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下一个转奇第30部分阅读

    下一个转奇 作者:肉色屋

    正好是本科的同考官,此人又恰好与他有隙,因此竟起了妒忌之心,使计谋害于他。 又恐他一人之力不够,因此到处煽动蛊惑。幸而,皇上圣明,命我等谨慎办事,方查出此种阴谋,未殃及他人。”

    胤禛一番话从出口之时众人轰轰的糟杂声中,到话末后众人一脸义愤填膺又奇特安静的场面,气氛可以说是完全的逆转。

    胤禛接着说:“此人又有同伙若干,都是心怀嫉恨之人,想借此由头污蔑他人。幸而,这些同伙也均已落网。此事至今,我等总算可以还列为一个清清正正的恩科考场了。”

    场面一时寂静,突然有人爆发出“皇上圣明!”

    接着众人也连呼“皇上圣明!”

    胤禛这才退后一步,用眼光暗示刘纶。

    刘纶一惊一乍之后,稳了稳神情,才开口:“列位若心怀皇恩,就请在几日后的考场上一展所长,日后好为国家出力。”

    众人均都点头,刘纶又道:“此刻已是夜深露重,列位还是先回去好生休息,几日以后考场相见。”

    众人又少待了片刻,问了刘纶一些问题,才陆续散去。

    刘纶见着人都走完了,才真真舒了一口气。

    胤禛已经对福德吩咐:“把这几人押往顺天府,好生看着,待我过后审问。”

    刘纶看着胤禛欲言又止,等着福德带人走了,刘纶才道:“王爷莫不是还要亲自审问?”

    胤禛笑笑说:“不瞒中堂大人,刚刚那谢易安只是其中一个携私抱怨之人,这其中却也有人真有些消息。我若不审问一番,一来未免草芥人命,二来这考题泄漏之事只怕真要石沉大海了。”

    刘纶想了想还是说:“王爷一心为朝廷为皇上,老臣一向佩服,因此刘某有句肺腑之言。”

    胤禛握着刘纶的手道:“大人一片爱护之心,我如何不知。只是大人身为朝廷重臣,我一个皇子很不敢和大人私交密切,大人不妨以平常心待我。”

    刘纶看着胤禛沉静如潭的眼睛,也很快明白过来,他二人若是交好,只怕于他二人都无益处。

    胤禛又说:“君子之交向来淡如水,我们何不效仿?”

    刘纶摇了摇胤禛的手,一笑,先踏步而去。

    105被迫雪中送炭

    被迫雪中送炭

    在路上刘纶已问清胤禛,如何知道那安徽的谢易安是挟私报怨。

    听了胤禛细说,刘纶才知道原来胤禛早已吩咐福德在周围逮人,一见到有逃窜的就立即拘起来进行盘问。终于因着蒋芸的话,左右一分,就有人开始逃窜,立即对这六七人进行盘问,这一盘问便有人不住外漏东西,有了一点眉目。后来因刘仲达的话又一分,就又有一些人逃窜,拘起来一问,就问出谢易安的事情来了。

    刘纶正老大为怀,胤禛却又表示这谢易安只是蛊惑了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说的却是另一件事情。刘纶听了心里岁有准备,但还是往下沉去。

    随即对胤禛表示,一定鼎力支持胤禛调查考题泄露之事

    胤禛含笑不语,只说让刘纶继续凭心做事就可。

    二人先到了隆宗门,等着皇上开早朝。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于敏中、福隆安等人也都陆续来了,接着皇帝一声传召,几位军机大臣就抖擞精神进去了,留下胤禛一人相侯。

    很快皇帝又召见胤禛。

    刘纶已经将此事一一向皇帝禀报,一场丑闻突然以这样完美的方式结束,皇帝心中自然高兴,所以皇帝对着胤禛是难得的和颜悦色。

    不过最后仍然对胤禛说:“举子们都是寒窗苦读,准备成为朝廷栋梁的人,所以你办事要小心甚微,不可冤枉于他们。”

    胤禛这才又出来,往顺天府而去。

    等到胤禛再次回到自己的王府,已经是这一天的华灯初上了。

    胤禛在松园先享用了热气腾腾的毛巾和泡脚汤,接着又享用了热乎乎的合口味的饭菜,才觉得疲劳疏散了一半。

    又问魏全泰:“福晋歇了吗?”

