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下一个转奇第24部分阅读

    下一个转奇 作者:肉色屋

    会将胤禩往坏里想。 第二,如果这件事情成了,无形中将提高阿颜觉罗氏和她肚子里这个孩子的地位,她会觉得自己有资格和胤禩叫板,从此以后只怕日无宁日了。第三,最重要的,十二阿哥的名声也会受影响,宠妾灭妻永远都不是什么好名声。

    皇贵妃这一计真是毒辣!可谓一石三鸟,而且如果他处理不当,隐患就永久的埋下了。

    所以今天怎么着,他们也要两个人来两个人回!

    胤禩就说:“我虽然年轻不懂事,可是毕竟前面也经了大格格了,很是也积了一些经验。再则府里都还有嬷嬷们呢,怎么也不会让侧福晋受了委屈去,更不要说肚子里的小阿哥了。皇贵妃娘娘若是疼我们侧福晋,能从内务府再挑几个有经验的嬷嬷到王府里去服侍她,那我可真感激不尽了。”

    皇贵妃听了胤禩说完,只是对胤禩特别和气的一笑,让胤禩有点毛骨悚然,待再看,她已经转头过去,只看着皇太后了。

    胤禩也转头去看皇太后,这才发现刚刚那场谈话的不对劲。

    在有他,有皇太后,有皇贵妃的场合下,今天竟然一反常态的,让皇贵妃做了主角,在不停的说话,而皇太后到现在却总共只说了三句话。

    一个想法突然冒了出来,难道说这一切其实是皇太后主导的,而皇贵妃只是那个枪手!不,或许是她们两之间在对待这件事情上已经形成了某种协议,所以皇太后任由皇贵妃出手。

    那么如果皇贵妃是准备以子嗣要挟,皇太后是为了什么呢?

    皇太后在皇贵妃和十二阿哥之间一向是站在十二阿哥这边的,胤禩自然不敢托大的认为皇太后是站在她这一边的。而胤禩也明白的很,这两年来,因为外有十二阿哥、内有他,使得皇贵妃对皇太后越加的恭敬,而这一点确保了皇太后更加顺心顺意的生活,所以很多时候皇太后都是挺她而压着皇贵妃。可是今天为什么皇太后一反常态了呢?

    难道是因为这次事件的中心——阿颜觉罗氏?皇太后在他和阿颜觉罗氏之间这么快就做出了选择?随后胤禩又否定了这个可能性,十二阿哥都还没有做出选择呢!其他人又怎么会呢!

    然后胤禩就恍然大悟了,皇太后关注的并不是阿颜觉罗氏,而是阿颜觉罗氏的肚子!然后胤禩就明白了皇太后的担心,她是担心自己会对这个孩子不利!

    想明白了这一点以后,胤禩觉得前路豁然开朗!

    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皇太后会这样想,必定是受了人的挑拨,要不然凭着他一贯的良好表现又怎会让皇太后产生这样的疑虑呢?而这个挑拨的人必然就是站在旁边的皇贵妃了。

    只怕这一件事情从阿颜觉罗氏进了耳房,请了太医到现在这种种事情都被皇贵妃看在了眼里。而她必然将他那一刹的惊愕形容的十分不堪,使得皇太后毫不怀疑的认为他容不下这个孩子,从而说动了皇太后将阿颜觉罗氏留在宫中安胎的主意。

    而不幸的是,胤禩刚刚急切的表现,更加证实了皇太后心中的那点怀疑,皇太后必定认为胤禩是在欲盖弥彰!

    胤禩想到这里,猛烈的后悔着,悔自己不该表现的过于大度,如果能够合着自己的心思微微的露出一些不甘了,只怕还能打消一点皇太后的怀疑。

    胤禩这些想法如白驹过隙似的一一在脑中浮现,脸上却还笑意盈盈的,如今,他只能继续将一个过于大度的嫡福晋扮演到底了,如果这时候露出不甘来,只怕是就要在脸上贴上“我的计划被破坏了,我很愤恨”这样的标签了。

    皇太后沉吟了一会儿,看了看胤禩,终于道:“皇贵妃的主意倒也不差。”

    胤禩已经料到了这句话,所以并不奇怪。

    然后又对胤禩说:“你虽然经历了大格格的事情,不过那时候,你还在宫里住着呢,又每天的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呢,我也马上就知道了。可如今不一样了,你们三个人都在外面,有个什么事情,我也鞭长莫及。你们三个又都年轻,是让我有点不放心。”

    然后又看着阿颜觉罗氏说:“我看啊,你还是留在这里先养养。这怀孕头三个月最不容易了,今天又晕了,只怕也不好挪动,所以就先留在寿康宫吧。”

    阿颜觉罗氏也知道这个时候她不好先出声谢恩,不然就真的成了福晋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只是要她拒绝皇太后的提议,她心里也是不愿意的。毕竟她也知道皇太后是绝对会保护这个孩子的,而福晋却不一定。

