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倾天阙第29部分阅读
云倾天阙 作者:未知
:“为何总和我那么见外,以前在军营,你说军威肃然,不能例外,若是直呼我名字会影响军威。 现如今,我们不在军营,易青直呼我景轩,如何?”
夜风温暖,带过树上几朵花叶,自燕奚痕身前飘过,罄冉望着他。他的唇边带着一抹淡淡微笑。笑似朗月温润,立如兰花玉树,倜傥中无处不带着叫人倾服的风姿,那深黑的眼瞳更是暖意融融,带着给人安定的力量。
月光洒下,落在他身上,单衣领口大开,露出昂藏的肌肤,罄冉怔住。见燕奚痕目光微亮,唇角扬起更大的弧度,她忙侧首,避开他看来的眼眸,淡笑道:“如今在朝,王爷皇亲贵胄,易青何德何能岂敢与王爷平礼相处。”
她见燕奚痕蹙眉,扬眉一笑,又道:“若是王爷不嫌弃,易青称一声燕大哥,如何?”
“燕大哥。”
她不等燕奚痕回话,便清脆脆唤了一声,也不再看他脚步轻快便向房中跑去。
“趁着早朝时候没到,我要再补个觉哦。”
燕奚痕笑着摇头,见她扬声一笑关了房门,他笑容慢慢变浅,终是叹息一声,转身而去。
五更鼓敲过,京城通往皇城的各道街衢上大小各色官轿一乘接一乘地匆匆抬过,官道上的匆忙情景堪称一绝。
清晨的天空晴朗而静透,晨光初起天际刺破第一层轻云,清新的空气直往鼻子钻,罄冉坐在轿中探头望向后面,一顶顶小轿摇摇晃晃均向皇城而来,蔚为壮观。
今日是罄冉第一次上朝,无官无职倒也轻松,深吸了两口气,罄冉便靠着轿壁再次陷入了浅眠。
没一会便到了皇宫,燕奚痕的唤声传来,罄冉忙睁开眼睛钻出了轿子,跟着他一步步迈入皇宫。一路官员们纷纷让道,恭敬的问早声随行一路。
罄冉和燕奚痕并肩而行,他笑容温暖地和她说这话,引来不少观望目光。众大臣皆在纷纷猜测,这个青衣少年是谁,一介布衣竟得翼王如此赏识。
大内刻漏房报了寅牌,悠扬而又威严的钟鼓声在一重重红墙碧瓦间跌宕回响。参加朝见的文武百官朝服冠冕肃穆低垂自动站好。
罄冉没有功名,便只能站在了最后,金台上,传旨内侍清亮的声音高高响起,接着高阶循廊上的内侍也跟着一个个传响而下。
“皇上临朝,众卿进殿。”
三声响亮的鸣鞭后,文武官员分别垂首登台,缓缓走入高殿巍峨之处。四下静寂,只闻大臣们整齐的脚步声,肃穆而庄严,未曾入殿已让人对那九五之顶的圣上心生敬畏。
罄冉微微抬头,目光所及,能看到步与最首的燕奚痕墨紫官袍一角随着他动作扬起荡下,带领众大臣肃穆入殿。
待罄冉脱掉鞋履步入殿中,刚刚站定,便听传侍太监悠长通亮的声音再次响起:“皇上驾到。”
一时间众文武忙撩袍跪拜,高呼声传动天庭,罄冉不自觉已是跟着跪地,此刻当真明了那九五至尊的宝座为何会那般令人疯狂,甘为它头破血流,父子成仇。
“众卿平身。”
低沉而威严的声音响起,百官起身,肃然而立。
罄冉习惯性地抬头望向高高的御座,此时已是阳光高照,殿中明亮,高高的龙椅沐浴在金华光耀下更是添加了几分威仪,让人不敢直视。她尚未看清旌帝神情,便接收到了他锐利的目光,一惊之下忙低了头。
目光扫过殿中,燕奚侬轻咳一声,沉声道:“自我朝建国以来,战国屡屡犯境,掠我土地,杀我臣民,一直是我旌国的心腹之患。此次松月道一战我旌国力阻战军,杀敌万余,令战国大败,砮王负伤而回,实乃一件快意之事,不知众卿家以为如何?”