    魏全泰:“福晋恐等着爷呢。苏德业遣人回来报信,福晋就把这些事物准备好了,奴才几个倒是落后了。”

    胤禛听了一笑,这些个奴才惯会看人眼色的,知道福晋得他的意,一向都在他面前替福晋说好话。

    不过,胤禛仍然说:“行了。你也下去吧。叫苏德业明日早上到竹园来侍候。今天也叫他歇着吧。”

    魏全泰低声称是,又替胤禛着了鞋,披上大衣裳,侍候着胤禛入了福晋的院子,有人接了,才往回走。

    今天福晋可没歇着,不过,福晋做的那些事情只怕是王爷允许的。

    魏全泰低低叹了一声,回了自己的屋子。

    胤禩今天确实没有闲着,他找了阿颜觉罗氏来说话。

    语气十分温和,用词十分直接。

    胤禩先说:“王爷昨日半夜被召进宫去,闹出的动静惯大的,只怕你也听到了?”

    阿颜觉罗氏低低的说了声:“是

    胤禩见她自觉的露出不安之情,就说:“你也不必忧心,横竖万事有王爷呢。”

    接着又说:“只是王爷出去之前特意嘱咐我两件事情,一就是小心门户,二就是你了。”

    阿颜觉罗氏闻言只是飞快的看了胤禩一眼,又低下头去。

    胤禛也不想废话:“你我二人虽然不是骨肉血脉,可是照现在看来,日后未必不能情逾骨肉。只是这都是我们内心的想头。别人却未必如此看待。现在,眼看着王爷样样都是好的,只是这子嗣上艰难了一点,如若将这一点补足了,王爷就无后顾之忧了。但是,这中间若是生出些意外的事情来,不要说你,也不要说我,就是王爷也要被人诟病。所以,这几月你千万保重自己,万事小心,平平安安生一个阿哥出来,好叫王爷欢喜

    胤禩这话一说,不要说阿颜觉罗氏面色凝重起来,就是她后面的唐嬷嬷也是面色如铁。

    阿颜觉罗氏面带不安的说:“福晋待我一向关怀备至,而今更是一番肺腑之言,奴才深感福晋厚意。奴才原是一个不足道的人,只是如今有了身子,才显得金贵起来,因此奴自然万事以他为重。”

    阿颜觉罗氏停了一下,才又继续说:“只是今日福晋这一番话,却也让奴才不安。奴才虽然人轻言微,可是为福晋为王爷分忧的心却是十足十的。若是有用的上我的地方,福晋尽请吩咐。”

    这几个月过去,阿颜觉罗氏又长大了一些了。果然,人还是要在逆境中才能飞速成长啊。

    胤禩一面想着一面又说:“你这样说,足见你心诚。我也不瞒你,王府刚立了不足一年,底下的奴才们都是内务府指派过来的,很有些来历不清的。虽然说外面的事情,我们这些院子里的女人们管不到的。可是指不定有那些小人,将主意打到这院子里来,所以王爷特意吩咐我要小心门户。要我说,如今我们两这样子,说起来就是再小心一些也不为过。”

    胤禩看着阿颜觉罗氏想说话的样子,紧接着道:“你只记着我刚才的话,至于其他事情且不用操心。”

    阿颜觉罗氏也紧跟着说:“奴才谨记在心。”

    胤禩又对唐嬷嬷说:“唐嬷嬷,你是个老道的,恒主儿的安危我都托付给你啦。”

    唐嬷嬷忙跪下说:“奴才时刻盯着恒主子,并不敢有一点轻忽。”

    胤禩点头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不怕你笑话,我如今身上有点惫懒,时时感到精力有些不济,因此唯恐有哪里疏忽了,让人钻了空子,因此叫你二人来,特意叮嘱一番,你二人可不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阿颜觉罗氏笑着说:“福晋这是日子还短,现在正是渴睡的辰光,过了头几个月也就慢慢适应过来了。”

    胤禩也笑着说:“毕竟是过来人了,遇事比我清楚些。”

    阿颜觉罗氏忙又谦虚,胤禩又说了几句话,叫她回去好好歇着了。

    胤禩看着阿颜觉罗氏大腹便便的样子,心里想着这第一个棋子总算是落下去了。

    所以当早上郑克方因着胤禩的要求,打探消息回来的时候,胤禩刚收回放在阿颜觉罗氏身上的心思不久。

    郑克方现在兢兢业业,等闲不敢托大,见了谁都和气,对着两个主子更是卖命。

    因此上来就把打听的消息添油加醋的说了一遍,重点当然是突出自家王爷如何能干如何舌战群雄。

    一番话下来,说的口干舌燥,上面的女主子愣是没有给一点反应。

    胤禩自然能从这一番夸大其辞的话语中听出正真的信息来,等着郑克方说完了,才问:“王爷是又随着刘大人进宫了?”

