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金屋可藏娇第21部分阅读
何处金屋可藏娇 作者:肉书屋
完,人便晕了过去。
“娘娘,你怎么了?”余信看着王娡无力的倒地,不由得慌张了起来。
整个长乐宫陷入了一片惊慌之中,而昏昏沉沉中的王娡却只想着一件事,一定要去余庄。
余庄,那是他们初相遇的地方,如果没有那一日的相遇,她这一生或许能够开心一点。
“你说,你叫王娡?”梦中依稀还记得那一年,那人脸上的错愕。
“你家本住槐里,母亲改嫁后,方迁到长陵的吗?上面是否有个哥哥叫王信?还有两个弟弟,一名田鼢,一名田胜?”那小心翼翼的求证,如果知道最后的结果,自己当时应该会完全否认他的询问吧。
“你怎么会是王娡?怎么会?”还有那痛不欲生的惨淡笑容。
为什么要相遇?如果不相识,不会有相思。
眼角带着泪珠,王娡从那长长的梦境中醒来,发现自己身边围满了人,有刚刚离去的儿子和大女儿,还有匆匆入宫平阳和南宫。
“母后,”刘彻看到王娡醒来,心中送了一口气,开心的喊道,“太医令,快过来,给太后看看。”
太医令不敢松懈,小心的给王娡把过脉后,对刘彻说道:“皇上,太后娘娘现在已经没有大碍了,只需好好调养。”
“是吗?你退下吧。”刘彻皱了皱眉,挥手示意太医令退下。
“母后,你可吓死我们。”刘婧握住王娡的手,说道。
“是啊,母后,幸好你没事。”南宫公主刘婳也在一旁说道。
“俗儿,婧儿,婳儿,你们先退下,”王娡不顾身体的虚弱,对着两个女儿说道,“彻儿,你留下,母后有话对你说。”
“是,母后。”刘彻恭敬的点了点头,王娡昏迷的这段时间里,他已经从余信的口中知道了一切,明白母亲醒来之后,必然会有嘱咐。刘婧拉着妹妹还有大姐离去,不时担忧的回头看着一脸严肃的弟弟和母亲。
“彻儿,你留下阿娇,打算做什么?”王娡和刘彻对视了一阵,终究还是先开口问道。虽然这个儿子是她一手调教大的,但是如今王娡也觉得越来越难以和他沟通了。
“母后,孩儿想先问母后一件事情,为什么当年,母后没有和余明先生结成姻缘?”刘彻没有回答,而是问了自己的问题。
“彻儿……”
“孩儿,一直不明白,余先生对母后始终未能忘情,既然母后当年已经为他生下了大姐,为什么最后还是天各一方?”刘彻虽然知道现在不是提这件事情的时机,但是,此刻的他却急需这个答案。
“你真的想知道吗?”王娡问道。
“请母后成全!”刘彻跪在她身前,重重的磕了个响头。
“母后只能告诉你,有时候,知道一些未来的事情,不见得就是福。当一切还没有开始就变成了结束,那种悲哀……”说到这里,王娡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我们之所分开,正因为他知道,有一天,我会是大汉朝的皇后,太后,就这么简单。”
“母后……”
“我们都是凡人,斗不过命,斗不过天。”王娡的神色很是萧索,她看了看深思中的刘彻,又说道:“彻儿,命里无时莫强求。”
“母后,孩儿知道你的意思。”刘彻勉强一笑。
“不,你不知道。”王娡无力的摇了摇头,“放过阿娇吧。既然当初做了选择,就不要后悔。”
刘彻却不言语,只是站起身,向殿外走去。
“彻儿,”王娡看儿子离开,惶急了起来,大喊道,“事到如今,你还执迷不悟吗?”
“母后,”刘彻被王娡这么一喊,终于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说道,“不是朕不肯放过她,是她,从来没有放过朕罢了。”
“余信,你去唤太医令来。”王娡在刘彻走后,独自坐了很久,等到华灯初上,才开口对伺候在一旁的余信说道。
“是,太后。”余信愣了一愣,随即恭敬的点头应道。
“贤侄,你终于肯出仕,为国尽力了。”公孙弘满意地看着眼前穿着郎官官府的李希,脸上笑容满面。
“小侄还没有恭喜公孙先生荣升御史大夫一职呢。”李希举起酒杯敬道。
“呵呵,江山代有人才出,老夫已经老了。”公孙弘看着李希和他身边的桑弘羊,笑道。
“公孙先生老当益壮,何须如此自谦?”桑弘羊也举杯敬道。
三人各自客气了一番,待到酒桌上的食物被席卷得差不多了,公孙弘方开口道:“不知道两位此来,有何事?”
