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药结同心第3部分阅读

    药结同心 作者:肉色屋

    忙忙的向村中而去。

    身后妇人们关于娶媳妇当娶什么样的议论依旧在继续,谢嫂子不屑的撇嘴角,你们这些吃喝还顾不上的人懂什么,哪里知道有钱人的喜好,那等人家的姑娘,如不是家里遭了罪,就里长这等门楣想都别想。

    谢嫂子心里想着走到村口,喊过自己家光着屁股正疯跑的孩子,将木盆塞给他让他送回家,自己则理了理皱巴巴的衣裳,往里长家去了。

    “种地的事别想…”

    当听了刘梅宝的想法后,从昨天起就一直沉默的宋三娘子忽的开口说道。

    “为什么?”刘梅宝不由问道。

    听她讲的跃跃欲试的周良玉和青丫也不解的看过来。

    宋三娘子嘴边浮现一丝自嘲,停下经布,“说是荒地,如果我们去种,那便不是荒地。”

    青丫尚且愣愣的没明白,刘梅宝和周良玉却是明白了。

    “那如果把这荒地变成我们的呢?”刘梅宝想了想又问道。

    “不可能。”宋三娘子嘴里咬断一根打了结的棉线说道,“想都不要想。”

    039;);

    第十章 树皮

    虽然官府鼓励开荒,但也不是说随意就能把一片荒地变成自己的。

    周良玉低声给她解释了荒地变成个人需要的各种繁杂手续。

    听到主要是给官府打交道,想来他们如今的身份,能避免跟官府打交道还是避免的好,万一哪里出了差池,一家都被当做余党关起来可就惨了,刘梅宝了然点了点头。

    “那如果我们租呢?”刘梅宝又问道。

    “租地来种草药?”宋三娘子嗤了声,“人家种粮食还不够吃呢,再说,也没人舍得让你瞎种坏了肥力。”

    “那就是没办法了…”刘梅宝叹了口气,将手里的柴抱好堆到墙角,旋即笑了笑,“还是先老老实实的挖草药,先把日子过下去,再说以后…”

    回过头,见宋三娘子看着她,目光中带着审视以及微微的惊异,见她看过来,便移开了视线。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的三个孩子都每天泡在山上,除了打柴外就是跟着刘梅宝挖草药。

    “这个树皮不是整个剥下来?”周良玉问道,看着刘梅宝小心翼翼的将一棵厚朴树的树皮只剥下一半。

    “树皮不能剥下一圈的…”刘梅宝笑道,“要不然,树会死的…”

    周良玉哦了声,接过刘梅宝递来的树皮小心的放好,跟着她走向另一棵树。

    “我来试试。”他主动说道。

    刘梅宝将手里的菜刀递给他,当初拿了家里的菜刀来,宋三娘子可是很不愿意,一把菜刀十几文钱呢,指点着周良玉小心小心再小心。

    “一棵树而已…妹妹也太小心了,山上这么多呢,死一棵怕什么,既然整个树皮都能用,要我说咱们干脆砍了一棵全剥了…”周良玉笑道。

    厚朴树树龄二十年以上才是最正宗的入药,已经被列为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了,刘梅宝颇有些感叹的拍了拍树干,当然,现在还没那么珍贵,但她还真下不得手。

    她曾经跟着老师去林场剥过厚朴树皮,剥完之后都是用新塑膜包扎好,小心的呵护,如今用菜刀剥树皮,剥完了不管也就罢了,还要砍树…

    “砍了没人管吗?”她迟疑的问道。

    “谁管啊…”周良玉也动心了,舔了舔嘴唇,围着树转圈。

    最终在几番挣扎后,刘梅宝道德天平倾斜了,选中一棵胸径达到二十多厘米的厚朴树。

    经过三天的奋战,这棵高十几米的树被分成几段散落在眼前,虽然周良玉说砍树对于乡人来说没什么,但刘梅宝还是如同做贼一般忐忑不安,让大家分批分次将树运回家,且藏在屋子里。

    “这些根皮就直接剥下来卷成筒…”

    “…对,就这样…”

    “…去烧水…干皮我来弄…”

    “为什么要烧水?”

    “…干皮是需要烫软的…”

    接下来的几天,有心的乡人会看到,周家的小院里变得忙碌而热闹,还有奇怪的味道散开。

    “周家已经开始吃树皮了!”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开了。

    谢嫂子走到周家门前时,看到院子里只有那个姑娘坐着,低着头,面前堆着许多树皮,手不停的将树皮卷成双筒。

    真是奇怪,这是在做什么?谢嫂子很是疑惑,那姑娘已经察觉到她的脚步,猛地抬起头。

    “姑娘…”谢嫂子忙扬起笑脸打招呼。

    她的话音未落,就见那姑娘受惊一般一把抱起眼前的树皮冲进屋子里去了。

    听说那些富贵人家的姑娘都是轻易不见外客,那么眼前这姑娘是守规矩回避吗?