    郑克方连忙说:“是”。

    胤禩便说:“你排几个人去宫门口等着,提着点心、热汤去。”

    郑克方又连忙说:“是”。

    胤禩又说:“以后说事情,别说的像说书的,我不爱听。”

    郑克方立即汗流浃背,脸皮燥红,又应了一声“是”。

    然后又等着胤禩说话,结果胤禩只一声:“去吧。”,就把他打发走了。

    真是想不到这人如今这样会办事了。

    这样一件硬生生让朝廷丢面子的事情,硬是被他掰成了个人的携私泄愤之事,想必皇帝定然喜欢这个结果。这样一来进宫就是褒奖了,没什么好担心的,想必过了中午也该回来了。只是这么短的时间内,难为他抓住了重点,使了一个这样完全的计谋来。

    胤禩心里想着想必是有些事情还没有了结,这人又是一贯的拼命,不回来也是情有可原,但到底心里有点不安。

    只是,胤禛一直到晚膳过了才回来,胤禩的不安已经整整累计了一个下午了。

    但胤禩还记着现在自己身为一个女子,因而还是先把本份尽了,自己在屋子心神不宁的等着。

    因此胤禛前脚刚跨进院子,胤禩已经走到房门外去迎着了。

    胤禛看着胤禩快步向他而来,知道是担心他,因而也走快了几步。

    没等胤禩行礼,胤禛已经拉了他说道:“怎么出来了?在屋里等着便也罢了。”

    胤禩听了就说:“是我心里着急。”

    胤禛拉着他边走边说:“是不是那些个奴才不会说话,没把话说明白?我就在顺天府耽搁了,什么事情也没有,怎么就让你白白担心了呢?”

    胤禩心里想就是因为你在顺天府呆了太多时间,所以我心里才有不详的预感。

    一面却说:“那些个奴才到是说了。只是我心里还是担心,王爷这一去就是一整天,饭没有好好吃,汤没有好好喝,更不用说好好歇息一下了,想着王爷的身体是不是受的住?”

    胤禛笑眯眯的看了胤禩一眼,一面坐下来一面说:“又不是纸糊的人!莫说是只这样一夜了,就是十天八天的来,也是不妨的。”

    胤禩对这话并不接口,而是顺手奉了一盏茶给胤禛。

    胤禛接了好了一口,吐了一口气。

    胤禩才说:“看王爷的样子,事情是顺顺利利的办好了。今儿王爷就好好歇一歇,养养精气神。”

    胤禛笑着说:“也还算顺利。毕竟都只是读书人,一威二吓的也就震住了。”

    胤禩腹诽,那你一下午又是在忙什么呢?

    只听胤禛又说:“要说这件事情,难办的不是闹事的举子们,而是又查明到底是谁泄露了考题!”

    这话一出,胤禩觉得自己的预感成真了。

    只是还要进行最后一搏,胤禩准备开始劝:“王爷是想把这背后的事情都查明了?”

    胤禛喝着茶,不以为意的点头。

    胤禩开始劝:“要我说,王爷这是何苦呢?皇帝都已经对天下发了明旨,说考题泄漏之事纯属子虚乌有。王爷现在又要去查,这不是打朝廷和皇帝的脸面吗?”

    胤禛放下茶杯,看着胤禩认真的说:“我自然知道皇帝明旨已下了。不过,这只是面上的事情了,这里子如何,我们自然都是明白的,有道是空|岤不来风。而且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了,朝廷还帮着掩盖了一番,将来只会纵得这帮人越来越无法无天。所以这件事情是必须办的!只是现在面上已经这样说了,说不得我也要多费点劲、暗暗的查了,而且就是立即查明了也不能将人就办了,需等以后慢慢的找一个由头把这人办了也就是了。”

    我看你是自讨苦吃!胤禩把这句话硬咽了下去。

    刚想着这人做事有长进了,怎么转眼之间又犯轴了呢!就他这样能讨得了什么好!是皇帝喜欢了还是能让臣子们喜欢了?

    胤禩忍了忍,才说:“王爷自然是一心为朝廷着想。可是如今却是谨慎一点的好。前头的事情刚刚了解,王爷这时候如果硬顶着干,万一有人在背后做点什么,到时候王爷不是腹背受敌?”