“我们是想知道,公孙先生对今日早朝所议燕王定国之事,到底有何看法?”沉吟了一下,李希开口道。
“上议已明,燕王行此禽兽行,当铢。”公孙弘说道。
李希和桑弘羊对视一眼后,桑弘羊开口道:“公孙先生,如今诸侯势大,直接铢灭燕王,恐怕,会引起群情汹涌啊。”
“燕王虽然和各国关系偏远,但是,皇上先前已经下过一次推摁令了,如今又拿态度含糊不清的燕王下手,用意未免太过明显。”李希也说道,“过犹不及,只怕,会有反弹啊。”
“此事,我私下也和皇上谈过,只是……”公孙弘听到这里,面色也是一沉。
“只是如何?”李希追问道,以他和桑弘羊如今的身份还远远不能对刘彻决策产生影响,所以两人才会退而求其次,来找公孙弘。
“主父偃,他坚持要在此时行事。因为,卫将军班师在即,过燕之时,恰可让燕王束手就擒。”公孙弘苦笑道。
“还有一事,不知道公孙先生是否知道?”李希听到这里,眉头微皱,仿佛已经闻到了阴谋的味道。
“什么?”
“宫中传言,太后欲为修成君之女择婿,目前已经派了人去齐国探问齐王之意。”桑弘羊道。
“这又有何干系?”
“问题在于,主父偃似乎也对皇上表示,他有意相齐。”李希叹了口气,说道。
“什么?”公孙弘也是脸色大变,说道,“莫非他想毕其功于一役?怎么会,主父偃怎么会如此糊涂?”他站起身,左右走动,显得十分焦急。
“我等也认为,以主父偃的个性,这次自请离京,决不寻常,恐怕,齐国将有大变。”李希说道,“燕国若出事,尚有安抚之法。但是齐国人众殷富,一朝有事,只怕天下诸侯都将为之沸腾。”
“难怪,难怪……”公孙弘有些颓废的坐下来,抚着额头说道。
“难怪什么?”桑弘羊追问道。
“我也曾以操之过急在皇上面前责问于主父偃,他说,如果情势真的如此不堪,尚有公子献头一策,他愿效晁错之行。”公孙弘想起那时主父偃的决绝,不由得为之动容。
“什么?”这下连李希都大吃一惊,主父偃居然已经存了死志。晁错,景帝之师,当年吴楚七国之乱就是他强硬的削藩政策下的副产品,最后景帝将他作为替罪羊斩于东市,以安诸侯,主父偃说他欲效晁错之行,等于是说,一旦诸侯有事,皇帝大可将一切罪名都推到他头上,杀之了事。
“何操之甚急啊?”公孙弘虽然一贯和主父偃不对盘,可是在这件事情上,他的确不忍见他如此行事。
一时三人都默默无语,对于主父偃的决定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李希忽然觉得,自己也许应该去见主父偃一次,为他们的多年交情做一个交待。
换季时节,雨水总是特别的多,陈娇靠在窗口,伸手玩弄着那顺着屋檐断断续续掉落下来的雨珠,看着在雨水的洗礼中显得美轮美奂的园景,的确有那么一丝人间仙境的味道。
已经三天了。陈娇心中默默计算着。郭嗣之还是没有来找她。难道,是她对他太有信心了吗?可是,看了看门口那两尊门神一般的护卫,陈娇知道想要单靠自己离开这里,显然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每一次,都要扮演被拯救的那个公主角色,陈娇真的觉得自己累了。
“小姐,该用膳了。”飘儿端着午膳走进来,招呼着在一边发呆的陈娇。
“知道了。”陈娇暗暗叹了一口气,断绝自己的胡思乱想,跪坐到案前。这时,房门却被人轻轻敲开,陈娇有些诧异的抬起头,一个看来非常儒雅的老人扶着一位老夫人走了进来。那位夫人的头发用一根碧玉簪子轻轻挽起,穿着一件黄纱直袖长裙,身上没有多余的饰品,仅有一个嵌绿松石铜手镯,朴素的装饰配上素净的面容,可以想见其年轻时,必然是个风华绝代的美人。
那位夫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朝太后,王娡。王娡对一直盯着自己看的陈娇微微一笑,说道:“阿娇,好久不见了。”
“这位夫人,请坐。哦,不是,请跪坐。”对方沉静的态度让陈娇莫名的有一丝惊慌。
王娡在席前跪下,静静望着眼前的阿娇,她的头发随意的披散在肩头,身上没有戴任何的饰品,衣服也是十分朴素的白衣,水汪汪的眼睛清澈见底。