殿中一阵静默,接着一个头戴文官官帽的大臣出列,朗声道:“此乃皇上圣明,翼王神睿,我将士英勇。以臣看来,战国并非我旌国敌手,不如趁此大胜,我军气势高昂之际,倾我全国之力,召集各路大军杀入战国,以绝后患。”
他的话一落,又一文官出列,笑着道:“陈大人所言极是,我国多年加强西面防务,花了大量财力和物力,可是收效甚微,战国仍屡屡犯境,而如今战国砮王大败,战军气势定然大减,我们不如一蹴而就,杀入战国,扬我国威。”
……
“陛下,几位大人之意正是我等所想,有王爷之神勇,将士之忠诚,杀入战国指日可待,易如热锅翻饼耳,请陛下圣明决断。”
众大臣纷纷请战,越说越激昂,似乎已经看到战国覆灭之景。罄冉望着这些身在京中,从不知前线将士疾苦的文臣们,顿时气血翻腾,双眉紧蹙。
眼前晃过那些倒在身前,仍死死抓着敌人枪柄的兵勇们,晃过边境百姓愁苦的面容,她只觉忍无可忍,不觉间已是冷哼一声。
“热锅翻饼?哼,怕是这饼难翻吧。”
她此话一出,殿中顿时死寂,所有人同时回头,目光骤然全集中在了那抹青色身影之上。
此人是谁?一身布衣,竟敢在朝堂上如此放肆!
第二卷 第71章
殿中众臣纷纷出列,请奏出兵战国,燕奚痕微蹙眉宇,这些人心中所想其实他也明白。
一来,自皇兄登基以来,请吏治,惩贪腐,对官员的管制甚严,尤其是对京城的文官更是逢斜必惩。相反对武将,由于战乱不断,倒是拉拢为主,恩多于威。
自古文臣就看不起武将,再加上皇兄的偏薄。如此,长久以来,文臣们自是心有不愤,觉得武将付出不多,得到的却比他们多的多。
此刻他们力持一战,一方面是觉武将深受皇恩,该当为国歃血,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想摆高姿态,让皇兄和武将看看,他们并不是胆小懦弱的文弱书生。
再来,这些年旌国日益强大,京城歌舞升平,繁华富饶,再加上战国虽多次来攻,但都被挡在边关。以至于这些京都的文臣没有危机感,也不知道边关艰难,自视甚高,认为旌国已经无坚不摧
反正打战也跟他们无关,此刻请战,又能对皇兄歌功颂德一翻,又能留个忠勇的美名。不管出征后是打胜仗还是败仗,反正和文臣也无多大关系,何乐而不为。
燕奚痕望向高阶上的皇兄,见他右手微握着龙椅,心知皇兄已经有些动怒。他一拂广袖,正欲出列,却听一个晴朗异常的声音自殿中响起,如珠王,碎裂,声声清澈,令人耳目一新。
“热锅翻饼?哼,怕是这饼难翻吧。”
燕奚痕回望,不自觉勾起了唇角。这丫头,平日淡然,遇到在意的人却是一点也沉不住气。例是天生的悲天悯人,心心惦念着边关的百姓和将士们。
“你是什么人,竟敢在朝堂上如此放肆!”
“无知小儿,这里岂有你说话的余地!”
一愣之下,众人见那发出狂妄之语的竟是一名少年,且乃是布衣之身,虽是此人今早和翼王同行,他们也均觉被薄了面子,毕竟文人是最爱面子的,顿时便纷纷指责了起来。
对于他们的怒目谴责罄冉并不看在眼中,冷冷抿唇,朗声道:“以前听闻旌国文臣武将上下一心,朝风清如朗月,众臣一心为民,易青曾心向往矣。如今得见……却如骂街泼妇,真是让易青开了眼。”
她虽是说的轻,但是毕竟是有内力之人,顿时便将那些文臣们的怒言全压了下去。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那方才第一个出列的左永禄吕大人更是气得满面惨白,摇晃几下。
罄冉并不留意自己一句话造成了多大的轰动,只青袍浮动,走向殿中,拂袍跪地,沉声道:“草民易青,拜见皇上。草民出言无状,请皇上降罪。
众臣又是一愣,此人前后相差也太大了,方才还狂妄不可一世,怎么这下又请起罪来了。不过他这一请罪,则是令他们不能再说什么了,正欲群起攻之的羞愤皆因他的自请服罪憋在了心头,闷得难受。
“哦?你训是说说看,你何罪之有?”
高台上传来威严低沉之声,听不出任何情绪,罄冉不慌不忙道:“易青一介布衣,却因心系边关百姓出言无状,令众大人蒙羞,此乃罪之一口易青直言圣听,却因此辱骂朝臣,有碍圣颜,此乃罪之二。请皇上降罪。!”
朝堂之上,顿时便是又一阵沉默。庶,这棚这算什么认罪,分明就是挑衅!
半响一声冷笑传来,旌帝收了冷笑,大喝一声:“哼,易青,你这是请罪?!”
“皇上,这易青狂妄之极,布衣萃民却在此大放厥词,出言不逊,辱骂朝臣,请皇上为我等做主。!”
一大臣一听皇帝动了气,忙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顿时众大臣跪倒,纷纷附和。
罄冉又笑,抬头冷声道:“照众位大人这么说,这金殿上例不许平头百姓说话了?”