    胤禛听了倒并不气恼,只是说:“这件事情是皇帝要办的,而且几位大学士都是乐意办的。”

    停了一下继续说:“这试题泄露之事如果不查清,几位大学士只怕都下不来,刘纶还是本科的主考官呢。这谣传起来说科科试题都有泄露,这满朝的科举出身的官员都不用立足了。所以这事一定要查清,不仅要秘密的查,而且要快要准要狠。”

    胤禩觉得有点透不过气来,因为胤禛说的也实在有理,可是胤禩心里实在不愿意他干这事情。

    胤禩接着劝:“本科本是为了皇太后八十圣寿而举行的,是一件惠及天下的好事。这事情只怕是皇帝要让人拿来津津乐道的,你这样一查,必然在朝上掀起一股波浪来。虽然说要找了别的由头,可是止不住到时候有心人利用攀扯,届时一件美事变成了坏事,皇帝的脸上必定不好看。”

    胤禛沉思,胤禩紧接着说:“而且,你这一动,不知道要牵扯出多少人来,到时候多少人针对你?王爷不能不虑啊!”

    胤禩真当是语重心长了。当年他这样劝过谁,也就是十四弟了,还是半心半意。

    胤禛蹙着眉头,半天没说话,胤禩也顾虑到他总是个皇子,因此,就等着了。

    谁知胤禛后面的话说出来,直叫胤禩吐血。

    胤禛说:“福晋句句肺腑,事事为我考虑,足见真心。人生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啊?”

    胤禩听了面孔发白,偏又不能发作。

    胤禛又说:“你说的这些,我本来是不太在意。不过现在被你一说,想着也是不能疏忽了,如此倒是还要想个万全之策,怎样把事情办了还要让众人喜欢。”

    胤禩真的是血气上涌。敢情他说了这么多,对他来说都是济困解危、雪中送炭之举了!

    胤禛这边还在说:“有福晋在后面看顾,我有何后顾之忧呢?这件事情还要多谢福晋提点了。”

    胤禛说着还假意给胤禩作了一辑,胤禩正在努力控制自己的呼吸和血液流动的速度。

    胤禛如何不知道自己这是叫她跳了坑了,只是他向来喜爱逗胤禩,而且胤禩又说的句句在理。

    因此又说:“只是还要继续劳烦福晋帮我把刚才说的一条一条拟了出来,然后我们一起一条一条的想好对策。如此一来,必定万无一失。”

    胤禩真想直接甩袖子走人了!

    可是,胤禛又说:“想必福晋必定舍不得我一人为此事忧心吧。”

    胤禩深呼吸再深呼吸,终于说道:“王爷有命,我如何敢不从。”

    胤禛立即笑眯眯拉着胤禩去了旁边的书房,亲自为胤禩磨墨,侍候茶水。

    胤禩心里也只有安慰自己说,既然扭不过来,也只有帮着他把事情做完美了才行。

    二人讨论了半宿,又用了夜宵,才歇下了。

    第二天胤禛早早去上朝,特意嘱咐绿珠好好守着福晋,谁也不让打扰。

    作者有话要说:jj最近有多抽,大家留言有多难,我回复时就有多难,所以大家原谅则个, 回复难,抽留言什么的我都忍了,可是发文都要发3次以上,我真是orz了

    所以大家的留言我在这里统一谢了,其他都不说了,咱还是努力写回报大家

    106终于志同道合了

    胤禩醒来以后,又把昨天晚上他和胤禛一起写东西拿出来,准备细细的过了一遍。

    看着看着,他慢慢的恍惚起来,自己似乎回到了从前,不是那个千疮百孔的自己,而是最初的最初。

    那时候,他何尝不是这样把圣祖指派给自己的每一件差事,都这样细细的过了一遍又一遍,想着如何事事周全、面面俱到。那时候他也是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为皇帝办事,只是自己的抱负慢慢的施展不开,慢慢的发现了官场黑暗、党争动辄,慢慢的他的周围自然而然的有人一批人,慢慢的他的肩膀就扛上了那些人的欲望那些人的野心,慢慢的他就朝着那条必须走的路走了下去了,慢慢的他就觉得这条路是自己一心一意要走的唯一一条路了。

    可是现在他好像回去了,他又可以按着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法开始实现自己的抱负了,胤禩的心充满了喜悦。

    他喜悦原来他的内心之中竟然还有这样一个自我存在,他以为经过这么多年的尔虞我诈,他早就把那个最初的自己丢失了,他早就忘记了自己最初的雄心壮志、自己最初的崇高理想。可是它却还在,只是被往日种种蒙蔽了。而现在它终于又显露了出来,不在蒙尘了。

    胤禩回忆着昨天晚上他和胤禛两个人一条一条的推演将会发生的事情,然后又一条一条的琢磨对应之法。最终完成的时候,胤禩的心里自然而然的升起了一股自豪感,而胤禛似乎更为激动。胤禩想着胤禛面色激动、语声激昂的向他描述未来大清朝将有的样子。听着他一件件、一桩桩的剖析当前的弊病,又一一举例解决之道,胤禩恨不得化身男儿,去助他一臂之力,为他也为自己实现梦想。

