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
应的。
最重要的,是务必在布告中明示:驰道建成并通行之后,允许设置关隘,由出资者对过往客商收取过路钱;而普通行人,则免费通行。
至于劳役,更是不必强征,在驰道沿途招募民夫即可。但是,绝对不能以“服徭役”的固有观念,强制民夫无偿出力。应征必须自愿,且要按劳给付工钱。
之恩和宋子诀面面相觑。半晌,宋子诀击掌大笑,“妙啊!”他不动声色的抬手凑到她腮边,暧昧的拂了拂她的鬓发,“你怎么这么聪明啊,居然能想出这种办法来。”
之恩没注意两人,兀自思索片刻,认真问道:“姑娘刚才说,招募民夫须自愿。那万一招不到足够的人力,岂不也是麻烦?”
思影反问他:“搬砖和种田,哪个更辛苦?”
之恩有点为难,“这个我真不知道。”
思影:“……”
宋子诀伶俐的抢答:“种田更辛苦!”
思影点头。
宋子诀狡黠的笑。其实,他也是从小锦衣玉食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搬砖和种田哪个比较辛苦。不过,从思影前后的语义来看,必须得是种田更辛苦才行。否则,她的论点就没法成立。
在揣摩姑娘家心思这件事情上,宋子诀毫无疑问的甩了之恩好几条街。
思影对之恩道:“民夫们自会权衡利弊,殿下不必担心。”
宋子诀见之恩提了问,不肯让思影觉得自己听得不认真,想了想,也问道:“我相信那些客商绝对交得起这点过路钱。但是,商人都是精于算计的,倘若他们计较这点钱,觉得走别的道不用钱更好,这样如何是好?总不能强迫人家走吧?”
思影答道:“是交过路钱走捷径好,还是花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财物跋山涉水好,商人心中自有答案。”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趋利避害乃人之常情。即便是最淳朴的农夫,也绝对懂得权衡利弊。唯利是图的,又何止是商人这一个群体!
不论农人、工人还是商人,让每一个最普通、最资质平庸的人,赚到自己应赚到的每一枚铜钱,也拥有自己所能拥有的最大财富,才是真正的天下富足之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谋利是人之常情。怕只怕,以权谋利、仗势谋利。
或许朝廷真正该做的,是好好管束那些为官的士人。
之恩忽然豁然开朗。
思影似看出他所想,轻声道:“朝廷规划驰道,同样耗费人力物力,自然可以从中分利。但请务必注意分寸,绝不可仗势掠夺。否则……朝廷颜面扫地事小;最重要的,下一次再发起募款时,无人再会上当了。”
之恩深深的点头。
宋子诀想了想,又道:“思影的办法,好虽好,但……如此筹款,乃开天辟地第一次。我担心,那些商人心眼多,万一不信……”
思影转首看着之恩,严肃道:“若殿下决定要慎重对待,请与所有参与出资的商人,逐一签订契约。”
之恩微微一怔,“可是我们从来……都没有跟庶民订过什么契约。”
思影眸色微凉,“原来殿下眼中,庶人、贵人,这等界限分明。”
之恩一愣,“我不是这个意思……”
宋子诀见思影忽然不高兴了,赶紧靠过来温言安慰。思影面上仍是淡淡的,没太多表情。宋子诀款言软语的哄了半天,她最后也只道:“没什么,横竖跟我无关。”
之恩被晾在一边,本就尴尬;又听思影这样一说,越发有些不知所措。宋子诀何等乖觉之人,岂有看不出来的,忙回来与之恩勾肩搭背的碰了几杯,自然而然的闲扯几句,左右逢源,应付自如。
气氛总算是渐渐缓和下来了。
宋子诀松了一口气,方也起身去净手。
临走前他凑到思影耳边悄声交代:“人家毕竟是太子,多少给点面子。别吵架,好不好?”
思影微微蹙眉,“知道了。”
☆、读书
宋子诀一离开,桌边便只剩下之恩和思影两个人,面对面的坐着。
之恩出神的望着宋子诀的背影,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子诀他……的确很好。”
半晌,之恩冷不丁冒出这一句话,思影不禁转头看他,“他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
之恩没想到思影如此回答,一时怔了怔,“可是子诀……不是很喜欢你么?”
思影道:“他喜欢的人多了去了。稍微平头正脸的,他就没有不喜欢的。”
之恩也笑了,“这……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么。”
他笑起来十分温和,嘴角漾起两枚浅浅梨涡,神色格外生动。见思影低眉不语,他又探头去看那百无聊赖趴在一旁、不住打着哈欠的雪球团,拣了碟中一粒花生米上前逗引。雪球团懒洋洋的掀了掀眼皮,朝他手心的花生米瞟了一眼,十分不屑的扭过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