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鹿鼎任我行第7部分阅读

    人立即有人跳到藏宝洞内,上下一起动手搬运洞中的珠宝。

    索额图牵着韦仁来到屋外道:“兄弟,曹寅马上就要到江南任职了。大哥准备明日在府中备宴为老三送行,不知四弟能否抽出身来。”韦仁道:“没问题。”索额图道:“好极了明天酉时,我在宫门外等你。”韦仁笑道:“好,一言为定。”索额图拉着他手,道:“走,咱们到鳌拜房中去,大哥给你挑几样好宝贝。”

    两人回到鳌拜房中,索额图仔细察看地洞中取出来的诸般物事,拿起两串明珠,一只翡翠雕成的玉马,道:“这两件珠宝值钱得很。兄弟要了罢。”韦小宝道:“好”毫不客气地将明珠和玉马揣入了怀里。一旁的书吏便将这几件物件在册中勾去。

    鳌拜的宝藏清理完后,手下人进来将鳌拜家财的初步清单递给了索额图。索额图一看,不由得伸了伸舌头,说道:“鳌拜这厮倒真会搜刮,他家产比我所料想的多了一倍还不止。”

    他挥手命下属出去,对韦仁道:“兄弟,他们汉人有句话说:千里为官只为财。这次皇恩浩荡,皇上派了咱哥儿俩这个差使,原是挑咱们发一笔横财来着。这张清单吗,待会我得去修改修改。二百多万两银子,你说该报多少才是”

    韦仁道:“那我可不懂了,一切凭大哥作主便是。”索额图笑了笑,道:“单子上开列的,一共是二百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八两。那个零头仍是照旧,咱们给抹去个一字,戏法一变,变成一百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八两。那个一字呢,咱哥儿俩就二一添作五如何”韦仁装作吃了一惊,道:“你……你说……”然后他咽了下口水道:“一切听大哥安排”索额图拍了拍韦仁的肩膀笑道:“好兄弟这样罢,这里所有办事的人,大家都得些好处,从大哥的五十万两银子之中,拿五万两出来,给底下人大家分分。从兄弟的也拿五万两出来,宫里的妃子、管事太监他们面上,每个人都有点甜头。这样一来,就谁也没闲话说了。”韦仁愁道:“好是好。这些事情,由做哥哥的一手包办便是,小弟乐得轻松。”索额图笑道:“好,好大哥就包办了过得几天,我叫几家金铺打了金票银票,五十两一张、一百两一张、千两一张的,再给兄弟拿来。”韦仁笑道:“还是大哥想的周到。”

    第十七回 寿康宫韦仁戏宫娥,逃生天海大富丧命

    索额图接着说道:“兄弟,既然大事已定。你又完成了皇上交办的事情。我看你先后宫交差吧,免得让皇上等待。”韦仁道:“好的。那小弟先告辞了”

    于是,韦仁捧着两只玉匣回到皇宫去见康熙。

    康熙见韦仁办妥了皇太后交下来的差事,甚感欣喜,便叫韦仁捧了跟在身后,亲自送到寿宁宫中。

    康熙在路上问道:“鳌拜这厮家里有多少财产”韦仁道:“索大人初步查点,他说一共有一百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一十八两银子。”康熙哼了一声,道:“这混蛋搜刮了这许多民脂民膏

    到了寿宁宫,皇太后听说两部经书均已取到,甚是欢喜,伸手从康熙手中接了过来,打开锦缎玉匣,见到书函后更是笑容满面,说道:“小桂子,你办事可能干得很哪”韦仁见皇太后并没有发现封皮的秘密,松了一口气,然后跪下请安道:“那是托赖太后和皇上的洪福。”

    太后向着身边一个小宫女道:“蕊初,你带小桂子到后边屋里,拿些蜜饯果子,赏给他吃。”那名叫蕊初的小宫女,容貌秀丽,微笑应道:“是”韦仁又请安道:“谢太后赏,谢皇上赏。”康熙道:“小桂子,你吃完果子,自行回去罢,我在这里陪太后用膳,不用你侍候啦。”韦仁答应了,跟着蕊初走进内堂,来到一间小小厢房。

    蕊初大约十五六岁上下,身材已经长成,玲珑幽曲,加上眼眸漆黑,樱唇红润,确是一个美人坯子。打开一具纱橱,橱中放着几十种糕饼糖果,笑道:“你叫小桂子,先吃些桂花松子糖罢。”说着取出一盒松子糖来,松子香和桂花香混在一起,闻着极是受用。