    两个人完全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惫,就这样孜孜不倦的说着,谈着,一直到深夜,还是绿珠上来提醒他们安歇,胤禛顾虑到他的身体才止了这场谈话。

    胤禩第一次认为胤禛是配得上这天下、这大清、这皇位的。第一次他在内心中承认这个人并不比他上辈子见过的和这辈子见过的皇子阿哥们差,而这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也是第一次胤禩接受了,愉快的接受了胤禛对政治对时局的想法和随之而来的行事方针,并在内心中承认这个人心中所想所念正是他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盼望的,是他自己在内心中作为皇帝模拟了多次的事情。第一次胤禩在内心中不情愿的承认,如果他的抱负能够胤禛都能一一实现的话,皇位于之他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要紧。

    胤禩带着满满的喜悦和安心入睡。

    然而醒来以后,这喜悦却立减了一半,而且马上被酸涩填满。

    胤禩的脑中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上辈子自己作为一个男人作为一个皇子没有实现的梦想,而今却有大量的机会去实现,而且还是作为一个女人。`

    虽然内心酸涩,可是因为昨天已经起来的渴望,经过了两辈子的沉寂,到了现在却是再也不能压住,况且在胤禩的内心深处也不愿意自己再次的失去实现最初梦想的美好机会。   因此用了膳食以后,胤禩再次的拿起了昨天的条陈来,对每一个可能会出现的状况细细的推演了一边,直到总算觉得万无一失了,才放下心来。

    用了绿珠递来的点心和汤水,杨和福进来说恒主子来请安了。

    胤禩立即回到了现实中,啊,还有阿颜觉罗氏,还有她肚子的孩子。

    阿颜觉罗氏软软和和、恭恭敬敬的给胤禩请了安,站着说了几句请福晋好好休息,爱护身体之类的话,又软软和和、恭恭敬敬的告退了。

    胤禩盯着阿颜觉罗氏的背影半天,心里慢慢的纠结了起来。

    要说阿颜觉罗氏也并没有大错,而子嗣对一个女人有多重要,胤禩在上辈子的时候,作为一个男人都是非常清楚的。他真要对阿颜觉罗氏下狠手吗?

    昨天的一夜深谈,让胤禩更加明白胤禛绝对是一个心思细腻、思路周全、沉着冷静的人,再加上王府如今的样子,胤禛能发现他眼皮子底下的这起阴谋也未可不知。如果胤禛发现了,胤禩相信自己和肚子里的孩子肯定是还能活着的,可是这以后若是想让胤禛对他心心相印,遇事都一一相告,那是没有可能了。这样一来,他的满腔的抱负眨眼就成空了。

    胤禩想到这一层,心里不禁一滞。

    可是转瞬又想到后宫中、内院中女人们的殊死搏斗,为了自己的地位,为了家族的荣光,为了自己的儿子。难道他真的要放任一个这样的人在自己身边,对自己虎视眈眈吗?

    胤禩眼神暗了下来。自阿颜觉罗氏过了五个月以后,他已经多次找了人看阿颜觉罗氏的肚子,十个中有七个说是一个阿哥,另外三个也只是含糊其辞。所以阿颜觉罗氏这一胎基本上就应该是男孩了。

    养虎为患绝对应该时刻牢记心中。胤禩在自己狠狠的提醒自己。

    决不能因为昨天和胤禛畅谈理想,就对阿颜觉罗氏心软起来。

    然这句话一出,胤禩自己却又突然醒悟阿颜觉罗氏是阿颜觉罗氏,而胤禛的子嗣是胤禛的子嗣,这两个完全可以区分开来。

    以胤禛现在对阿颜觉罗氏的态度只怕阿颜觉罗氏起复相当无望,只是阿颜觉罗氏现在还不能死。可是只要她留着,至于她能不能再生孩子只怕胤禛是不会在意的。

    如果阿颜觉罗氏这次没有趁机做点什么的话,那么就留下肚子里的孩子吧。至于其他的以后再说吧。一个孩子要长大也是千难万难的。

    胤禩的心左右摇摆。最终还是在心里做出了留下孩子的决定。当然这一切还要看阿颜觉罗氏的表现,如果她起了坏心,那也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这一天胤禛仍然回来的很晚。

    虽然两天来胤禛忙的马不停蹄,可是仍然精神奕奕。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件事情完成后所会达到的效果,想到自己府里那个能干、美丽的女主人,胤禛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轻快。

