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里短种田忙第37部分阅读
家长里短种田忙 作者:肉书屋
是我硬拉她回来重新换上,才去你家的了!
哼,那平二哥一家真可恶,平时明明……”小姑唠唠叨叨的念开了,其内容不是一日三餐,就是村子里那几个人,每个人每件事她都要叽叽咕咕评论一番。
云舒也不打断她,津津有味的听着,没想到小姑这个足不出户的闺女居然知道这么多事儿!虽然她的评论也有些幼稚,有些却也独到。
二人一个念一个听,直到午时,小健过来叫云舒回去吃饭才告别,走之前小姑还拉着云舒道:“舒舒啊,你小姑我好久没说这么多话了,今天说得真够本,你有空经常来啊,只要你陪小姑聊天,小姑就给你烤红薯吃!”
“我也要、我也要!”小健嚷道。
“你?好吧,只要你来不弄坏我的东西,也给你吃!”
这个小姑真不是一般的能说,拉着二人站在院门口都能闲扯老久,直到李氏亲自来寻人,她才停嘴放人!
其后,云舒家的盖房子工程进展顺利,云舒看着那泥墙一点儿一点儿的立起来,心里甭提有多高兴!真是自己的屋子勒,不,是闺房!云舒一想起这两个字就偷乐,嘻嘻!我总算也要有闺房了,好期待啊!
安放地基石用了一天,筑泥墙用了两天,等待泥墙干透用了三天,最后上梁,搭架子,盖稻草封顶。两间房子花了整整一个月时间总算盖好了!
竣工的头天下午,水志诚便进城去买了好多肉菜,又请人将定做的大木床搬了回来,同来的还有外婆、小姨和小涛。
小涛前几天就满周岁了,当时因云舒家忙着盖房子,都没来得及去,李氏一见小涛就迎上去,将早就准备好的镀银项圈挂他脖子上。
这东西最多只值两三百文,比起云舒周岁时小姨送的那套价值几两银子的镯子来,这个显然差得太多了!但云舒家就这条件,又刚盖完房子,李氏不可能让自家人饿着肚子打肿脸去冲胖子!小姨也知道情况,自然不会说什么。
一群人忙里忙外,将新屋子打扫一番,新床直接放新屋子里。回来时外婆见水志诚买了新床,走到城门口的她们还专门倒回去,买了两床大大的褥子、被子,连带着床单被套等全都买齐了,路上还是叫刘安专门拉了辆驴车送来的。
李氏满怀感激的道谢一遍,便将这些新褥子、被子全铺到了新床上,正好,今天晚上大家都有地儿睡了,不用再一堆子人挤来挤去!
云舒一见那床铺好,便脱了鞋子爬上去又蹦又跳,几个孩子见状也跟着爬上来好一阵闹腾,连那刚满周岁的孙小涛也哭闹着要往床上爬!
晚上,李氏让水志诚将小床搬到了新屋里,春秀和云舒两个小人睡小床,郑氏李氏和小姨带着小涛睡崭新的大床,水志诚带着两个男孩子睡主屋的大床,这样排下来,又合理,睡得又舒服。
郑氏母女三人一上床便嘀嘀咕咕开始说私房话,云舒开始还尖着耳朵听了会儿,觉得实在没意思便决定闭眼见周公去,迷迷糊糊中还想着:明天家里要办几桌酒席庆祝庆祝,一定很热闹,我得早点儿起床才行!
第一四零章 缺主的酒席
第一四零章缺主的酒席
第二天,云舒一听到动静就醒来了,她偷偷露出脑袋,见与她同睡的春秀正轻手轻脚的穿衣服,大床上众人还在熟睡!
云舒看着春秀吐口热气哈哈双手,然后快速穿好衣服,便借着窗外的星光轻轻推门出去,没一会儿便听厨房那边传来水声和刷锅声!
云舒叹口气,幸好自己没穿越到某个丫鬟身上,要不这辈子就悲催了!看看春秀,多灵透的姑娘啊,不仅干活勤快、又举止大方、谈吐得体、模样俊俏、心地善良……,她身上似乎就没有缺点,可那又怎样了?不管她多么十全十美,依然只是个丫鬟!
唉!上天~~未必是公平的吧?!