    所以她只是拿眼睛看着胤禩,仿佛一切都由胤禩做主。

    胤禩对于这个局面是深恨的,可是现在却还真没有破解之法。

    因为皇贵妃这一毒计,所会引起的种种后果,虽然都是对胤禩不利的,但是这些恰恰是皇太后不会在乎的!皇太后在乎的只怕只有十二阿哥!可是胤禩却不能当着皇贵妃的面把这个理由说出来,不,就是对着皇太后,胤禩也不能说出来,这一条理由只能由十二阿哥自己亲口告诉皇太后。如果由他来说,皇太后只会认为胤禩是在强辩,是在狡辩,所以胤禩除了顺着皇太后的意思以外别无选择!

    此时此刻,内心深处泛上了那种无力感迅猛的侵蚀着胤禩身体的每一寸。

    本来这样一个侧福晋已经让他备受压力,而且,如果说之前这种压力还只是别人臆想的,那么现在怀了孕的、还被安在寿康宫的侧福晋,真的是实实在在的让胤禩感到了压力。若说侧福晋进门是在里面刮了胤禩一层肉,那么这件事情一出,真是连胤禩外面的那层皮也一起刮了下来了。

    胤禩的眼睛掠过皇贵妃,皇贵妃的眼睛里果然露出了讥讽和嘲弄,显然是等着看胤禩的好戏呢。

    不!他绝不会被着小小的事情压倒!

    胤禩暗自吐纳,以期控制自己,保持住自己的神智。

    终于胤禩觉得自己调节好了,他用他一贯温和的声音、平静的神情对阿颜觉罗氏说:“这是太后娘娘的恩典,你就留下吧。”

    然后才又对皇太后跪下了说:“太后娘娘虑的周全,奴才毕竟年轻,虽然说刚刚大着胆子想担了大任,可是心里毕竟是没底,现在太后娘娘可解决了奴才的难题了,奴才可要给太后娘娘磕头谢恩了。”说着就磕了头,然后继续跪着说:“只是这一来,只怕是要劳累了太后娘娘,这真真是我们的不孝了。所以,奴才在这里也先替十二阿哥磕个头,一来赔罪,二来感谢太后娘娘的恩典。”

    说着恭恭敬敬的行了三跪三肃的大礼。

    阿颜觉罗氏见了,也要下来磕头。

    只是这一次,胤禩还跪着,皇太后还被胤禩的大礼弄的晕乎乎的,皇贵妃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竟然没有人阻止阿颜觉罗氏。等阿颜觉罗氏也给皇太后行了三跪三肃的大礼,皇太后才回过神来,一边叫胤禩起来,一边叫人扶着阿颜觉罗氏。

    不过皇太后这时候的注意力却还是给了胤禩,只见胤禩稳稳的站在,脸上虽然笑着,可是到底流露出一股子悲伤气。想想胤禩这几年对她的孝敬,对十二阿哥的体贴,皇太后终于又道:“只留着阿颜觉罗氏一个人在这宫里,也不象个事,不若你也留在这里,你们两个人也好做个伴。”

    这话一出,不止胤禩惊讶,就是皇贵妃和阿颜觉罗氏都惊讶的很。

    皇太后又笑着说:“若是十二不同意,尽管叫他来找我!”

    胤禩明白了,这是皇太后想给他增加几分颜面了。

    胤禩笑着说:“谢太后娘娘。我倒也想给太后娘娘作伴呢,只是我一向闹腾的很,倒是饶了太后娘娘的清净。侧福晋本来就要有个安静的所在,这样一来,倒反而不美。所以我啊,还是不留在这里的好。”

    虽然说这是给他增脸面的事情,可是谁也不会真的就这样做了,胤禩明白,皇太后也自然知道。

    所以胤禩这样一说,皇太后就顺着台阶下了:“这是诓我呢!你啊,定是舍不得王府。”

    然后又说:“这样也好,你在府里细心服侍十二,阿颜觉罗氏由我替你养着,你尽管放心,等着她的胎稳了,我自然把她给你送到府里。”

    胤禩也笑着说:“由太后娘娘您帮着我们,十二阿哥和我有什么可不放心的呢。”

    到了这时候,胤禩才觉得这场面才正常了点,这谈话终于在他和皇太后之间重新展开了。

    然后皇太后才又留下了孙嬷嬷照顾阿颜觉罗氏,由胤禩陪着返回了宴席。

    而皇贵妃因为这难得的胜利,也就见好就收了,明天十二阿哥的侧福晋被留在宫里养胎的消息一传出,今天就是十二福晋能演出个花来,也是昙花一现。

    这一场宴席下来,皇太后似乎是为了圆胤禩的面子,始终叫胤禩陪伴在身边,而胤禩心里却着急的很,因为胤禩急于想给胤禛透个信,却一直没有机会。而且胤禩也知道今天陪伴在皇太后左右不过是过眼云烟,等到明天就会立即消散了。所以他面上虽然笑着,可是他的心却依然是血淋淋的在滴血。

