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何处金屋可藏娇第9部分阅读

    何处金屋可藏娇 作者:肉书屋

    不是诸继和李希当年曾经动过手,还有点印象,恐怕这场架就打不完了。

    “陈兄弟,你这次行动太匆忙了。这么早就把乔姑娘从崔府带走。将来崔吉还是会因为砖石的事情,找到辽东城去的。”事情说清楚之后,诸继就开始埋怨李希。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怎么也不可能正面对抗崔家吗?这里可是朝鲜,不是大汉。”李希对于他的埋怨并不放在心里,笑着说道,“不过,如今有你这个更大的地头蛇。应该可以帮我们永绝后患了。”

    “过几日,等工匠们都救出来了,你们再离开吧。”诸继笑了笑,没有否认李希的话,等于默认了帮他们将后面的事情处理好。

    又过了数日,崔氏被发现有夺人田地,滛人凄女等诸般罪行,在卫蒙的默许下,朝中倒崔势力大盛,不数日,就弄得崔吉焦头烂额,无暇再管什么砖石不砖石的事情了。

    “陈兄弟,乔姑娘,就此告别了。”诸继代表自己的祖父亲自来送陈娇等人离开。

    “诸大哥,崔家的事还要麻烦你了。”李希向诸继点了点头,说道。

    “墙倒众人推。卫蒙想传位给长子不是一天两天了,崔吉一直不识相从中阻挠,恐怕在卫蒙心中早有不悦。我等只是借黎使力而已。等到崔吉不再受人瞩目,一个失势的相爷是很有可能想不开的。”诸继笑着说出这些让陈娇略有些不忍的话,她自然明白崔吉在诸家的算计下已经没有翻身的余地了。

    “乔姑娘,家祖还让我转告你,请善加利用余先生留下的东西,莫令先生蒙羞!”诸继看到在一边沉默不语的陈娇,开口说道。

    “请诸先生放心。”陈娇点头应道,她记起了前数日和诸行的谈话。诸行深恨卫家,这么多年来处心积虑的谋划,却一直没有动手,只因为对他来说,只是卫家人死是不够的,他所希望的是卫家重新失去自己的家园,成为一个和当初一样的流亡者,丧家之犬。所以他一直在私下推波助澜,纵容卫家人的野心,为的就是朝鲜灭国的那一天。如今,他自知不起,便将这个仇恨交到了陈娇手中,以余磊留下的东西为代价,让陈娇帮他完成这蔓延了她一生的复仇。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冬日,陈娇告别了朝鲜,前后只有1个半月的时间,使她得到了一个来自同一个地方的前人的信息。

    正文 第十九章 几多贤俊皆周行

    陈娇和李希等人星夜兼程的回到辽东城,发现韩墨已经在等着他们了,而崔吉之前派遣过来的先锋队伍也被城里的人和护卫们解决了,在这个过程中,纪稹倒是发挥出了出人意料的天赋,因为有他的大胆提议,带着骑兵从后面突袭对方,才使得这次的守城战中少了许多伤亡。看着纪稹受伤的小手,让陈娇一阵心疼,相反,李希却对这个义弟开始另眼相看。

    韩墨大约比陈娇早8日回到辽东城,身后跟着一群尾巴,正是他那些墨门的师兄弟。韩墨对于他走后辽东城的变故十分吃惊,好在他也是经历过许多事的人,很快就恢复了冷静。安顿好他那些“科学狂人”的师兄弟后,他开始重拾自己原先的工作,正是在他的管理下,战火过后的辽东城才迅速稳定了下来。

    到达的当晚,陈娇就立刻和韩末的师兄弟们进行了聚会。

    “乔姑娘,在下有几个问题想要请问姑娘。姑娘托韩师弟带给我们的书信中说,‘放光石如水晶,大者三、四分,其质六棱,从日隙照之,生五色如霓虹’因而提出日常所见之白光乃是由其他各色混合而成的是吗?还有,姑娘说‘屋漏小罅,日影如盘。尝以纸征之,刺一小孔,使日照一石,适如其分也;手渐移而高,光渐大于石矣;刺四、五|岤,就地照之,而四、五|岤各为光影也;手渐移而高,光合为一,而四、五|岤之影,不可复得矣’此与墨子先师所提及的‘景光之人照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类同,但似乎又有些不一样……”说这话的是韩墨的大师兄,今年已经年逾50的辅子澈,但是没等他说完便立刻又另外一人抢白道,“乔姑娘,你还是先和我说说,你所提及的‘硝化棉,硝化甘油,乙基中定剂’是什么东西,你说凭此可以制作出烈性炸药。”

