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锦医第4部分阅读

    锦医 作者:肉书屋

    错了。锦卿看着老太太高兴的笑脸,也不好拒绝,好好的洗了下手,稍微吹凉了糖水就喝掉了。

    老太太满意的看着锦卿喝完了红糖水,笑道:“闺女,这次真是多谢你了,要多少钱啊?”

    锦卿有些愣住了,她还真不知道兽医行医要收多少钱,再说了她今日也没用药,只是帮了个忙,便对老太太说道:“您看着给吧,多少都成!”

    抽着旱烟的汉子蹲在地上喜气洋洋的抚摸着刚出生的小牛,老太太朝他招了招手,那汉子赶紧往地上磕了磕烟锅,起身进了屋子。

    不多时,那汉子便出来了,往锦卿手里放了一把铜板,锦卿没来的及细数,只觉得不少,一旁看热闹的汉子们眼里都露出了惊讶羡慕的神色,锦卿便知道这给的相当不少了。

    锦卿脸皮薄,不好意思当着主人家的面来数钱,只把铜板塞进了怀里,朝老太太和那汉子道了谢。

    锦卿刚要去拿自己的药箱,眼光却扑了个空,药箱旁边竟然没有锦知,再看院子里也没有锦知,锦卿一下子慌了起来,锦知正是贪玩的年纪,要是被坏人拐走了可怎么办!

    锦卿顾不上去拿药箱,大踏步的就往院门跑去,心里如挂了七八个水桶一般慌乱,叶玮安见状,连忙拦住了锦卿,问道:“你可是要找锦知?刚刚阿成带着他出去玩了。”

    锦卿听叶玮安这么说,才松了口气,背起了药箱和叶玮安走出了这户人家的院子。

    老太太从院子里追了出来,笑眯眯的问锦卿:“闺女,你啥时候再来啊?”

    锦卿笑道:“每隔一两日我就会来转转的。”

    老太太高兴的说道:“那就好,以后我家牲口病了,就找你!”

    锦卿顿时囧在了脸上,告别之后,回身小声咕哝道:“我是治人的……”

    正文 第13章 卖菜也分地盘

    出了门,叶成和锦知还没回来,锦卿小心的从怀里掏出铜板,一个个数了起来,哈,足足有十二个铜钱!

    财迷锦卿立刻盯着手掌心里的铜钱,大大的黑眼睛立刻成了两弯月牙,笑的见牙不见眼。叶玮安看到那开心灿烂的笑容,心仿佛被什么撞了一下,砰砰跳的厉害。

    “这么点钱就让你高兴成这样?”叶玮安若无其事的问道。

    锦卿这才想起来旁边还有个人在,想到刚才那副财迷样都让人给看去了,锦卿颇为不好意思,说道:“还以为今天要空手而归了呢。”

    眼前的女孩子面容干净,鼻尖上还有着沁出的微微薄汗,漆黑的大眼睛里满是笑意,长的不算漂亮,可看起来很是顺眼,背上的药箱看起来比她都重,叶玮安不自觉的把脸扭向了一边,心里也替这女孩微微的感叹。

    不多时,叶成便带着锦知骑马回来了,锦卿站在马下把锦知抱了下来,小心的给锦知擦了擦脑门上的汗,叶成趴在马背上笑嘻嘻的说道:“小屁孩,你姐姐可真疼你!”

    锦知被仰慕的小哥哥嘲笑了,小脸涨的通红,锦卿见不得弟弟被人挤兑,叶成肯定是在报复自己之前对他开玩笑,遂笑道:“你哥哥也很疼你啊!干嘛总说我们锦知?”算是打了圆场。

    叶成嘿嘿笑了两声,骄傲的说道:“那是,我有两个哥哥,我二哥长的最好看脾气最好,可我大哥是最厉害的,你不知道,我大哥……”

    “阿成。”叶玮安见他越说越兴奋,几乎要在马背上手舞足蹈起来,出声淡淡的喝止了叶成。

    叶成听到哥哥的声音,顿时闭嘴了,嘿嘿干笑了两声。

    叶玮安看着锦卿,朝锦卿抱歉的笑了一下,锦卿也懂得他们是富贵子弟,自然不好把家里的情况跟不相干的外人讲,抿嘴笑笑,低头问锦知道:“锦知,叶公子带你玩,你有没有谢谢人家啊?”

    锦知立刻朝叶成大声喊道:“谢谢小叶哥哥!”

    叶成很得意,坐在马上掐着腰,摆手说道:“不算啥,别客气,有机会就带你骑马!”

    锦卿拉着锦知跟叶玮安和叶成道了别,踏上了回家的路。

    锦知一路上蹦蹦跳跳,兴奋劲还没过,朝锦卿问道:“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还能找阿成哥哥一起玩?”

    锦卿一看这小子,还玩上瘾了,笑着点了点锦知的脑门,说道:“别想了,人家肯带你骑一次马就不错了,以后若是再见面,可不准缠着人家,要有礼貌!”