“不错,金殿从来都是文武大臣禀奏国之要事之地,商议的都是国家重大要事。是神圣之所,岂容你一介布衣随意插。?!简直是有辱圣听啊!陛下!”
罄冉淡淡一笑,挑眉道:“这位大人说的好。不过易青有一事不明想清教大人。”
她声音一顿,见旌帝没有阻止,便再次着向那宽袍儒服的大人,道:”敢问天子执政为的是仵么?”
那大人面有不屑,冷哼一声,扬手道:“自是为了福泽天下苍生。”
“哦,既然大人知道是为苍生百姓,为何这金銮殿上却不允百姓说话了?这不是本末例置吗?”
“你一你一你这是岂有些理。“那大人顿时一愣,被气地伸手指着淡笑的罄冉却说不出反驳之语。
“我皇圣明,朝臣更是个个亲民爱民,这金銮殿自然是允百姓说话的。可是金銮殿乃是圣上临朝,百官议事的神圣之所。每说一句话都应经过深思熟虑,岂能狂妄乱言。”
罄冉见方才第一个出列的老大人锐眸看来,沉声说着,她回以一笑,淡声道:“大人所言极是,可易青所说并非未经过深思,相反,乃是发自肺膀。
“哼,那你倒是说说看,这战为何打不得?这兵为何发不得?”
一大人冷哼一声,面上已经摆上了看玩笑的得色,显然是看她年纪尚小,不曾将她放在眼中。
“说得好,朕自会纳言,说得若是不好,易青“…朕可要重重治你的罪。”旌帝冷声道。
罄冉尚未说话,却是燕奚痕上前一步,对着御台躬身禀道:“皇上,易青腿上有伤,此番虽是冲撞了圣听。但是还请皇上休谅她一心为民,允她起来回话。”
众大人一听这话,顿时心中咯噔一下,翼王竟是站在少年这边的,看来翼王也是不主张发兵的。翼王的态度通常就是皇上的态度,难道这少年今日之举都是皇上授意的?那么用意何在啊?自己不会在不知不觉中杞了大错吧。
“起来吧。”
罄冉目光温暖望了眼欲迈步过来搀扶她的燕奚痕,对他微微摇头,双手一撑站起身来,朗声道。
“众位大人言战国新败,士气低迷,而我旌国正应趁此大胜之际一鼓作气永绝后患,这想法也未免太过简单了。想当年先帝以士气之盛,出师西征,却致受困桐城,颠沛钟岭。也是那时战旌两国结下了不世之仇,自那之后两国纷争不断,互有输赢,迄今难有结果。如今战英帝虽非明君,但却志在一统天下,战国朝中更是不乏能征善战之辈。瞥王强悍绞诈,手下雄兵能征惯战,又有高山险峻,地势之利。要想一疏而就,谈何容易?”
“此话差异,英帝虽志在天下,但是其人残暴荒滛,致使朝中百官附和,朝纲俨然衰败。智王虽是英武,但终非君王,其如今一掌战国军权,难免遭猜忌防范,且其陷入皇位之争,实不足为虑也。”
“错!敢问大人,若是战国果真不足为虑,为何这些年我边疆屡屡遭到侵扰?!”她见那大人张。无语,又道。
“此次我旌国确实打了胜仗,可是万未挫到战国锐气之万一,且我军亦伤亡甚重,冒然出兵只能令百姓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何况,百姓所愿乃是和平安定的生活,我旌国之所以能屡屡阻挡战国雄兵,并不是国力比之强盛,兵勇比之勇猛。而在于百姓痛恨战国,因为其毁了他们安定生活,可若是旌国主动挑起战火,百姓是否还能如此万众一心,怕是未必。毕竟,连年征战,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厌恶战争。若是逆民心而行悍然出兵,易青实不认同。
大殿之上一阵静默,站于左侧的武将们更是面有赞同,望着罄冉的目光多了几分探究和赞许。
却有一文官仍觉不服,上前一步指着罄冉,冷声道:“我看是你怕了战国人,才如此长别人志气,灭我旌国威风。若是战国那么厉害,此次王爷怎么可能没伤及多少兵勇便轻松拿下战军精锐两万余头颅,更是杀得怒王重伤而归?!若不是我旌国威名在外,那陆元贺又何以舍战国而投我旌国?!”