    89幸有后招

    外面的宴席刚一结束,皇太后的人就请胤禛去寿康宫一趟。

    皇帝听了,就发话让胤禛快去,不用陪着了。

    那边苏德业使了一个眼色过来,胤禛就借口说要去更衣,苏德业马上汇报刚刚从寿康宫的人那里打探出来的消息,侧福晋有了,皇太后要留她在寿康宫。

    胤禛立即对阿颜觉罗氏被留在寿康宫这件事情感到了不安。

    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皇太后又留他的侧福晋在宫中,如果说皇太后喜爱她,留着她侍候她几天,那也是有的,可是现在却说是留在宫中安胎,这真是前所未有!

    难道是出了什么事情?

    虽然说胤禛对自己福晋的才智和手段都有一定的自信,可是这毕竟是一个年轻的女人,大受刺激的情况下,有一些言语失当也是有的,可是只凭这一些,怕是还不够让皇太后作出这样的决定来。但是若说胤禩会作出更加激烈的事情来,胤禛却又不能相信,凭着他对她的了解,这是一个极有控制力的人。

    这应该是有人从中做了文章了。

    苏德业又上前说已经叫常宁去打探消息了,请主子等一等。

    不一会儿常宁回来了,苏德业守在门口,常宁忙对胤禛说了得来的消息。

    胤禛静静的听了一遍,这是他做皇帝的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底下奴才汇报的时候,最好先听他们从头到尾的讲一遍,若是中途打断了他们,那些个取巧的奴才免不了就顺着你的意思说了,这样你就听不到他真正的意思了。

    常宁流利的将自己得到的消息完整的说了一遍,末了结尾道:“孙嬷嬷说,福晋这次是被人暗算了。”

    听了一遍以后,胤禛也明白这是着了皇贵妃的道了。只怕胤禩他现在也明白了,只是也力不从心、无可奈何了。况且她在这件事情上本来就身份尬尴,有些话就是她是真心的,皇太后听了也只怕当她是假意了。

    只是这阿颜觉罗氏有没有参合呢?

    因此,胤禛便问:“这些话是从哪里来的?”

    常宁便说:“是孙嬷嬷身边的茉儿跟我说的。”

    胤禛又问:“侧福晋晕倒了以后,她身边的奴才还大喊了一声?”

    常宁就说:“茉儿说太后娘娘听了皇贵妃的话以后问,你怎么得了消息。皇贵妃就说刚刚景郡王侧福晋身边的奴才喊了好大一声,她想着不要出了什么事情,就叫人去看了看。”

    胤禛又问:“那个奴才叫什么名字?”

    常宁便说:“是侧福晋身边的海棠,是侧福晋带来的。”

    胤禛眉头微皱,阿颜觉罗氏还真是有嫌疑,而且姑且不论她是有意还是无心,总之是已经造成了这个后果。

    胤禛又问:“皇贵妃还说福晋惊的呆住了?”

    常宁犹豫了,他是苏德业带着的人,因此对于自家王爷对福晋的钟爱之情是看在眼里,明在心中的,但现在,那些对福晋是很不利的话,是不是应该说?也不知道他说出来会不会被迁怒?

    最终常宁决定这样说:“奴才见着茉儿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有点不对,所以奴才特意又问福晋是怎样呆住的。茉儿才告诉了奴才,皇贵妃身边的陈嬷嬷说,福晋只直愣愣的看着侧福晋,对着太医都没说一句话,就那么看着侧福晋,把侧福晋的奴才都吓坏了。”

    话虽然这样说了,可是实际上常宁已经说的相当含蓄了,从茉儿转述的话中,那个陈嬷嬷可不是这样委婉的。

    看来皇太后留下阿颜觉罗氏的原因应该是这个了,她怕胤禩对这个孩子不利。

    他倒不能怪皇太后多事,毕竟皇太后还真是为胤禛着想,不管怎么说,她都是想保护胤禛的孩子。可是他也真是感激不起来,因为这一举动带来的不良后果明显比较多。

    第一这明摆着告诉人家景郡王府里福晋不善,第二人家以为景郡王准备宠妾灭妻,这两种对胤禛的名声都将造成很不良的影响。这对弘历这个爱名声胜过一切的皇帝来说,可是不会特别欣赏的。当然,还有这中间自己福晋受的委屈,胤禛想着这些,心里忍不住阴暗的想是不是皇太后支持皇贵妃去了?幸好前面很有些强大的事实基础才让胤禛打消了这个念头。也所以胤禛就更恨皇贵妃了!

    胤禛又问:“皇太后说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侧福晋没有拒绝?”