“你变了。”王娡用的是肯定句,从前的阿娇知道怎么将自己最漂亮的一面表现出来,从前的阿娇是一朵盛开的牡丹花,贵气逼人。而眼前的阿娇,却是一朵洗尽铅尘的水莲花,遗世独立。
陈娇被王娡的语气弄得心中一颤,这位贵妇人显然是认识她的,或者说,认识从前的那个阿娇。但是,自己却完全不知道如何应对,只能沉默的望着对方。
“夫人,你是谁?”两人对视了一会儿,还是陈娇先沉不住气,开口说道。
王娡轻轻叹了口气,说道:“你可以叫哀家娘亲,或者舅妈。”
娘亲?舅妈?陈娇脸上的血色瞬间退尽,这个世界上,以哀家自称,又是阿娇的娘亲兼舅妈,她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当朝太后,汉武帝刘彻的生母,王太后。
“看来你已经知道哀家是谁了。”王娡说道,“说起来,我们已经数年不见了,没想到再相见你竟然失忆了。”
“太后,怎么会到这里来?”陈娇的声音有些生涩,无论如何,作为一个现代普通女孩的她,虽然来到这个朝代已经两年多了,但是她却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和这个朝代的最高权力者之一会面。毕竟,从她逃离长门宫的那天开始,就没有想过自己会回来,而且为了自己安全,她潜意识里一直拒绝和这些人再相见。
“阿娇,与其问哀家怎么会在这里,你不如想想自己怎么会在这里吧。”王娡看着惊疑不定的陈娇,心中暗叹,这孩子还是不够沉稳。
“我……”陈娇的手不自觉摸了摸自己的胸口,细细回想起自己来到这个别庄后,见到的人,那个蒙面女子还有那个王贽,这个别庄和王太后到底有什么关系。
“阿娇,跟哀家出来吧。”王娡站起身,向外面走去,余信立刻机灵的跟了上去,扶住王娡防止她跌倒。王娡强忍着起身那瞬间的晕眩,继续往外走去。陈娇立刻随后跟了出去。
王娡显然对这个庄园十分熟悉,陈娇跟在她身后经常可以看到她停下脚步,面带怀念的左右张望。最终,她们来到了余明的墓碑所在那棵树下,此时雨堪堪停下,地上的泥土还带着雨后特有的芳香。
王娡看到那个墓碑的瞬间身形微滞,之后便跌跌撞撞的走近,她眼中含泪,脸上却带着温柔的笑,轻轻抚摸着墓碑,用手描画着上面的字迹,轻声说道:“对不起,很久没来看你了。”
陈娇看到刚才还十分冷静的王娡在这个墓碑前的失态,心中对余明其人产生了更大的好奇,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男子。
王娡终究不是普通人,没过一会儿就收敛了心神,转身对余信和飘儿说道:“你们都退下。”余信自然奉命退下,而飘儿在得到陈娇的示意之后,也乖乖退下了。
等到只剩下王娡和陈娇两人时,王娡盯着陈娇一字一顿地说道:“阿娇,把东西给哀家?”
“什么东西?”陈娇见王娡神色不善,不觉退了一步。
“那些记载了关于未来的事情的书简,或者说,笔记。”王娡进一步重复道。
“我没有那种东西。”陈娇虽然心中隐隐有些明白王娡的意思,但是却不能肯定。
“何必否认呢?世人以为的什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预测之术,哀家知道它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奇。”王娡一步一步逼近陈娇说道,“你是哀家看着长大,你说你忽然可以预知将来之事,除了那个没有别的可能了。”
“太后,阿娇真的不知道你在说什么。”陈娇开始退了几步之后,干脆停下脚步说道。
“不知道?余明的主人去世已逾一甲子,他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弟子。哀家知道你去过辽东,你定然是偶然间得到了他遗下笔记,才会知道将来之事的,不是吗?”王娡说道,“既然你看过,那么你应该已经知道了自己将来的命运,何必还要留着那个呢?”