    “不、不,还是我的问题先来……”随着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先面闹哄哄的乱成一片,直到韩墨在陈娇眼神的指使下开始控制现场秩序。

    陈娇望着现场这些年纪从30到50不等的众多“科学狂人”,很奇怪韩墨为什么可以保持正常人的品性,刚才那位辅子澈师兄的一堆古文把她也绕进去,如果不是在心中默念“我只是写了简单的光的散射和小孔成像的规律探索”,她现在还指不定和周公同志到哪里旅游去了呢。

    好容易安顿好了一切,陈娇终于可以开始说话了,她轻咳了一声说道:“各位墨门的前辈,关于各位的疑问,小女子以后会一一解答,在此之前可能要请各位在此多住上几天。”

    听到她这句话,“科学狂人”们都露出了为难的神情,终于还是派出了大师兄辅子澈说话,“乔姑娘,这恐怕不大方便。我们还有些事情……”

    “小女子知道,小女子可以在城东特别开一块地方给诸位居住,严禁他人进入,如此则不打扰诸位做实验。如何?”陈娇自然理解他们担心的是什么,三句两下就把这群人最担心的问题给解决了。以辅子澈为首的众人,听到这话自然没有意见了,一顿晚饭下来宾主尽欢。陈娇望着酒足饭饱的众狂人心中j笑,原来还担心留不住你们,现在有了一个小“本本”,赶你们都不走了吧。正好有你们这些人在,也省得我一个文科生去啃那些上千年文明史积累下来的技术成就。这笔交易,合算的很啊。

    那晚的聚餐之后,陈娇开始正式利用电脑中的资料,指导韩墨的那些师兄弟们生产试验。于是,水泥,风车,水车,玻璃,纸等等,经过陈娇的指点和狂人们的努力一一出现在辽东城东边的实验区里。而韩墨和李希对这一切,从最初的惊叹到麻木,一个月后终于可以在面对陈娇提出的城市卫生排水系统视若无睹,安排人手有条不紊的执行。在辽东城这样一个新建不久的城市实行这个已经完全超出时代的卫生系统,是因为陈娇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很多瘟疫疾病都是由于不讲个人卫生造成的,而且她自己也已经受不了城里充斥的各种难以忍耐的粪便气味。

    陈娇抬头看了看蔚蓝的天空,深深吸了一口气,她与过往一个月里一样,开始向城东的实验区走去。结果,刚刚走到实验区的大门就被阿奴一阵的大呼小叫给唤到了议事厅,说是李希和韩墨有重要事情找。

    走进宽敞的议事厅,就可以看到李希、韩墨和带着面具的高利静静的坐在那里等着她的到来,气氛十分严肃,让陈娇心中咯噔了一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情。

    “姐夫,韩先生,这是怎么了?”陈娇在八双眼睛的注视下先开了口。

    “陈小姐,”韩墨先开了口,他现在的口气中带了一丝敬重。韩墨虽然是一个破门而出的不纯正墨门弟子,但是却也并不将陈娇这段时间来的“发明创造”视如奇滛技巧,相反他因此更加不敢小视这个女子。他此刻先是起来行了个礼,然后将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不知道,陈小姐,是否还记得年前,你和高管事一起商量着派去西域诸国找寻葡萄的商队?”

    “怎么了?他们有消息了?”陈娇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明白今天的这次聚会是和那支商队有关,她有些奇怪,心道:高利不是说这一路行程漫漫,再加上匈奴和各小国的关卡以及是不是出现的小战乱,没个一二年是不可能回来的吗?

    “不错,正是这个商队已经回来了。”韩墨点了点头。

    这倒让陈娇更加奇怪了,她略带迟疑的问道:“他们回城如此之速,难道是没有完成任务?”

