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0

    板凳上,摇着手柄空转了几圈。纺车“吱吱扭扭”地响着,该上油了。她看到墙架上搁着一个尖嘴机油盒子,就拿起来,对着轴承挤了几滴,这一摇就轻简多了。
    她想上手练习,就找了一团棉絮,捋成几个棉条,连在锭子上。她坐在机前,循着桃花的记忆一手摇着把手,一手捋着棉条,慢慢纺了起来。
    一连断了几回,总算弄明白了。
    江小桃心说,还真是开启了田园生活啊!
    搁在后世,这种纺车是要进博物馆的,可现在却很常见。农村不比城里有布票供应,吃饭穿衣都是自给自足。自己纺纱织染,织出来的大布虽然花色单一,土里土气的,可结实耐用,一点不比细棉布差。
    江小桃摇着纺车,一会儿功夫累得胳膊疼。她停下来,捋了捋线团子,粗细不匀,还有断线接头,这绝对不是桃花的手艺,不能让娘瞧见了。
    *
    江小桃在家里憋着,纺织社的姑娘们巴巴地等着。
    她们以为桃花会跟秀兰争吵,可桃花根本没露面。江秀兰一开始担着心,怕桃花当场揭穿她,可等了半天,连个人影都没见着。她松了一口气,心说,桃花心高气傲的,这哑巴亏吃定了。
    到了半晌午,李翠姑来了。
    她隔着窗户喊了一声“兰子!”。江秀兰停下纺车,出了屋子。
    李翠姑压低了嗓门说:“兰子,建新走了。”
    走了?江秀兰吃了一惊。不是还有两天假期嘛,咋突然走了?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兰子,跟娘说,是咋回事啊?”
    “娘,桃花把桃福拿走了!”
    “唉,你这个傻丫头,咋不早说啊?”
    李翠姑埋怨了几句,桃福没了,底气就没了。虽然真真假假的不可全信,可事关运道哪能掉以轻心?
    “兰子,娘去镇子上探探口风。”李翠姑坐不住了,拔腿就走。
    江秀兰忐忑不安,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儿?她想,先下手为强,表哥对桃花有意思,就想个法子把俩人凑到一起,只要风声放出去,就稳妥了。
    李翠姑到了镇子上,找到建新家。
    建新娘说:“大姐啊,部队上有事,建新赶回去了。”李翠姑瞅瞅建新娘,见态度没啥变化,就放了心。
    送走了李翠姑,建新娘看看闹钟。快十一点了,建新搭上班车了吧?
    此时的柳建新,正在班车上。
    他看了桃花退还的信件,就改了主意。以前觉得秀兰委屈,可设下圈套让他往里钻就太可怕了。他有自己的考虑不假,可也不能被人拿捏住啊?
    他跟爹说了,他爹叫柳江川,在公社做办事员,见识自然不同,说:“建新,这事先不要张扬,看看情况再说。”
    他明白当务之急是提干,过了那一关再解决问题也不迟。他不想出岔子,就想提前归队。爹自然赞同,说:“提前走吧,省得那边又来闹腾。”
    一大早,他搭乘邮车往县里赶。他想跟桃花打声招呼,到底没了勇气。
    柳建新看着窗外,懊悔不已。好端端地咋就把桃花给丢了?昨天,桃花的眼神冷冷的,看着他就像一个陌生人。
    *
    这些破事,江小桃自然不晓得。
    快到中午了,她钻进灶屋里做饭。可吃什么呢?面条不会擀,饼子不会塌,昨天蒸的玉米面馒头只剩下两个,她急得一头汗,爹娘回来了拿啥交差啊?
    她翻箱倒柜,看到米缸里有大米,灵机一动,干脆焖米饭吧?可刚舀了两勺,又放回去了。细粮精贵,她是晓得的,昨天犯的错误已经意识到了。
    可吃饭问题总得解决吧?江小桃一不做二不休,熬上一锅玉米面糊糊。反正,她就会做这个。
    生火做饭,比昨天顺利多了。
    江小桃把两个玉米面馒头馏上了,给爹娘吃。又去后院摘了两个黄瓜,拍了拍,拌上蒜汁。看到案子上搁着咸菜疙瘩,就洗了一下,切成细丝,淋了两滴麻油。
    正忙着,院门咣当一响,刘爱莲收工回来了。
    “桃花,做饭了?”
    刘爱莲见闺女活泛起来,开心得不得了。看到馒头不够,就系上围裙,说“桃花,娘和面,塌两个玉米面饼子!”
    “好咧!”江小桃答应一声,
    她一边烧锅,一边瞅着,心说,得赶紧学会了,不然吃饭都成问题。
    刘爱莲塌着饼子,想起了一件事。
    “桃花,东头的崔婶子说,她娘家侄儿今年二十,是个民兵排长,要不见见?”
    “娘,我不见!”江小桃吓得直摆手。
    “桃花,你今年十八,不小了……”刘爱莲劝道。
    “娘,我不找对象!”江小桃摇着头。
    她好不容易才从漩涡里挣脱出来,哪能再陷阱去?再说,农村媳妇不好当,上有老下有小,家里地里都得扛着,一般人可吃不消。
    “桃花,别犯傻,闺女家家的哪有不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