云舒睁着眼望着屋顶整齐崭新的竹格子,脑袋里天马行空胡思乱想,一直等到郑氏醒来穿好衣服,才自己坐起来,小声的叫外婆。
外婆对她做个噤声的手势,然后轻手轻脚的给她穿好衣服,将她抱到门外,外面天才蒙蒙亮,算时辰约是卯时末。外婆轻声叮咛她和已经起床的小健不要吵闹,别吵醒了娘亲和李氏。
云舒乖巧的点头,昨晚她们说私房话肯定很晚才睡,娘亲是孕妇,小姨是病人,小涛刚满周岁,都是极需睡眠的需要照顾的人,云舒自然不会那么不识趣。
她跟着外婆进了厨房,见春秀已经生好火,锅里熬的米粥已经开始渐渐散发香气,屋里暖和起来,春秀正端着个筲箕坐在灶门前一边看火一边摘菜。见郑氏带着两个孩子进来,立刻站起来,脸上挂着她惯有的温和笑容,恭敬的给外婆行礼。
外婆上前摸摸她脑袋:“好孩子,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春秀该做的!”外婆微笑着点点头,跟春秀一起忙活。
辰时二刻,天色渐渐亮开,水志诚顶着一头露水回来,云舒好奇,老爹大清早的跑去干嘛了?结果见他喜滋滋的扛着一大丛柏树枝进了院门。
云舒好奇的盯着那柏树枝瞧了半晌,没什么特别啊!那柏树枝就是一颗小柏树的树顶部分,老爹把它们拦腰砍断全搬回来了。这东西拿来做圣诞树还差不多,现在确实是十二月,莫非基督教已经传到这里了?
云舒正在疑惑间,外婆往围腰上擦擦手,乐呵呵的迎上去:“志诚啊,这柏树枝不错,把它插新房门口吧!别挖坑啊,找几块石头固定住就好了!”
“唉,好嘞!”
云舒跑过去拉着外婆的手摇摇:“外婆,为什么新房门口要插柏树枝了?”
“呵呵,这是习俗,保佑你们的新家财源广进、衣食无忧了!”
原来如此,云舒哑然失笑。
一家人匆匆吃过早饭,李氏便加入外婆和春秀的战团,开始忙着准备中午的酒席,水志诚则忙着东奔西跑借桌凳碗筷。
新房搬迁的酒席一般只需请自家近亲和帮忙的人家,由于现在已近年底,各家都有不少杂活儿;又因云舒家这次只是加盖两间草房而已,并非真正的搬迁。外婆便让人给舅舅和姨姨们带了话,让他们都不用来了,反正大半个月后就是新年了,几姊妹都要去外婆家,到时候再聚也是一样。
剩下的就是老爹这边的亲戚,汤氏不管她来不来,相请是必须的,另外几家也是如此,因此准备几桌酒席这个问题大家商量了老久,最后决定只办三桌:
自家一桌、帮忙的几个汉子算一桌、云舒的姑姑伯叔算一桌,如果来的人多了,再想办法加点儿就是。
办酒席这事儿云舒是帮不上什么忙的,站在厨房里,大人们还会嫌她碍事儿,她便识趣儿的一放碗就拉着小健小康出去,带着小黄跑后山树林里玩去。
直到接近午时才回家,他们还没进院子便听里面传来一阵一阵的谈笑声,看来客人们都来了。云舒乐呵呵的跑进去,首先见到的就是坐在门口附近、来帮忙盖房子的几个汉子,云舒乖巧的一一叫过去,引得众人一阵夸赞。
其次是水志飞的老婆邓氏和她女儿,还有水志明和水志亮的媳妇孩子们,这几个妇人嗓门大,又爱说笑,老远就能听见,她们那几个儿女也爱闹腾的,几个孩子在院子里追来追去嘻嘻哈哈,整个院子都是她们的声音。
然后…居然没人了,几位姑姑一个都没来,又不来?云舒郁闷的皱眉,前几天她明明听老爹说过他亲自去请过大姑和二姑的!大伯和汤氏家倒还好说,几步路的距离,吃饭时过来就行了。
其实云舒觉得他们来不来无所谓拉,只是怕老爹失望,看得出来老爹还是很在意这些亲生的兄弟姐妹的。
午时快开饭时大姑总算来了,就她一个人,表情有些尴尬,特别是在见到小姨之时,哼一声扭过头,小姨也是不屑的哼一声、举起自己的纤手看来看去。
没一会儿,二姑也来了,同来的还有张秀,二姑一直板着张脸,连样子都懒得做,她进院没跟任何人搭腔,直接走到水志诚面前将东西交给她,然后走到大姑身边坐下。张秀却与她相反,还没进院就喊着:“二舅舅、二舅娘,秀秀和娘亲来了!”
一进院子她就乐呵呵的跟院子里的人打招呼,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上前叔叔伯伯婶婶的叫,送礼时二姑虽然没说话,张秀那巧嘴里的喜气词儿却一个一个往外蹦,把水志诚说得喜笑颜开,忽略了二姑那张木头脸带来的尴尬!
其次来的是大伯,大伯也是一个人来的,他拎着一篮子鸡蛋还塞了个荷包给水志诚,看来礼钱还是足够的。他交了贺礼便直接到水志飞等几个大男人那边坐下谈笑。
李氏时不时的看看天,又看看院门口,脸色有些焦急。
眼看就快到午时中刻了,按习俗盖房搬迁酒席应在午时中刻即正午十二点放鞭炮,放完后马上开始上菜,客人们入座,酒席开始。
客人们该来的大多都来了,还差汤氏一家,这当然是最重要的一家,搬家这样的酒席连老娘都不参加就太不像话了!