“王大人可真是高看本王了,这次击败战军,本王可不敢鞠躬。那用八珍阵法力据战军于松月道,和前往苍松密谷说服陆老将军的乃是本王燕云卫小兵易青,本王可不能夺人之功!”燕奚痕笑着道。
“易青?哈哈,恭喜皇上,喜得良将。一个小兵便能阻战国铁骑之铎芒,我旌国人才辈出,此刻伐战,大业可成啊。”
那王大人一脸忘形,说着便深深拜侧,待跪下叩首半响不听有声音,他微微抬头只觉殿中气氛甚为奇怪。
他茫然扭头,迎上身旁一人目光,那人满面痛惜地摇了摇头,目光竟带着怜悯。洋洋得意的王大人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就听高阶之上传来一个冰冷的声音。!”王大人好见识,朕心甚慰!”
皇帝的话几乎是咬牙说出,冷酷而满含嘲讽,纵使王大人再一时忘形也知道自己闯了祸,惹怒了皇帝,他顿时汗流浃背。
“哼,朕万没想到朕的大臣竟都是福言圣听之徒,退朝!”
旌帝冷声说着,霍然起身,排袖而去。
第二卷 第72章
旌帝这一走,大殿上顿时便陷入了沉寂,片刻,百官有拭汗的,有唏嘘的,也有庆幸的,更有斜着目光打量罄冉的。
罄冉承接着一道道或怨毒,或好奇,或赞赏的目光,神色泰然自若。
我侧不知易青的嘴也能如此?毒。
燕奚痕凑近罄冉,微微弯腰笑言着,目光中几分调侃几分宠溺几分激赞
罄冉分明感到,他一靠近,那些大臣们便纷纷转开了目光,不敢再盯向她。看来燕奚痕虽是终年身在边关,可在京都的影响力、威慑力例是锋毫未观
我是有燕大哥撑腰,有恃无恐。”罄冉眨巴两下眼睛,转身向殿外走
燕奚痕一面和大臣们拱手打着招呼,一面跟着她,两人刖出大殿,高全便匆匆自侧廊追了过来,对着燕奚痕一躬身,看向罄冉。
易公子,陛下在御花园召见,请随奴才来。”
罄冉神色不变,轻勾唇角,宫中之人果真懂得察言观色,片刿间已从易青变成了易公子。
我随你一起去见皇兄。”燕奚痕说着就欲迈步。
高金却走一躬身,笑道:“王爷,太后娘娘和敏公主此刮都在晨明园,奴才过来时太后娘娘吩咐,若是王爷还未回府,就去陪她老人家赏诗,您看
燕奚痕微微蹙眉,罄冉却笑着道“王爷快去吧,多陪陪太后娘娘,易青先行一步,高公公,烦劳带路。”
高全忙笑着侧身,对燕奚痕一个躬身,这才转身打前而行。
御花园中,燕奚侬负手站在凉亭中,尚未换下朝服,头上珠玉幕帘随风轻荡,发出微脆之音。
高全将罄冉带至凉亭十步处便躬身退下,罄冉一步步走向凉亭,撩袍跪地,扬声道:“草民易青拜见皇上。”
起吧,你上前来。”旌帝独有的威严声音响起,他并不回头,目光仍旧望着前方一片海棠花海。
罄冉起身步入凉亭,站于他的身后,亦望向花海。
凉亭前种着两种裁然不同的海掌,一面乃开得红艳的西府海棠,一面则是冠枝扶柳的垂丝海棠。
易青觉得朕这两片海棠开得如何?”
旌帝抬手一挥,回身在石桑边落座,望向罄冉。
罄冉微微俯身,目光凝向那洁瀚花海,笑道:‘西府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更被文人墨客题咏不绝。易青听闻旌国不少文臣家中都供养此花,誉为国艳。而垂拜海棠,村冠高展,村姿高拨,花梗细长,历来被武将所喜。依易青浅见,西府海棠虽娇媚无双,却少了几分刚折苍劲,垂拜海棠亦然,并非完美。陛下这处海掌花海,交桑两种海棠,雅俗共赏,易青以为甚妙。
燕奚侬隐在珠帘后的目光微闪,这少年不简单啊。前些年旌国势弱,文武大臣倒是上下一心,可如今朝政渐稳,朝中文武渐生嫌隙。单单拿这海棠一事,他就听闻,武将指骂文臣所养西府海棠徒有其表,较弱不堪,文官则讥讽武将所养垂丝海棠空有花枝,不伦不类,说他们附庸风雅。
旌帝扬眸盯紧罄冉,淡笑道你侧是什么话都敢言,你今日在朝上一翻话俨然已将满朝文臣尽数得罪,如此锋芒毕露,怕是武将亦不会领你的情
罄冉回身一笑,躬身道:“易青不怕得罪人,昔有慕公之管贤,云英宗之邵伯公,皆为刚正不阿,为是非曲直,据理抗争,不昔得罪权势,触怒圣颜之人。两人虽是受到满朝排挤,却终成一代名臣,留名青史。易青不才,愿效仿先贤,做陛下之谏臣。
罄冉沉声说着,撩袍便单膝而跪,字字坚定。
燕奚侬眉宇一跳,心也瞬间一沸,旋即他压下心头跳动,沉声道:“你倒是甚为自信,朕可不敢自比慕公,英宗。”
罄冉一笑,沉声道:“若陛下无意自比慕公、英宗便不会曹召易青。”
哈哈哈,起吧。”一阵静默后,燕箕侬朗声而笑,起身扶起罄冉。
罄冉忙站起身来,微微一退,恭敬地低头。旌帝满意地点头,笑道:”坐。”
他说着重新落座,罄冉微微俯身,这才在他身旁落座。旌帝淡笑,目光比之方才温和许多,徐徐道:“今日你挫挫那些大臣的锐气也好。”
他话语一顿,又道:“你昨日歇在翼王府邸吧?可还住的习惯?”
