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3

    亲眼见过,女学堂里那么多的女孩儿家,独您家二姐儿最是聪慧伶俐,乖巧温婉,这是天赐的良缘,难道还有推脱的道理?”
    喜娘想了想,犹豫道:“这一桩婚事,自然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只是,惠玉今日也去了学堂里,我们做爹娘的,得等她回来,问一问她愿不愿应承这桩婚事才好。”
    秦婆子吃了一惊,道:“哪儿有父母许婚,还问儿女愿不愿的道理?”
    张丛未料喜娘如此说,忙瞪了一眼过来,喜娘此刻亦想到了——她这么说,不就是意味着张家其实不大讲规矩?
    喜娘急忙补充道:“若是府上要的是我们大姐儿,做爹娘的一句话,也便得了。可如今,姐姐还没有定人家,便要越过她聘走妹妹去,也不是寻常的道理。我们二姐儿也未必肯越了姐姐去。”
    秦婆子面色和霁了,她松了一口气,道:“这,倒也是个孝悌的讲究啊——既然如此,爷与太太,不妨先与令嫒知会一声,我这里,只说是府上怕姊妹们未依着次序出聘,因此生了不和,稍延数日再回话,如何?”
    张丛心下不乐,他生怕这一松口,县令太太又去寻了别人,便道:“我瞧着也不必等她回来。咱们方是做爹妈的,子女的婚事岂有不能做主的道理?再者,那两个孩子年岁还小,便是问过她们自己,又知晓什么!这事儿,我们是应下了,秦姑姑便请回禀吧。”
    秦婆子一怔,面上什么也不显,答应了。又道:“既然是应下了,那么,隔日我便带着人,携正经的仪物上门求婚。彼时爷与太太,可万万莫要推脱——免得那边府上伤了颜面,伤了和气啊。”
    喜娘尚还在恼怒张丛,他怎么这样草率便答应了女儿的终身大事,并未注意到秦婆子话里的意思,可张丛的脸色却红胀起来,尴尬又有些气急道:“怎么,秦姑姑,今日不算是纳采么?”
    秦婆子便笑:“今日这点儿东西,哪儿堪得上叫纳采?爷且等着吧,好人儿要用好东西聘,真到了纳采那天,那边府上还有些心意呢。”
    张丛难堪的表情稍稍缓解了些——秦婆子这话是给他面子了,可先前做的事儿,委实不甚厚道。既不是纳采,哪儿有当日便要逼着女方父母回个准定的话儿的?
    他却是忘了,秦婆子问的是有意无意,而他们夫妇,只当这是要答许不许婚。
    送走了秦婆子,他有些气恼,自觉是被县令家轻慢了——但他到底是个没有功名的平头百姓,便是有些钱财又如何?这是经商赚来的钱,末业上的成就,不光彩的。被一地父母官提亲,已然是莫大的荣誉了,轻不轻慢的,好像也不大要紧。
    再一想想,自家的女儿可是要去县令家里做奶奶了,张丛又有些高兴。做了县令的亲家,谁敢再轻待他?便是最终八字没合上,姻缘不成,别人听说连县令家都瞧中了他的女儿,接下来再上门求亲的,必要掂一掂自家分量!
    而喜娘沉着脸,她不知道这读书人家究竟有多少规矩,那县令家又是他们头上顶着的,女儿真要是嫁进去了,到底是福是祸呢?
    依着她的心,宁可女孩儿嫁个知情知意的,不必有官身,也不必有多少钱财,最要紧的是不死死拘住女儿,让她活得快活些。可是,一来张丛已然答应了人家,二来,她也保不准这温县令家究竟是什么情形:万一真是个待人好的人家,又有这样的出身,她的惠玉错过了,岂不可惜?
    喜娘纠结,不安,好容易等到姐儿们散了学回来,也顾不得叫她们先喝茶吃点心了,便先将她们叫到了房中,请来张丛一道,将今日的事儿说与了她们听。
    初时听说有人来提亲时,惠玉眯了眼,只向着姐姐笑,惠仙又羞又急,想跳起来拧她,却碍于父母在场,不敢动静,只能咬着嘴唇忍着。结果,喜娘说,那县令家里,要求娶的是惠玉……
    惠玉登时傻了,惠仙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出声,指着妹妹,颤巍巍道:“你,哈哈哈,原来是你呀哈哈哈,那天你说什么来着,县令太太气度非凡,哎呀呀……”
    “惠仙!”却是张丛吊起了眉毛,喝止了长女:“笑什么笑,你……”
    “那天县令太太到女学堂里来,见了惠玉,十分欣赏。”惠仙仍然忍不住带着几分促狭的笑意:“没想到,不是瞧女孩儿,是瞧中了要聘回去做儿媳妇呢。”
    惠玉羞气,红着脸跳起身,一顿足,道:“我不说了,我回去——什么儿媳妇不儿媳妇的,姐姐你要做你去做,我是不……”
    “你也来这一套!”张丛气着了,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轮的上你说嫁不嫁的?我与你说,婚,我已经许了!”
    “爹!”惠玉急了,她原是个娇娇软软的性子,此刻着急,也只是委屈:“爹,我才这么点儿大,怎么就把我许出去呢?我还想多在爹娘身边留两年……”
    “许了,又不是嫁了!”张丛道:“人家要你一个十岁小女娃儿做什么,只是定亲罢了。”
    定亲,惠玉也不愿。她原觉得自己是个爹娘掌心里宠着的小女孩儿,她要过的日子还很多很多,可是,一定了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