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21

    ,难道他的朋友姓乐?她本无意去猜,只是这个字正巧合了她当下的心意,唇边又泛起一丝笑。
    ——
    第二日,依旧早起,依旧是干那些活。一日一日,不断重复着,那夜不明的情绪已没有时间去细想。
    这两三日,罗成也没有来找她。每日虽去秦琼的帐篷打扫,却见不到他。如此,对外界和寨内的事,她一概不知,有时也许是在刻意回避。因为,她知道一切都会按照即定的历史去发展,谁都无力去改变什么,她也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去看待这一切。幸好,秦琼和程咬金的结果都不错,只是,罗成和王伯当,她不太清楚。虽然,有过担忧,但也只是徒劳。
    这一日,和平常一样去他的帐篷打扫。
    往日都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木案,此刻,上面正斜斜地躺着一本《汉书》。若雪想把它放回书架,刚拿起,只见一张纸条从书中飘落下来,掉到了地上。
    若雪蹲下,将它捡起。看了一眼,已是吃惊。
    纸条上的字迹如行云流水般,舒畅而又有力,刚柔并济的行书写到: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若雪仿佛听见自己的心“咯噔”了一下,而后漏了一拍。人还呆呆地蹲在原地,竟忘了站起。先前已被深埋的那些情绪,此时一点点的从心底四溢出来,让她不得不正视。
    为什么看他的眼睛会脸红?为什么和他在一起会觉得满足?为什么听到他的话会感到心安?为什么心情会跟着他在变换?她不会不知道,只是不想去深思,不愿去承认。
    她猛地站起,却因蹲得太久,而一阵晕眩,两眼发黑,只得在椅子上坐下,闭起眼睛,眼前竟浮现出他那首诗,忙甩甩头,却怎么也无法把他从脑海中甩掉。他的一言一行,他的一字一句,他的心意,她会不明了吗?只是害怕去懂吧!
    ——
    若雪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把纸条夹回书中,又放上书架;是怎样从他的帐篷出来,又走到了慈周寨。她无所知觉,只因,那一颗芳心早已遗落在别处。
    若雪只是走着,心不在焉的,当再抬头时才发现已经走到了一个中庭,看环境,自己不是很熟悉,应是慈周寨里的某处,她正准备往回走,视线不经意地掠过中央的花圃,突地发现碧君就站在离她十步之远的花丛边,正低着头,却不象在看花;她们中间隔了许多花草,她又站在廊柱一侧,碧君似乎还没看到她,刚想唤她,一个高大魁梧的身影又闯进若雪的视线。
    若雪看着程咬金慢慢走到碧君的身后,双手搂上她的肩膀,碧君微微一颤。
    若雪不自觉的朝廊柱后缩了缩,他们的声音却是听得分明。
    “碧君,对不起。我早该明白你的心意,只是……”没想到在人前威风八面的程咬金也会有吞吐的时候,“只是我怕婚约乃父母之命,并非你所愿。”
    碧君声音幽幽传来,带着些许埋怨,“……表哥竟还误会我和雪姐姐……”
    程咬金拉过她的双手,让她转身看着自己,压低着声音说道:“是我糊涂,你可能原谅我?”
    双手被他牢牢握着,碧君红着脸,点点头。
    程咬金满意的一笑,手上一使劲,碧君便直直跌进他怀里,被他紧紧拥住,一张俏脸深埋在他胸前,红得更厉害了。
    程咬金终于如愿抱得美人归,才放心的开怀大笑起来。
    花影重重,人影交疏。
    若雪把这一幕看在眼里,而心里是什么滋味?应是斩不断,理还乱。
    第18章 却上心头2
    若雪知道会有这一天的,却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那么快。
    龙凤花烛,成双喜字;鸳鸯锦被,大红盖头。
    一屋子忙碌的妇人,坐在铜镜前梳妆的碧君,以及站在碧君身旁始终看着她的若雪。
    那次中庭偶见,已是十日之前。今日是程咬金和碧君的大婚之日,她被免去一日劳役,作为娘家的唯一亲人陪伴碧君。
    碧君和程咬金之间的情意,她原本猜到了七、八分,唯一没料到的只是程咬金竟是碧君自幼指腹为婚的夫君。想来,奶奶应该早已知道此事,若不是万不得已,也许她永远也不会说出来,让碧君可以嫁个平庸的男子,过平淡且安稳的日子,老人家的丁点私心也是情有可原。
    “雪姐姐在想什么呢?”一个妇人正在给碧君梳头,她不能动,只好腾出一只手来,拉了拉若雪的衣袖。“可是一个人无聊了?”
    若雪回过神,连忙笑着摇头,“哪里会无聊啊,我们新娘子那么美,姐姐只是看得出神了,呵呵。”
    碧君微红了脸,巧笑嫣然,娇啧道,“姐姐取笑我!”
    铜镜里的碧君,大红喜袍宽腰带,衬得她身姿愈发玲珑,薄施粉黛的俏脸,更显明艳,精致中还添了分妩媚。
    若雪望着镜中人,比起初见时已成熟了许多,不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