    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过去,背后有十三弟站着的过去,凡事都有人商量,凡事都有人去办的过去。只要主意被他说出来,就有人上来去完善、去执行,然后事情就完完全全的按照他的原本的思路或者比他的思路更好的呈现在他的面前。

    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自己的身体还强健,那时候十三弟还站在他的旁边,那时候八爷党已经消失殆尽,那时候年羹尧、隆科多已经伏诛,那时候令出必行而且行必严,那时候大清步步强大。

    现在他突然又有了那时候的感觉,这却是一个女人带给他的。

    如果是以前,有人跟他说有一天有一个女人会站在你的身后像十三弟那样支持你帮助你,胤禛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先不说十三弟和他之间融入血脉的兄弟之情,那种一起舔过血的感情是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比拟。更不用说十三弟过人的智慧,岂是一个女人能够拥有的。

    可是就在昨天,他也终于在内心中承认,这个女人,一直以来给他带来新鲜和愉悦的女人,在才智和心思上也丝毫不逊色于一个男人。如果够坦诚一点,他甚至会承认这个女人的才智和心思足以和他匹敌。如果她的眼见能够再开阔一些,如果她不是被困于高墙之内,胤禛想着或者她会有和他一样的见识也不一定。

    就在昨天晚上,胤禛得到了长久以来的身心合一,或者说是身体和思想的合一,他喜爱着的这个人恰好是他的知己,他爱着的这人也真好爱他。

    胤禛昨天晚上几乎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和激动,拉着她,将自己在心里描绘过千百遍、上辈子来不及实现的大清景象向她一一描述。看着她的眼睛、她的反应,胤禛觉得自己完全被理解了。

    胤禛想起自己昨天晚上一时忘形,竟然不顾她的身体拉着她讲了半宿的话,累的她今天早上他起身的时候还沉沉的睡着。胤禛想起今天早上看到搁在自己肩膀上的雪白面孔和那黑鸦鸦的头发,心里不禁再次的柔软一片。

    上辈子做过皇帝的胤禛很明白自己已经幸运到了极点,遇到了她,而且这人还是他的福晋。上一辈子,那拉氏和他虽然是少年夫妻,可是这其中更多的敬而非情爱,至于李氏和年氏,虽然两个人都合他的意,可是他对他们的宠爱并不比福禄来的多,更不用说心灵上的契合了,虽然年氏家学渊源,堪称一代才女,但也只是在诗词歌赋上能够和他讨论一二罢了。而现在,胤禛觉得他心中所有对女人的野望都将可能一一实现。

    因此早上,胤禛内心喜悦身体愉悦的办差去了,而现在他走在回府的路上,内心之中除了愉悦还有满足。

    回到府里的胤禛,直接就去了竹园,用了膳之后,才看到胤禩修修补补过的那张条呈,然后胤禛的心立即被更多的喜悦充满。

    和胤禩昨天晚上进行探讨时,好几次胤禩的思路都让他极其吃惊,他没有想到原来同一件事情,还可以用这样完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而现在,这张纸上又多了好几种应对同一个结果的不同方案。

    胤禛看着安安静静坐在他身边的胤禩,忍不住就说:“若你是男儿,我必封你为相,让你大展拳脚,于社稷于百姓创一番大事业出来!”

    胤禩惊愕的抬起头来,虽然你有大志,但是这话还是不能说,是吧。万一隔墙有耳,咱们都完蛋了。

    胤禛又说:“而今你身为女子,只好站在我的身后,为我出谋划策了。”

    胤禩看着胤禛的表情听着胤禛的语气,意识到胤禛的有多么的认真。

    胤禛确实非常认真,以前他也说过类似的话,但那时更多的是调笑与戏谑,而这一次是完完全全的认真

    胤禩过了一会儿才能找回自己的声音,微笑:“王爷容我如此放肆,讲尽心中所想所思,已经是对我天大的恩惠了。”

    胤禛看着胤禩微笑的脸说:“你也知道如今我们的处境。我是万万不能让只周旋于这高墙之内的。所以,这以后还要有劳福晋了。”

    胤禩听了这话一时间惊喜莫名,这还是第一次胤禛直接的坦率的对他说,我需要的你的建议你的指导。

    现在,自己终于可以句句明目张胆,事事直言相告。

    只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胤禩说:“王爷太过看重我了,常活动在内院,所见所闻不过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

    胤禛像是料到了胤禩要说的这句话,胤禩刚刚说完,胤禛就笑了,胤禩立即有点不妙的感觉。

    果然胤禛说:“我的书房自然是随时向福晋敞开的。”