    叶家兄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权贵子弟,现在对他们友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看他们姐弟俩新奇。锦知还小,不懂人情世故,喜欢带着他玩的两个公子是正常的,但锦卿两世为人,她怎么会不懂,毕竟是两个阶层的人,不可能走到一起做朋友的。

    锦知很是遗憾,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姐姐的话都是对的。

    锦卿拉着乖巧听话的可爱弟弟走在乡间小道上,凉风轻轻的吹走了一天的热气,口袋里随着脚步作响的铜板此刻显得是那么可爱。

    如果每天都能有这个数的进账,他们家就不用再吃粗粝的杂粮饼子了。

    锦卿突然觉得,这日子过的还是很有奔头的,老天对她也还不错,前世糟糕的人生已经结束,眼下的日子才刚刚开始,只要她肯努力,日子一定会好起来!

    锦卿心情很好的推开了家门,却看到刘嬷嬷低头坐在院子里,不时的抬起袖子擦下眼睛,徐斌站在一边低声说着什么。

    锦知立刻蹬蹬跑上前去,拉着刘嬷嬷的手焦急的叫道:“嬷嬷,谁欺负你了?”

    锦卿看到刘嬷嬷的菜筐子里全是些碎菜叶子,还有被踩过的印子,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方才赚到钱的好心情立刻烟消云散,刘嬷嬷上午一个人跑去县城卖菜,莫不是……

    任凭锦知怎么拉着刘嬷嬷的手叫喊,刘嬷嬷就是不吭气,闷着声捡拾着筐里还完好的菜,眼泪时不时的掉下来砸到菜上。

    锦卿见刘嬷嬷这会正在情绪上,连忙拉过了锦知,吩咐他去一边练习今天教他写的字,又转身悄声问道:“嬷嬷,怎么了?你得跟我说说怎么回事啊?”

    刘嬷嬷擦了擦眼睛,勉强说道:“没啥事,嬷嬷没大用,让你们姐弟俩受委屈了。”

    锦卿见刘嬷嬷这个态度,也不好这个时候继续问下去了,只好拉过了徐斌到一边,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徐斌回头瞧了眼红着眼睛的刘嬷嬷,压低了声音说道:“我在村口时,看她搭村子里的车回来,菜筐里都是烂菜叶子,帮她把菜搬了回来,问了半天,才知道她去城里市集上卖菜,县城里几个地痞不让她卖,还把菜给踩烂了。”

    锦卿一听,手不自觉的就攥紧了,咬牙说道:“为什么不让卖?菜市场又不是他们家开的?可是想要钱?”

    徐斌撇了眼还在倔强着捡拾菜叶的刘嬷嬷一眼,叹道:“你没去过县城你不知道,但凡大一点的地方,摆摊做生意都是要划分地盘的,已经占到这块地的人怎么可能让你一个外人来抢他们的生意呢?更何况还不是看刘妹子一个女人家好欺负!”

    锦卿慢慢松开了拳头,有些失落的低下了头,她早该想的到的,城里的菜好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窝在镇上卖菜,嬷嬷一个孤身弱女子,别人岂会让她分一杯羹。

    “我估摸着,那些地痞就是卖菜的,这事属于私怨,民不告官不究,人家又没动手伤她,告到官府我们也不占理。”徐斌说道。

    锦卿挤出一个笑脸,她有什么办法,是她疏忽了,在朱家村过久了,就以为古代真是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时代了,“多谢徐叔叔了。”

    徐斌拍了拍锦卿的肩膀,说道:“我已经劝过她了,明日我陪她一起去卖菜,有徐叔在,别怕!”

    “这,这不好吧,太麻烦你了!”锦卿连忙回绝。徐斌靠着给人打短工过日子,也不宽裕,哪能这么劳烦人家呢!

    徐斌笑道:“你这孩子人小心思可不少,别跟徐叔叔客气了,我都跟你家嬷嬷说好了。”

    锦卿惊奇的看着徐斌,又看了看闷头收拾菜的刘嬷嬷,她无比确信徐斌的话刚才刘嬷嬷肯定听到了,可她一点反对的意思都没有,这么说来,是默认同意了?

    等徐斌走后,锦卿放下药箱蹲到了刘嬷嬷身边,帮刘嬷嬷捡着菜筐里的菜,看还有没有完好的,留着给他们自己做菜用,省得自己卖菜却吃不起菜。

    锦知原先是躲在屋里,后来看徐叔叔走了没什么事了,便搬了小板凳坐到院子门口,拿着树枝写着这几日新学的字。

    锦卿见锦知听不到这边的声音,便对刘嬷嬷小声问道:“嬷嬷,你对徐叔叔怎么看啊?”

    刘嬷嬷的脸上扬起一抹绯红,抬头看了锦卿一眼,说道:“你个小女孩家家的,怎么能说这话?”