    谢嫂子有些不知所措的站在门前。

    织布声停了,宋三娘子从屋内走出来,眯着眼看过来。

    “是谢嫂子啊”她说道,一面请她进来。

    刘梅宝抱着树皮进了屋子后,就失笑了,她潜意识里还是认为自己盗伐了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乍见生人来,还是想避开。

    笑了一时,隔着门缝往外看,见宋三娘子和那妇人在院子里坐了,也便不出去了,就席地坐下来,接着卷双筒,院子里的说话声透过门缝不断传进来。

    “这房子你们住了一年多了吧…”东拉西扯一番后,谢嫂子忽的说道。

    宋三娘子眉眼一跳。

    “是,多亏里长心善,要不然我们孤儿寡母的还不知道流落哪里去…”她垂了视线低声说道,“还容我们先欠着房租…”

    “不是我自夸我们自己家人,我们家大伯,就是个善人…”谢嫂子笑呵呵的说道,接下来就是好一顿夸。

    在屋子里的刘梅宝听了不由笑,瞧这把里长说成一朵花一般的架势,莫非是要给宋三娘子说媒?

    不对呀,从周良玉的话里可以知道,这里长是有老婆的,难不成想要讨小?

    果然古代男人家里有点钱就想享齐人之福,田舍翁多收了三五斗粮食,也想要再纳一妾这句话果然不假……

    “不过,如今的日子谁都不好过…”

    那谢嫂子的话接着传进来,刘梅宝点点头,这意思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宋三娘子自然也听得懂她的意思,面色沉重几分,她早知道人家这房子不会让她们白住,不过是能拖一日不提钱便是一日罢了。

    “等再织两块布,就凑些钱先付上…”她低声说道,“不知道要…”

    她想问问房租是多少,话没说话,谢嫂子已经笑着打断她。

    “…急什么”她说道。

    刘梅宝放慢手里的动作,竖起耳朵。

    “…你家姑娘该说人家了吧……”

    039;);

    第十一章 取舍

    里长有一个儿子,去年媳妇死了,还没再娶。

    “老实,肯干…”谢嫂子笑咪咪的说道。

    刘梅宝贴在门缝上,只看到宋三娘子的背影,看不到她的神情。

    “…我知道你们家先前是…”谢嫂子见宋三娘子不说话,斟酌一刻,又接着说道,“…可是眼下…姑娘也不小了…虽然是个庄稼人,但家里也不缺吃穿,人虽说大了些,但老实……”

    “你看青丫行不?”宋三娘子忽的说道,抬起头。

    谢娘子和刘梅宝都是一愣。

    “我家姑娘,是不行…”宋三娘子说道。

    “怎么?三娘你还是瞧不上…”谢嫂子的脸色微微有些难看。

    “瞧上瞧不上,我也做不得主。”宋三娘子淡淡说道,声音低了一些。

    刘梅宝贴在门缝上也没听到她接下来的一句话说的什么,只见谢娘子的神色变了变。

    “…这个丫头呢,虽然是个丫头出身,但是自小就被买来,是跟着我家姑娘一起长大的…”宋三娘子淡淡说道,“说是丫头,吃穿用度比别人家的姑娘差不到哪里去……”

    谢嫂子抿着嘴没说话,眼光闪烁,显然是在合计。

    “那我回去问问…”她琢磨一刻,站起身来说道。

    宋三娘子点点头站起来送她。

    周良玉和青丫背着一大捆柴迎面走来,看到她们忙笑着打招呼。

    谢嫂子笑咪咪的狠狠看青丫,只看的青丫心里发毛。

    “这花嘴婆子来做什么?”青丫放下柴,看着从屋子里走出来的刘梅宝,不解的挠头问道。

    刘梅宝迟疑一刻,看了眼宋三娘子。

    “来给你说门亲。”宋三娘子说道。

    青丫愣了下没反应过来。

    “娘,给谁说?哪一家?”周良玉开口问道,面上有些吃惊。

    “里长家的儿子…”宋三娘子说道。

    话音未落,那边反应过来的青丫哇的一声就给宋三娘子跪下了。

    “舅夫人,青丫不要…”她小脸发白叩头哭道。

    “娘,里长家的儿子…”周良玉皱眉道。

    “不就是丑点年纪大点…”宋三夫人哼了声,“有吃有穿就好了,还讲究什么…”

    青丫哭声更大了,转身跪行抱住刘梅宝的腿。

    “姑娘,姑娘,青丫不要离开姑娘…”

    刘梅宝忙伸手拍着安抚她,一面低声问什么,却因为青丫哭的岔气而得不到回答。

    “娘,”周良玉咬了下下唇,走近宋三娘子几步,压低声音道,“听说那人先前的媳妇是被他活活打死的……”

    宋三娘子面色微沉,瞪了他一眼,“少给我胡说…”一面被青丫的哭声扰得心烦,将手里的拐子猛地让地上一扔,竖眉厉声喝道,“小蹄子给我闭嘴!”