    胤禩听了心里大喜,可是转念一想,嘴上就说:“王爷这样待我。我本该秉着恭敬不如从命的意思痛痛快快的应了。可是王爷如此真心实意的待我,我自然也要为王爷肝脑涂地的着想。王爷日日歇在我这里,底下奴才们尚有微言,如果王爷的外书房还让我任意进去,底下的奴才们只怕又要大惊小怪一番了。王爷也知道如今我们府里的奴才口风不严,这万一传到了外面,于王爷是大大的不利。因此,我想着有什么事情王爷在这里和我说一说,也是一样的。”

    胤禛听了这话,内心之中只剩下知己啊,贤妻啊,这样的字了。

    心中觉得胤禩所说实在在理,也就应了,可是仍然对胤禩说:“这府里,你是唯一的女主子,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胤禩知道胤禛再次念着他的好了,微笑着表示王爷厚爱。然后就顺便的转移话题:“今日刘大学士府里送了帖子过来,原来本月十八日是刘夫人七十大寿之喜。我看着我们应该恭贺一番,只是不知道我亲去是不是合适?”

    其实胤禩是非常想去的。刘统勋是本朝的重臣,现在还掌着翰林院,可以说门生遍地,更有其子刘墉在官场已经沉浮二十年,行事向有章法,只怕日后又是一位军机大臣。

    可是他现在身为皇子福晋,很多时候只有别人来拜会他,他自己出面的场合实在少之又少,而这一次勉强够得上让他出面,可对方又是一方重臣,生怕从往过密碍了皇帝的眼。

    胤禛也想到了同一点,不过胤禛并没有胤禩的担心。主要是刘统勋这个人,虽则老尔你坚,可是确确实实是一块又硬又臭的石头。如果说皇帝只对一个臣子的忠心放心的话,那么这个人现在非刘统勋莫属。

    因此,胤禛便说:“既然送了帖子来,你就去吧。大学士是本朝的大儒,我们也应该多加敬重才是。”

    这一天胤禛仍然回来的很晚。

    虽然两天来胤禛忙的马不停蹄,可是仍然精神奕奕。想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以及这件事情完成后所会达到的效果,想到自己府里那个能干、美丽的女主人,胤禛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轻快。

    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过去,背后有十三弟站着的过去,凡事都有人商量,凡事都有人去办的过去。只要主意被他说出来,就有人上来去完善、去执行,然后事情就完完全全的按照他的原本的思路或者比他的思路更好的呈现在他的面前。

    胤禛觉得自己回到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候自己的身体还强健,那时候十三弟还站在他的旁边,那时候八爷党已经消失殆尽,那时候年羹尧、隆科多已经伏诛,那时候令出必行而且行必严,那时候大清步步强大。

    现在他突然又有了那时候的感觉,这却是一个女人带给他的。

    如果是以前,有人跟他说有一天有一个女人会站在你的身后像十三弟那样支持你帮助你,胤禛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先不说十三弟和他之间融入血脉的兄弟之情,那种一起舔过血的感情是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比拟。更不用说十三弟过人的智慧,岂是一个女人能够拥有的。

    可是就在昨天,他也终于在内心中承认,这个女人,一直以来给他带来新鲜和愉悦的女人,在才智和心思上也丝毫不逊色于一个男人。如果够坦诚一点,他甚至会承认这个女人的才智和心思足以和他匹敌。如果她的眼见能够再开阔一些,如果她不是被困于高墙之内,胤禛想着或者她会有和他一样的见识也不一定。

    就在昨天晚上,胤禛得到了长久以来的身心合一,或者说是身体和思想的合一,他喜爱着的这个人恰好是他的知己,他爱着的这人也真好爱他。

    胤禛昨天晚上几乎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和激动,拉着她,将自己在心里描绘过千百遍、上辈子来不及实现的大清景象向她一一描述。看着她的眼睛、她的反应,胤禛觉得自己完全被理解了。

    胤禛想起自己昨天晚上一时忘形,竟然不顾她的身体拉着她讲了半宿的话,累的她今天早上他起身的时候还沉沉的睡着。胤禛想起今天早上看到搁在自己肩膀上的雪白面孔和那黑鸦鸦的头发,心里不禁再次的柔软一片。

    上辈子做过皇帝的胤禛很明白自己已经幸运到了极点,遇到了她,而且这人还是他的福晋。上一辈子,那拉氏和他虽然是少年夫妻,可是这其中更多的敬而非情爱,至于李氏和年氏,虽然两个人都合他的意,可是他对他们的宠爱并不比福禄来的多,更不用说心灵上的契合了,虽然年氏家学渊源,堪称一代才女,但也只是在诗词歌赋上能够和他讨论一二罢了。而现在,胤禛觉得他心中所有对女人的野望都将可能一一实现。