    锦卿呵呵笑了起来,她前世只比刘嬷嬷小几岁,潜意识里,她只是把刘嬷嬷当成照顾她的大姐姐,而不是养母。

    “我就问徐叔叔这人可不可信,嬷嬷你以为我说的是什么啊?”锦卿故意揶揄道。

    刘嬷嬷又羞又气,点了点锦卿的脑门,说道:“你个没出阁的女孩子哪那么多鬼心思!你再说,我可这就让锦知跟徐大哥说不用他帮忙卖菜了。”

    锦卿连忙摆手,可别,她觉得徐斌这人不错的。

    刘嬷嬷抬起头,看了眼锦卿又看了眼不远处的锦知,低头抓起了一把菜,掐掉了烂掉的部分,说道:“他能帮咱,咱得记在心里,有机会就报答了他。”

    锦卿微微一笑,听刘嬷嬷这么评价徐斌,看来对徐斌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只不过是想起了自己和锦知,不愿意委屈了自己和锦知,才压根不往这方面想的。

    刘嬷嬷养她和锦知这么多年,无论如何,锦卿也不愿意再让刘嬷嬷耽误下去了,她已经三十出头了,家里又穷,还带着两个拖油瓶,想要嫁人,只有做填房或者给人做小,也不见得能找到品行好的男人。

    只是锦卿心里对徐斌还有那么点怀疑,她们对徐斌的过去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个品性不错的人。要让刘嬷嬷和他凑一起,锦卿还是有些不放心,还是先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

    再说了,也不见得徐斌就会同意,说不定人家还不愿意成亲,只想享受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日子呢。

    等到收拾完菜,锦卿见日头也已经偏西了,从怀里摸出今天赚来的十二个铜板,数出了五个给刘嬷嬷,刘嬷嬷见她留下了七个,也没说什么,只想着是姑娘大了,得有个零花。

    锦卿趁刘嬷嬷进灶房做饭之际,拉过锦知,笑眯眯的说道:“今天姐姐给你买肉吃,好不好?”

    正文 第14章 猪肉炖菜

    锦知从出生到现在,统共也不过是村子里有人办酒席时,能去吃上碗带点肉末的菜,如今姐姐要给他买肉吃,高兴的当即就拍手高兴的跳了起来。

    锦卿连忙捂住他的嘴,笑道:“咱们悄悄的去,回来给嬷嬷一个惊喜,好不好?”

    锦知咧嘴嘿嘿笑着,用力的点了点头。

    锦卿朝灶房喊了一声,“嬷嬷,我带锦知出去一下。”没等刘嬷嬷答话,连忙就带着锦知跑出去了。

    俩人先去买了一个铜钱的豆腐,再去了村东头的屠户家里。

    临近傍晚,朱家村的屠户朱简都准备收摊了,案子上只剩下一块肉了。

    看到锦卿和锦知,朱简心中不由诧异,随即便想明白了,以为是锦知闹着要吃肉,锦卿拗不过他才带他过来的,都是乡里乡亲的,这家人也不容易。

    朱简虽然是个卖猪肉的屠户,但心思很细,见锦知个子矮,站在台子底下看不到肉案子,便冲锦卿使了个眼色,笑道:“锦卿,来卖猪肉?今个不凑巧,都卖没了。”

    锦知一听,满心的失落,朱简对锦知笑道:“要不叔叔送你块猪油回家炼了炒菜吃?”

    锦卿知道朱简是个好心人,平时村子里风评很好,卖肉从来不缺斤短两,抿嘴一笑道:“简叔,我就是来买肉的,不过买的不多。”锦卿将手里握着的七个钱递给了朱简,说道:“简叔就给我来六个钱的吧。”

    朱简瞧锦卿不像是勉强的样子,又想起前几日村子里就在传顾家的女娃子做起了铃医,看来跟乡亲们说的一样,果然是赚了钱的。

    朱简麻利的切下一块,连称都不称,直接拿麻绳捆好了递给了锦卿,锦卿瞧着这块肉不小,要买下来肯定不止六个钱,人家一片好心,自己再啰嗦就显得做作了。

    锦知眼巴巴的看着锦卿拎着的肉串,馋的都要流口水了。锦卿感激的朝朱简笑了笑,便拉着锦知回去了。

    锦卿刚走,朱简的媳妇李氏便从里间出来了,胖胖的手指揪着朱简的耳朵,小声骂道:“趁老娘不在,就敢作妖了啊?”

    朱简扒着李氏的手,哭笑不得,“媳妇,哎呦,我的好媳妇,您轻点,我不是看孤儿寡母的可怜吗?”

    李氏听丈夫服软了,这才松了手,得意的拍了拍手掌,朱简知道她心里其实是同意的,要不然依这个杀猪婆娘火爆的个性,刚才他给锦卿肉的时候就会出来阻止了。

    锦知高兴的不得了,今天不但有人带他骑马,姐姐还给他买了肉吃。正当锦知拉着姐姐的手蹦蹦跳跳的回家时,路上就看到了朱老货的大儿媳张氏站在一家人家的门口,和对面的一个小媳妇吐沫横飞的说些什么,朱小虎无聊的蹲在地上玩着泥巴。

    张氏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锦卿手里提着的肉,张嘴就说道:“哎呦!你看看,锦卿他们家买肉吃了啊!”