“太后,当年余明,是靠着余磊留给他的笔记来告诉你将来之事的吗?”陈娇脑中灵光一闪,终于明白为何余明这个古人能够被那个王贽如此推崇了。
“不错。”王娡点了点头,说道,“彻儿,一直以为余明有什么神奇之处,其实,并没有什么。只是,这孩子野心极大,哀家不愿他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阿娇,把东西拿来,你留不住的。”
“彻儿?!”陈娇如遭雷击的望着王娡。
“是啊。”王娡略带意外的望着陈娇,说道,“就是前几天来和你相见的那人。难道,你失忆之后,连自己的夫君也不记得了?”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一)
未央宫宣室殿
“你说母后出宫了?”刘彻有些错愕的望着卫子夫,手中的书简不觉掉落。
“是的。臣妾刚才到长乐宫给母后请安,结果母后和余常侍都不在那里。”卫子夫答道,神色也很是惶恐,“臣妾已经问过太医令了,他说,母后之前召见过他,确定了自己的身体情况才出行的。只是,宫中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向。”
“朕知道了。”刘彻略略思索便明白了母亲的去向,他立刻站起身,打算外出。
“皇上,你要去哪里?”卫子夫一步一趋的跟在刘彻身后说道,“一会儿,你不是还要召见主父大人,为他送行吗?”
听到这里,刘彻停下脚步,转身道:“子夫,你代朕见他吧。”
“什么?”卫子夫一愣,刘彻极少给她和朝廷公卿相处的机会,这次竟然焦急的下了这种命令。
“你代朕告诉他,好自为之。”刘彻眼神阴冷得让卫子夫发毛,不知道这句话到底是和自己说的,还是和主父偃说的。
“朕先走,你就这么和他说,他会知道的。”刘彻话一说完,便风风火火的离去,只留下一个背影给卫子夫。
站在宣室殿的门口,看着刘彻远去,卫子夫一脸的惊异不定许久,终于她咬了咬牙,回身对伺候在一边的依依说道:“依依,你去请李敢将军到椒房殿,就说本宫有事问他。”
“是。”依依第一次看到卫子夫如此神色,心中一跳,竟然不看她的脸色。
当刘彻策马赶到余庄之时,正好看到王娡在余信的搀扶下,步下台阶。刘彻自马上跃下,冲着台阶上的王娡喊道:“母后!”
“彻儿,你来了。”王娡看着犹自喘气不止的儿子,微微一笑。
“母后,你这是做什么?为什么不通知一声就……”刘彻几乎是在大吼。
“彻儿,冷静点。这不像你。”王娡脸色未变,看着儿子,轻轻吐出一句话,立刻止住了马上就要爆发的刘彻。等到刘彻把涌到嘴边的言辞都吞了回去,呼吸和表情都渐渐趋于平缓,她才又开口说道,“你不放心母后吗?还是不放心阿娇?”
“朕,”刘彻一时语塞,一路上他狂奔而来的时候,脑中根本无暇思考这些,如今骤然被母亲一问,竟然连自己也答不出来。
“彻儿,经历过余明之死,很多事情,母后看透了。”王娡一眼就看出了刘彻的迷惘,她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阿娇,有她自己的命运。她和母后终究不同。”她一步一步走下台阶,来到刘彻的身前,指着他的胸口,说道,“但愿,你能早一日明白,自己的心。”
刘彻轻轻抓住王娡的手,说道:“娘,告诉我,阿娇的命运。”
王娡听到这句话,抬头望着刘彻,发现那许久未见的脆弱竟然会重现在如今的他脸上。她心中幽幽叹了口气,说道:“为娘不知道,从她离开长门宫的那天,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不一样了?”