    因此早上,胤禛内心喜悦身体愉悦的办差去了,而现在他走在回府的路上,内心之中除了愉悦还有满足。

    回到府里的胤禛,直接就去了竹园,用了膳之后,才看到胤禩修修补补过的那张条呈,然后胤禛的心立即被更多的喜悦充满。

    和胤禩昨天晚上进行探讨时,好几次胤禩的思路都让他极其吃惊,他没有想到原来同一件事情,还可以用这样完全不同的方法去实现。而现在,这张纸上又多了好几种应对同一个结果的不同方案。

    胤禛看着安安静静坐在他身边的胤禩,忍不住就说:“若你是男儿,我必封你为相,让你大展拳脚,于社稷于百姓创一番大事业出来!”

    胤禩惊愕的抬起头来,虽然你有大志,但是这话还是不能说,是吧。万一隔墙有耳,咱们都完蛋了。

    胤禛又说:“而今你身为女子,只好站在我的身后,为我出谋划策了。”

    胤禩看着胤禛的表情听着胤禛的语气,意识到胤禛的有多么的认真。

    胤禛确实非常认真,以前他也说过类似的话,但那时更多的是调笑与戏谑,而这一次是完完全全的认真。

    胤禩过了一会儿才能找回自己的声音,微笑:“王爷容我如此放肆,讲尽心中所想所思,已经是对我天大的恩惠了。”

    胤禛看着胤禩微笑的脸说:“你也知道如今我们的处境。我是万万不能让只周旋于这高墙之内的。所以,这以后还要有劳福晋了。”

    胤禩听了这话一时间惊喜莫名,这还是第一次胤禛直接的坦率的对他说,我需要的你的建议你的指导。

    现在,自己终于可以句句明目张胆,事事直言相告。

    只不过这里还有一件事情,要解决。胤禩说:“王爷太过看重我了,常活动在内院,所见所闻不过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

    胤禛像是料到了胤禩要说的这句话,胤禩刚刚说完,胤禛就笑了,胤禩立即有点不妙的感觉。

    果然胤禛说:“我的书房自然是随时向福晋敞开的。”

    胤禩听了心里大喜,可是转念一想,嘴上就说:“王爷这样待我。我本该秉着恭敬不如从命的意思痛痛快快的应了。可是王爷如此真心实意的待我,我自然也要为王爷肝脑涂地的着想。王爷日日歇在我这里,底下奴才们尚有微言,如果王爷的外书房还让我任意进去,底下的奴才们只怕又要大惊小怪一番了。王爷也知道如今我们府里的奴才口风不严,这万一传到了外面,于王爷是大大的不利。因此,我想着有什么事情王爷在这里和我说一说,也是一样的。”

    胤禛听了这话,内心之中只剩下知己啊,贤妻啊,这样的字了。

    心中觉得胤禩所说实在在理,也就应了,可是仍然对胤禩说:“这府里,你是唯一的女主子,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胤禩知道胤禛再次念着他的好了,微笑着表示王爷厚爱。然后就顺便的转移话题:“今日刘大学士府里送了帖子过来,原来本月十八日是刘夫人七十大寿之喜。我看着我们应该恭贺一番,只是不知道我亲去是不是合适?”

    其实胤禩是非常想去的。刘统勋是本朝的重臣,现在还掌着翰林院,可以说门生遍地,更有其子刘墉在官场已经沉浮二十年,行事向有章法,只怕日后又是一位军机大臣。

    可是他现在身为皇子福晋,很多时候只有别人来拜会他,他自己出面的场合实在少之又少,而这一次勉强够得上让他出面,可对方又是一方重臣,生怕从往过密碍了皇帝的眼。

    胤禛也想到了同一点,不过胤禛并没有胤禩的担心。主要是刘统勋这个人,虽则老尔你坚,可是确确实实是一块又硬又臭的石头。如果说皇帝只对一个臣子的忠心放心的话,那么这个人现在非刘统勋莫属。

    因此,胤禛便说:“既然送了帖子来,你就去吧。大学士是本朝的大儒,我们也应该多加敬重才是。”

    胤禩听了非常愉快的点头,心中暗自盘算他将见到的哪些人。

    107当局者迷

    三月十八日,刘府正门大开,迎接宾客。

    胤禩带着相宜的寿礼在王府兵卫的护送上坐着轿子直接来到了刘府宴请女客的花厅。

    刘老夫人已经带着自己的儿子媳妇、孙子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