    锦卿看不得她那副尖酸嘴脸,装作没听到她说话,拉着锦知就快步往前走。

    张氏讨了个没趣,看对面的小媳妇看着她的眼神带着嘲讽,面上便觉得过不去,更因为上次去锦卿家闹,没落到好,抬高了声音说道:“俺们家赚钱不多,可靠的是老实本分,绝不赚那昧良心的钱,有些人瞎捯饬些东西,就拿去充灵丹妙药骗人钱财,也不怕遭报应!”

    锦知人小,可也懂张氏是什么意思,气的脸都红了,锦卿拉住了他,淡淡的安慰道:“她不是在骂我们。”

    锦知跺脚道:“怎么不是骂我们?”

    锦卿嗤笑了一声,“她骂的是卖假药的,我们的药货真价实。她肯定上辈子缺德事做多了,这辈子被假药坑了,才这么愤恨卖假药的,不关我们的事。”

    锦知听的出来姐姐是在骂张氏,嘿嘿笑了笑,不屑的撇了眼在地上玩尿泥的朱小虎,看吧,都是一样大的小孩,他都认识上百个字了,朱小虎只会玩泥巴,锦知分外骄傲。

    张氏的脸一下子拉的老长,上次去锦卿家里闹了个笑话,回家后朱能对她是一顿好打,朱老货也下严令了,不准她再撒泼丢人,否则就滚回娘家去,以至于现在张氏只能愤恨,却也不敢再说什么。

    朱小虎眼巴巴的看着锦卿手上提着的肉,随着锦卿的步伐一晃一晃的,在朱小虎眼里就晃成了过年时席面上的大块肥的流油的红烧肉,馋的他口水直流。

    朱老货家境殷实,可家里人口多,远不到天天都能吃肉的境地,朱小虎怀着羡慕嫉妒恨的眼光,目送着锦卿姐弟离开了。

    张氏回头看到自己儿子痴痴呆呆的看着远去的“那块肉”,口水滴答到了地上,刚给他换上的干净衣服上满是泥巴印子,一副没出息的挫样,当下便气不打一处来,对着朱小虎就是一脚,骂道:“瞧你那没出息的样子!真给老娘丢脸!”

    朱小虎冷不防被踢了一脚,顿时觉得委屈的不行,愤愤然扔掉了手里的泥巴,张嘴便嚎哭了起来。

    张氏尴尬的朝对面的小媳妇笑笑,板着脸怒气冲冲的一把抱起来朱小虎回家了,一路揍着朱小虎的屁股,朱小虎也嚎了一路。

    锦卿和锦知到家时,刘嬷嬷刚把捡出来的菜叶子洗干净了,准备下刀切。锦卿把肉放到了案台上,笑道:“嬷嬷,今天咱们改善下伙食!”

    刘嬷嬷惊奇的看了看肉,笑着摇了摇,道:“你这丫头……”

    锦卿和刘嬷嬷细说了下做法,刘嬷嬷也觉得新奇。有菜有肉有豆腐,最适合做炖菜了,前世吃过的东北炖菜,那滋味叫一个美啊!只不过朱家村地处中原,东北炖菜做法还没传过来,让她先传播了一把。

    锦卿忙了一天早饿了,随便啃了两口上午剩下来的饼子,便烧起了火。刘嬷嬷小心的将肥肉和瘦肉切开,肥肉先下锅炼油,将炼好的猪油大部分盛进了一个粗瓷碗里,盖上了盖子。

    油香霎时间就充溢了小小的灶房,锦知抽着鼻子坐在锦卿身边,幸福的看着刘嬷嬷做饭。

    剩下的猪油便拿来炒瘦肉,瘦肉炒好后倒入水,等水开后再放入切好的菜,铁锅上架了一个篦子,放了几张上午剩下的饼子,等菜好了饼子也热乎了。

    刘嬷嬷做完这一切,便盖上了大铁锅的盖子,对专心烧火的锦卿说道:“别往灶里填柴禾了,就让余火炖着吧,等火熄了也炖好了。”

    锦卿应了声,拉着锦知出了灶房,打水洗了手。烧火看起来简单,其实是项技术活,炒菜的时候要大火,炖菜的时候要小火,炕饼子的时候火也不能大了,不然饼子外面是焦黑的里面还是生的,锦卿刚穿来的时候,手忙脚乱了好一阵才上手。

    等菜炖好了,锦卿将菜盛到了盆子里,和饼子一起端到了堂屋里。

    锦知早拿着筷子翘首以盼了,见锦卿端了过来,连忙下筷子夹了片肉放到了嘴里,虽然被烫的直吸嘴巴,可还是笑的一脸开心,“真香真好吃!”