    “这倒不是。正是因为他们觉得已经完成了任务,才会来得这么快的。”接话的人是高利,从他露在外面的两个眼珠子,陈娇觉得他的眼睛已经完全变成了孔方兄的形状,估计是因为想到“任务完成=找到葡萄=葡萄酒=滚滚而来的孔方兄”的关系吧。

    原来这个商队被派遣出去以后,由于道路上既有大汉的关卡又有匈奴的关卡导致他们行程艰难。大汉的关卡防范严密,再加上正是匈奴盗边报复的时候,更加对过往的商队严加搜查,生怕来的是匈奴的j细,让他们每每要在一个关卡上耽误上好些天,在奉送了不少金银之后才能安全离开。匈奴虽然没有什么城镇,但是散落在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对于他们这些行商也说不上有多友好,幸好有大量的茶叶作开路先锋,才使得他们这一路尚算顺利。后来,他们到达了一个匈奴的部落,在那里住了几天打算离开的时候,有一个匈奴人找上了门,聊了一阵子之后,那个匈奴人说自己有他们想要葡萄,也会种植。这让整个商队的又惊又喜,要知道,离开辽东城的这段日子,他们一路上已经伤亡了十数人,在这样走下去,所有人都信心不足。如今,这个男子告诉他们,现在就有完成任务的可能,如何不惊喜。但是这个匈奴人男子,却有一个唯一的条件,那就是要求他们带着他和他的汉人朋友离开这个部落。

    商队的头领也是个机灵人,知道此人拿这么大一个“馅饼”来引诱他们,所求的事情必定不容易做到。果然,他们在那个部落多呆了几天之后,从一些小牧民那里打听到,此人是匈奴右贤王交到他们酋长手中的犯人,据说是汉朝的大官,因为到西域诸国和各国王图谋不轨,有可能对匈奴不利,才被关起来的。他们一个过往的商队,要带着他离开,可以说是相当的有难度。

    头领烦恼了几天后,在看到又有几个兄弟伤重不治而亡之后,终于狠下决心,将他们的西域之行止步于此。正是应了那句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他们一行人开始打听这个部落的贵族的习性,开始大把撒钱博取他们的好感,同时开始勘查周围的地形,计划着逃亡的路线。终于,天可怜见,乘着整个部落的成年男子随贵族老爷们去打草谷的时候,下药迷昏了看守者,将那汉人男子带了回来。这一路上的艰辛自然是掠过不提,今晨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城中,全队103人只有78人回到了家中,还有整整25人将他们的性命留在的塞外的茫茫荒野之中。

    听到这个数字,陈娇心中一痛,暗自责备自己终究对这个时代远行的艰难性估计不足,整整25人的性命就因为她当时一个轻率的命令而丧失了。看到陈娇自责的表情,李希立刻猜到了这个妹妹心中的想法,不由一叹,安慰道:“皎儿,人总有一死。当初他们自愿报名前去,早已经有这个心理准备了,也算得是死得其所。只是死者已已,对于生者我们好好照料便是。”

    虽然知道这只是李希的安慰之辞,但是这却似乎是她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了。陈娇沉重的点了点头,这是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所接手这些流民的生命重量。

    “那现在怎麽样了?”陈娇问道。

    “商队回来便回来了。但是现在问题在于他们带来的那个汉人。”韩墨开口说道,“他自称是大汉朝皇帝派往西域的使者,如今既然已经回到了大汉的国土,便要求一定要去拜见皇上。”

    “大汉的国土?”陈娇狐疑的看着四人。

    “这就是我们烦恼的根源。商队的人在回来的路上已经和那人说了,他们是因为开龙首渠而流离失所的流民,因为小姐你的恩德,所以在辽西苦寒之地开城求生。换句话说,他已经知道你收拢流民之事。”

    “那么……”即使陈娇再不懂得这个时代的很多潜规则,但是经过上次李希的教育她也隐隐感觉到这事如果被朝廷知道后果似乎会不大好

    “如果只是单纯的收拢流民,那么朝廷的反应尚在两可之间。往好了说,那是心怀黎民,关心民间疾苦,代天子关心庶民,为朝廷之政补缺;往坏了说,那是心怀不轨,刻意市恩,以一己之小恩显朝廷之大恶,其心可铢。”韩墨摇了摇头接口,他满怀深意的看了一眼李希继续道,“不过……若是陈小姐在辽东立城收拢流民之事,被朝廷知道。那么今上首先要问的恐怕是这数千人是如何在编户齐民制度的严格控制下离开边界的?那些地方官是如何将这数千人一一划入商籍?一旦这一级级的追查下来,那么最后恐怕这‘大不敬’之罪是逃不了的了。”

    “这……”韩墨的分析让陈娇一阵冷汗,因为这罪名远比她想象的要严重得多,待抬头看了看李希,却发现他的表情仍然十分平静,显然是这些后果都早已经一一设想过。李希露出一丝冷笑说道:“韩先生,你说的这些都是在朝廷知道这一切的前提下才会发生的。而我知道只要一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这一切假设永远只是只是假设。”