    常宁听着自己主子平稳的声调,心里大安,流利的说:“是,当时侧福晋没说一句话,过了好一会儿,福晋才代着答应了,还替主子给太后娘娘行了大礼谢恩。”

    胤禛听了才步出了更衣室,他已经下定决定一会儿让皇太后收回成命,即便不能全收回,也要把阿颜觉罗氏有身孕的事情先压下来。

    要说胤禛也绝对明白阿颜觉罗氏的想法,这种情况,一般人都会选择顺从皇太后,可惜对胤禛来说,这样的阿颜觉罗氏未免有一颗太大的心了。刚怀孕就敢对福晋阴奉阳违了,如果她生了儿子,还不知道轻狂成什么样子呢?而这些是胤禛最不想要的,这一辈子胤禛对女人争风吃醋之类的事情真是一点都不想有了。

    胤禛跪下给皇太后请安的时候,倒没有见到皇贵妃,想必她以为事情已经按照她的计划结束了。

    胤禛起来的时候,有意的看了站着的胤禩一眼。一切如胤禛所料的那样,胤禩的眼睛里流露的不是委屈和不甘,而是抱歉和无奈。

    胤禛深深的递了一个眼神给胤禩,示意她放心,胤禩就像胤禛想的那样,眼睛里流露出热切的希望来。

    可惜,这一切都被坐在上面保养得体没有老眼昏花的皇太后看在眼里。皇太后马上想,这个博尔济吉特氏真是好大胆子,当着她的面就敢给十二递眼色了!更让皇太后心中不爽的是,十二似乎已经是被这个女人拿捏住了。不过,皇太后认为胤禛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以后,会做出正确选择的。

    所以皇太后对胤禩说:“你累了一晌了,下去歇歇吧。让十二陪着我说说话。”

    胤禩只有告退。如今也只希望十二阿哥能够力挽狂澜了!

    皇太后无非就是将事情说一遍,顺便抹黑他,这个他倒不怕了,反正他见十二阿哥的时间比皇太后多得多,而且皇太后在十二阿哥心中也不见得有多少份量。

    果然,胤禛又从皇太后口中听了一遍事实,并且的皇太后着重讲了胤禩的失态以及阿颜觉罗氏的可怜样。

    胤禛认认真真的听了,听完了以后,先谢了皇太后的大恩大德。

    皇太后心里舒爽了一点,十二果然是一个明白事理的,没有为那博尔济吉特氏辩白一二。

    然后胤禛又问了阿颜觉罗氏的情况。

    皇太后心里更加舒爽了,十二果然也是和她一样,都是看重阿颜觉罗氏的。所以皇太后,就说:“在后面歇着呢,你去看看?”

    胤禛连忙有礼有节的拒绝了,说:“这与礼不合,况且有皇祖母的话在,我哪里有不放心的呢。”

    说的,皇太后心里更加畅快了。

    胤禛才开始说:“我知道皇祖母疼爱我,连带着疼爱阿颜觉罗氏。可是这恩宠给的也太大了,这宫里宫外的人不知道怎么说话我呢?我替皇上去了一趟甘肃,一心一意的替皇上办差,还有人上折子说我骄纵无边、狂傲无礼呢。前几日皇上还对我生气呢。现在这事一来,还不知怎样议论我呢,到时候皇上又该对我生气了,训我罔顾礼法、不顾人伦、宠妾灭妻了。”

    皇太后对有人上折子参胤禛一事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胤禛又陪着说:“皇上也是为了我好,才训的我。一般人,想让皇上训还训不到呢。”

    皇太后自然明白胤禛这是安慰的话,胤禛又说:“谁叫我如今在风头上呢?除了皇祖母和皇上,谁又能真心对我好呢?我心里明白着呢。”

    皇太后这才软和的道:“我也知道你的意思。不过博尔济吉特氏起了这要不得的心思,怎么能让她在阿颜觉罗氏身边呢?你可不能犯糊涂!我知道你心里怕是对我刚才的话还半信半疑。你还年轻,经历的事情少,不知道这女人心恨起来有多恨,我为了你子嗣计,所以这一次,阿颜觉罗氏我是留定了。皇帝那里,我去说明白,就说我喜欢阿颜觉罗氏,留着她陪我。”

    话到这里,胤禛也只有放弃把阿颜觉罗氏接出去的想法了。

    胤禛就说:“我哪能这样呢?所以就是再多的非议,我也背着了。”

    皇太后才说:“这样对你毕竟不好。”

    然后,皇太后说:“要不把博尔济吉特氏留在宫里,让阿颜觉罗氏跟着你回去?”

    胤禛听了,差点摔倒,这是什么馊主意!

    胤禛退而求其次:“还是让阿颜觉罗氏留在宫中,只是求皇祖母将她有身孕的消息压一压,只说喜欢她,留着她侍候你一段时间。等我把府里准备好了,您就说她有孕了,我来接她回去。”

    皇太后一听,抚掌叫好。

    胤禛才犹犹豫豫的说:“可是这事情听着皇贵妃也知道了,她能和我们一个心思吗?”