    刘嬷嬷弹了下锦知的脑瓜,笑道:“真是个馋猫!就知道吃!”说着,刘嬷嬷拿出一个小铁盆,盛了半盆子菜,又包了两个饼子,对锦知说道:“快去,把这个端给你徐叔叔,上次卖兔子的钱,咱还没给人家呢!”

    锦知应了一声,小心的端着盆就出门了,锦卿不放心的说道:“还是我去吧,盆子烫手。”

    刘嬷嬷一把拦下了锦卿,说道:“你一个小姑娘家去不合适,那铁盆的耳沿子宽,不烫手的。”

    锦卿哭笑不得,只得坐下来等着锦知。自己之前的娘亲到底是怎么样的人,才把刘嬷嬷教的这么守礼啊。

    不多时,锦知便回来了,坐下来大口吃着锦卿给他盛到碗里的菜,锦卿笑眯眯的把自己碗里大点的肉片挑给了锦知,锦知抬头嘻嘻笑着说道:“朱小虎在咱们家门口坐着流口水呢!看他那馋样真丢人!”说着,还往自己脸皮上刮了几下。

    锦卿闻言愣了下,起身去了门口,果然朱小虎还在门口,留着口水眼巴巴的盯着屋里热气腾腾的饭菜。

    锦卿叹了口气,拉过朱小虎进了门,给朱小虎搬了张凳子,刘嬷嬷掏出帕子来给朱小虎擦了擦脸,锦卿盛了小半碗炖菜给他。

    朱小虎一接过菜就大口的巴拉起来,头埋在碗里都不抬一下。锦知看着姐姐和嬷嬷做这一切,突然就愤怒爆发了,把碗重重的放桌子上,撅着嘴指着朱小虎叫道:“为什么给他吃肉?”

    锦卿哭笑不得的看着锦知,如同是被抢了骨头的小狗一般,锦卿又往锦知的碗里添了勺菜,笑眯眯的说道:“你再不吃,可都被朱小虎抢吃光咯!”

    锦知一看,朱小虎已经扒完了半碗菜,正眼巴巴的看着自己的碗呢,当即就瞪了朱小虎一眼,不再理会他,自己捧着碗吃了起来。

    正文 第15章 做人要厚道

    朱小虎连碗底的菜汤都吃干净了,意犹未尽的舔了下嘴巴,锦卿笑道:“你家里的饭也该做好了吧,快回去吧,你爹娘找不到你该着急了。”

    朱小虎人小可也大规矩也是懂的,知道锦卿这是在赶他回家,讪讪然放下了碗,轻声说了句:“谢谢!”便飞一般的跑出去了。

    锦知心里老大的不痛快,本来肉就少,姐姐都舍不得吃,大点的肉都给了他,可还要分给那个欺负过他的朱小虎,笨的跟头猪一样,只会抽鼻涕,恶心死了,最重要的是他娘不是好人!锦知不由得嘟囔道:“姐姐赚钱多不容易,还要分肉给他吃……”

    方才朱小虎在场,很多话锦卿不方便说,现在朱小虎走了,锦卿自然就没了顾忌,摸着锦知的头说道:“锦知不是要做男子汉吗?男子汉哪能这么小气呢?”

    锦知闷闷的点点头,他是想做男子汉,他还想快快长大好养活姐姐和嬷嬷,还要揍那些欺负过他们的人。

    锦卿拍拍他的小脸蛋,说道:“他娘再讨厌,那也不是他讨厌啊,不能因为你讨厌他娘就讨厌他。姐姐不是只给他盛了半碗吗,再要就不给了,我们也有我们的底限。”

    锦知似懂非懂,刘嬷嬷笑道:“咳,他哪里懂得了这个,倒是你,啥时候学的,讲起大道理来一溜一溜的。”

    锦卿端着碗来含糊的掩饰道:“不都是从书里学的吗!”

    刘嬷嬷感叹道:“小姐真是有才华,才教了你几年,就把你教的这么好,道理都比寻常人懂的多。”

    锦卿闻言呵呵干笑了几下,心虚不已,她娘离世的时候锦卿是个五六岁的小屁孩,比锦知还小,哪里懂什么大道理,也亏得刘嬷嬷从来没怀疑过她,要是搁那些迷信的人家,还不找道士来除妖了。

    朱小虎回家后刚进院子大门,站在门口的张氏怀疑的盯着他,这小子满嘴都是油,肯定不知道吃了什么,“你是不是偷吃了啥东西?”

    朱小虎知道自己的娘最讨厌锦知一家,若是说出来自己跑到锦知家里吃了肉,肯定出事,便鲠直了脖子说道:“没有!”

    张氏愈发笃定了儿子肯定吃过东西了,想起来厨房里前两天刚炼的猪油,被她放到柜子的最高一层,看来还是被儿子偷嘴到了,便扭着朱小虎的耳朵骂道:“你敢偷吃老娘的猪油?长了胆子了你!”

    朱小虎疼的哇哇大叫,嚷道:“我没偷吃猪油,我没偷吃猪油,是吃了锦知家的肉!”