罄冉微疑,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谢陛下关心,易青一切都好。”
燕奚侬点头,沉吟半响忽而扬声道:易青接旨。”
罄冉一愣,忙起身跪地,神色肃穆。
易青入军以来屡立哥功,堪为良将。今朕特封易青为清华君,享侯爵衔,官拜九阳府少卿,赐府邸一座。钦此。”
罄冉猜到旌帝会重用自己,可此刻还走一惊,万没想到他会封自己为侯爵。而且那九阳府少卿官拜一品,乃是掌官吏的要职,她纵使再胆大,此刻也是一愣,未敢领旨。
怎么?怕了?”旌帝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沉声同道。
罄冉抬头
易青不明,请陛下明示。”
燕奚侬微抿唇角,目光一凛,沉声道:“朕就是要让那些个大臣看看,朕这里要听的永远都是真话,实话。虚言逢迎在朕这里不管用,你尽管安心做事,不是要做朕之管贤,警示之孤臣吗?怎么,这就怕了?”
罄冉心中涌起一股热血,目光晶亮,躬身而拜,沉声道:“臣,易青领旨谢恩!”
起来吧,圣旨朕会令高全随后送往翼王府,朕再给你道恩旨,乐左府和怅悠府的人你可以随意挑选,早此收拾了府邸便搬过去,安心为朕办事。
乐左府及怅悠府虽名为府”可却是关押官奴的地方,从那里带出的人,定是对她感恩戴德的,定会衷心与她,这侧是省却了她一件大事。当然燕奚侬的心思罄冉多少也猜到了此,她双眸含笑,忙躬身再度谢恩。
谢皇上恩典,臣也不愿一直叨扰王爷,定早些将府邸安置妥当,早日搬离王府。”
恩,朕有些累了,你且退下吧。!燕奚侬点头,摆手道。
罄冉早就看出他的疲意,昨日在跑马场没有留意到,今日近距离才发现这旌帝似乎身体极为不好,面色就是掩在珠幕后亦显得极为苍白,毫无血色
她不再多言,应声退下。
燕奚侬见她身影消失,轻叩桌案,一个黑色的黑影迅捷而降,跪首在地。燕奚侬并不看他,沉声道。
去将这易青调查清楚,一月内朕要知道能不能重要此人。”
那人面有沉思,不解道:‘属下不明。”
此人小小年纪,便见识不凡,沉稳有度,万不是一般家庭出身,弄不清楚朕总是不能安心的,奚痕又…咳咳一,
他话未说罢便剧烈咳嗽了起来,似是要将心肺都整个咳出,震得冠冕上珠五撞击,发出脆然声响。
那黑衣暗卫一惊,忙起身将他扶住,缓缓将真气送入他体内。
哎,朕这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半响,凉亭中发出一声轻叹,隐约间透出一股英雒末路般的怅然之意。
罄冉出了御花园,刚绕过回廊便见燕奚痕匆匆而来,看到她,他的脚步渐慢,唇际也滑过了笑意。
皇兄没难为你吧?”
皇上圣明,怎会难为我?这上早朝还真是个折腾人的活计,易青可是饿的不行,不知燕大哥能赏一碗饭否?!