“母后不会把余明的那份书简给你,也不愿你从阿娇那里得到它。因为,母后不能让你和母后一样,一生被那样的东西所愚弄。”王娡说完,从刘彻身边走过,缓缓向自己方才乘坐的马车走去。
马车的声音渐渐远去,刘彻终于慢慢向台阶上走去,来到余明的墓前,他不意外的在那里看到一抹白影,他安静的站在她身后没有出声,眼神死死盯着墓碑,眼神清冷。
陈娇傻傻的看着墓碑,脑中不断回想着刚才从王娡那里知道的那些事情。就算知道历史的走向,终究还是会被愚弄吗?陈娇心中如是想着。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她始终有着一丝逃避的心理,不愿意面对,自己已经成为阿娇的事实。如今,人又回到了大汉皇家为她构筑的牢笼中,结果,终究还是没能逃掉。
难道命运真的是不可更改的?陈娇双手紧握,狠狠的一咬牙,心中说道,不,她和他一样,不一样。而且辽东城的出现就表示历史已经不一样了,不是吗?即使必须重新回来面对汉武帝,自己也不一定要回到长门宫的。
想到这里,陈娇深吸一口气,精神放松下来之后,才发现刚才开始的高度紧张使得她全身疲累。伸手揉了揉自己的肩膀,陈娇真的觉得自己累了,很不雅的伸了个大懒腰,转身打算回去。结果一转身就看到刘彻正一脸阴沉的望着自己,手顿时僵在半空,白色的袖子随风飘着。
两人愣愣的对视了好一会儿,陈娇忙收回手,跪了下来,可惜冲力太大害得她几乎要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狼狈的收回前倾的上半身,她说道:“见过皇上。”
过了许久,面前人还是没有反应,陈娇小心的抬起头,用眼角的余光偷瞄了一眼,却惊讶的发现刘彻正看着自己,虽然他嘴角微翘,似乎在笑的样子,但是陈娇却分明感觉到了他身上传来的强烈的悲伤感。
“阿娇,”刘彻伸手扶起她,看着一直半低着头的陈娇,终于半带着轻叹说道,“你从前是不会给朕行如此大礼的。”语音寂寥。
陈娇整个人僵直在刘彻怀中,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对她来说,刘彻是一个太陌生的存在,而阿娇和刘彻,又似乎不该是那么陌生的。熟悉的陌生人,这是现在的他们。陈娇心中想着。
“太后,和你说了什么?”刘彻看她沉默不语,便继续问道。
“没有,太后只是和我聊了一些以前的事情。”陈娇微微推开刘彻,隔开他们之间的距离,说道,“皇上,皇上可还记得,当日阿娇说过的话?昨日种种昨日死。”这最后一句话,果然让刘彻乖乖松开了手。
“你……”刘彻看着眼前这个直视着自己眼睛的阿娇,有一种感觉仿佛是从前的那个阿娇又回来,除了阿娇这个世界上不会再有另有一个女子有如此的勇气,这样看着自己。
“皇上,我不记得你。”陈娇直视着刘彻说道。刚才那一瞬间,她就已经想明白,自己曾经在刘彻面前说过那些“大逆不道”的话,而当时化名王贽的刘彻并没有惩罚自己,那么这种陌生人的相处模式,并不会触犯到刘彻的逆鳞,而自己也无需再想该以什么方式面对这个陌生的夫君。
“你想说什么?”刘彻仿佛已经平静了下来,没有因为陈娇的这句话而勃然大怒。
“从前的我和现在的我,并不是一回事。我希望,皇上能够明白。”陈娇斟酌着字句说道,“从前的阿娇,很傻,她跟不上你的脚步。现在的阿娇,不见得比那时候聪明,但是……”说到这里,陈娇停下来,看着刘彻,清澈的眼神清清楚楚地告诉刘彻她的未尽之意,她已经不想再那么辛辛苦苦地去追一个不可能得到的人。
刘彻忽然心中一痛,仿佛自己失去了一样很珍贵的东西。
“臣李敢叩见娘娘!”李敢被人匆匆从建章宫唤来,心中有些惊疑不定,这位卫皇后可不同于陈皇后,是从来不主动召见外臣的,这次召见不知有什么事情。
“李将军请起。”卫子夫右手轻抬,示意他起身。
“谢娘娘!”
“李将军,你身为御林军统领,皇上出行,一切安全应该是由你来负责的吧。”卫子夫面沉入水的问道。
“是的,娘娘。”李敢应道。
“那么,本宫问你,皇上近几日的行踪,你是否清楚?”卫子夫说道。
“臣……”李敢听到这种询问,顿时额上冒汗。
“本宫别无他意,只是关心皇上而已。”卫子夫站起身走到李敢身边,说道,“李将军,仲卿曾经和本宫说过,李将军和令尊,勇武异常,都是我大汉的国之栋梁。如今,皇上有意漠北,实是你父子大展身手之时。”
“娘娘,臣不敢当。”李敢马上听出了卫子夫言中的利诱之意,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位隐居深宫的皇后忽然如此关心皇上的行踪,必然是发生了什么非同寻常之事。如今,卫皇后的态度,让李敢莫名的想起他的前任,如今身在长门宫中的陈皇后。莫非,又是一场纠葛不清的宫中争宠。
卫子夫看着低头垂面不敢直视自己的李敢,眼睛微微一转,对着一旁的依依说道:“依依,据儿现在应该醒了。你去替本宫抱来。”
依依应声而去,睡得正香甜的刘据被人抱来送到卫子夫手中。卫子夫抱着孩子,进一步靠近李敢,问道:“李将军,现在可以告诉本宫,皇上最近都去了哪些地方了吗?”
