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2

    不错的,这一阵怎么退步得这么厉害?
    冯一凡心想,退步是因为不开心,不开心就不想学,至于为什么不开心,你说哪有这么多开心。
    他脸前晃过妈、爸、表哥的脸,都让他心烦,而又放不下。他心想,哪能告诉她,也说不清啊,说清了也丢脸。
    他嘟哝道,对那些题目没兴趣了,越来越没兴趣了,补课,考试,补课,考试,没什么兴趣了。
    李胜男接受他的说法,这是普遍的,平时问那些成绩下滑的男生,他们也是这样直接说的,这是真实的,一个个小孩,从小学五六年级起一路补课、考试、补课、考试地过来,撑到高二、高三这个阶段,有兴趣的不会多了,有真正阳光笑脸的也不多了,尤其到高三,就更少了。
    李胜男老师怜悯地看着他,伸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告诉他,再撑一下,冯一凡,人家也都在撑,熬过去,高考过了就好了,这阶段不顶住太可惜了。男孩要有意志力,要加油哦,冯一凡,要让自己开心起来,学得越苦的时候越要让自己开心起来,越要让自己有信心。
    她平时也总是如此劝那些突然表现出对读书、考试没兴趣了的男孩子。
    冯一凡微低着头,向班主任李胜男老师点着。
    李胜男老师又问,家里还好吗?没啥事吧?
    冯一凡面容平静,说,好的。
    李胜男老师问,听说你早自习写诗,以后不要写了,到大学里去写吧。
    这也是中学老师们和家长们说话的一贯套路,在他们嘴里,那大学就像一扇门,什么有趣的事、轻松的事、风雅的事都留到那里去做吧,而现在,只有读读读,考考考,跨进那个门。
    冯一凡心里虽这么在想,但他对李老师点头。
    突然,他又抬起眼睛,说,李老师,我要读文科。
    李胜男老师一愣,冯一凡重复道,我不想读理科了,我想去文科班。
    这,其实不是李胜男老师能管到的问题。
    作为老师,对于学生是学文还是学理,她只能给建议,而不能为他做决定,因为决定权在他家长那儿。而家长们考虑得比较多的是现实因素,比如,以后就业、出国是否容易什么的。
    李胜男老师瞅着面前的这男孩,说,上学期分班的时候,你和爸爸妈妈没选文科班,现在都已经是高二下学期了。
    她的意思很明白,这需要你爸妈同意,而且现在有些晚了,你那时候怎么不想清楚呢?
    冯一凡知道这话的意思,他说,那时候我妈没让。
    李胜男老师说,那么你现在想转文科班,你爸妈会同意吗?
    冯一凡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那茫然的样子,让李胜男老师有些同情,因为她在心里也认同他其实该读文科。
    但她不会说出来,作为老师,她直觉他的这主意不由他拿,他爸妈那儿过不了关,都高二下学期了,冒险了。
    于是她劝他:你以为读文科容易?其实也不容易,如果以为对理科没兴趣了,转文科就会有兴趣,那是逃避,文科不好读,好专业录取率比不上理科,不信你去问高二(4)班文科班的潘帅老师。
    冯一凡微微梗着脖子的样子,像一个实际年龄更小的小孩,透着执拗之气。
    说到了潘帅,李胜男老师突然心想:也是,让潘帅给这男生讲一讲,他们文科班的学生学得也并不轻松,同样也需要意志力,需要刻苦到底的。
    她对冯一凡说,好吧,我让潘帅老师找你,给你分析一下,你现在是否适合转去他们班学文科。
    接下来的一天,潘帅老师真找了男生冯一凡谈了心。
    作为一个生性略散漫、追求自己文学爱好的小年轻老师,潘帅心底里就没觉得改文科有什么了不得,人总得学自己喜欢的东西,本质上说,没错的。
    甚至在与冯一凡的交流中,这男生对古典文学的积累、对当下许多文化话题的兴趣,还感染到了他,看这男生的样子,还真的蛮适合读文科的。
    所以说到后来,潘帅老师甚至动心了,他想:不就是怕现在改专业考不上好学校嘛,但以他现在的理科成绩,考理科也考不上好学校,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学点喜欢的东西,人在少男少女的阶段能有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容易,有的人过了这个阶段,一辈子都没什么喜爱了……
    在潘帅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