罄冉初步实现了自已入朝为官的目标,现下心情异常好,话语也难免轻松了起来,面上更是带着几分俏皮笑意。
燕奚痕对上她清澈的双眸,只觉那弯弯的两道晶莹,其间犹如溪水流淌,令人身心一荡。
两人回到王府,燕奚痕吩悖准备膳食,换下官袍,将高冠取下,任由侍女将长发用蓝色锦带缠绕。他目光落在婢女青葱般的纤指上,忽而想到什么,身子一动。
婢女不想他会如此,扯得他的头发一乱,吓得美眸惊慌险要落泪:“奴婢该死。”
燕奚痕摆手:“你退下,去唤姜颜姑娘过来。”
是。”婢女忙躬身而退。
燕奚痕执起梳子,几下将头发束好,拂袍走向外堂,片刻一抹白影自院中而来,妤婷婀娜,正是姜颜。
她在燕奚痕身前站定,盈盈俯身,面有羞怯,浅声道:‘王爷。”
燕奚痕放下茶盏,淡笑抬手道:“姜姑娘,请坐。”
姜颜抬眸望了眼燕奚痕,长长的睫毛眨动如瑚蝶轻舞,她在下首落座,感受到燕奚痕望来的目光,双颊已是微红。
燕奚痕定定望着她,微微蹙眉,似是在思量用语,并未留意她的异样。就在姜颜要将手中绢帕绞断之际,燕奚痕终于开口了,可他那话,却也令姜颜徘霞便染的面颊瞬间惨白。
姜姑娘到本王府上也有六年了吧。本王当年向你哥哥承诺要照顾你,为你寻个好人家。如今一晃六年,这六年你在王府,府中上下皆待你如小姐。如今你也到了适婚年龄,本王想认你为义妹,在世家子弟中选个出色的为你主婚,你可愿意?”
他的话一遍遍在萎颜脑中回放,目眩耳鸣。她知道,他从未正眼看过自己,每年他回京都是来去匆匆,可是她却自六年前他将孤苦无依的她接入王府的那一刻起,便满心满眼都是他。
当年他便说,会为她寻一个好人家,风风光光将她嫁出王府。可这些年她长大了,她曾多少次望着镜中美丽的容颜,暗喜母亲给了她一张好姿容。她期盼,哪怕是因为这张皮面,他能多看她一眼。可是”原来一切都没有改变,她的美丑原来他从未在意过。
姜颜垂下两行泪水,扶着椅背站起身来,微微欠身哥哥当年舍命替王爷挡下那一箭是心甘情愿的,姜颜这些年厚着脸皮呆着王府已经有违哥哥初衷。如今听凭王爷安排。
她惨笑一声,抹掉眼泪,抬头紧盯燕奚痕,又道:“只是,王爷可否告知姜颜,为什么?
她在问什么,燕奚痕自是知道。她的心思,他多少还是感受到了的。迎上女子盈盈目光,燕奚痕双眸微闪,暗叹一声,罢了,也许残忍此对她才是解脱,他目光一凛,沉声道。
本王有意中人了,本王恐她误会。姜姑娘羊请放心,本王既承诺要照顾你,便定会为你寻一个好夫婿。相信,你自王府出嫁,谁人也不敢小瞧你去。”
他的话字字刺痛姜颜心扉,她咬唇半响,才低声道“谢王爷告知,姜颜告退。”
她一转身却脚步一顿,隔着珠帘外面两个身影笔直而立,赫然便是冯渊和那昨日入府的易青。
出于女人的直觉她目光落在那抹挺拔的青色上,望了片刻,转身对燕奚痕一拜:姜颜承蒙王爷照顾数年,没有什么可以报答王爷的。王爷是个好人,是女子能放心托付的人,也愿王爷能珍惜眼前人,早日得偿所愿,姜颜
…告退。
她说罢,再不看燕奚痕转身迈步出了房,对罄冉二人微微欠身,匆匆而去。交错而过,罄冉分明看到阳光下少女晶莹的泪珠,她心一纠,升起凡分歉疚来。
方才燕奚痕专注于姜颜,并未留意屋外有人,见到罄冉二人站在外面,他也是一惊,复又勾起了唇角,似是极乐她听到了方才的话。
见姜颜匆匆而去,他暗叹一声,起身走至屋外,冲冯渊道:你先下去
冯渊早感气氛不对,听到他这话如释重负,应声转身就走。罄冉顿时头低得险要埋入胸间,自那日夜沐被燕奚痕识破了女儿身,他表露心迹。之后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两人虽是相处没有什么改变,可是罄冉心中还是觉得一切都不一样了。
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变得和以往多了层含义。她知道,现下他要她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了,而她亦不能再逃避。
第三卷 第01章 名满天下
燕奚痕望着罄冉,微笑道:“她的哥哥是燕云卫的……,
燕奚痕话刚出口,罄冉便抬起了头,目光迎上他,道:“燕大哥,她是个好姑娘,你应该珍情的。”
燕奚痕笑容凝滞,微眯双眸,紧紧盯着罄丹,一瞬不瞬,似是要看到她心底深处。
罄冉被他盯地心头剧跳,可是目光却不曾移开,她知道此刻必须坚定,不能有一丝犹豫。这一年的相处,他给了她莫多关怀和帮助,在血雨腥风的战场上,更是结下了深厚的情意,她心中是感激的,更是把他当成朋友一般依赖,当哥哥一般敬重,此时她不希望因为处理不好,而影响这份挚诚的感情。
燕奚痕见她如此,只觉心中酸涩排山则海压来,他静默半响才沉声道“罄冉果真这么想?”