    皇太后听了沉思起来,发现这一件事情中皇贵妃从头到尾都参了一脚,只怕安的不是什么好心眼。然后又后知后觉的联系到了之前胤禛说的被皇帝训斥的话,皇太后觉得自己马上就明白了皇贵妃的心思。不过这事情,不能和十二说,不能让十二知道他的皇祖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当了枪使。

    皇太后说:“你看着吧,有我在,皇贵妃不会说什么的。”

    胤禛自然听出皇太后语气里的不笃定,趁机献计:“如果皇祖母当着皇贵妃的面和皇上一说,皇贵妃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驳了您的话。”

    皇太后深深的看了胤禛一眼,同意了。

    接着胤禛拐弯抹角的暗示皇太后,皇贵妃正在为九公主选额驸呢。皇太后马上明白,这样一来,皇贵妃在半年之内只怕都不敢揭破这个事情。

    说好了这件事情以后,皇太后笑眯眯的让胤禛留下来继续陪她说话。

    胤禛想想也应该为胤禩说上几句好话,就留了下来。

    等到了晚上家宴的时候,皇太后对扶着她走路的皇帝说:“我看着十二的侧福晋,喜欢的紧,想留着她陪我几日。皇帝说好不好?”

    不管旁边落后一步的皇贵妃如何惊讶,皇帝是想也没想的就说:“额娘喜欢就好。”

    并且皇帝心里还奇怪怎么如今这样的小事情,也来问他呢?这可不是皇太后的性子。

    皇太后偏头深深的看着皇贵妃,慢慢的把另一只手伸到皇贵妃面前,皇贵妃扶住了,才又笑着对皇帝说:“还是两个人都扶着我,才稳当。”

    说了这句才接着道:“我看着阿颜觉罗氏身体稍微弱了点,留在我这里好好养养,好早点给我们十二阿哥开枝散叶。”

    这话一出,皇贵妃扶着皇太后的手就一紧,皇太后笑着说:“皇贵妃是不是不太习惯扶着我?”

    皇贵妃立即说道:“奴才是被太后娘娘关爱小辈的心感动了。”

    皇帝也说:“额娘一向关心小辈。”

    皇太后笑着对皇帝说:“我一个老人家,除了这个还能做什么呢?”然后看了皇贵妃一眼,又接着说:“我们九公主也大了,皇帝也该给九公主好好选个额驸了。”

    皇帝笑着接:“我正寻思着呢,到时候还要请额娘把把关。”

    皇太后笑着说:“皇帝的主意总不会错的。皇贵妃就放心吧。”

    皇贵妃恭敬的说:“有太后娘娘和皇上这样关心九公主,九公主的福气才大着呢,哪里还有奴才担心的地方。”

    皇太后和皇帝听了,应景的笑了。

    家宴上众人看到皇帝和皇贵妃一边一个的扶着皇太后入座,想着这真是前所未有之事了。

    胤禛看到这里自然知道皇太后已经得逞,让人给胤禩捎信去说,一切都已经弄妥了。

    胤禩得了这个消息以后,更是不安,弄妥了?怎么叫弄妥了?不由暗恨胤禛说话不清楚。

    不过,不管怎么说十二阿哥看来没有信皇太后的话,总算是一件好事。

    90决定

    胤禛一直到胤禩出了宫门才和胤禩说上了话。这还是胤禛专程等着的原因。

    马车一出宫门,马车外面坐着的杨和福就看到了苏德业,立即叫车夫停了马车,然后就看到王爷一撩帘子进去了,吓得绿珠忙忙的下来,坐到后面的车上去了。

    车里,胤禛握着胤禩的手说:“皇太后已经答应先瞒下阿颜觉罗氏怀孕的事情了,只说喜爱她,留她在宫里侍候着。”

    胤禩听了,想着虽然没有能够力挽狂澜,可是表面上起码风平浪静了。

    胤禩本想说点感性的话,可最终还是说:“可是皇贵妃她?”

    胤禛对他说:“皇太后已经在皇帝面前直说了。而且皇贵妃的九公主正在选额驸,所以皇贵妃不会乱说的。”

    胤禩想着,那又如何?这些只是面子上的事情了,皇贵妃肯定会在私下把这个消息弄的沸沸扬扬的。不过这样一来,对十二阿哥倒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可是对于他,作为景郡王的福晋,所将要面对的形势并没有改变丝毫。

    胤禩心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原来做女人真的是这么无力又无奈!

    重生以来的第一次,胤禩感到了灰心。

    自己现在这样算什么呢?

    这样委曲求全的屈身人下,又得到了什么呢?

    难道是爱?难道是情?

    胤禩从来不需要这样的东西,起码是这辈子,他再也不需要这样的东西!更何况,十二阿哥有这样的东西吗?