    张氏闻言更怒了,这吃里扒外的兔崽子!朱能和朱老货听到了孩子的哭叫声连忙从堂屋里出来了,朱小虎连忙挣脱了张氏跑到了朱老货身边。

    朱老货板着脸听清楚了事情经过,斥道:“大媳妇,有你这么管教孩子的吗?不分青红皂白就冤枉孩子?”

    朱能心里对锦卿一直看不顺眼,当即便对儿子骂道:“没,没出息!吃,吃,人家,家,里的肉!”

    张氏见丈夫支持自己,连忙附和着骂道:“就是,那死丫头哪有钱买肉,肯定不知道是从哪里捡来的死猫死狗肉,那丫头又是卖假药的,你也敢去吃,不怕被毒死!”

    朱小虎人小争辩不过父母,只闷闷的哼了一声,抱住了爷爷的腿,低下了头,锦知的姐姐和嬷嬷对锦知多好啊,从来不打他不骂他,朱小虎心里真是羡慕。

    朱老货咳了一声,打断了大儿媳妇的喋喋不休,顾锦卿那丫头怎么看怎么邪乎,再加上之前的事情,心里总有疙瘩,无论如何都顺眼不了。

    这当口,朱老货的二儿媳妇牛氏从堂屋里出来,看家里人都在院子里,便说道:“爹,大哥大嫂,饭好了,赶快吃饭吧!”

    张氏白了眼牛氏,哼了一声说道:“怎么做饭那么晚,虎子都饿的到别人家去吃饭了,万一中毒了你担待的起吗!”

    牛氏尴尬的笑了笑,朱老货抱着朱小虎先进了堂屋,随后朱能和张氏进去了,牛氏才偷偷抹了把眼泪跟着进屋了。

    上个月公爹托人把她的丈夫朱贵介绍给了城里一家大户人家去做事,跟着账房先生去了南方收账,现在还没回来,公爹就指望脑子活络的朱贵能混出个名堂,跟那大户人家攀上关系,也好过现在小商户老遭人白眼。

    丈夫有出息是好事,可她嫁进来三年了,肚子一直没个音讯,丈夫再一走,就更不可能怀孕了,大嫂张氏明里暗里不知道挤兑过她多少次,还不是仗着她有儿子!公爹虽然不说,可牛氏心里清楚,他心里对自己是有怨气的。

    牛氏悠悠然叹口气,擦掉了眼泪,重新摆出一个笑容进了堂屋门,要是被长舌妇大嫂看到了,又是数不清的麻烦。

    傍晚时分,锦卿正忙着准备药品,就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正是徐斌。

    徐斌举了举手里的铁盆,笑道:“菜真好吃!我来还盆子了。”

    锦卿叫过刘嬷嬷,等刘嬷嬷从灶房出来后,眨眨眼睛说道:“嬷嬷,我还有事要忙,你先招呼徐叔吧。”说完,就躲到一边去了。

    刘嬷嬷不好意思的看了徐斌一眼,接过了徐斌手上的铁盆,有些局促的搓着手,说道:“徐大哥,我给你搬个凳子坐吧。”

    徐斌连忙摆手,连声说道:“不用了不用了,我马上就走。”

    说着,徐斌转身就往回走,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转身说道:“我明天早晨过来接你,跟你一起去县城卖菜。”见刘嬷嬷要拒绝,徐斌立刻说道:“明日反正我没什么事,我帮你卖菜,你管我饭吃就行!”

    也不等刘嬷嬷拒绝,徐斌就急匆匆的走了,活像有恶狗在后面追他似的。

    锦卿看着这两人,暗地里偷偷直笑,可真是够含蓄的。

    第二天天蒙蒙亮的时候,刘嬷嬷就起身到菜园子里摘了菜,码的整整齐齐的堆放在菜筐子里。

    没等锦卿出门,徐斌就已经来了,见锦卿和锦知还在吃早饭,徐斌颇为尴尬的问道:“我是不是来早了?”

    刘嬷嬷连忙把热腾腾的饼子塞到了徐斌手里,说道:“不早不早,来的正好,我也正要出门。”

    门外停着徐斌的瘦马,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了一辆板车,将菜筐放到了板车上面,先让刘嬷嬷坐上板车,自己坐到了前面,咬着饼子驾着车走了。

    锦卿吃完饭,就拉着锦知出门了,因为担心着嬷嬷,整个上午转下来都心不在焉的,等转到半晌午的时候,天色阴沉下来了,居然还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

    锦卿连忙拉着锦知回家去了,刚进村,就看到村口围了十来个人,朱老货披着蓑衣,领着一家子站在村口,一脸喜气洋洋的跟周围人说些什么。

    看见锦卿和锦知,朱老货头一扭只当没看到,只有牛氏朝锦卿露出了一个抱歉的笑容。锦卿知道朱老货家的情况,牛氏就是个受气包,只朝她微微点点头,脚下不停,领着锦知赶紧回去了。

    刚到家门口,雨就淅淅沥沥的下大了。锦卿没进门,就看到徐斌的那辆破板车停在了自家门口,先松了口气,进门后就看到徐斌举着块石头当锤子敲打着凳子,锦知看着有趣,扑上前去缠着徐斌玩。

    锦卿忙找到在灶房里的刘嬷嬷,看她一脸轻松,便知道今日卖菜肯定顺利,“嬷嬷,今天怎么样啊?”