    青丫的哭声顿时一止,带着几分惊惧看着宋三娘子。

    “一个小奴,别说要你嫁人,就是卖了你又怎的?哪有你哭哭啼啼的份!”宋三娘子喝道。

    青丫面色颓然,似乎也才想起自己是个奴婢。

    奴婢是没有权利的,生死都在主人家手里,更何况婚嫁。

    夜深的时候,刘梅宝卷完最后一片树皮,走进屋内,看着卷缩在墙角木板上的青丫,面朝里小小的肩头抖索,显然在低声哭泣。

    “青丫…”刘梅宝走过去,在木板上坐下来,低声唤道,“你不想嫁?”

    诚然,刘梅宝不能以自己的理念来为青丫考虑,什么两情相悦,精神追求之类的,不适合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古人,她白日之所以没开口发表意见,就是记着曾经看过的一个网络穿越小说,就是女主好心为丫鬟考虑,回绝了丫鬟去给人做小妾的机会,结果反而被丫鬟记恨,认为坏了自己的前途姻缘。

    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她不敢也不能替任何人做决定。

    更何况从谢娘子的话里听出,这里长家的条件算是不错,至少温饱不愁,没想到青丫的反应这么大。

    “姑娘…”青丫低声呜咽。

    “那不想嫁就不嫁了,什么大事”刘梅宝笑道,抚着她的头。

    “姑娘…真真的?”青丫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的看着姑娘。

    刘梅宝点点头,“这有什么真假的,这么大的事,哪能开玩笑。”

    青丫张大嘴怔怔看着刘梅宝,家里穷,晚上油灯什么的想都别想,屋子里只有从小小窗子里透进的点点星光,昏昏的看不清对方的表情,但眼前这具依旧瘦小的身影,却带给她前所未有的心安。

    “姑娘…”她哇的大哭出声,抱住刘梅宝。

    第二日一早,还没等刘梅宝去找宋三娘子说这件事,谢嫂子就上门了。

    “姑娘这么早起了”她笑咪咪的打招呼,目光在刘梅宝身上扫来扫去,见这姑娘冲自己笑了笑,不由有些受宠若惊,自从这一家人来了这里,这姑娘几乎没怎么出过门,偶尔隔着门看到了,连长什么样都看不清,更别提给个笑脸了。

    虽然穿着葛布麻衣,但掩不住模样秀丽,跟这些乡下的女人们从里到外都完全不同。

    真是可惜…谢嫂子几乎要忍不住啧啧两声,旋即又看到站在屋门的青丫,小丫头一副娇怯的模样,瞧那眼神跟小兔子似的,啧啧…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姑娘…”谢嫂子张口要说话。

    “不知道这房租要多少?”刘梅宝忽的开口说道。

    “说什么房租一家人了都…”谢嫂子愣了下,笑道。

    “可不敢,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哪能白住里长的房子。”刘梅宝笑道。

    谢嫂子听她的话感觉有些不对,见宋三娘子此时也出来了,忙岔开话道:“我跟三娘说句话”

    “要是说青丫的事,就不用了。”刘梅宝笑说道,一面回头看了眼紧紧抓着门站着的青丫,“一则青丫还小,二来我还离不得她,嫁人的事,就不用说了。”

    此话一出,谢嫂子以及宋三娘子都愣了。

    “哪里有你说话的份!”宋三娘子回过神,面上浮现怒意,冷笑一声道。

    谢嫂子也干笑一下,却没有再说话。

    “我的丫头,我自然有说话的份。”刘梅宝依旧含笑说道,“舅妈,不就是担心房租吗,多少钱,咱们筹筹就是了,还不止于到了以人抵债的地步。”

    039;);

    第十二章 房租

    宋三娘子闻言怒意更盛,目光在刘梅宝和青丫身上一转,嘴边浮现一丝冷笑。

    “姑娘这话说的真轻巧啊”她冷冷说道,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嘲讽。

    “姑娘这话说的…”谢嫂子有些尴尬的笑了笑,“好好的,说这些,我们是真心来议亲的…”

    “是,我也是真心说的,”刘梅宝笑道,“你看,她还是小了些,我想再多留几年,真是多谢您好心了…”