李氏悄悄叫过水志诚,嘀咕了几句,大概是让他去请汤氏一家吧?他们嘀咕完,水志诚果然朝院门口去,还没出门,便见小姑和叔叔水志奇到了,他们也是上前说了些恭贺的话,然后把手里的篮子递给他。
水志诚伸长脖子往后张望,没人!
“小妹,三弟,娘了?”
两人尴尬的笑笑,小姑结结巴巴道:“娘…娘她…她说她吃不得油腻的,就…就不来了!”
“吃不得油腻?娘怎么了吗?她生病了吗?无错。”水志诚立刻紧张起来。
闻言的大姑二姑也站了起来,小姑赶紧道:“不是不是,娘很好,她…她只是…不想来而已!”
大姑和二姑互看一眼,又坐了回去,没再说话,院子里众人都安静下来,显然大家都将小姑的话听得清清楚楚,几个帮忙的汉子和媳妇互相打眼色,那眼中满满的是对汤氏的谴责!
水志诚呆愣一会儿,尴尬的笑道:“小妹,三弟,你们先坐,我再去看看!”说罢便匆匆往门口去。
“站住!”众人齐齐回头,见郑氏一脸严肃满满的走过来。
她走到水志诚身边站定,“志诚,时辰就要到了,你把炮仗拿出来挂好,一到时辰就点,然后立刻上菜,请大家入席!”
“可是,娘……”
“没有可是,亲家那里我去说!”郑氏一旦严肃起来,说话向来有气势,水志诚自然不敢反对。
云舒见状也跑过去:“外婆、我跟你一起去请奶奶好不好?”
“恩,舒舒乖,比你那奶奶懂事多了!好,咱们祖孙俩一起去,看看你那奶奶到底有多倔!”郑氏摸摸云舒脑袋调笑道。
二姑闻言就要站起来反驳,被大姑拉住;大伯不置可否,继续与那几个男人吹牛打屁;小姑尴尬的笑笑,叔叔讪讪的摸摸鼻子,道:“二哥,我来帮你吧!”
外婆牵着云舒慢慢出了院门口,往汤氏院子去。快到地方时,云舒眼珠一转,拉住外婆,示意她凑过耳朵来,外婆会意,蹲下来,神秘兮兮道:“乖乖,有什么好主意?”
“嘻嘻~外婆,你在这儿等着,我先去探探路好不好?”
外婆略微一想,立刻会意,伸手一戳她额头,笑道:“你个鬼精灵!好吧,你去吧,外婆就在这儿等着!”
云舒蹑手蹑脚的靠近汤氏院子,她没直接去正门,而是趴在拐角的院墙上往里偷看,那个小洞是她上次来找小姑玩时发现的,现在正好用上。
果然不出云舒所料,汤氏正在院中焦急的走来走去,时不时往云舒家这边的院子张望、时不时看向院门口,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突然,汤氏走向与大伯家公用的那面围墙,墙角堆放着一堆劈好的木柴,她用脚在木柴上试探试探,没有滑落,然后她慢慢的踩着木柴小心翼翼的往上爬。
云舒看得直冒冷汗,汤氏虽然只有五十岁左右,常年劳作让她看起来特别显老,面相比现代某些六十多岁的老太太还老。她那老胳膊老腿居然去爬随时可能散落的木柴堆!
天啊,要是摔下来怎么办?
第一四一章 智劝汤氏—求订阅!
第一四一章智劝汤氏—求订阅!
天啊,要是摔下来怎么办?
云舒不敢出声,怕吓着汤氏,要是汤氏因为自己摔出个三长两短,自己就罪过了!她紧张的盯着汤氏的一举一动,想看看她到底想干什么?
只见汤氏小心翼翼的爬到柴堆顶,慢慢扶着围墙站起来,如果站直了正好能露出整个头来,她双手撑墙,伸长脖子张望,那方向明明是自己院子方向。汤氏是想看自家院子吗?
“奶奶!”大伯院子里突然响起水云秋的声音。
汤氏脚下一滑,双腿直蹬,幸好她手快,双手紧紧抓牢围墙。有了支点,她的腿又轮了几遍总算站定了,云舒看得冷汗直流!这汤氏,几十岁的人了,还学人家翻墙?!
“奶奶,你爬围墙上干什么?”水云秋又道。
汤氏老脸一拉,“关你什么事?我丢了两只鸡,爬上来看看有没有飞你家院子去,不行啊?”
水云秋一脸惊讶道:“鸡?没有鸡飞过来啊,奶奶,你为什么不走正门了?”
云舒捂嘴偷笑,又怕汤氏一着急掉下去,赶紧对外婆招手,小声道:“外婆,奶奶正爬围墙了,我们去扶她下来好不好?”
