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5

    壶么?”新阳问她。
    “很没意思。”褚谧君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她在这方面有多高超的技艺,而是那些想要讨好她外祖父的人,会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也处处谦让她。从小到大,褚谧君无论和人比试什么,都不会输,这让她一度自以为是,后来才猛地醒悟自己的常胜不败其实只是沾了外祖父的光。
    “你该给旁人一个阿谀你的机会。”新阳道:“说来真是奇怪,宣城姑母竟然迟迟没有露面”
    “我方才命侍女去打听了,似乎是有贵客莅临,宣城公主陪那人品茶去了。”褚谧君说道。
    “什么人居然值得姑母单独作陪?”新阳皱了皱眉头,“我想去见见,你呢?”
    褚谧君摇头,“你去吧,我一个人待这也没什么。”
    新阳走后,褚谧君也不会觉得无聊,身为丞相唯一的外孙女,自然有的是人赶上来套近乎。
    褚谧君记得外祖父曾经教过她,说言语有如利刃,有些人手无寸铁,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就足以横扫八方。
    善于运用言辞的人,要能够对方的话语中把握他人的性情,能够不动声色的笼络人心、还能够用言语来遮掩住自己真实的想法——当然,这些褚谧君都不会。
    她才十三岁,连闺房都没有踏出过几次,实在不懂那些人精的说话方式。
    托她外祖父的福,现在人们只会顺着她的心意来说话,想着法儿的讨好她,若是有谁想从她口里套出有关她外祖父的近况,她便佯装听不懂。
    但这样的谈话,实在是有些无聊。
    忽然间,在她耳旁叽叽喳喳的女孩们都沉默了一瞬,片刻后,褚谧君听见有人以一种仿佛做梦般飘忽的语气道:“那人、那人是清河王世子么?”
    “好像是的。”
    “清河王一脉几乎不出现在人前,这怎么……”
    “宣城公主为何会邀清河王之子?”
    褚谧君抬起头,看见远处的雪地上,有人撑着伞慢慢的走近。正是她在不久前才见过的常昀。
    有不少人这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宗室。人们禁不住好奇的偷偷打量他,不由自主的流露出惊疑之色。
    清河王在洛阳城内的地位颇为特殊。几乎没有人会在皇帝面前刻意提起此人,也没有谁敢于结交清河王。
    清河王一脉,出自文帝太子常珺,常珺昔年起兵叛乱,兵败身死,被夺去太子之位。废太子的儿子便是后来的清河王,他先是在年幼时因机缘巧合被权臣拥立为帝,后又被废为王。
    当今的天子虽未赐死这名曾做过皇帝的堂兄,但也数十年来对这人不闻不问,清河王虽有爵位,却不得前往封国,不得征收租税,只能年复年居住在洛阳,过得连远支的王孙都不如。
    常昀身为清河王的儿子,理所当然的不被欢迎。
    他身边只跟着一个老仆,公主府的下人为他引路,将他带到了庭院中这群少年人中央。可是没有谁愿意和他说话,场面顿时僵住。
    从褚谧君的角度只能看见他没有任何表情的侧颜,冷得像是寒冰雕刻出来的。
    宣城公主是个聪明人,为何要冒着得罪皇帝的风险,请清河王的世子登临自家府邸?褚谧君不犹思考起了这件事。
    难道是皇帝终于打算改变对兄长的态度了?正如新阳所言,常氏子嗣凋零,所以即便是清河王,也终于有了被起用的机会?
    这会对她的外祖父有什么影响?
    她一边想着这些事,一边悄悄往常昀所在的方向瞧。原本还担心这样有些失礼,可很快她就发现,不止是她,她身边那几个女郎也都情不自禁的时不时偷看面容清丽的常昀一两眼。他低垂着眼睫,一身半旧狐裘,乌发上还有随风飘落的雪花,与锦衣华服的同龄人格格不入。
    真可怜啊。褚谧君不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但此刻,她脑子里想的却是,这人看起来真是孤独。
    最后还是杨七郎挥手,让人将他带到了自己面前,递给了他四支去掉了箭镞的羽箭,邀他一同投壶。
    只是这样的邀请,多少有些施舍的意味。
    褚谧君转头不再看他,继续和身边的女郎漫不经心的闲聊。片刻后,她听见一阵略微嘈杂的议论声。
    杨七郎与常昀比试投壶,每人各执四支箭,投入面前铜壶,投中多者即胜。
    杨七郎已经投出了两支箭,中了一支,而常昀投出了两支,两支皆中。
    眼下是常昀暂占上风。且他的状态一直很稳定,掷箭的手法、运用腕力的精准度都堪称老练,完全不像个才接触这类游戏的孩子。
    与褚谧君不同,杨七郎在投壶方面的技艺的确不错,若是输给常昀,那实在是折损他的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