    谢嫂子的笑意渐渐收了,看向宋三娘子,却见宋三娘子只是在一旁冷笑,并没有再说话。

    “那行。”她拍了拍手,抄了抄身上的衣服,“议亲议亲,就是商议嘛,既然姑娘不乐意,那就当嫂子我没说。”

    说完这句话,面上的笑便有些冷冷清清,看了眼刘梅宝,又看了眼宋三娘子,见她始终没有说话的意思,便转身走了。

    “舅…”刘梅宝转头想再和宋三娘子说句话,才开口,宋三娘子就冲她冷笑一声,转身进屋子去了。

    织布声吱吱呀呀的响起来。

    “姑娘”青丫怯怯的走过来,拉住刘梅宝的衣袖,“舅夫人生气了…”

    这件事不可能皆大欢喜的,刘梅宝冲她笑笑以示安慰。

    “走吧,我们去把土里的厚朴皮挖出来,应该已经发汗了…”她说道。

    青丫点点头,忐忑不安的跟着她去了。

    到了晚上的时候,谢嫂子带来了刘梅宝要的答案。

    “也不多算,一年一共一千文房钱…”她站在院子里,含笑说道。

    一千文……

    青丫的面色瞬时白了,在心里自动的计算,宋三娘子七天织出的一条布才卖十文,这就是说她们不吃不喝,宋三娘子日夜不停也得两年才能挣够这么多钱……

    宋三娘子只是冷笑不语,一副不关我事的模样。

    “…你们是前年冬天搬来的,也就不算那么细了,就到现在,给一千文整数就好了”谢嫂子也只看着刘梅宝笑咪咪的说道,一面伸出手。

    “行,没问题。”刘梅宝看了眼在墙角摆着大大一堆曝晒的厚朴,痛快的点头。

    见她答应了,谢嫂子有些意外,看了眼宋三娘子,宋三娘子依旧一句话不说,只是低头纺线。

    “妹妹…”周良玉有些担忧的给刘梅宝使眼色。

    “不过,还请宽限几天”刘梅宝含笑说道。

    谢嫂子嘴边就浮现一丝早料到你没钱的神情。

    “宽限几天是没事,咱们也不怕你们跑了,就是跑了也没什么…”她笑道,停顿一下,看着刘梅宝,“你真的能付足房钱?”

    “能。”刘梅宝点点头,含笑道。

    见她如此笃定,谢嫂子倒有些怀疑了,打量这姑娘一眼,虽然听说她们是仓皇出逃的,但也保不住身上还带了值钱的像她们这样人家的姑娘,随便拿出一件首饰就能买个几两银子吧,一千文钱,还真…

    谢嫂子面上便有些无趣。

    “那好,既然姑娘这么说了,那这个月底我再来拿就是了,乡里乡亲的,也不在乎这几天…”她笑了笑说道。

    “好,那多谢了。”刘梅宝含笑道。

    谢嫂子便不再多说告辞走了。

    她一走,青丫和周良玉就忙忙的过来问。

    “姑娘,去哪里筹这么多钱啊?”青丫脸色又发白,就是把自己卖了,也没这么多。

    “卖药材啊。”刘梅宝笑道,指了指厚朴筒。

    周良玉和青丫都楞了。

    “这个这个”他们看着墙角的树皮,“这个能值…”

    “咱们砍了这棵树,足足能做五六十斤的厚朴皮呢。”刘梅宝难掩几分得意的说道。

    “真是…”宋三娘子再也听不下去了,站起身来看着她冷冷一笑,“真是穷疯了…”

    “姑娘,你确定…”

    站在千金堂药铺前,被着一大麻包的厚朴筒的青丫又问道。

    从那天起,她就一直重复这个问题,刘梅宝觉得耳朵都听出茧子了,站到这里,她心里竟然也有些忐忑。

    “能…吧”她答道。

    店铺里的伙计已经看到她们了,因为上一次印象深刻,所以一眼就认出来了。

    “刘家姑娘,是来卖药吗?”伙计招呼道。

    “是。”刘梅宝忙应道,拉了拉青丫,二人走进去。

    这次店里没有诊病的人,只有一个抓药,那个伙计便从柜台后出来,看她放在地上的麻包。

    “这次是什么?”他问道。

    青丫忙打开麻包,呈给他看。

    “是厚朴筒?”伙计有些惊讶,看了眼刘梅宝。

    “竟然做好了…”原本闭目养神的坐堂大夫也站过来,看了看,点点头带着几分赞许,“不错,不错…”