他叫她罄冉!?
罄冉一愣,惊得睁大了眼眸,心头免不了涌出一股不舒服来,这些时日来,她对他信任有佳,可他竟调查她!
燕奚痕见她眸中有伤痕隐现,心间涩然微消,或许她还是有些在乎他的
他叹息一声,坦然道:不瞒罄冉,我派人到战国调查过你,昨日刚刚收到消息。不过不是因为不信任你才如此,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那日的女刺客,无意探究更多。”
他的目光真诚而坦然,罄冉恼怒过后却也捧然,单不说他只是想弄明白自己的性别,就是他真怀疑她,这才前往战国调查她,那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他是一军统帅,对将士们要负全责,若是军中真进了j细,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罄冉想着,微蹙的眉宇渐渐伸展,淡淡一笑:‘我不怪你,燕大哥。”
燕奚痕却因她的话蹙起了眉,不怪么”,那是当真不在意他了。
他凑近罄冉,目光轻柔笼在她身上,抬手将她碎散在耳边的发茎至耳后,启。道:你可知道,我很心疼。”
他的话很轻,似乎一阵风便能吹散,然而送入罄冉耳中却字字如雷,她只觉那话随着陡盛的阳光,融入温暖,蔓延过身心,令疲累的心有些轻颤,有些酸涩。
她抬头望他,炽热的阳光暖了眼眸,一阵涩然,涌动出朦胧的泪光。他的目光安静而包容,却带着分明的蛊惑让人想要依恋。
可是罄冉知道,她不能沉沦、不能脆弱,更不能迷茫。此刻她只是累了,就像长在阴暗处的野草,常年饱受风霜和雪雨,当春日的第一缕阳光照来,才会那么分明地受到触动,想要整个沐浴在阳光中,再不面对阴暗。
她避开燕奚痕的目光,迈步背对他,笑道:“燕大哥,既然你都已经知道了,那罄冉也不再瞒你。罄冉身上背负着血海深仇,一日大仇不报,我便一日得不到安宁。我入军营也是为了报仇,希望有一日能借助旌国的国力攻打战国,报仇雪恨。我的爹娘,姐姐,还有白叔叔和靖炎哥哥,他们都在天上看着我呢,在大仇未报之前,我不想考虑感情,更没有心思考虑感情。”
只是这样吗?如果我愿意和你一起承担,愿意助你复仇呢?”
燕奚痕大步上前,固执地盯着罄冉。
罄冉神情一震,目光动容,半响却是摇头而笑,她收敛了笑意亦看向燕奚痕:“我若为了报仇和燕大哥在一起,哪怕是没有爱情,也都无所谓吗?
燕奚痕一愣,皱紧了眉头,罄冉见他不语淡淡一笑,道:“骄傲如燕大哥是不会那样的,罄冉也同样。我已经什么都没有了,不想连感情都要为复仇所累。若是那样,怕是报了仇,爹爹和娘亲也不会高兴吧。”
可你独自承担这一切,难道他们便高兴了吗?易青,我并非在用此和你交换什么,只是想,”
燕奚痕上前一步,扣住罄冉的肩头急急说着,罄冉却摇头打断他:燕大哥的意思我都明白,燕大哥对我好,我也知晓。”
她微微低头,复又抬头道:“娘亲一直希望我和姐姐能过平凡人的生活,嫁个老实人,相夫教子,幸福安宁。罄冉这些年来四处漂泊,心也累了,只希望有一日报了仇,能找一个安静幽深的山谷,从此青山绿水,再不理世事纷扰。而王爷,也不该找我这样的女子,皇上和太后娘娘更不会让您如此。所以,还请王爷放开罄冉吧。”
她坚定而清亮的目光望来,燕奚痕惨笑一声,渐渐松开了手,心却丝丝抽痛。她说的都对,然而他松手,却不是因为她的那些话,只为她清亮的双眸。她的心中……终究是没有他的,一丝半点都没有吧。
罄冉望他一眼,他的头微低着,阳光滤过栅影,落了片片阴影在那刚毅的面容上,显得有些冷然,又有些萧索。罄冉心有歉意,叹息一声,道:”皇上赐了府邸给我,罄冉叨扰燕大哥多日,如今有了自已的府邸,想早日收拾齐整撤过去。”
燕奚痕微扯唇角,似是苦笑一声,抬头道:“你说不报仇便不想感情,我等你。你想避开我,我也不拦着你。但是罄冉,你得答应我,以后有什么事需得找我,不要再一个人扛着,可好?”