    胤禩盯着坐在他旁边,紧挨着他的这个人看,只见他虽长眉微蹙,但是目透清明,神情之中自有一股风范。看他即使坐在这骨碌碌的马车中,浑身上下仍透着一股天潢贵胄的尊贵之气。

    这样一个人,他会对一个人用情吗?

    胤禩觉得这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加可笑。

    他们当然会爱,会用情。可是这一切都比上他们自己的野心,比不上他们自己的抱负。为了野心、为了抱负,他们可以有钢铁一样的意志和决心,可以狠下心来抛开一切负累,斩断一切阻挡他们的阻碍,而,他身边的这个人,从他的神情中就可以窥到他最不缺的就是那种冷如冰、坚如铁的东西。

    此时此刻,胤禩想不出,什么是他现在得到的?这一世,他到底来做什么?难道只是为了再来一次悲惨的人生?难道是为了告诉他没有最惨只有更惨的人生真谛?拥有前一世的记忆,难道是为了这个?

    胤禩在心里讶然失笑!这真可笑!

    胤禛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沉默笼罩着他们,这股沉默不在是常常会在他们之间出现的默契的、温情的,而是冷凝的、停滞的。

    胤禛觉得虽然这个人坐在他的旁边,呼吸可及,体温可触,可是她的心却已经远离了。

    胤禛想到她在阿颜觉罗氏被指婚后的无奈,想到她想要一个儿子的急切,想到今天发现的一切,胤禛在心里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看来这件事情给她的打击比他想象中的要大的多。

    可是,还有什么是能够他做的呢?

    想到此,胤禛只是对着自己眼前的那双黑黝黝的眼睛说:“一切都会好的。”

    可是胤禩恍然未闻。

    胤禛忍不住更加有力更加坚定的又说了一遍:“一切都会好的。”

    可是胤禩仍然没有给他一点反应。

    胤禛终于承诺般的说:“我保证,一切都会好的。你永远是我的福晋,唯一的。”

    胤禩终于有了反应,他牵起嘴角,露出一个微笑。一个黄莲一般苦的微笑!

    胤禛觉得自己不忍看到,可是他必须看着,他要告诉她,她必须相信他,必须相信他的承诺。只有这样他们两才能回到昨天的融洽和温馨。

    面对着这样的眼睛,胤禩却先一步别开了目光。

    其实胤禛说第二遍的时候,胤禩已经回神,但是他对胤禛的这句话丝毫不以为然!

    然后胤禛说了第三遍,这几乎是一个承诺。

    如果胤禩是一个真正的女人,此时此刻,必定已经倒在胤禛的怀里痛哭流涕,并且从此以后对这个人死心塌地,为他上油锅下火海而在所不辞。可惜,胤禩不是。

    当然如果这个几乎像个承诺的话不是发生在这一刻,那么胤禩起码会表现出一个被感动了的女人的样子。可惜,恰恰是这个时刻。

    胤禩质疑着自己也质疑着一切,他没有心思作出应该有的应对。况且胤禛的最后一句话,更像是对胤禩这一生的嘲笑。福晋!是的,一个女人!胤禩觉得自己除了苦笑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表情。

    胤禛看着胤禩低垂的眼帘,终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握紧了胤禩的手。

    两人一路沉默的回到了府里。

    奴才们也感觉到了主子们的异常,因此更加恭敬、小心的侍候着。

    在胤禛以为胤禩已经恢复的时候,胤禩却说:“王爷请到别处歇息吧。今日,我实在累着了。”

    胤禛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真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胤禛只盯着胤禩看,可是胤禩已经垂下了眼睛,也垂下了头。

    胤禛看着胤禩微微露出来的那截白腻的颈,突然就觉得那白显得特别的苍白,胤禩的身形也在灯下显得愈发的单薄,又觉得隐隐约约的透着点凄凉。

    最终,胤禛还是不忍拂了胤禩的意,对胤禩说:“今天,确实都累着了。你好好歇着吧。有什么事情明天再说。”

    胤禩听了仍然一动不动的站在,胤禛等了一会儿,不见胤禩说话,终于自行离去。

    胤禩冷漠的由绿珠她们小心翼翼、体贴入微的侍候着,终于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

    绿珠静静的端了一碗燕窝粥,放在胤禩的旁边,轻声的说:“主子,进一点吧,暖暖胃。今天一天都没有进东西,等夜里睡着了只怕要胃痛。”

    胤禩心灰意懒,根本就不想动。

    绿珠等了好一会儿,见胤禩不动,就“扑通”一声跪下了,哽咽着道:“主子,奴才知道您心里难受。可是您也不该这样不管不顾的折腾自己。你这样折腾自己,难道别人就会真心疼您吗?”

    绿珠看胤禩毫无反应,继续说:“主子,奴才说句难听的话,您这样子,难道不真是顺了人家的意吗?如果那些人知道您这样子,指不定,乐成什么样子呢?”