    虽然对于刘梅宝来说,这是再简单不过的药材了,但听到百年前的古人也夸赞,还是忍不住激动的面色微红。

    “那这些收不收?”她问道,带着几分期盼。

    “收,当然收。”伙计笑道。

    青丫的心都几乎跳出来,想要问多少钱,却只觉得牙关发紧,怎么也张不开口。

    “多少钱?”刘梅宝问道,垂在身侧的手也不自觉的攥起来。

    伙计并没有察觉这主仆二人的异样,低着头蹲在地上看了这些厚朴皮,一面随意道:“既然是做好的厚朴筒,那价钱自然比生皮高些…”

    青丫激动的看了眼刘梅宝。

    “那多少?”刘梅宝忙问道。

    “二十文吧。”伙计站起身来说道。

    这个价格有些出乎刘梅宝意料,当然是比意料中的低了。

    “二十文一斤?”她迟疑一下问道。

    “一斤?”这下轮到小伙计惊讶了,看着刘梅宝,“什么一斤?”

    “一斤厚朴筒二十文…”刘梅宝感觉有些不妙了,心慢慢的下沉。

    伙计楞了一下,旋即笑起来,一旁的坐堂大夫也笑起来,摇着头捻着花白的胡须。

    “姑娘…这不是山参,是厚皮而已…”柜台里的另一个伙计笑道,“城里这种树少,但山里多得是…哪能一斤二十文…是这一包二十文…”

    刘梅宝被他们笑的有些讪讪。

    “可是,这是野生二十多年的厚皮啊…”她不由说道。

    要知道搁在现代这种品质的厚皮价格最低也能炒到百元一斤,虽然还是弄不清这里的物价,但粗略估算一下,一斤最少也得二三十文,算下来这次砍一棵树,做下的五十多斤就能卖一千多文,支付房租绰绰有余了。

    “哪个入药的厚皮不是二十多年的…”伙计笑道。

    039;);

    第十三章 城门

    也是,此时中药都是野生的,漫山遍野都是,中药造假这种事还很少见,甚至造假的话比真药还要费工费钱,得不偿失呢,在自己眼里很珍贵的厚皮自然也就再普通不过了。

    刘梅宝叹了口气,她已经知道不可能卖到后世那样的高价,但没想到价格会如此的低。

    “姑娘…”青丫都快哭了,看着刘梅宝不知道该说什么。

    “怎么了?”伙计看出她们神情不对,有些好奇的问。

    “没事没事。”刘梅宝打起精神,冲他笑了笑,只是这笑实在有些难看。

    “那还卖不卖?”伙计问道。

    卖,当然卖,二十文也是钱啊,刘梅宝点点头,那伙计便收了药给她们取钱。

    接过这二十文钱,如果搁在以前,跟卖布卖柴相比,她还可能高兴些,但在已经夸了口筹一千文的前提下,刘梅宝是一点笑的心思也没,取而代之的是浓浓的失落。

    也许她所谓的引以为傲还沾沾自喜的中药知识,在这里并没有什么值得得意的,也不会给她带来多大的财富,毕竟她学的都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如今她可是站到了货真价实的老祖宗面前,有什么可得意炫耀的。

    那一千文怎么办?

    二人情绪恹恹的出了城,刚走出城门就见前方一阵喧哗,似乎还有人惊叫一声。

    “怎么了?”刘梅宝打个激灵忙踮脚向前看去。

    这解县城不算繁华,因此来往的行人中多是一些穷苦民众,衣着打扮比刘梅宝在电视中看到的古代戏中的乞丐还差很多,此时这些没精打采的行人们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精神起来,没头没脑的乱跑,似乎身后有什么妖魔鬼怪。

    他们都冲着城门这边来了,因为城门这里站着四五个手拿长矛的兵卫,纵然这些兵卫有时候比匪贼也好不到哪里去,但兵毕竟是兵,那身衣服以及武器还是让人在第一时间产生安全感。

    就在这乱跑的人群里,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因为他的穿着比周围人要好很多,青袍,还带着头巾,瘦瘦弱弱,面皮白净,只是此时不知道是因为剧烈奔跑还是害怕,面容扭曲显得格外的狰狞。

    “救命”他看到城门前的兵卫,扬手大喊。

    声音神情如此惊慌,难道是鞑子来了?