    “诚然,不过如果李先生打算采用那个最简单的方法的话,恐怕此刻也不会通知陈小姐来吧?”韩墨对蜜雪挑了挑眉,一贯平和的脸上平添了一股异样气质。

    “不错,这一切关键就在于让张骞乖乖闭嘴。而让一个人彻底闭嘴的方法,只是一把利刃而已。”李希说道,“但是,在下现在并不想这么做。”

    “什么?张骞?”陈娇听着这个突然从李希口中吐出的名字一阵惊讶,虽然尽自己最大的力量让面部表情保持正常状态,但是声音却仍然带有一丝颤抖。好在众人皆以为她是被他们方才的分析吓到了,并不是很在意。

    “啊,是那个汉人的名字。他就是建元三年出使西域的郎官张骞。事隔十年朝中诸人皆以为其已经亡故,不想,竟然还活着,人才难得啊。”李希说到此处不觉摇了摇头,似是感叹,又似惋惜。

    陈娇只觉得眼前一阵发昏,心中想道:不是未来的堂堂大汉博望侯居然是被我们的商队从匈奴那里救回来的,这都哪跟哪啊?这个人可不好处置啊,他可是此刻汉朝开眼看西域的第一人啊,对于未来汉武帝联合西域各国击败匈奴有巨大的贡献,怎么着也得把他的命保下来吧。

    “姐夫,这个人我们还是别杀吧。”陈娇囔囔的开口,但是对于李希是否答应却一点把握也没有,毕竟这可是关系到身家性命的大事。

    “当然,他当然不能死。”李希笑了笑,“娇娇,说到底,我们折腾这个辽东城也是为了让这些城民能够有活下去的希望,并不是想要开城为主,自称一方小国是吗?”

    “嗯!”

    “所以,这辽东城说到底还是大汉朝的国土是吗?”

    “没错啊!”

    “既然如此,与其等待朝廷发现我们,不如借张骞之口将我们的存在告知朝廷如何?”

    “什么?可是,刚才不是说,如果朝廷知道……”

    “当然朝廷知道的辽东城的来历和真实的版本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只要我们好好和张骞协商,相信能够通过他给辽东城在朝中博一个正式的名位,再不用担心将来有一天,朝廷的大军忽至。”

    “这……”韩墨不太有信心地说道,“这一切,都建立在张骞肯和我们合作的基础上啊!”

    “放心吧。西域之行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完成的,张骞能够在留得性命,这可不止是凭一点点的毅力可以办到的。和我们合作是他唯一的活路,这其中的厉害,他若不明白,那我真的很怀疑这十年他是如何活下来的。”李希十分自信,他走到桌子前面,用沾满浓墨的毛笔,在今早新送来的白纸上,挥毫写下漂亮的隶书。三两下完成之后,将之交到高利的手中,附在高利的耳畔如此这般的吩咐的一番,就让他离开。

    “娇娇,姐夫知道你心地善良,终究还是不愿意伤人性命。不过皆负这部伤人性命的解决方法还得看那张骞配不配合。若他执意不肯,姐夫是不会冒着朝廷知情的风险放他走的。届时,恐怕不免会有些激烈手段,你要有心理准备啊。”李希看着高利远去的背影淡淡地对陈娇说道,他知道这个妹妹什么都好,只是心太软了些,虽然也经历了些事情,但是却还没有学会狠字,单她对那几个背叛者的处置就可以知道,故而他不免要对她多说些,做个心理铺垫。

    “姐夫对于张骞的性格分析如此之准,应该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陈娇听到李希如此说法,却一点也不担心,对于李希,她比他自己要更加有信心。

    “那也未必,这也是我突然想到的,成与不成还不知道呢。”

    高利拿着李希给的单子走到了城里的招待所。招待所是当初建城时,陈娇让建的,花了不少银两,当时让高丽一阵肉疼,名字也是她给起的,说是给来的客人住。但是,由于辽东城地处偏僻加上还刻意瞒着满世界的人,所以这张骞还是这招待所建成以来第一个入住的。高利进来后,找人问,直直的向左边的第一间房走去,大门是大开着的。高利一进去,就看到一个身穿青衣的男子正侧着脸,靠在窗台上,好奇的向外面张望。高利轻轻咳嗽了几声,敲了敲房门唤回了那人的注意力。

    那是一个脸色白皙的男子,大约是因为从前的囚犯生涯无暇理须加上暴晒的关系,脸上各处的肤色显得有些不均匀。而多年的旅行和逃亡生涯虽然使得他的身子显得有些虚弱,他的精神却还是很好。

