皇上大怒,连夜下旨,大理寺寺承停职查办,永恩伯府被封,派了京兆引审理大理寺换囚一案,刑部侍郎和禁卫军统领韩起协助安国公世子重审当年的军饷亏空案。
“大渝去年风调雨顺,入春后渝皇频频调动兵马,恐怕不久将会与之有一战,军饷之事对军心影响甚大,还望诸位爱卿全力以赴!”御书房内,赵谦如是吩咐原琉白等人。
因为牵扯到两个案子,世人为了简便,私底下统一称之为“调戏皇后案”,这个案子轰轰烈烈地闹了三个多月,安国公世子原琉白等人多次召见尚存于世的旧案涉及人,最后由刑部侍郎起草,原琉白和禁军统领韩起点头同意,上了结案陈词。
昭熙帝二子辽王以军功闻名,当年的军饷亏空案的主要受害者便是他与其部下。案发时,辽王正带兵与大渝开战,肃王负责粮草,为了除掉辽王这个劲敌,肃王故意失了粮草,以至于辽王兵败身亡,不想肃王被下属背叛,将这件事告诉了南王,南王上奏昭熙帝,昭熙帝大怒,令南王彻查。
南王查了一个多月,发现肃王掌管兵部的五年中,多次挪用军饷,并且牵连出许多大臣,昭熙帝怒而贬肃王为庶人,其他人也都或杀或贬,据传,当年午门血流成河。
一年后,肃王病逝,肃王妃带着仅三岁的独子归乡,路遇流匪,无人生还。
然而六年后,通过三个月的彻查证明,当年之事完全是南王一手安排。先派人截了肃王的粮草,然后捅出肃王亏空军饷之事,又借着审理此案之机,大肆铲除异己。
肃王确实有挪用军饷,但是数目不大,只是他到死都不知道,他最信任,也是后来背叛他的下属一直是南王的人,当年他亏空军饷时,那人也借机给南王弄了不少银子,根据最新得到的账本显示,亏空案中的军饷的三分之二其实都进了南王的口袋。以至于肃王一直不明白他的罪责为何如此深重。
“当年我就觉得奇怪,八弟胆子一向不大,偷鸡摸狗之事还能做一两件,亏空个几万两的军饷恐怕都要好几个月睡不着,为何到最后查出来的却是六百万两!”赵谦合上结案陈词,揉了揉额角,叹了口气,道,“二哥也死得冤枉。”
他虽然不常在京都,对于自己的几个兄弟还是有所了解的。尤其是肃王,肃王的生母与赵谦的生母是闺中密友,两人又同时进宫,先后产子,故而赵谦和肃王的关系较之他人要亲密很多。
而辽王常年镇守边关,赵谦曾多次去找他喝酒,两人兴趣相投,辽王多次诚邀他入军营,他都只笑着拒绝,“师傅预言,我若留在宫中,将有亡国灭种之危,这个险还是不要冒的比较好。”
“胡说什么呢!”辽王最是重兄弟情义,对于这个从小长在宫外的弟弟更是过意不去,但也知当年之事朝中许多人还是介意的,只好转言道,“我只是让你入军营,又没让你回宫!再说了,你那师傅就是一个假道士,自己都娶妻生子了,他的话还能算数?去年回京,父皇还在御书房骂他江湖骗子!”
赵谦还是摇头拒绝,那个时候他遇上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只想与那人逍遥于江湖。
☆、皇上对皇后爱得深沉
虽然南王在后来的斗争中被昭熙帝给弄死了,但是第二日早朝,赵谦还是公布了案情,永恩伯父子,大理寺寺承父子斩立决,家眷流放西北,刑部尚书贬为固阳县县令。
并让安国公世子原琉白协助刑部侍郎朴一梅继续清查当年的冤假错案,尤其是那些蒙受了冤屈的臣子,对于辽王肃王南王的结局却没有做任何改变。
刑部尚书空缺,赵谦问朝臣可有人选,朴一梅推荐前
好看的漫画 关注vx公众号《 zhisany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