    这边的人听到了,都是面色顿变,前年那场鞑子灾祸留给人们的记忆还未消除。

    “姑娘,快跑”青丫拉起刘梅宝就要往回跑。

    兵卫们此时也吓了一跳,握紧手中的长矛,立刻就要冲过去拉起吊桥。

    “不是鞑子”跟着跑的人忙喊道。

    这话让城门口的众人松了口气。

    “就是说,哪里能一点消息都没鞑子就过来了”大家纷纷说道,只要不是鞑子来了,那就没有什么能阻止大家看热闹的心态,于是都驻足向这边张望,一面互相询问着到底怎么了怎么了。

    转眼间,那喊救命的青袍男人已经近前。

    “军爷救命”他已经声嘶力竭,“卢阎王要杀我”

    他这句话喊出来,正议论纷纷的人群瞬时噤声了。

    “他说什么?”刘梅宝没听清,转头问青丫,还没侧头,就被青丫一带,踉踉跄跄的向城中跑去。

    而就在这同时,身边的人都拼了老命一般飞奔起来,乱哄哄的如潮水般退向城门。

    “怎么了?”刘梅宝被拽着,又被身旁其他人撞的东倒西歪,不明白是怎么了,不是说不是鞑子来了吗?怎么又突然这样奔命的跑起来?

    她回头看了眼,见那青袍人喊出这句话后,原本站在他身边的人如同避瘟疫般瞬时移开,尤其是那些兵卫,为了防止他再接近而将长矛对准他。

    “青头张你别过来啊你要死也别拖累我们”兵卫们颤声说道。

    而在他们不远处,有几个人正大步而来。

    这些人亦是粗布麻衫,但总觉得有些什么地方跟其他人不同,或许是走路的昂首挺胸,或者是手里拎着的鼓囊囊的麻包,总之在乱惶惶的人群里格外的引人注目,尤其是其中走在最前的一个,他背着正午日影,一步一步走来原本就高大的身形被拉的更长。

    刘梅宝眼一花,拐进一条巷子里,喧嚣嘈杂以及乱乱的人群便避开了。

    “吓死我了”青丫靠着墙,拍着胸口喘气。

    “到底跑什么啊?不是说不是鞑子吗?”刘梅宝也有些喘,叉着腰问道。

    “姑娘,你没听到啊,是卢阎王来了…”青丫干脆坐在地上,捶着腿说道,依旧一脸后怕。

    “卢阎王?”刘梅宝好奇的问道,“是谁?”

    青丫这才想起自己家姑娘自从上吊醒来后,便什么也不记得了,忙拍了拍头,又站起身来,先是挪到墙边,探出头向街道上看了看,再拉起刘梅宝顺着巷子向内,七拐八拐的绕到了另一条街上。

    街上人流缓缓,叫卖声阵阵,正午时分茶馆饭肆飘出淡淡的香味,一切都显得那么安宁平和。

    “卢阎王是私盐贩子…”青丫拉刘梅宝寻了街边一角坐下,压低声音说道,“可凶残了,杀了好多人,其他的私盐贩子也好,甚至盐丁也好,官府的兵卫也好,不管是谁,惹着他,他就杀谁…”

    刘梅宝瞪大眼,真是个凶人啊。

    “不过你说的是贩私盐?”她问道,“那个是不是很赚钱?还有…这里也生产盐吗?”

    “当然赚钱了,姑娘,你忘了,以前来过咱们家的那个周夫人吗?哦肯定忘了,那个周夫人的男人就是女盐池的盐政司巡检,不过才九品,比咱们家老爷地位可低的多…那次来咱们家,戴了一串这么大的珍珠项链…”青丫伸手比划一下,“就是那些盐贩子送给他家的…姑娘,这么大的珍珠啊……”

    就是送给这个小小的九品官,咱们县老爷还没得到呢,不过这句话青丫没说出来。

    出产盐,这么说看来这里的确是西北的地界了,刘梅宝点点头,明白了。

    虽然对古代的种种制度都不清楚,但貌似盐这种东西历来都是属于国家管制的。

    而越管制表示利润越高,既然有利润,当然不会真的只让官家赚去。

    “咱们这里就有大盐湖啊”青丫接着说道,“当然出盐,而且啊京城的皇帝都用这里的盐…”

    原来这里还是这样一个地方,刘梅宝点点头。

    “不过,这卢阎王既然是私盐贩子,又这么大的恶名怎么官府都不去抓他吗?”刘梅宝想起方才提到的这个人,有些好奇的问道。

    039;);

    第十四章 再试

    瞧方才在城门听到他名字,连守门的兵卫都那么惊恐,可见定然是个恶名远扬的人,这种人官府怎么会放任不管?这可是威胁到官府的地位以及利润吧。

    “那谁知道”青丫知道的其实不比她多,抓着地上的小石子抛来抛去,“原本没这么厉害的…老爷在的时候他还没这么出名呢…”

    说到这里,小丫头也叹了口气,老爷不在了后,天果真跟塌了一般,在她认知里,好多好多的事都变了。

    “…也就是这两年冒出来的…据说是个乡下的穷户,一家子都是贩私盐的,他的哥哥被其他的私盐贩子打死了,他为了给哥哥报仇带着几个人杀光了对方二十几人,然后大家都怕了他,然后就势力越来越大了…”