    “张大人,”高利说道,“敝主人让在下来和你谈谈。”

    “高管事请说。”张骞显得很是客气,一点也没有官对民的那种盛气凌人,让高利相信自己主子所分析的并没有错,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深明伸曲之道。

    “敝主人的意思是这样的。此城的来历想来大人早已知道,不知道大人是否想过一旦本城的来历为朝廷所知,将来会有何等下场?”高利按照李希吩咐的直接问道。

    “这……”张骞一阵语塞,他十年前受命西行时可说是怀着一腔热情而去的。十年来屡经颠簸,无论是匈奴还是西域各国,官面上的事情,看过的经历过的都不少,他能够安然活到现在,这些黑暗面自然不可能是一点也没有沾过。相反,他比任何人都看得更透才有可能利用这一切安然活下来。对于汉朝,他的记忆虽然一直停留在当年的美好的印象中,但是理智上来说,他却明白那些他曾经在匈奴和西域各国看到的私下交易,暗中势力,在大汉朝他的故乡恐怕一点也不会少。当他第一次听那些商队的人说及,他们是开渠流民,却被恩人移送到辽东可以活命的事情时,就已经意识到这其中的意味。这表示,在大汉朝居然有人能在编户齐民的严格控制下,将这数千人偷运出境,还瞒得密不透风,这份能量,不可小视。

    今日高利的摊牌虽然有些出乎张骞的预料,不过他定了定心神,立刻回答道:“恐怕,贤主人脱不了大不敬之罪。”

    “不错。所以对于敝主人来说,要保管这个秘密最简单的就是……”这后面的话自然是不用说完,张骞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承蒙贵主人手下留情。”张骞拱手谢道,现在高丽将话在他面前挑明,当然就已经不打算执行那个最简单的保密方案了。现在恐怕是另有要事要谈。

    “张大人,敝主人当初也是出于一时的悲悯之情,才插手这件事情的。如今当然不可能临时撒手。不过大人大可放心,我们对朝廷绝对是忠心耿耿的。只是,如果大人打算回去,那么我们这座城池的来历,还请大人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代为隐瞒一二。”高利不慌不忙的说出自己的来意,边冷眼观察着张骞的反应。可惜,张骞面沉入水,竟然连一丝一毫的情绪波动也没有表现出来,他只得继续道,“当然,敝主人也不会让张大人吃亏,只要大人今天答应了,那么今后大人若还想进行西域之旅。敝主人自然有的是办法相助,想必张大人这些年来也知道我大汉朝的名号在西域还不如匈奴的名号来的有用吧?但是如果有了敝主人的帮助,虽不敢说能够让您的使命顺利完成,但是至少这旅途安顺还是能够保证的。”

    高利见张骞不甚动心的样子,便将方才李希交付的纸片递了出去。张骞上前一看,发现高利手中拿着一张轻薄洁白,似绸非绸的奇怪东西,触手之后才发觉这并不是丝织物,竟是一样他从未看过的东西,再定睛看了看,发现上面写着数行文字。

    “匈奴之西有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

    高丽看到张骞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便知道自己今天的任务定然可以圆满完成,只听得张骞开口道:“如果在下答应了贵主人的要求……”

    “敝主人有言在先,助人者人恒助之。”高利的声音中带着一丝轻快,虽然罩着面具,不过仍然可以想象他此时的愉快笑脸。

    “张骞亦非食言而肥之辈!”张骞拱手说道。

    “如此甚好!”高利点了点头,回了一礼,便反身回去复命。

    待得高利走开不一会儿,便有一人闯入房中,那人人高马大,和斯文的张骞是完全两种类型的人。他粗声粗气地对着张骞说道:“大人,为什么要答应他?”

    “堂邑父,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张骞微微一笑,看着这个10年来与自己历经生死的同伴,感叹他还是抱有这一丝憨直的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改变。

    “先别说我们现在生死操之人手,单凭他能带给我们的好处我们也不应该拒绝他。”张骞慢步走到窗边,风吹起了他宽大的衣襟,“大宛,大夏,安息,大月氏,康居,这些国名,非亲身历临者不能说出。你说这大汉朝能有几人会知道这些西域小国?若非对这些国家一无所知,当年圣上又怎么会派我们出使呢?这些年我们是怎么过来的,你应该很清楚,十年了,百人出京,如今只剩下你们生还……以我大汉的财力物力引西域诸国攻匈奴,这是我这些年来总结出来的,而这个人能够说出这一点,就足见他不简单。”

    张骞不觉闭上了眼睛,他仿佛还能看到那些熟悉的人的脸,还能听到那些志同道合的声音,“我在心底告诉过自己,绝对不能让这些鲜血白流。他们为通西域而死,我张骞即使倾尽余生也要为他们达成这一心愿。所以我不能死在这里,不,是在我还没有完成这一目标之前都不能死!”