刘据此时似乎感应到了什么,忽然睁开眼睛,直望着李敢。李敢看着刘据滴溜溜直转的眼珠,心中矛盾,作为大汉朝的将军,他必须完全忠于皇帝,从这个角度来说自然是不能透露皇帝的行踪的。但是,眼前人是目下还深受宠爱的卫皇后,而她的儿子是皇帝唯一的皇子,卫青勇武精明,前程大有可期之处,卫家姻亲,陈掌,公孙贺皆深受皇帝宠信。卫家,得罪不得。
“回娘娘,皇上近几次出宫,臣并未获准随行。臣最后一次随皇上出宫,是去茂陵邑拜访彭城煤行的陈皎。”李敢终于说道。
“陈皎。”卫子夫重复道,脑中忽然想起那一日,卓文君在殿中所说的话。
“臣妾的夫君,近来希望能够迎娶茂陵邑的一位民女为妻。所以,臣妇心神恍惚之下,才会殿前失仪。”
“此人正是茂陵邑,彭城煤行的主人,陈皎。”
陈皎?她是谁?卫子夫陷入沉思之中,这时,无人理会的刘据忽然大哭起来,瞬间将卫子夫唤醒,她微微一笑,伸手轻拍着儿子的背,说道:“李将军今日的坦白,来日必有所报。”随即挥了挥手道,“你退下吧。”
“是!”李敢沉声应道,离开椒房殿之后,他才敢伸手擦了擦额上的冷汗,方才那不到一盏茶的时间里,他几乎被这位看似柔弱的皇后压得喘不过气来。
而此际的卫子夫,神色淡然的对身边的宫女吩咐道:“你派个人去詹事府,就说诸邑公主想请去病入宫玩,请詹事夫人带去病来。”
“是,娘娘。”
“长门宫,你不想回去?”刘彻的声音涩涩的。
“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桂殿长愁不记春,黄金四屋起秋尘。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陈娇淡淡念道,“皇上觉得,那样的日子,我应该回去继续过吗?”
“阿娇,你这是怨我吗?”刘彻微微踏了一步,想要靠近陈娇。
陈娇立刻警觉地退了一步,随即刘彻脸上的神情让她觉得自己似乎有点反应太过了。她勉强镇定道:“皇上,我说过,今非昔比,我和从前不一样了。这首诗,只是我在整理从前的东西时发现的,也许是从前的那个阿娇在长门宫的感觉。”
“你出宫之后,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刘彻放下半悬在空中的手说道。
“皇上是天下之主,难道查不出来吗?”陈娇反问道。她可没有自信自己可以在这个千古一帝面前扯谎而不被识破。
“你说得没错。朕,一定会查出来。”刘彻双手一握,转身离去。
陈娇看着刘彻离去,大大喘了一口气,总算暂时是不用回长门宫了。
长安城东南,灞桥
主父偃在朝中一贯没有什么人缘,此番离京自然也没有什么人来送行,他仅带着几个家人,单身赴任。眼看灞桥将近,主父偃眯起眼睛,不意外的看到了不远处的柳树下有一抹白色的人影。
“李贤弟,别来无恙。”主父偃看着李希笑道。
“主父兄。”李希看着主父偃神色复杂。
“从前贤弟潜于民间,你我二人难以把酒言欢。如今你我同朝为官,没想到也难有叙旧的机会。”主父偃淡淡笑道。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主父兄,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李希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
“富贵不回乡如衣锦夜行。如今,我主父偃功成名显数载,也该回乡了。不是吗?”主父偃哈哈大笑,毫不在意。
“主父兄,何必如此。”
“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主父偃止住笑声说道,“更何况,主父偃自认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如今也不过是借国事报私仇罢了。”
“如果,主父兄自认是求仁得仁,希无话可说。”李希有些惊讶。
“陈皇后和皇上如何?”主父偃问道。
“他们,皇上已经将她接到余庄之中了。”李希说道。
“是吗?看来,今日皇上忽然让卫皇后代替接见我,不是没有理由啊。”主父偃正色道,“贤弟,当今皇上,定然会有重用你的那一天。届时,陈皇后如果得宠,那将会是你最好的进身之阶。”
“如今,说这些都还太早了。”李希摇了摇头。
“是啊。都还太早。世事艰难,珍重!”