    绿珠又说:“主子,现在还不是时候伤心,不就是有了身孕吗?生不生的下来,还是个问题呢?更不用说,还不知道肚子里是不是一个小阿哥呢?”

    旁边的绿玉已经低呼:“绿珠,你疯了,这话是你能说的吗?被人听见了,可不是一大盆脏水要泼在主子身上了!”

    虽然这样说,绿玉也跪下了,她已经简略的知道了宫里发生的事情,说:“主子,绿珠的话虽然难听。可也是大实话,现在还不是您伤心的时候。您常常教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又说天无绝人之路,可您如今怎么就钻了牛角尖?”

    绿珠接着绿玉的话说:“主子,您如今这样,可不真是亲者痛仇者快了吗?”

    胤禩被她们说的微微笑起来,真是两个傻丫头!

    他如何就这样了呢?

    他只是需要一点时间想想。可是如果十二阿哥在这里,又叫他如何静下心来想事情呢?

    这回来的路上,他早就想明白了。这不是他遇到过的最差的情况,这只是他遇到过的最憋屈的情形而已。而且这件事情的破解之法也简单明了。只是他还没有想好,他还不能决定。

    见胤禩露出了一丝笑意,绿珠和绿玉两个心里更加害怕,直到胤禩说:“起来吧,地上凉。”

    两个人才对视了一眼一骨碌的爬了起来。

    绿珠又端起那碗燕窝粥:“主子,您进一点。”

    见胤禩端了过去,绿玉才又说:“主子,刚才都是奴才和绿珠的一点小见识,您听了也就算了。可千万别往心里去。”

    胤禩进了几口,才说道:“哪里是小见识,尽是金玉良言呢。”

    说得绿珠和绿玉都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绿珠才道:“主子,您刚刚真是把奴才吓坏了。主子,您可要保重啊。”

    胤禩点点头。

    收了碗以后,绿珠又是说:“主子,您刚刚怎么把王爷赶走了?王爷刚才多委屈啊。您这时候应该整天巴望着王爷才是啊。”

    最后一句话,说得胤禩差点而喷水!以为他是谁啊?整天巴望着!

    胤禩瞪了绿珠一眼,绿珠才不说话了。不过绿珠心里却在想,主子终于恢复了。

    突然胤禩对绿玉说:“你去看看杨和福去哪里了?记住悄悄的。”

    绿玉过了一会儿回来了,低声对胤禩说:“不在我们院子里,好像去了松园了。”

    胤禩点了点头,对绿玉说:“等一下王爷必然找你。到时候,你就一五一十的说了,不要有一句虚话。”

    绿珠为难的低叫:“主子!”

    胤禩轻轻的说:“我是发了一阵子呆,可是我没说一句话。”

    绿珠突然就明白了,她点点头。

    胤禩就说:“歇了吧。免得王爷等急了。”

    胤禛果然叫人来找绿珠,并且叫苏德业盯着绿珠一直到了胤禛的面前。

    胤禛便问绿珠今天事情的始末。

    绿珠得了胤禩的吩咐老老实实的将事情讲了一遍。

    胤禛听了以后,问:“福晋已经扶着侧福晋坐下了,那个奴才才大喊起来的?”

    绿珠便答:“是。那时候福晋挨着恒主子,奴才和海棠稍微落后了一点,所以是福晋先发现恒主子不对劲的。”

    胤禛又问:“太医诊了脉以后,福晋说了什么?”

    绿珠便答:“福晋还问了恒主子要不要紧。太医就说不要紧。”

    胤禛又问:“之前呢?”

    绿珠缩了一下才答:“福晋听了恒主子怀孕的信,高兴坏了,有点愣住了。不过福晋很快问起恒主子的安危了,那时候恒主子还晕着呢。”

    胤禛又问了绿珠皇贵妃和皇太后讲了什么话,绿珠一一的答了。

    胤禛问了自己想问的问题以后,才让绿珠离开了,只在最后嘱咐道:“好好侍候你主子。”

    绿珠磕头应了才下去。

    第二天,胤禩还是拒绝了胤禛上他的床。

    因为他还是没有想好。

    虽然胤禩知道阿颜觉罗氏一定会重新回到府里,而他也一定有机会除掉这个孩子,并也可以让阿颜觉罗氏这一辈子都不能生孩子。可是这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只怕他容不下阿颜觉罗氏的名头就要坐实了。而这一点会导致他将不会有机会养育那些格格生下的阿哥,说不定反而会给阿颜觉罗氏养阿哥的机会,毕竟她的身份也足够。

    当然他还可以耐心的等几年,等到大家都忘了今天的事情,可这样只会助长阿颜觉罗氏的势力。到时候他即便下手成功,担的风险也只会更大。

    倒是有一个釜底抽薪的法子,就是他自己生一个孩子。可是胤禩实在不能下这个决心!

