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9

    米粥稠糊糊的,哪舍得这么吃啊?
    江小桃不晓得自己露了马脚。农村细粮精贵,晚上大多喝玉米面糊糊,偶尔熬一次白米粥都是稀稀的,能照见人影,她这么大手大脚的,哪像个过日子的?
    刘爱莲没说什么,只是瞅瞅桃花。自从闺女醒了,就像变了个人?江小桃见娘看过来,就甜甜地一笑,像一朵桃花盛开,满目生辉。
    刘爱莲心里一动,闺女真得好了?江广厚也注意到了,高兴得哼起了曲子。
    矮桌摆在院子里,一家人围着坐下来。
    江小桃肚子饿了,抓着玉米面馒头就咬,差点噎住。刘爱莲回屋拿了一罐豆酱,打开来,说:“桃花,,蘸着酱吃!”
    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吃了晚饭。
    因为桃花的事儿,江广厚和刘爱莲不想出门闲逛,就打了一盆水洗脸洗脚。天色暗了下来,为了省油不点灯,就这么摸索着回屋休息。
    江小桃躺在床上,看着窗外一点点黑下来。
    月亮升起来了,一缕清辉投射进来。刘爱莲借着亮光过来,坐在床边攥着闺女的手,柔声问道:“桃花,你没事了?”
    “嗯……”江小桃点点头。
    麻烦事都解决了,再也不会受到困扰了。
    “桃花,明儿去社里吗?”
    “娘……”江小桃心里咯噔一下。
    桃花是个纺纱能手,一天能纺几斤线。还会织布,上了机子就上下来,动作特别麻利。可她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只要上机准出洋相,即便有着桃花的记忆也不行啊。
    “桃花,不想去就在家里歇着!”
    刘爱莲感到闺女紧张,就宽慰着。纺织社里姑娘不少,都是比着来的,秀兰抢走了建新都晓得,桃花脸皮子薄,哪受得了那种目光?
    江小桃知道娘会错了意,可不便吱声,先蒙混过去再说。
    刘爱莲说了几句,就回了东屋。
    江小桃双目微闭,运起气来。这是基本功一天都不能拉下。
    一个周天下来,气息满满,脑子也格外清醒。
    这半天下来,她接受了桃花的身份,跟桃花是一个人。不过,她不会像桃花那样逆来顺受,她要走自己的路,开辟新的人生。
    ☆、005
    *
    天刚蒙蒙亮,鸡就叫了。
    “喔喔喔,喔喔喔!”一个接着一个,此起彼伏。
    江小桃醒了,她躺在床上听到爹出门挑水去了,娘进灶屋做饭,玉昆也起来了,在院子里扑腾着。
    这就是农家生活,一辈子忙忙碌碌的,跟土地打交道。
    可她能适应吗?瞧瞧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农活儿干不来,缝纫活儿不在行,即便锻炼个几年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么辛苦,还赚不到钱。她掰着手指头算了算,一个工分一毛五,干多久才能挣到十块钱?
    江小桃泄了气,可爹娘疼爱不代表要吃闲饭,总得找条出路啊?
    七十年代不管干啥都跟户口挂钩,农民除了招工进城,是无法离开土地的。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当兵,可男女有别,招女兵比上大学都难,像她这样的哪有机会?
    江小桃正想着,就听到玉昆在窗外喊:“姐,吃饭了!”她一骨碌爬起来,不能耍懒,桃花是很勤快的,再这么下去就露陷了。
    洗漱时,江小桃发现牙膏用完了,就用盐水刷牙漱口。
    她怕嘴里有味道,就跑到后院里折了一截楝树枝子,去掉叶子,在嘴里嚼一嚼。味道很苦,带着清香,这是农村的土办法,可以杀菌消毒治牙病。她回到屋里,对着镜子照了照,牙齿很白,土办法挺有效果的。
    早饭很简单,一大锅玉米面糊糊,配着玉米面馒头
    江小桃抓起一个,黄澄澄的,直拉嗓子眼儿。她大口大口地吃着,不敢表现出来。相比起其他人家,他们家的生活算是好的。
    吃罢早饭,江玉昆背着书包去上学。他揣着两个玉米面馒头,一疙瘩咸菜和一个咸鸭蛋,这是午饭,不用来回跑了。
    江广厚撵着一群小鸭,“呱呱呱!”地出了院子。
    村子周围都是水坑,鸭子是放养的,自己找食吃。刘爱莲端着簸箕喂了鸡,该圈养的圈养,剩下的都撵到林子里,捉虫吃。
    一通忙碌下来,村口的大钟敲响了。
    “当当当!当当当!”
    刘爱莲扛着锄头说:“桃花,今儿留在家里,甭出门了!”说着,跟江广厚一起下地了。
    江小桃在前院后院转了转,不晓得自己该干啥?
    纺织社不能去,可躲着也不是个办法,得先过了这一关。她记得家里有一台手摇纺车,是爹做的,农闲时娘用来纺纱,不如偷着练习一下?
    江小桃进了西厢房,窗台下果然摆着一架手摇纺车,长长的木架呈“业”字形,两个柱子上穿着线锭子,圆圆的绳轮连着轴承,带着手柄,简单轻巧。(注1)
    她坐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