“你也是,珍重。”
主父偃的马车从柳树下缓缓离去,独留下李希遥遥望着那渐渐消失在遥远的地平线马车。好半会儿,他才转过身,望着长安城内高起宫阙,心中也是一阵茫然。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彼真此假俱迷人(二)
“郭大哥,你陪我一起入宫吧。”霍去病不耐烦的换好衣服,一出门就看到郭嗣之,立刻上去拉住他说道。
“去病,回来。”卫少儿喝道,对于这个被儿子带回来的所谓郭大哥,她可不像儿子那么放心,带他入宫自然是从没想过。
“怎么了?郭大哥不能入宫吗?”霍去病转身狠狠给了母亲一个眼色,倒让卫少儿心中一慌。继父陈掌一贯不怎么管教这个继子,而母亲卫少儿又极为宠溺他,再加上刘彻明显的欣赏,导致霍去病的少爷脾气极大,在府中几乎无人能够管治他。而他之所以没有成为他表哥公孙敬声那样的恶少,这应该感谢他的舅舅卫青的影响。卫青凯旋而归的英姿使他有了马踏匈奴的远大志向,所以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习文练武上,自然没有时间出去玩耍。
“去病,禁中不是一般人,能够进去的。”卫少儿喃喃道。
“那有什么,姨娘是皇后,谁敢难为我们。”霍去病嗤笑道,说拔便拉着郭嗣之的手向马厩走去,那姿态的意思是说,此事就这么定了。卫少儿头痛的看着这个固执的儿子,一点办法也没有。
郭嗣之是作为陈府的一个侍卫入宫的,皇宫的富丽堂皇自然不是普通人家能比的,但是这些对于他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在宫门外被宫中侍卫缴去了武器,郭嗣之跟在霍去病身后,一步一步向未央宫迈进。
卫少儿和霍去病进入了椒房殿,而郭嗣之则站在殿外等候着,他的听力远超普通人,自然能够轻易听到殿内的谈话声。
“去病,本宫和你娘聊会儿。诸邑他们在花园里等你呢。”一个柔和的声音如此说道。
“好的,姨娘。”
随后是一阵蹭蹭的脚步声,霍去病的身影又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对他说道:“郭大哥,我们去花园吧。”
“好的。”郭嗣之点了点头,却故意放慢脚步,走在霍去病身后,集中精神倾听殿内传来谈话声,直到声音渐小,直至轻不可闻。但是,他的脸上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因为他想知道的,已经知道。
椒房殿内
“姐姐,我叫你是有请你帮忙调查。”卫子夫看着霍去病离去,便立刻对卫少儿说道。
“什么事情?你叫人来传句话就行了,还弄得这么麻烦。”卫少儿犹自不知,说道。
“这件事,不能让……知道。”
虽然卫子夫含糊了那两个字,但是姐妹多年,卫少儿自然了解她的,忙道:“什么事情?”
“是关于一个女子的。”卫子夫说道。
“女子?”卫少儿立刻从这句话中嗅到了硝烟的味道。
“你替我去调查一下,茂陵邑一个叫陈皎的女子。”卫子夫说道,“她的出身,她的容貌,她的能力还有她现在身在何处,本宫都要知道。”
“娘娘要知道她做什么?”卫少儿问道。
“姐姐,你不须问。只管让姐夫替我调查就是了。”卫子夫叹道。
“那,如果找到,是否让你姐夫……”卫少儿也隐去了后面的话,但是她相信卫子夫绝对明白其中之意。
“不。”卫子夫立刻道,“姐夫只要调查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做多余的事情。还有,千万小心,如果我猜测的没错,那姑娘现在应该已经被皇上带走了。只是,皇上不知为何竟然没有让她入宫,所以,本宫不放心。”
“娘娘如何得知皇上已经将此人带走?”卫少儿大吃一惊。
“姐姐,我跟随皇上十余年了,他的心思,我虽不能懂十成,也能猜到七分。”卫子夫脸上泛起一丝苦笑,说道,“最近,他的情绪几乎完全失控……”
“那么,娘娘就不打算做点什么吗?”卫少儿问道。
“做点什么?”卫子夫摇了摇头,“不,不需要。什么都不做才是我唯一能选的路,姐姐。而且,我现在也不能做什么,那位王夫人……”
“王夫人?”卫少儿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惊。
“王夫人已经身怀有孕。”卫子夫的话让卫少儿倒抽了一口冷气。
“什么?”卫少儿急得几乎跳脚,“怎么会如此?”他们卫家的地位眼下完全是建立在卫家出了一个皇后,而这位皇后生下了当今皇帝唯一的皇子,嫡皇子,这个基础上面的。如今,居然会有另外一位皇子诞生,那对他们卫家来说是大大的威胁啊。
“王灵入宫承宠已有年余,如今身怀有孕,本就是意料中的事。姐姐何必惊诧?”卫子夫看着惊慌失措的姐姐,左掌紧握。
“子夫!”