    就是黑吃黑发家的,刘梅宝哦了声,不再感兴趣。

    “咱们走吧,歇了好一会儿了。”她抬头看看天色。

    “别,再等等吧。”青丫一脸惊惧,往城门方向看,“还是稳妥点,别碰上那些盐贩子…”

    刘梅宝笑了,“瞧你说的,跟土匪似的。”

    “可不是就跟土匪似的,不对,比土匪还狠呢…”青丫白着脸压低声音说道。

    这种乱世小心些也好,刘梅宝便不再强求,二人就坐在街上,虽然都觉得肚子饿,但因为卖药材的钱远远低与预料,还有更上愁的事等着,反而顾不得肚子饿,一直坐到后晌,二人才转回到城门前。

    城门前依旧人来人往,守兵靠着城门抱着长矛说笑,并没有丝毫的异样。

    “瞧”青丫拉着刘梅宝低着头出城,忽的低声说道,扯了扯她的衣袖。

    刘梅宝顺着她手指微翘指的地方看去,见灰扑扑的地上隐隐见一滩暗红,此时已是盛夏,有虫蝇在其上飞舞,心里不由一跳。

    这个就是那个青袍男人求救的地方……难不成真的当场被杀了?白日乾坤,而且当着官府兵卫的面?

    刘梅宝不由又转头向身后城墙洞的守兵看去。

    守兵们正说得热闹,笑的前俯后仰。

    “快走吧”青丫加快脚步,恨不得插翅飞离这个地方。

    刚走到家门口,就见周良玉在门前探望。

    “怎么样?”他紧跑几步过来,问道。

    青丫的嘴一塌,摇了摇头。

    周良玉立刻就明白了,原本心里还存着的一丝侥幸便没了。

    “没事,妹妹,别急,咱们再想办法…”他忙安慰刘梅宝。

    刘梅宝冲他笑了笑,点点头。

    “恩,不急,再想办法。”她也重复这句话。

    宋三娘子在院子里拐线,见她们回来不闻也不问。

    一晚上主仆二人都没怎么睡,各自睁着眼想着心事,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刘梅宝便起身了。

    “姑娘”青丫也跟着起来,“还早,再睡会儿吧。”

    “不了,趁着早,上山转转去”刘梅宝穿上布鞋,一面挽起头发。

    这些日子,她已经渐渐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以前从小到大都没留过长头发,现如今也能利索的梳起两个双鬓,虽然不怎么好看。

    “还要去采药?”青丫问道。

    “是啊。”刘梅宝点点头,除了草药,她更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来改变现状了。

    这次上山也没什么特别的收获,依旧采了些常见的草药,第二日刘梅宝扛着锄头转了一天,并没有挖到什么山参首乌之类的,只得带着一大包金银花而归。

    眼看月底的期限就要到了。

    “姑娘”青丫看着刘梅宝捆好两个麻包,不解的问道,“还要进城去吗?”

    “去啊。”刘梅宝说道,想了想走到宋三娘子屋前,“舅母,我们要进城去卖药,有要卖的布吗?”

    屋内织布声没有停。

    “没有。”宋三娘子冷淡的答道。

    “那我们去了。”刘梅宝说道。

    屋内没有声音再传出,刘梅宝也不在意,和青丫一人背了一个麻包出门了。

    进城经过路老四的客栈,虽然没有布也没有背柴来,但刘梅宝还是带着青丫进去打个招呼。

    “刘姑娘,可真让你说对了…”一见刘梅宝,路老四就忙忙的笑道。

    “什么啊?”刘梅宝问道。

    “我这个瘙痒,果然是病了,说是什么血风疮…”路老四笑道。

    当然是真的病了,刘梅宝抿嘴一笑。

    “这不,已经吃了第三副药了…”路老四接着说道。

    刘梅宝点点头,想了想,才说道:“如果再吃几副药不好的话,你可以试试用猪油炖猪血一碗,两天一次,连吃三次。”

    “猪血?”路老四微微惊异,“这也是药?”