他疼惜的目光带着暖意让人无法也无力拒绝,罄冉笑着点头,轻声应着:“好。”
燕奚痕似是如释重负,微笑了起来,又道:“我让冯渊带此人去帮你,等府邸安置好了,你谴他们回来便是。”
好。”罄冉再次点头应允。
一个月后,旌国京都最繁华的酒楼落云楼中。
初秋的下午,酒楼中尚未到饭点,客人们却已不少,此刻一小桌一小桌聚坐。往日这时候,大家定是听着台上老者依依呀呀拉着琴弦各自吃茶闲谈,而今日,酒楼中异常热闹,不时发出轰鸣,俨然众人都在谈论着前日发生的刑场事件。
你说的可都是真的?!那公私府的高国丈可是辅佐先皇登基的老臣了,又是皇后娘娘的生身父亲,怎么可能说杀就杀了呢?”
一个清朗的高音压下酒楼中其它吵杂话语,顿时楼中一静,人们视线都转了过来。却见说话者乃是一个身着锦衣的俊美公子,此刻他正一脸诧异地望着坐于他对面的书生模样男子。
那书生见众人都望了过来似乎有些不好意思,清了清喉咙这才道:“你不都也听到了,如今满京城的人都在谈论这件事,岂能有假?!”
那俊美公子一挑眉,颖不以为然地道:“不可能吧?这也太让人惊讶了
听他这般说,坐在他们不远处席位,长相粗扩的中年男人站起身来,笑着走近,问着那俊美男子这位公子不是咱们旌国人吧”
不瞒这位大哥,在下乃是鼎国人,刚从战国跑商而来。”俊美公子笑道。
那中年男人点头,笑道:“怪不得你不信这事,若不是亲眼所见,我也不剁目信,两朝元老竟是以公徇私,贪赃枉法,欺瞒百姓之人!”
这前因后果我还真不知道,这位大哥能否给在下细细说道说道?俊美公子满面笑意起身,拱了拱手。
那中年男人见他如此,忙回了一礼在他们座前一屁股坐下,笑道:“这有何难。事情是这样的,就在一个月前,公私府高国丈家的独苗儿高城为了争抢明月楼的巧心姑娘和程府的二公子起了冲突,不巧两人在街头所遇,一时不欢竟大打出手。这原是京城中世家子弟间常有的事情,不足为奇。可是这高公子竟下手甚重一不留神把程二公子给当场打死了。当年衙上看到这事的人没有一百个也有数十,这国丈爷虽是专门掌管刑司的公私府少卿,又是两朝元老,何等人物。就是生病皇上那也是要亲自登府关怀的。可是这次他的宝贝儿子被抓了个正着,且人证物证聚在,他也不能公然徇私。所以第二日,高公子便落了大牢,开堂公审后,判定秋决。当时咱京城的百姓们还都在称颂,果真是老臣,国丈,就是好官啊,就连皇上都特意在早朝上称赞了高国丈,可谁知道根本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那中年男人。齿清晰,说得阴阳顿挫,所言又是这两日来京城最出名的刑场事件,一时间酒楼中静寂一片,虽是人们早对此事耳熟能详,却仍忍不住转过目光听他细讲。
哦?”俊美男子端起茶盏轻呷一口,挑眉示意那中年男人继续说。
男人只觉他每个眼神都自有威仪,不自觉就又开口道。
事情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那高国丈明着将儿子落狱,实际上早找了个和高城长相差不多的替死鬼关在牢中,将真正的高城给替换了出来,藏了起来。直待秋决后,砍了人,下了葬,那高城就又能逍遥法外,换个身份重新活了。”
俊美公子放下茶盏,挑眉道不可能吧力高国丈两朝众臣,素来清明,岂会在天子眼皮底下做此等无法无天之事?”
中年男人一拍桌案,颇为气愤道“听起来是胆大包天,可那高国丈就是这么做了!要不然怎么可能两朝元老说砍就砍了!先帝爷立朝时,高国丈可是立下汗马功劳的。”
对,如今京城就是孩童也知此事。公子且听我说,这个事多少人都亲眼看到了。”
中年男子说到这里,坐在窗边的一个高个男人站起身来,顿时人们视线又望向了他。
见那俊美男子对他抬手示意,高个男人才道“前日菜市场秋决,在下恰好就在,看的那可是清清楚楚。”
酒楼中的人们听他这么说顿时便炸开了锅,刑场案件虽是传得纷纷扬扬,可是亲见的并不多,众人多是听别人所说,其间不知已经传了多少人。此刻听这男人说亲眼所见,自是兴奋。
那高个男人见众人如此,抬手一示意,顿时便兴致更佳,绘声绘色开口道由于斩首的是一品大员家的公子,又是皇后娘娘的亲弟弟,再加上这高城并日就黩横霸市当时刑场上那可是人山人海,我去的早,就站在刑场边边儿上。当时公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