    刘嬷嬷回头看是锦卿,高兴的说道:“城里就是比镇上好,菜价钱又高卖的又快,昨天那群汉子见了徐大哥,都不敢来说什么了。”

    锦卿早料到是这个结果,笑道:“那好啊!以后你们都去城里卖菜好了,徐叔又有车,正方便。”

    刘嬷嬷一边做饭一边絮絮叨叨的跟锦卿讲述今天卖菜的经历,锦卿知道她长时间没出过远门,乍的去了县城,今天心情又好,话才多了起来,平时刘嬷嬷可不是这样的。

    锦卿听她一口一个“徐大哥”,不由得打趣道:“嬷嬷,徐大哥又怎么了啊?”

    刘嬷嬷这才注意到自己说话是这样的,脸上一红,刚要说话,锦卿连忙笑着摆手道:“你接着做饭,当我没说,我知道你今天多赚了钱心里高兴!”

    刘嬷嬷不好意思的呵呵笑了两声,回头炕着饼子,过了一会,停下了手头的活,低声叹道:“当年还在家的时候,哪里会想到得过这种苦日子啊!”

    锦卿听不真切,歪头疑惑的问道:“嬷嬷,你说什么呢?”

    刘嬷嬷没想到锦卿还在灶房,连忙回头说道:“啥也没说!”

    锦卿见她不愿意说,也不刨根问底,又说了几句话,便出去了,看锦知和徐斌疯闹成一团。

    午饭是刘嬷嬷用昨日炼出来的猪油炒的菜,虽然没肉,菜也是喷香四溢。锦卿觉得刘嬷嬷厨艺是不错的,只不过之前他们家没的东西做饭,所以才一日三餐都是红薯稀饭加杂粮饼子的。

    正文 第16章 专家门诊

    临到吃饭的时候,徐斌也不提回去的事,锦卿热情的邀请,“徐叔叔,留下来一起吃饭吧。”

    徐斌含糊的推辞,眼睛却瞧向了刘嬷嬷,刘嬷嬷装作没看到,锦卿朝锦知使了眼色,锦知压根舍不得徐斌走,立刻拉住他不放。

    徐斌见刘嬷嬷并不反对,连忙顺水推舟的留了下来,锦知人小,压根不懂这里面的弯弯道道,只看他最喜欢的徐叔叔留下来了,高兴的直拍手。

    吃饭的时候,外面的雨下的愈发的大了,锦卿想起了冒雨等在村口的朱老货一家,不经意的问道:“我看朱老货一家都在村口,干什么呢?下雨了还在外面。”

    刘嬷嬷想了想,说道:“我们回来时也看到了,听你栓子婶说他二儿子回来了,混的可出息了,连城里大户人家的账房都带着他去南边收账呢!”

    锦卿对这些没兴趣,捧着碗“哦”了一声,便埋头扒饭,怪不得朱老货一副意气风发的得意相,原来是攀上了城里的官宦人家,锦卿憋着笑想到,如果当个下人的下人也算的话……

    不过朱老货一家跟她家不对盘,她也不关心,也就是那么随口一问罢了。

    秋播已经完了,这场雨来的正是时候,前几日锦卿还听村里的几个上了年纪的大爷发愁老天还不下雨,种子发不了芽影响来年的收成。

    又过了两天天气放晴了,锦卿背着药箱从外面回来,刚经过栓子婶家门口,就看到站在门口的栓子婶一把拉住了自己,脑袋凑了过来,神秘兮兮的说道:“锦卿你可回来了,你知道不?朱贵一回家就病倒了,听说病的可厉害了!”

    “朱贵?谁啊?”锦卿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对朱家村的人还没有认全。

    栓子婶一拍大腿,怪道:“这孩子,朱贵就是朱老货家的老二啊!你咋忘了呢?”

    锦卿呵呵笑了笑,她的记忆本来就有些残缺的,朱贵那种不相干的人记不起来也正常。

    栓子婶相当的失落,她攒了一肚子八卦兴致高昂的要说,可听者毫无兴趣,锦卿的不配合,相当打击她的热情。

    锦卿看栓子婶那架势,不由得抽了抽嘴角,无奈的问道:“朱贵怎么了?”栓子婶见终于有了碎嘴的机会,连忙说道:“病了啊!听说回家当天夜里就发病了,这两天病的可厉害了。”

    锦卿点点头,意思是自己知道了这事,她上午出去卖药,下午可是都在家里的,朱老货若是想找自己给他儿子看病,前两天应该就登门了,现在还不来,只说明人家不想找自己。

    锦卿便往自己家门口走去,栓子婶连忙拉住了锦卿,说道:“村里人都知道你是卖药治病的,有人跟朱老货说要他找你去看看,你可知道那朱老货说啥?”