    “算不上药吧,食疗吧。”刘梅宝笑道,以前跟爷爷在老家时曾经这样给人试过,效果还不错,但这话是不能跟路老四说。

    路老四哦了声,将信将疑,又说了几句闲话,刘梅宝便告辞了。

    来到药铺,伙计熟门熟路的看了药材,一麻包厚皮加上一包金银花给她三十文。

    “不知道什么药卖的价格高?”刘梅宝掂了掂手里的钱,向伙计打听道。

    “那多了”伙计笑道,“比如人参、鹿茸、龙胆这些。”

    刘梅宝苦笑一下,这个她自然知道。

    “那最近有什么药缺货,价格会高些?”她换个方式问道。

    “缺货?”伙计倒是被问得愣了下,抓了抓头,“这个…”

    “姑娘,要说却到真有缺的…”柜台里的另一个伙计此时说道,一面拉开柜子看了看。

    “哦?缺什么?”刘梅宝眼睛一亮。

    “贝母。”伙计道。

    青丫听不懂这是什么,带着几分期盼看向刘梅宝。

    刘梅宝却是苦笑一下。

    “不知是浙贝还是川贝?”她笑道,“应该不是土贝吧?”

    “姑娘说对了。”伙计面上浮现几分惊异,竟然知道贝母因产地不同而不同,看来果真是懂药材的,“是川贝…”

    川贝母,顾名思义,这是一味道地药材,刘梅宝摇摇头。

    “什么时候缺咱们这里产的土贝母了,小哥记得告诉我。”她说道,冲那伙计笑了笑。

    见她说了句玩笑话,伙计们都很高兴,这个姑娘跟他们日常印象中的女子们不同,至于哪里不同却又说不上来,反正就是让人感觉很好。

    “一定告诉姑娘。”两个伙计都忙点头。

    刘梅宝点点头,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月底一千文是不可能的事了,走一步说一步吧,打起精神说了声多谢,将钱装好,便招呼青丫出门,才要迈脚,就听一阵惊天动地的孩童哭声从门内传来。

    039;);

    第十五章 小助

    “啊啊啊啊…疼死了疼死了…走开走开…”

    这是一个孩童尖利的哭喊声,猝不及防让人耳膜隐隐生痛。

    刘梅宝下意识的抬手揉了揉耳朵,就见后堂门帘被猛地掀开,打里跑出来一个圆滚滚的小童,虽然小胳膊短腿,但转眼就跑到门边,要迈出门槛,才被身后跟过来两个妇人一把抱住。

    “小祖宗…”妇人们面容焦急又忧心的哄着孩子。

    这男童不过七八岁年纪,吃的白胖,此时裤腿以及胳膊袖子都被卷起,被抱住挥舞着手脚踢打,口中又哭又骂。

    “不要烧我,痛痛…”他重复的喊着。

    抱着他的妇人亦是流泪不止。

    “宝儿啊,娘知道痛啊,可是得治病啊…”其中一个妇人流泪说道。

    紧跟跟着走出一个中年男人,身后跟着的正是这药铺的掌柜,路老四口中的宋郎中。

    “这可如何是好…”中年男人在一旁只搓手,一脸焦急的说道,看向宋郎中,“宋郎中你看这如何是好…”

    “小少爷这么闹,可是没法再艾灸了…”宋郎中摇头叹气。

    “可是孩子的病…”中年男人搓手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就见那哭闹的孩子面色猛然涨红,伸手乱抓,显然喘不上起来。

    “快,快,”众人顿时慌乱起来。

    宋郎中立刻跨步上前,就手从已经另一个坐堂大夫桌案上打开银针盒子,捏起一根银针,飞快的给这孩子针灸几下,孩子总算穿过一口气来。

    这孩子是哮症,一直看着的刘梅宝点点头,也就是俗称的哮喘,这个病可不好治啊。

    “宋郎中…”看着小童平静下来,妇人们都泪眼汪汪的看向大夫。

    “治标不治本啊…”宋郎中叹口气说道,“还是要作艾灸…”

    一听这话,原本安静下来的孩子顿时又扑腾起来。

    艾灸…刘梅宝不由往前走了几步,看到那小孩腿上明显的瘢痕,这是瘢痕灸啊…

    怪不得这小孩受不了,这种艾灸是直接在皮肤上用火点燃艾炷施灸,火烧灼皮肤,必然剧痛,就连大人也忍受不了,更何况孩子。

    这孩子显然被烧怕了,在堂内哭闹的要死要活,只闹得众人束手无措。

    给小孩看病就是这样麻烦些,小孩不像大人,知道忍痛忍苦,宋郎中面上无奈摇了摇头,这种闹法,他实在是无法诊治。

    “我治不了了,不如你们到府城去试试吧。”他迟疑一刻,说道。

    就算到了府城,不过也是如此诊治,他们早就去看过了,这家人顿时慌了,忙出声请求再想想办法,总不能为了艾灸特意天天跑府城吧,那样孩子也折腾不起,病症反而更重。

    店里乱哄哄的很是热闹。

    “小孩怕痛,干吗不给他麻醉?”

    一个声音突兀的响起,传入众人耳中。

    “麻醉?”宋郎中随口应道,“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