“本宫知道姐姐担心的是什么。但是,你不了解皇上,本宫什么都不能做,这是为了据儿,也是为了卫家。我们能做的除了谨言慎行,还是谨言慎行。绝对不能有一丝丝出格的行为,如果想要活得更长久……”卫子夫几乎是一字一顿的说,一贯平静的眸子中带着一丝的沉痛。
“不要看卫家如今风光无限就不知今夕是何夕了,姐姐。”卫子夫继续说道,“你一定要明白,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从皇上身上来。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龙的逆磷所在,绝对不可以去触犯它。因为他可以让我们从奴婢之女变得贵倾天下,也可以瞬间将一切都拿走。”
“不能干涉朝政,不能结交外臣,不能欺凌后宫,必须让一切都风平浪静,让他可以全力于国事。这就是皇上给本宫的底线。姐姐,你明白吗?”卫子夫说完这一切时,红润的唇已经被咬成了灰白色。
“那么,娘娘让我们去调查,是想?”
“他要本宫无为而治,可以。但,那必须是后宫尽在我掌握之中。”卫子夫说道,“必须是据儿的地位不变,本宫的地位不变,卫家的地位不变。”
“娘娘,我知道了。”卫少儿郑重的点了点头。
“姐夫是曲逆侯后人,智计不凡,姐姐回去要好好和他商量。查到结果后,就带去病入宫来。”卫子夫吩咐道。
辽东城
“你就是纪稹?”卫青看着眼前这个沉稳的男孩子,心中十分赞赏。
“草民纪稹叩见卫将军。”纪稹一丝不苟的行礼,心中却在惊讶这位即将凯旋的将军为何单身折道至此。从云中郡到辽东城,可不止千里啊。
“起来吧。”卫青温和的说道。
“卫将军,不知你找纪稹何事?”李广问道。卫青和李广可说是老相识了,就在一年多前两人还联手出击过匈奴,那时卫青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根本就不被李广这样的宿将看在眼里。只是那次的结果却是四路人马,三路惨败,仅有卫青一人惨胜,李广还为此下狱。若不是从弟李蔡为他准备好金银赎罪,恐怕就要在牢房度日了。如今,李广虽然重新被重用,坐镇辽东城以备匈奴右翼,但始终比不得卫青率大军截击匈奴白羊,楼烦诸部,取回秦河南地的风光。想到卫青年纪轻轻已经是关内侯,这次立功之后一定有更多的封赏,这不得不让年过六十的李广感到有些沮丧。
“李将军,”卫青说道,“青乃是奉皇命而来,至于是为了什么,恕青不能回答。”
李广听到这里,便转身对纪稹说道,“纪稹,卫将军奉皇命而来,你随他回去,要好好听话。”
“是,李将军。”和李广相处了大半年的纪稹自然知道他的脾气,知道他朴实的言语下隐含的关心。
“纪稹,你去打点一下,明日我们的起身吧。”卫青看事情已经定下,点了点头说道。
“是,卫将军。”纪稹心中盘算了下,便从容的转身离去。
卫青转而对李广说道:“李将军,青初到此地,一会儿换下官服,想出去看看这北地第一繁荣之地。还有劳李将军为青寻一陪同之人。”
“那是自然。”李广笑着说道,心中希望能够从这位新贵口中探探朝廷下一次的举动会在何时。“不如就由老夫陪同如何?”
“那如何使得。”卫青自然是知道这位老将军脾气的,他也只是客气的说了这么一句。
“使得使得。这辽东城,你第一次来,我保证,一定会让你很惊奇的。”李广大笑道。
李广说得没错,辽东城的一切的确让卫青极为惊讶。北地荒凉他领军在外自然是深有体会,本以为这辽东城再如何繁华,也不过是一座小城,如今看来,这辽东城几乎可以和长安城相媲美了。而那些坚固的砖石建筑更是让他十分惊讶。
“辽东城,果然不同凡响。”卫青作为军人马上发现了那砖石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有些了解为何皇帝会在他出征前夕,特令他在军事行动结束后,到辽东一行,带回纪稹。光是这砖石就有这价值。其实他心中倒是想岔了,砖石的技术随着墨门内迁,刘彻早已经掌握,只是他心思阴沉,暂时不打算拿出罢了。
“呵呵,老夫当初来时,也和卫将?br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