    韦仁笑道:“姊姊也吃些。”蕊初道:“太后赏给你吃的,又没赏给我吃,咱们做奴才的怎能偷吃”韦仁突然伸手抓住蕊初的小手笑道:“姊姊长得真美。如果不给姊姊,老天爷都会怪罪我的。要不你悄悄吃些,又没人瞧见,打什么紧”蕊初没想到这小太监竟然怎么大胆,脸上一红,心跳不已。她知道这小太监是皇上的心腹,小小年纪就当上副总管,在宫中必定会有权有势,而且他长得也是俊俏模样,看来他是喜欢自己的,如果……想到这她玉脸更加绯红,忙将手抽回来,只是微笑摇头不语

    韦仁见她羞涩得更加秀美迷人,心里一动,又伸手将她的玉手抓住,这回蕊初没有挣扎。韦仁将她拽在自己的大腿上,左手环抱着她的小蛮腰道:“我一个人吃,你站着旁边瞧着,可不成话。来,让我来服侍你吃糖果糕饼。”蕊初大惊,没想到这小桂子胆子太大了,竟敢在皇太后宫中调戏自己。她想从韦仁的怀抱中挣脱出来,可她一个柔弱的宫女,那是韦仁的敌手。见难以挣脱韦仁的手臂,蕊初急得玉目含泪欲泣之状。韦仁也不敢太甚,他低头在蕊初的玉唇上轻轻一点,松开手笑道:“这样罢我把糖果糕饼拿了回去,那日等你服侍完太后之后,便出来和我一起吃。好不好”蕊初颤颤巍巍站起身,见韦仁那张腥猫偷鱼得逞后的笑脸,脸上红得欲滴血一般,羞涩得低头不语。韦仁见她不答,也站起身做出又欲拥她入怀的模样。吓得蕊初连连后退,连连点头不已。

    韦仁见状笑意更浓,也不再逼迫她,道:“好了,一言为定。你快点给我装些蜜饯果儿,你拣自己爱吃的就多拿些。”蕊初点了点头,拿了个小纸盒,捡了些糕饼糖果装了进入。韦仁接过纸盒,又在蕊初的玉脸上偷袭了一下,然后得意得扬长而去。蕊初捂着脸,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呆了。

    他拿了纸盒,兴冲冲的回到住处,先找了一个隐秘的地方将那叠银票、房契及碎羊皮埋了。然后得意洋洋地想着,没想到宫中宫女这么呆瓜,自己一出手便搞定一个。

    他一直处于兴奋之中,没想到在回答海老太监提问时,冲口而出道:“今天我到鳌拜家里拿到了两部四十二章经……”海老太监突然站起,问道:“鳌拜家有两部四十二章经”韦仁见话已出口,便也不隐瞒道:“是啊。是太后和皇上吩咐去取的,否则的话,我拿来给了你,别人也未必知道。”

    海老太监脸色阴沉,哼了一声,冷冷的道:“落入了太后手里啦,很好,很好”海老太监突然出手扣住了韦仁的脖子。只觉后领一紧,已给海老太监抓住,提了回来。韦仁被抓,不由得“啊”的一声,强按自己惊恐的心情道:“公公,你试我武功么好几天没教我功夫了,这一抓是什么招式”

    海老太监哼了一声,道:“这叫做瓮中抓鳖,手到擒来。鳖便是甲鱼,捉你这只小甲鱼。”说话间,将韦仁拖进里间,甩在床上。海老太监坐在他床沿上,轻轻的道:“你胆大心细,聪明伶俐,是可造之材,可惜啊可惜。”韦仁问道:“公公,可惜什么”海老太监不答,只叹了口气,过了半晌,说道:“虽说你掩饰得再好,但是小桂子是自他进宫的第一天起,便一直跟着我。你总有些马脚显露出来。”

    韦仁大吃一惊,霎时之间全身寒毛直竖,强笑道:“公公,你……你今儿晚上的说话,真是……嘻嘻……真是奇怪。”

    海老太监又叹了口气,咳嗽了几声,道:“前几年练功夫,练得走了火,惹上了这咳嗽的毛病,越咳越厉害,近年来自己知道是不大成的了。你机缘挺好,巴结上了皇上,本来嘛,也可以有一番大大的作为。你没净身,我给你净了也不打紧,只不过,唉,迟了,迟了。”