    但同时,他忍不住想,如果他生一个儿子,将会有什么的结果。十二阿哥必然欣喜,这个几乎是可以肯定的。外面对他的种种不利因素自然就会消失。同时,那些人会更加有决心的倒向他这一边,而不是阿颜觉罗氏。而且或者,他可以在他最不方便的时候,对阿颜觉罗氏出手,这样一来,他的嫌疑自然就会少许多。一个没有儿子的侧福晋能有多少号召力?

    可是即使好处这么多,胤禩还是迟迟下不了决心。

    第三天,佟佳氏来了。

    佟佳氏来了以后并不对胤禩客套,直接就说:“那一位怀孕了!”

    胤禩没想到消息在私下里能够传的这么快!惊讶之余反问道:“您怎么知道?”

    绿珠已经跪下了,胤禩狠狠的瞪了绿珠一眼。这个胆大的奴才!

    佟佳氏替绿珠求情:“你别怪她!这件事情本来就不该瞒着我们!而且绿珠也是担心你,说你这几天都不让王爷进门!”

    绿珠在胤禩杀人的目光下发抖!

    佟佳氏又说:“你这是犯什么糊涂啊?哪能有这样的事情!把好好的人往外推!这不是便宜了别人吗?”

    绿珠低声说:“王爷都歇在松园,并没有去别处。”

    佟佳氏看了一眼绿珠,继续对胤禩说:“你别仗着王爷疼你!就敢这样胡作非为!以后自食苦果了,可是没有后悔药的。”

    佟佳氏说了这些狠话,似乎把心中的怨气都出光了,才柔声劝胤禩:“这个时候,你更应该屈意奉承、小心体贴才是,怎么自己反而拿乔了呢?如果趁着这个时候,能有一个孩子,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是不是?”

    接着又说:“当然了这事情,我们也不着急。可是你把王爷往外推总是不对的。你一向是个聪明的孩子,怎么在这件事情上犯了糊涂呢?”

    跟着又说:“你阿玛和你哥哥们知道了这事,一下子都焉了。也只怪家里的人不争气,让你受了这样的苦。想着有今日,当初还不如求人免了你的牌子,让你自行婚配,只怕你也过的乐意一点。当初一念之差,想着说不定托皇上的福给你指一个稍微好一点的人家,就送你去了。只是现在,白白的让你在这里受委屈。你阿玛真是后悔极了。”

    说到后面眼睛里已经滚下泪珠。

    胤禩对佟佳氏还是有些感情的,这个人从来都是一心一意为他着想的,因此不忍看她痛哭,就劝道:“您别伤心了。还没有到这一步。怎么比我这个当事人还伤心呢?”

    佟佳氏听了最后一句,牵了牵嘴角:“等你生了儿女就知道了。做额娘的都愿意以身替换自己的儿女去受那些苦。”

    这一句话让胤禩想起了良妃,这也是一个一心一意为他着想的额娘。

    胤禩更加柔和的劝道:“我知道了。再不会犯糊涂了,您别伤心了。”

    佟佳氏听了,才道:“最要紧是生一个阿哥出来。”接着又凑过来轻声的说:“要不你回家一趟,我请了高明的大夫,再给把把脉?”

    胤禩听了忙劝阻:“这倒不必。我自己的身体,我自己知道。您放心吧。小阿哥会有的。”

    这话一出,胤禩觉得自己的心突然就定了。这两天那些惶惶不安,左右摇摆的情绪统统的消失了。胤禩明白这是自己的直觉为自己做出了选择。那么,好吧,他就生个儿子。

    胤禩自信的微笑着看着佟佳氏说:“小阿哥会有的。”

    91偷鸡不成蚀把米

    胤禩自那天下了决定以后,就开始计划起来,以便一举得男

    同时京中开始谣言四起。其中一个版本是这样说的,皇太后真是太看重景郡王福晋了,硬把才进门的侧福晋留在宫中不让景郡王沾,传得大家满眼都是羡慕,都感叹景郡王福晋真是一个命好的女人啊。另一个版本自然就说,景郡王福晋容不下侧福晋呢,这不景郡王求皇太后让侧福晋留在宫里呢。而且啊,听说景郡王的侧福晋有喜了呢。传得大家都半信半疑,不能吧,这进门才不到一月的,不可能有喜啊。还是刚才那个可靠啊!

    这样的谣言皇太后不会知道,皇帝也不会知道。

    这样的谣言让皇贵妃冷笑,心中暗骂博尔济吉特氏看你能得意到几时,有了孩子的肚子始终是要大起来的!虽然没能踩十二阿哥一脚,可是起码也要让你感受一下痛的滋味。

    这样的谣言让胤禩心里安慰,很多时候,时间就是一切。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阿颜觉罗氏的肚子什么时候能够大白天下已经不是她自己说了算了。在胤禩把这件事情简单而直白的讲给胤禛听时,胤禩用略显激动的语气对皇贵妃的动机进行了种种推测,然后对自己没有能够挫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