“围墙?”郑氏一头雾水,跟着云舒轻手轻脚的进了汤氏院门,一眼便看到正趴在围墙上、脚踩柴禾堆、板着脸训斥水云秋的汤氏。
郑氏嘴角直抽,本想大笑,见那柴禾堆松松垮垮随时可能坍塌的样子,赶紧捂住嘴,对云舒小声道:“快,去叫你小姑和叔叔过来,别让人家知道了!”
云舒会意,立刻跑出去。郑氏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太太,那柴禾堆至少有四五尺高,未必能安全把汤氏弄下来,还是找两个年轻人来帮忙的好。
汤氏自然不愿意让外人知道她的糗事,水志诚是主人不能走,小姑和水志奇天天跟汤氏在一起,最知道她的脾气,叫他们俩最合适。
云舒跑去厨房找到小姑:“小姑,外婆说想让你帮奶奶找件合适的衣服,你跟我去一趟好不好?”同时对她眨眨眼睛。小姑一头雾水,不过还是跟着云舒出了厨房。
水志奇正在帮老爹挂炮仗,云舒找了个借口把叔叔也拉出了院子。待三人来到汤氏院门前时,汤氏正拔高嗓子大喊:“你个多管闲事的老太婆,走开走开,这是我家院子,我爱爬哪儿爬哪儿,我还想上房顶上去坐坐了,关你什么事?”
郑氏嗤笑一声:“你要真能爬上房顶啊?我就送你套大房子让你天天爬,爬个够!”
不明所以的水志奇和小姑进门,一眼便看到站在柴禾堆上摇摇欲坠还指手画脚的汤氏,顿时惊讶得瞪大眼张大嘴,见她的手时不时放开围墙对着郑氏指指点点,众人的心更是提到了嗓子眼。
小姑呆呆道:“娘,您在干嘛了?”
汤氏醒转过来,回头一看,见是自己的小儿子、小女儿,顿时红了脸,支支吾吾不知所云。突然那柴禾堆呼啦一声往下垮,汤氏尖叫着张牙舞爪的四处乱抓。
小姑和水志奇的第一反应就是冲上去趴倒,等着给汤氏做垫背!可是他们等了半晌背后不觉痛,他们慢慢抬头看去,见汤氏脸色苍白、两手紧紧的抓住郑氏的胳膊,稳稳的站在已经停止垮塌的柴禾堆上。
再看下面,云舒正撅着屁股趴在地上,用身子挡着根高板凳。云舒憋红了脸,心里大急:“快点儿啊,你们快点儿啊,我快撑不住了!”
小姑反应过来,一把撑住板凳,对水志奇大喊:“三哥,快,快把娘扶下来!”
水志奇小心翼翼的扶着汤氏往下走几步,然后用力一抱,便将汤氏抱了下来。云舒松口气爬起来抹把冷汗,好险啊!幸好外婆先放了根高板凳在旁边挡住柴禾,幸好那柴禾没继续垮,否则今天自己非被柴禾埋了不可!
小姑也捏起袖子抹抹额角,转头看向云舒,捏捏她脸蛋道:“舒舒,你可真聪明,比我和你叔叔强多了!”
郑氏过来将两人从地上拉起来,一边给云舒拍去衣服上的灰,一边道:“你这丫头,要救人也不是这样救的!那柴禾一块都快有你身子大了,要把你埋下面怎么办?下次可不许再这么干了啊!”
小姑尴尬的笑笑道:“郑大娘,您别怪舒舒了,都怪我们不中用,关键时刻没能想到好办法!”
郑氏不好再说什么,方才那事虽然危险,可汤氏毕竟是云舒的亲奶奶,在这个年代,就算云舒舍了性命去救汤氏都是理所当然的,不救就是大不孝了!
“算了,还是去看看亲家吧!”
云舒跟着郑氏到了堂屋,汤氏坐在正中的大木椅上,正端着个大碗喝水,看她脸色还不错,应该缓过来了。
郑氏自顾自的走到堂屋上方,坐到与汤氏平齐的右方大木椅上,那张椅子平时都是空置的,一般给辈分高的客人坐。郑氏与汤氏同辈,年龄还稍大一点儿,坐那位置理所当然。
汤氏板着脸看了她一眼也没说什么,郑氏道:“汤亲家,怎么样?那围墙好爬吗?要是嫌高的话,可以找几个人重新修修,把它弄矮点儿怎么样?”
汤氏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半晌后梗着脖子道:“关你什么事?”
“呵呵,是不关我的事。不过,汤亲家啊,我们年纪都大了,要是不小心摔着了,不仅自己疼,还给孩子们添麻烦,我看汤亲家以后还是悠着点儿,别再干这等事儿了,琼丫头,你说是不是?”
被突然点到名的小姑不知该说是或者不是?只得讪讪的笑笑,她看看汤氏道:“娘,那墙上是挺危险的,今天幸好舒舒聪明,挡住了柴禾,要不……呵呵,娘啊,您…上围墙干什么?”