    话说到这里,堂邑父也沉默了,他虽然憨直但是也震撼于张骞此刻的气势。他默默从手中拿出胡笳,开始吹奏,一如过去十年的许多个夜晚那样,胡笳凄凉呜咽的声音透过窗口散播到外面,为这朗朗白日平添了一丝幽怨。

    听完高利的回报,李希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张骞,果然不简单!”

    “姐夫,只是一个承诺。会不会太不保险了。”陈娇听完这一切,虽然说保全历史名人的目的是达到了,但是再一回想却觉得对于自己这一方而言,能够保证的东西太少了,只要张骞离开了辽东城那么他们就再也没有可以威胁他的东西了。

    李希略带意外的看了陈娇一眼,他没有想到这个妹妹竟然会想到这一层,今天这方话的确不足以制住张骞。与其说,他今天派高利去和张骞谈判,不如说作秀一番给这个妹妹看以安其心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张骞他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就信任他,私下自然还有其他的暗手,这只是第一步罢了。李希摸了摸陈娇的头,说道:“娇娇放心吧。姐夫自然有办法,不叫他坏了你的大事。”

    “自然有办法……”陈娇暗暗回味着这句话,看着李希温和的笑脸,一阵矛盾,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去探究这些背后的“办法”。

    “皎儿,你不是还要去实验区吗?就不要在这里耽搁了,先去吧。”

    “那姐夫你行事要小心啊!”陈娇虽然明知道不必要,但是还是嘱咐了一句,方才离开。

    正文 第二十章 孤舟一片故园心

    张骞很快发现,他的行动并没有受到限制,可以自由出入这所建得很奇怪的招待所。但是,当他走出招待所的时候就知道,在这整个城池中来说,招待所并不是最奇怪的地方。

    这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居民只有四千人左右,但是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有着满足的神情。当然,城里头也不止是城里的居民,还有那些在右北平等边界地方做生意的行商,虽然天气仍然十分严寒,不过这些在之前的第一波买卖种吃到甜头的商人们,仍然纷踏而至。以城主府等建筑为中心在周围有一个方形的商业区,目前的商业区仍然算不得热闹,最主要的生意还是那些从朝鲜弄回来的特产。至于陈娇“发明”的一些东西目前还只在内部人员之间使用,同时在陈娇的严格勒令下,那些商人们的行为也被严格限制,不准到处走动和打听城中的具体情况。在西北面还有专门划分出来的外宿区,给这些外来的商人们临时过夜,那些在外宿区开旅店的人家可以从中得到不错的收入。在城市面向西南方向的区域,有一块专门划出来墓园,里面放置着为辽东城而死去的那些烈士们,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出入这个墓园,瞻仰先人。

    张骞所在的招待所是市中心城主府建筑群的其中之一,走过了商业区后,他慢慢走到墓园内,显然,这里还在建设之中,虽然所有的棺材都已经入土了,但是外面的围墙,以及先烈祠却仍然在建设中。从墓园出来向东南面走,看到的都是一些住宅,不过这些住宅和城里所有的建筑一样,使用的都是砖石,让这个住宅区和大汉迥然不同。所有的房子都是方形建筑,在两排之间有着宽敞的道路。不过,张骞却奇怪的看到很多青年人们在掘开泥土往地底下放置一些较粗的陶土管。一些年纪大的老人们穿着皮毛制成的衣服坐在家门口,一边给那些人端茶送水,一边指指点点。

    “这位父老,这里是在做什么啊?”张骞走到一个满脸皱纹的老人身边,问道。

    “啊,这位先生是外面来的吧?”老人的脸上满是笑容,让皱纹更加深了,“这是我们小姐让弄的,说是为了城里的卫生。”

    “卫生?”张骞听到这个陌生的名字,奇怪了一下。

    “呵呵,这个卫生啊,老朽也搞不懂。只知道对我们有大好处就是了。先生要是想知道,可以到学校里面问。”老人眯着眼睛说道,又从他自己跟前的桶里舀出一大勺热腾腾的茶水送到一个不断擦汗的小伙子手中。