    前后几件事加起来,朱老货心里肯定有疙瘩,总归不是什么好听的话,见栓子婶八卦的兴致这么好,锦卿索性配合的问道:“说什么?”

    栓子婶呸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叉腰骂道:“朱老货说他们家不在乎请大夫的钱,他儿子是做大事的,得请城里的大夫来看,一般走街铃医水平不行,治坏了他儿子怎么办?你看这是人说的话吗!”

    锦卿挑了挑眉毛,拍了拍栓子婶的手,她知道栓子婶是为了她打抱不平,不过她自认为自己只是个走街卖药的,又不是医生,更何况病人愿意找哪个大夫看病她也管不着,不来找她更好,锦卿心胸不够宽大,救死扶伤菩萨心肠什么的,统统跟她十万八千里远,况且她又非常不喜欢朱老货一家。

    下午的时候,锦卿拉着锦知去后山上看有没有什么可用来入药的植物,经过朱老货家门口时,就看到朱老货家的门口围了一堆的人。

    锦知好奇的往前跑了几步,这时人群散开来了一条通道,一个四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留着山羊胡,穿着圆领罩衫,背着手从朱老货家里踱步出来,身后跟着一个背着箱子的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朱老货和朱能点头哈腰的跟在中年男子和少年的身后。

    那中年男子很是受用朱老货和朱能的恭谦的态度,背手回身说道:“你们家来一个人,随我们回去抓药。”

    一旁的少年骄傲的插嘴道:“城里药铺虽多,可别的药铺的药绝没有我们的药好,我师傅可是城里的几代祖传的名医!一般人还请不到他的。”

    围观的人俱是一副羡慕的神情,锦卿看在眼里也能理解,朱家村虽然人人都能吃的上饭,可能请的起城里大夫的,恐怕就只有朱老货家了。

    请个大夫都能发动全村人来看,哎呀呀,这可真是红果果的炫富啊,锦卿感慨道。

    朱能谦卑的弓着背,跟在大夫身后走了,估计是怕自己结巴惹的城里大夫不快,这会上紧闭着嘴巴一句话不吭,只在脸上笑的谄媚。

    朱老货送走了大夫,回头看到了不远处的锦卿,故意叉着腰,冲围观的人大声说道:“城里的大夫就是有本事,一看就知道俺们朱贵得了啥病,看病就得找手上有真本事的,找那些瞎捯饬骗人的,白花钱不说还耽误看病!”

    周围的几个跟他交好的人,都纷纷笑哈哈的奉承着他,锦卿半点没把他的话放眼里,朱老货就是钱多人傻的典型代表,她犯不着跟这些人置气。

    从心而论,锦卿还不乐意给朱家村的人开药,都是乡里乡亲的,她都不好意思收钱,上次给栓子婶治风湿,都没要她的钱,搞的锦卿心里心疼了几天,不过栓子婶原来对他们家不冷不热的,现在态度倒是热情的很,乡里乡邻的能有个照应,赔本换了交情,也还算是有些回报。

    锦知从人群里挤出来,撇着嘴一路小跑到锦卿面前,也不吭气,只是紧紧拉着锦卿的手,他虽然小,可小孩子的感觉更是敏锐,周围人的态度让他觉得心里很不舒服。

    锦卿拉着他的手继续往前走,压根不理会在人群中得意说笑,满脸通红的朱老货,那架势仿佛自己中了状元一般。

    等锦卿走近的时候,朱老货眼角瞧见了锦卿,说话更肆无忌惮了,“人家城里的大夫,都有专门的医馆的,一般人是请不动的,我听说啊,那大夫都是要学好多年才能出师的,哪像我们这乡下地方,谁不谁都能卖药治病啊!搁城里那规矩严的地方,人家都不让你卖的!”

    这时围观的人看到了锦卿和锦知,村里人都知道锦卿是治病卖药的,这时看向锦卿的眼神就微妙起来,有同情也有幸灾乐祸,锦卿也不以为意,权当没看到没听到,领着锦知步履轻快的走了。

    待两人走出了一段距离,锦知小声的对锦卿说道:“姐姐,我听小虎说他二叔病的可厉害了,那脸烧的跟红纸似的。”

    这小孩子之间的恩怨,来的快去的也快,前两天锦知还和朱小虎恨的不共戴天,现在就又成了可以打听消息的好朋友了。

    锦卿不禁莞尔,摸了摸锦知的头,说道:“不用我们担心,他爷爷不是给他叔叔请了名医吗,肯定很快就会好的。”

    锦知停下了脚步,撅着嘴刚要说些什么,锦卿就看到前方路口一个半大孩子欢天喜地的跑了过来,冲围着朱老货的一群人喊道:“你们还愣这里干什么,族长的孙子当大官了,族长请了戏台子在村口唱戏呢!”说着,还指?br /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