汤氏闻言老脸一红,“我…我找鸡!”
“鸡?”
“是啊,刚才数鸡少了一只,我看它昨天老往柴禾堆上飞,怕它飞你大哥家去!”
“啊?飞大哥家去直接走正门捉回来不就是了?”
“我嫌麻烦行了吧!死丫头,你问什么问?干你的活儿去!”汤氏恼羞成怒将小姑训斥一番,云舒偷偷窃笑,屋中几人怕只有她知道汤氏真正的心思吧!
小姑讪讪的摸摸鼻子道:“娘,方才二嫂还让我叫您过去了,您看……”
汤氏将头一偏装作没听见。
郑氏笑道:“哎呀,汤亲家,你是不知道,我们家那些亲戚啊,都说如书实在可惜!她从小知书达理、能写会算,针织女红一样不差,她爹又是做过师爷的秀才,教过她不少东西,当初多少人家来提亲我都没同意,结果让她自己选,居然选了个愣头愣脑的……”
“你女儿才愣头愣脑了!我们家志诚力气大、身体壮,里里外外样样是把好手,一个人比几个人干的活儿还多,想嫁给他的姑娘多着了,排队都能从村头排到村尾!哼!”
“哦?汤亲家,志诚真那么好?我怎么只记得他最能吃了?哎哟,每次看他吃饭哦,堆得小山似的几大碗饭,咕哝咕哝就进了肚子,啧啧!怕是几个人都吃不了那么多!”
汤氏一拍桌子跳起来:“胡说,你怎么就不记得他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儿了呢?”
郑氏掩嘴一笑,“汤亲家,既然这么看得起你儿子,怎么连他家盖新房的酒席都不肯去了?连自己娘亲都嫌弃的儿子,唉!真是委屈我们家如书了!”
“谁说我嫌弃他了?我去,现在就去,阿琼,给我把你大姐做的那套绸布衣服拿来!”
“啊?娘,您…真要去?”小姑不敢相信的张大嘴。
“去,怎么不去?咱们水家可不能让人家给看扁啰!快去拿衣服!”
“哎,哎!好嘞!”小姑喜滋滋的跑出去。
云舒暗暗好笑,没想到汤氏这么倔的人,郑氏几句话就把她激得直跳脚!
外婆偏头对着云舒挤眉弄眼一番,下巴点点汤氏的方向,云舒偏头想了一会儿,走到汤氏面前道:“奶奶,爹爹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无错。”
汤氏抽抽眼角不说话,云舒立刻眨眨眼挤出两滴眼泪,用手摸摸眼角,抽抽噎噎道:“可是…可是我上次出去玩,人家骂爹爹是傻大个儿,只知道干活,脑袋比傻瓜还笨!”
汤氏一拍桌子,“哪个混蛋说的?下次他要敢再这么说,你就骂她全家是傻子,他祖宗八代个个是傻子!”
呃,这个…,骂人的是水云波,要骂他祖宗八代个个是傻子似乎对自家祖宗也很不尊敬啊?!
没一会儿,小姑咚咚跑过来,手里拿着套大红色的福字绸布衣,很是喜气!汤氏见那衣服先是一愣,眼里明显有些后悔之意!
郑氏道:“汤亲家,怎么?不想去了,唉,也罢,既然志诚连他亲娘都嫌弃,咱们家如书有咱们李家撑腰,自然身板儿就硬了,我看干脆把那地契也改成如书的得了!云舒,走,咱们回去了!”
“站住,不许改地契,她李如书是我水家媳妇,那房子是我水家的!”
“哧~~水家的?他水志诚盖新房摆个酒席连他亲娘都不去,算什么水家的?罢了,我就当招了个女婿得了!”
“胡说、胡说!”汤氏气得直跳脚:“阿琼,快给我换衣服,我要比那该死的郑老婆子先进门!”
“啊?哎,哎!好嘞!”汤氏手忙脚乱的套好衣服就往外冲,非要冲到郑氏前面不可。郑氏无所谓的牵着云舒慢慢走,刚出汤氏院门便听云舒家那边炮仗噼里啪啦响起来,汤氏迎着鞭炮声小跑着进了云舒家院子。
第一四二章 酒席冷战—求订阅!
第一四二章酒席冷战—求订阅!
“啊?哎,哎!好嘞!”汤氏手忙脚乱的套好衣服就往外冲,非要冲到郑氏前面不可。郑氏无所谓的牵着云舒慢慢走,刚出汤氏院门便听云舒家那边炮仗噼里啪啦响起来,汤氏迎着鞭炮声小跑着进了云舒家院子。
云舒家院中众人个个捂着耳朵侧着身子望向院角霹雳啪吧响彻天的炮仗,孩子们两眼冒光、一脸新奇的望着地上蹦蹦跳跳时时闪着火光、一爆裂就发出巨响的炮仗,男孩们更是做好准备,随时冲上去抢没能燃爆的哑子儿。
众人的注意力都在炮仗上面,倒没几个人注意到一身红衣的汤氏何时冲进院子?