    “谢谢老人家!”那个年轻的小伙子笑着向老人道谢。

    “没事,不谢不谢。你们这都是为了大家嘛。”老人家客气的回道,他有似有些不好意思的转过头,对张骞说道,“这位先生,怠慢了。您要是没别事,也可以在这里等老朽的孙儿回来,他在学校里面读书,知道那些新玩艺,也知道我们小姐要做的大事。”

    “噢。”张骞问道,“你家的孙儿在学校里面读书?”这也难怪张骞会有此一问,在这个时代能够读的上书的人还是很少的,因为书本是一个很奢侈的消费品,而大部分的普通人家都不会让可以成为劳动力的幼小男丁去读书。

    “是啊。我们小姐说了,我们现在日子也过得不错,不需要让这么小的孩子去干活,多读点书,长点见识,将来比较好。”老人很是好客,详细地给张骞解释。

    “原来如此。”张骞若有所思的想着,从刚才的谈话以及之前在商队里得到的答案可以发现在这个城池的建立中间,那位陈小姐有很大的作用,而且极受居民们的尊敬。这个女子,是谁?

    “爷爷,我回来了。”一个男孩子的声音由远而近,张骞一抬头就可以看到他飞奔而来的身影,后面还跟着几个孩子。

    “天儿,你回来了?”老人笑呵呵的上前,看清自己孙儿的身后还跟着的人时,他大吃一惊,几乎立刻要跪下来,他失声喊道,“纪小少爷,您怎么也来了?”

    “老爷爷,别这样。”纪稹忙伸出没有受伤的左手扶住老人,笑着说道,“刑天说今天带我来吃爷爷家里新换到的茹娘果,我就来了,您老人家别介意啊。”

    “别,别,纪小少爷您千万别客气。”老人立刻说道,“老朽,这就进去拿茹娘果出来。”

    “谢谢爷爷!”同来的另外一些孩子也开心的齐声答道。

    “纪小少爷,今天到刑天家里玩啊?”

    “纪小少爷,待会儿要不要来我家啊,有好吃的给你哦。”

    “纪小少爷,晚点和我们去墓园祭拜吧?”

    “纪小少爷,小姐今天好吗?”

    纪稹的人缘显然非常良好,这条街上的每一个人看到他都非常热情的打招呼,而纪稹也非常有礼貌的一一回应。一时间,整个街区一片欢声笑语,而原先的那位老人也拿出了家里的许多茹娘果来招待邻里街坊。

    没一会儿,纪稹就注意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张骞,而张骞也一直观察着这个看来深有教养的男孩。两人目光交错的一瞬间,都露出了友善的笑容,纪稹走到张骞身边,仰着头问道:“先生好,先生是新来的居民吗?”

    “在下只是一个异乡客。”张骞答道。

    “先生不是商人吧?”纪稹转了转黑溜溜的眼睛,说道,“姐姐是不许商人们在城里乱走的。”

    事实上,陈娇是不允许外人在城中乱走因为现在的辽东城只有那些为了朝鲜特产而来的商人们才是外人,所以给纪稹造成了这个错误印象。而对于张骞,由于他历史上的名气陈娇并没有下令可以限制他的行动,同时也是在李希的刻意纵容下,让张骞得以在城中自由行动。

    “在下名叫张骞。”张骞并不因为对方是一个孩子而轻视他,多年的流浪告诉他不可以小看每一个人。

    “我是纪稹。”纪稹礼尚往来的介绍了自己的名字,“先生可以叫我稹儿。”

    “在下不敢。”

    “不知先生从何处来啊?”纪稹问道。

    “在下来自大汉。”张骞说道,当张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略有些弥漫,大汉这个故乡在过去的十年中只是一个名词,如今的自己还可以算得上是汉人吗?

