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还先住进楚家,两人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一起生活了十八年,虽说聚少离多,可也足够了解他的人品了。
可放心是,舍不得啊,只是他孤掌难鸣,这事就那么定下了。
第二日天不亮老两口就出发了,身边跟着保驾护航的楚满仓,起初两人坚持自己回去,奈何楚满仓不放心执意要送。
楚满仓身上的伤确实不重,睡前涂了点活血散瘀的药膏,一早醒来,好差不多了,就连受伤最重得腿也可以走路了。
有粗满仓在,楚小柔直接把把新得的农具也放车上让他带走了,自家里用不着放着也是蒙尘,爷奶回家种地肯定用的上,最关键是这些是对楚老爹和楚满仓两人挨打的赔偿。
楚小柔除了留下一把镰刀和一把砍刀,其他的都让带走了。
相较于老两口离开时全家相送依依不舍的场景,马老大的离开就冷清的多,楚氏递给他一个捆好的铺盖卷,送到院门口,他背起着道了别就孤零零的走了。
楚小柔睡回笼觉去了,送都没送他。
走在离村的路上马老大那是一步三回头,直到再也看不见村子的半分影子,这才大踏步前进,这些年打工无数次,头一次这么不舍。
☆、其他类型彪悍农女:夫君孩子热炕头
楚小柔睡醒回笼觉,起床后美美的用过早餐,就到桶边从水里捞了一把豆子查看,泡的还稍微欠点火候,暂时没法磨豆子。
想着煮浆时少不了柴火,回屋拿着新得的砍刀就往后山去了。
一连跑了几趟,家里整整齐齐码了两垛柴火才罢手。
刚开始进山她还耐着性子满山的找枯枝,后来嫌速度太慢,直接漫山遍野的找枯树,一米粗的枯树拎着砍刀哐哐几下,然后一脚踹倒,连扛带拉弄回了家。
一棵枯树就能堆一垛,跑了四五个山头拉了三棵枯树回去,临回家之前瞅准几棵长势不算太好的橡子树,哐哐击刀撩倒扔在山上,准备等他们自然晾干,过些时日再来拉。
回头省的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寻枯树了。
楚小柔那一身的力气不仅砍树利索,劈柴也利索,不到半个时辰,三颗枯树全部劈好剁成多,随取随用。
弄完柴火,她又去河边捉了两条草鱼,这才到中午,一条炖汤,一条红烧,楚小柔吃的美滋滋的。
吃吧午饭,豆子泡好了,她和楚氏两人就在是磨边磨豆子,石磨小,省力是不错,可磨的也慢,一桶豆子两人愣是磨了半下午。
小石头下学回来时,磨好的浆水还没下锅呢,两人正拿着老粗布一点点的过滤挤豆汁,一挤就是三遍,才能换下一批豆浆,这挤豆汁也是有讲究的,楚氏头次做很是小心谨慎,太轻了挤不干净,太用力会挤出粗豆渣来,到时豆腐发渣就不好了。
楚小柔试了几回不是挤出了粗豆渣就是挤破了滤布,被楚氏嫌弃后只能从旁打下手。
楚氏一人操作就更慢了,紧赶慢赶天黑之前挤完了,也该做晚饭了。
饭后小石头懂事的哄着冬妹到床上去睡了,两人接着做豆腐,之前去镇上特意买了两口大铁锅,如今正坐在厨屋新垒的灶台上,其中一个锅里豆浆已经煮开了。
放了两日,这灶台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这厨屋比较大还兼着柴房杂物间的功能,虽然整个屋子比正房矮上三分,空间却不算小,一二十平还是有的。
到底不是正房,用料没有正房那么讲究,破损最严重,刚来时整个屋顶都没了,费了好大的功夫才修好。
楚小柔上午弄回来的柴火还有些吵,准备搁院子里晾晒两日再搬进来,所以此刻还是蛮空的。
今天用的是之前存的干柴火很旺,楚氏将灶膛的柴火撤掉,只留下些微火光,接下来就是浇卤了,这才是重头戏!
楚小端着调好的卤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毕竟她之前可没成功过,动手之前她一遍遍回忆记忆里的步骤:用长柄勺子舀上卤汁,一边施卤水一边慢慢搅动,让卤水均匀散开,使豆腐凝固结块。
这是做豆腐过程中非常有技术含量,也是很难控制的一个环节,当然也是楚小柔次次失败的地方。
楚小柔表情无比严肃,就差没焚香沐浴了,力求每一个步骤都完美复制死老头,整个施卤水的过程大概持续了二十分钟,之后就是盖上锅盖静静的等待,正常情况下,半个小时左右,里面的豆浆就会凝固成豆脑。
母女两人挑着灯心怀忐忑的等了两刻钟,揭开锅盖时楚小柔简直想骂娘。
换了个世界,换了副身子,她还是失败了,锅里稀一块稠一块,简直一塌糊涂,不忍直视。
亏得她怕浪费,没有一次煮完,只煮了极小一部分,当楚满仓踏着月色赶回来时楚小柔正在一脸苦大仇深的点第二锅,然而她还是失败了。
第三锅依旧失败,姐弟俩拼命的安慰她,楚小柔又试了一回就认命了,将点卤的技巧详详细细的交给了兄妹俩。
楚小柔负责烧火,两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