汤氏顶着炮仗声冲到大姑二姑身边坐下,黑着脸瞪着院门口,非要亲眼看着郑氏比她后进门,表明她才是主人才甘心。
站在厨房门口的李氏从汤氏进门时就注意到了,她捂着耳朵一脸惊讶的张大嘴!自她嫁入水家,汤氏无时无刻不想着怎么找她茬儿,今天她居然真的来了,还是自格儿跑着进来的!
不会是来找茬儿的吧?李氏抽抽眼角,又看看水志诚方向,水志诚现在注意力全在炮仗上,还没注意到这边,他知道了一定高兴,李氏无奈的摇摇头,转身进了厨房。
炮仗声持续了两三分钟,直到炮仗声落,郑氏才牵着云舒慢慢踏进院门,一阵微风吹来,方才鞭炮产生的烟雾飘向门口,将整个院门笼罩在云雾之中,郑氏一脸慈祥的牵着脸蛋儿红扑扑的云舒从云雾中走出来,像神仙下凡般,让院中众人着实愣了一下!
水志诚见了郑氏,立刻笑盈盈的迎上去:“娘,您回来了!怎么样?”
郑氏还没来得及说话,汤氏板着脸故意大声咳嗽两声,这声音把她身旁的大姑二姑吓一跳,她们齐齐回头,见是汤氏,不敢相信的揉揉眼睛,再看,确实是她。
大姑惊讶道:“娘,您怎么来了?”
“哼!我就不能来吗?无错。”
“呃,不…不是,我不是那个意思,呵呵,我是说……”
二姑插话道:“娘,您身体好点儿了吗?无错。”她一边说一边对大姑使眼色,大姑用眼角一扫,院子里静悄悄的,所有人的视线都在她们几人身上。
大姑立刻明白了二姑的意思,也拉着汤氏手道:“是啊,娘,您身子不好的话好好休息就是,又不是多大的事儿,哪需要您亲自来啊?”
“呵呵,大侄女、二侄女,汤亲家今天身子好得很了,她还爬……”郑氏乐呵呵的走到几人身边,说到爬字故意停下来对着汤氏眨眨眼,汤氏老脸顿时一红,哼一声扭开头。
郑氏玩笑道:“你们娘啊,怕我们把志诚欺负了去,专门跑过来给志诚压阵的了!是吧?汤亲家?”
汤氏板着脸不说话,水志诚闻言却很高兴,他乐呵呵的跑过来,恭敬的给汤氏行个礼,亲热的叫了一声娘,汤氏虽没应声儿,表情却缓和了很多。
然后水志诚又咚咚跑进主屋,端出唯一把看上去还像点儿样儿的大木椅给汤氏坐下。
院内渐渐又热闹起来,那几对帮忙盖房的夫妻纷纷过来给汤氏道喜。汤氏起先还板着脸,不过只要带着孩子来的,她都会从袖兜里掏出几个铜钱递给他们,看来她是早有准备。
孩子们得了钱自然高兴,纷纷蹦跳着给汤氏道谢,渐渐的汤氏也会礼貌性的微微笑笑、说几句吉利话什么的。
大姑和二姑坐在一旁,看着今天如此反常的汤氏惊讶连连,她们时不时交头接耳一番,汤氏一瞪,她们立刻正襟危坐、规规矩矩的不发一言。
待放完鞭炮,孩子们闹腾得差不多了,李氏便带着春秀和小姑先摆上几个凉菜,水志诚按仪式祭拜过祖宗。然后撤了凉菜,这次上的才是真正的酒席,几个媳妇也来帮忙,热腾腾的主菜一盘一盘端上桌。
水志诚走到汤氏身边,恭敬的请她上座,汤氏也不推辞,直接走到主屋正对那张桌子的正上方坐下,然后郑氏也乐呵呵的跟了过去,跟汤氏就坐在同一方同一条凳子上。
二人果然是平起平坐,只是她们的表情相差甚远:汤氏板着脸就像谁欠了她十万八千两似的;郑氏则一直微笑着一脸和气,让人一见就想亲近亲近。
待两位最大的长辈上了桌,其后的客人基本是平辈,就随便坐了。几个男人凑一起整好一桌,又方便喝酒。来做客的媳妇带着孩子们一桌,她们都是熟人,端菜添饭都自己来,吃饭时说说笑笑,最是热闹。
剩下的云舒父母亲双方的亲戚就是一桌了:汤氏、郑氏坐正上方,大姑二姑坐左边;小姨带着康娃坐右边,小涛在屋里睡觉;剩下的那边是给小姑坐的;李氏和春秀要忙着烧汤加菜添饭,忙得脚不沾地,直接在灶头上凑合着吃点儿就算,没法儿上桌。
小姑知道李氏已怀孕,便要拉李氏去上桌。今天是自家办酒席,作为女主人的李氏不给客人加汤加菜反而坐到了席上去,这怎么都说不过去,李氏自然死活不肯。
小姑无法,只好将李氏摁坐在灶门前一边喝汤一边看火,坚决不让她四处乱跑,她怀孕才两三个月,要是不小心磕着碰着,那可不得了。
如此,汤氏那一桌就空了一方没人坐,小姑便把云舒抱到下方,云舒正好肚子饿了,早就想吃饭了,她欣然接受这种安排,跪坐在凳子上环视一圈。
不看不得了,一看吓一跳,桌上的妇人们个个大眼瞪小眼,除了康娃吃得欢,其他几人没一人拿起筷子的。
郑氏笑眯眯道:“汤亲家,你先请吧!”