    “大汉?”纪稹绕着张骞看了看,摇了摇头,说道,“不对,先生的衣着不像。啊,比较像老师说的匈奴人。”

    “比较像匈奴人。”这话让张骞也愣了一下,心中泛起一阵不知是悲是苦的情绪,他苦笑着说,“在下过去十年一直在西域各国游历,故国衣冠已经由数年未曾着。”

    “先生去过西域?西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啊?”此言一出,所有的孩子都起了兴趣。身为汉人的他们原本对于匈奴并没有太大的感觉,移民到了辽东城之后才从学校的老师和陈娇口中知道这个民族的存在。一如每一个少年一样,他们对于正在进行的汉朝和匈奴的战争充满了幻想,梦想着自己将来有一天跨上战马,扫平西域的那一天。因而对于西域充满了好奇。

    “是啊。”张骞点了点头,在众多期待的目光中开始讲述,“南道诸国”的楼兰、菇羌、且末、于阗、莎车等和“北道诸国”的姑师、尉犁、焉耆、龟兹、温宿、姑墨、疏勒等,讲到那些沙漠和绿洲,山谷和盆地,讲到那里盛产的葡萄和最好的饲草苜蓿,还有那些双峰的骆驼,美丽的玉石。

    直得所有的孩子都如痴如醉,而张骞自己也几乎再度陷到了那些曾经悲喜交加的记忆里面。一直到城主府顶端的大钟被敲响,提醒所有人应该吃饭了。

    “我得回去了。今天只能听到这里了。”纪稹略带遗憾的说道,其孩子也觉得十分扫兴,一个个略带怨念的望着不远处的大钟。

    “呵呵,在下正打算去拜访令姐。不知道纪小少爷能否为在下引荐。”张骞见众人散去,便走到纪稹身后问道。

    “你要见我姐姐?”纪稹抬头看着他,他望着张骞一脸诚恳的样子,想了想,说道,“姐姐中午应该会回家吃饭的。先生要见,我们得快点,不然姐姐就又走了。”

    “如此,有劳纪小少爷了”

    此时的陈娇正在饭厅等待着纪稹的归来,而李希则在一边看着张萃派人送来的信。

    “你姐姐说,艾儿和允儿现在长得都不错,身体很健康。等着你这个做长辈的什么时候回去,好好的看看他们。”李希微笑着放下妻子的信,对陈娇说道。李允和李艾是李家那对双胞胎的名字。

    “等这边稳定下来,我就随姐夫你回去。”陈娇会心一笑,说道。

    “姐姐,我回来了。”纪稹的声音老远就响了起来。饭厅里的二人本不以为意,当看到跟在纪稹身后进来的张骞时,稍稍愣了下神。

    “这位是?”李希率先说道。

    “在下张骞。”张骞暗暗扫了一眼李希和匆忙戴上面纱的陈娇,只觉得眼前的一对男女皆气质不凡,而陈娇那一扫而过的美貌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大人!”李希端正脸色,恭敬的行了一礼,陈娇也起身给他行了礼,一双眼睛却十分好奇的盯着这个在史籍上留下赫赫名声的“探险家”。

    “陈小姐,李先生,有礼了。”张骞回礼道,他却忽然觉得自己的称呼十分荒谬,这三位名为兄妹姐弟,却各有不同的姓氏,令人叫来甚为别扭。

    “张大人请坐。”陈娇给婢女阿奴役个眼色,让她去再被一副婉筷来。阿奴的动作十分迅速,马上又一副新的碗筷送上,而张骞则十分别扭的坐在对他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椅子上。

    “给张大人斟酒。”李希吩咐道,阿奴立刻给张骞斟上两日前陈娇命人送到府中库存的蒸馏酒。

    “好酒!”张骞略略饮了一口,不由赞叹道,曾经在西域度过十年岁月的他,自然也能喝一些烈酒。

    “承蒙先生夸赞了。这正是在下打算请先生帮忙进献给今上的辽东美酒啊。”李希脸上带笑,不动声色的说道。

    “是吗?”张骞也是脸上无波,只淡淡地说道,“如此好酒,一旦到了朝中,应该能得到权贵的喜爱。”

    “呵呵,那就要看先生是否玉成了。”李希直视着张骞说道。

    “李先生,陈小姐,张骞正是为此而来。”张骞正色说道,“我想,高管事并不能决定对于辽东城,有哪些事情,是我所应该隐瞒的吧?”

    “不错。”李希微笑道。

    “据在下看到,城里的居民对于自己的来历并未特意隐瞒。如此说来知道辽东城真正来历的人应该不在少数。如此,在下冒天下之大不韪隐瞒它,还有意义吗?”张骞说出了自己这半日观察结果。

    “张大人放心好了。我保证,辽东城的秘密绝对不会被传到它不该在的地方。”李希定定的担保道。张骞说的他早已经提醒陈娇注意,而陈娇也完成得很好,那些来往于辽东城的行商们被严格控制起来,目前除了城里人没有人知道辽东城的这些人是一些离开中原的流民。至于张骞,那只商队的成员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