汤氏没好气道:“哼,你不是要让这房契都姓李吗?我哪敢先动?”
大姑瞪大了眼:“什么?娘,二弟家的房契姓李?”大姑嗓门大,她那么一吼,整个院子都静了下来,大家面面相觑,询问的看向对方。
大伯板着脸问:“二弟,真的吗?无错。”
“啊?什么真的?”
“你们家房契姓李?”
“没有啊,房契上是我的名字啊,谁说的?”
二姑扯扯大姑袖子,拿起筷子往桌上跺跺,招呼道:“没事儿,我们开玩笑的,大家继续吃、继续吃啊!”
小姑拿起筷子夹了一块回锅肉给康娃,拍拍他的背道:“康娃,好吃吗?无错。”
“好吃!”
“还要吗?无错。”
“还要,还要很多!”
“娘,我也要吃!”水志明的大儿子也嚷嚷道,孩子们闻言都闹着要吃,院子里瞬间又热闹起来,男人们依旧猜拳罚酒、妇人们说说笑笑,唯有汤氏这桌又静了下来。
郑氏微笑着小声嘀咕道:“汤亲家,这可是你儿子的新房酒席,有外人在了,要丢脸丢的也是你儿子的脸,呵呵!”
郑氏那幸灾乐祸的笑声似乎刺激了汤氏,她大吼一声:动筷!大姑和二姑立刻响应,拿起筷子望着汤氏。
“吃!”汤氏拿着筷子狠狠的叉向面前那碗骨头汤里的大骨头,那一脸仇恨的模样似是把那骨头当郑氏一般使劲的叉!可惜骨头太硬,她一筷子下去,骨头没叉起来,倒是把碗里的汤弄撒了不少,正好溅在大姑的新绸衣上。
大姑哎呀一声站起来,掏出手帕皱着眉头直擦擦,院子里又静了下来,齐齐望向这边。汤氏顿觉没面子,凶巴巴的训斥大姑道:“叫什么叫,不就是一点儿汤吗?你小时候一年到头也尝不到几次油腥,现在倒矫情起来了?给我坐下!”
大姑委委屈屈的坐下,刚刚擦过油水的手帕也偷偷藏进了袖子。小姨扑哧一声笑出来,顿时让大姑的委屈转化为愤恨,她满眼怒火的瞪着正对面的小姨,那目光恨不得把她生吞活剥!
小姨无所谓的翘起小手指,捻着筷子轻轻夹起一片青菜放嘴里,闭上嘴唇慢慢的蠕动咀嚼,然后又翘起手指轻轻舀了一勺汤,用手帕掩住慢慢慢慢的喝,那眼睛满是戏谑,挑衅的对着大姑眨眨眼。
大姑捏紧拳头,恨不得扑上去把小姨撕咬扯碎!二姑赶紧拉住她,往她碗里也夹了一片青菜叶,道:“来,大姐,吃这个,咱们不像某些人没教养,夹个菜那小手指还对着人家指指点点,看着就恶心!”
郑氏闻言斜小姨一眼,小姨无所谓的耸耸肩,故意拿出自己白白嫩嫩的手在面前晃来晃去,叹息道:“唉,我这手啊,这几天没擦霜了,都有些皱了!幸好,不像某些人哪手,又黄又粗又肥又厚!唉,女人生成那样子真是悲哀!”
大姑闻言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二姑也趁低头吃菜的功夫偷偷看看自己的手,然后不自觉的将袖子往下放放,尽量遮住自己的手,只露出几根握住筷子的手指。
汤氏见自己女儿这边明显落了下风,筷子往自己碗上一敲:“这是吃饭了,还是比手了?死人的人就好看,比谁都白!”
小姨偏过头扁扁嘴,然后继续翘起她的兰花指夹菜。受不了的大姑时不时会讽刺几句,小姨见招拆招,每次都能占到上风;大姑一有抓狂的迹象,二姑就会拉住她不停的给她夹菜。
而上方的汤氏和郑氏之间,汤氏一直板着脸,郑氏一直笑眯眯。汤氏拿着筷子动戳一下西捣一下,郑氏抿嘴微笑,极少动筷子,只是喝点儿骨头汤而已,汤氏见她和骨头汤,直接将转骨头汤的海碗端起来,不声不响的往自己碗里倒,装不下了又往大姑、二姑碗里倒。
云舒看着她们的幼稚举动实在好笑,她一边吃一边看戏,反正有外人在,她们就算有再多矛盾也不可能在饭桌上打起来。
一顿饭下来,云舒发现汤氏和大姑二姑虽然吃得多,却只是装了一肚子汤水,郑氏和小姨虽吃得少,却每样菜都吃了一点儿,肚子也饱了。
这顿饭吃得最高兴的当然是康娃,桌上的肉食一小半都进了他的肚子,云舒见他满嘴有光肚子鼓鼓还舍不得放筷子,便凑到他耳边小声道:“你要敢再吃,我让外婆一个月不给你糖吃!”康娃闻言立刻放了筷子,乖乖跑去找根凳子坐下剔牙消食。
第一四三章 郑氏与汤氏—求订阅!
第一四三章郑氏与汤氏—求订阅!
感谢亲爱的“”的打赏!
云舒吃完饭去厨房找李氏,突见二姑的女儿张秀也在,云舒进去时她正站在春秀身边笑嘻嘻的说着什么?二人相处甚是融洽,莫非名字中有同字的人更容易相处?
云舒走到李氏身边,叫了声娘便乖乖坐下听她们说话。
张秀道“春秀姐姐,这个汤怎么做的?为什么味道这么好了?”
“这个啊?这汤烧开后要加些当归一起炖,火候也得掌握好,文火炖上一个时辰就得熄火,时间长了就炖烂了,时间短了味道没出来。”
“哦!这样啊,难怪每次娘炖得全是骨头渣子,味道也不好!还有…这个,这个菜怎么做的?”
原来张秀一直待在厨房学做菜,连桌子都不愿上了,兴许学做菜只是个借口也不一定!
李氏笑道:“舒舒,看看你秀表姐多能干啊,今天帮你娘干了好多事儿了,以后多跟你秀表姐学学,啊!”
云舒抽抽嘴角,难道我就不能干了吗?她对着张秀眨眨眼道:“秀姐姐,二姑她们好像已经吃完了哦!”
“啊?完了吗?我去看看!”张秀立刻取下围腰,塞春秀怀里,咚咚跑了出去。
云舒找了个借口,也溜出厨房,见小姑正忙着收拾桌子碗筷,大姑二姑一人一边扶着汤氏,青一色的扑克脸,水志诚站在她们面前:
“娘,大姐二姐,你们再坐会儿吧,时间还早着了!”
汤氏不说话,大姑道:“不了,我坐在这里怕你不好跟你媳妇交代!”她斜眼看看小姨。
水志诚尴尬的笑笑,小姨道:“三姐夫他大姐啊,你着什么急啊,咱们不是老交情了?坐下来聊聊呗!”
大姑哼一声扭过头,嘀咕道:“鬼才跟你老交情!”
二姑抿嘴道:“二弟,我想找娘要些豆种,让娘回去帮我找找,你去喝你的酒吧,不用管我们!秀啊,走,去你外婆家了!”
早就站在一旁的张秀立刻应声:“哎,好嘞!二舅舅,有空到我们家来坐坐啊!”
几人挽着胳膊往院门口去。
郑氏突然站起来笑嘻嘻道:“汤亲家,慢走啊,我就不送了!”
汤氏闻言板着的脸立刻黑了下来,她正要转身跟郑氏理论理论,大姑和二姑牢牢扶着她,在她耳边小声嘀咕几句什么,汤氏总算忍下,气鼓鼓的走了!
待他们出了院门,小姨扑哧一笑,对着郑氏挤眉弄眼道:“娘,还是您厉害!”
郑氏眨眨眼,那脸上的表情却始终是淡淡的慈祥的微笑,任谁见了都只会说她好!她看看正在忙着收拾桌子的小姑,赞许的点点头,也站起来,跟小姑一起收拾,还时不时问她些闲话。云舒仔细听了听,那问题多半是与汤氏相关的!
这场酒席从正午十二点一直持续到下午五六点,妇人和孩子们吃过晚饭才回去,男人从中午上桌到晚饭离开前就没下过桌,那桌上的菜冷了又热、冷了又热,换了好几趟。
幸好有春秀和小姑两个年轻丫头帮忙,吃过晚饭的妇人们也帮着将碗筷收拾清点了,领回各家的、扶着自家男人朗朗跄跄的离去。
一家人整理整理便关门上了床,这样的酒席实在是累死人,云舒模模糊糊间听外婆提到自己的名字,她闭着眼睛仔细听新床上的动静。
原来郑氏正在讲汤氏爬墙的事儿,李氏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