    韦仁知道海老太监言中的意思,四十二章经到了皇太后手中,他肯定是要去夺得。前些时日,自己和康熙比武,海老太监已经知道康熙的武功是皇太后教的,知道皇太后是武功高手,自己此去是凶多吉少。海老太监是个忠心清廷的人,他不能允许一个未“净身”太监留在宫里。因此,虽然海老太监越来越喜欢韦仁,但是今日又不得不动手。他装作不知,故作轻松,按照将靴中匕首偷偷地拿在手中,轻声道:“公公,很晚了,你这就睡罢。”海老太监道:“睡罢,睡罢唉,睡觉的时候以后可多着呢,朝也睡,晚也睡,睡着了永远不醒。孩子,我教过你两套武功,第一套大擒拿手,第二套大慈大悲千叶手,这两套功夫你已经练得纯熟,只是我一直未教过你运气的法门吧,你不觉得奇怪吗嘿嘿,嘿嘿。”

    海老太监咳了几声接着道:“你吸一口气,摸到左边小腹,离开肚脐眼三寸之处,用力掀一掀,且看怎样”韦仁装作依言用力一掀,登时痛澈心肺,装出“啊”的一声,大叫出来。海老太监阴恻恻的道:“我觉得每天的这汤可不够鲜,于是我就给你在汤里加上些料。只加这么一点儿,加得多了,毒性太重,对你身子不大妥当。没想到皇上让你办差擒拿鳌拜,中途我只好又在汤里加解药。你还是托皇上的鸿福多活了一年多。没想到你小子还有良心,皇太后赏你一个副总管,你竟然要照顾我没有搬走。否则,我定会亲取你的小命。”

    听到此,韦仁不由得暗感万幸。海老太监接着说道:“于是,我便重新给加料。本来我想让你再服三个月毒药,就放你出宫。可惜我身子越来越不成了,恐怕不能再等。你身上中的毒,旁人没解药,我终究是有的。小娃娃,你到底是受了谁的指使,你老实说了出来,我立刻给你解药。”韦仁说道:“指使之人自然有的,说出来只怕吓你一大跳。哈哈,哈哈”韦仁纵声大笑,身子跟着乱动,右腿一曲,右手已抓住了匕首柄,极慢极慢的从剑鞘中拔出,不发出丝毫声息,就算有了些微声,也教笑声给遮掩住了。

    海老太监道:“是谁”

    韦仁胡说八道,原是要教他分心,心想索性再胡说八道一番,说道:“汤里有毒药,但是我并没中毒。早已被皇太后用内力将它截掉了。刚才装疼就是骗你的。”海老太监一惊,道:“你是皇太后派来的”韦仁道:“不错皇太后知道老皇帝在五台山,你在宫里就是为了……”他一面胡说,一面将匕首半寸半寸的提起,剑尖缓缓对准了海老太监慢慢逼近。待匕首移到海老太监身前不远时,韦仁又哈哈大笑,长笑声中,全身力道集于右臂,猛力戳出,直指海老太监心口。海老太监陡觉一阵寒气扑面,微感诧异,只知对方已然动手,更不及多想他是如何出手,左手挥出,便往戳来的兵刃上格去,右掌随出,砰的一声,将韦仁打得飞身而起,撞破窗格,直摔入窗外的花园,跟着只觉左手剧痛,四根手指已被匕首切断。海老太监到药箱中取出金创药敷上伤口,撕下床单,包扎了左掌,喃喃的道:“这小鬼用的是什么兵刃,怎地如此厉害”强忍手上剧痛,跃出窗去,伸手往韦仁跌落处摸去,要找那柄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宝刀利刃。哪知摸索良久,竟什么也没摸到。

    韦仁中了这掌,当时气为之窒,胸口剧痛,四肢百骸似乎都已寸寸碎裂,一摔下地,险些便即晕去。他知此刻生死系于一线,当即奋力爬起,顺着一道斜坡上滚下去,一直到停住为止。他挣扎着站起,慢慢走远,周身筋骨痛楚不堪。他知道尚膳监是万万不能回去了,明日先找个太医将身上的伤治好后,再找康熙将自己重新安排个住处再说。至于,海老太监他是不可能向皇上告状的,否则他也逃不了干系。于是,他将匕首插入靴筒,靠着一棵大树慢慢调息起来。过了很久才慢慢地入睡了。

    突然,韦仁耳听得人声喧哗,顿时醒来,只见多人蜂涌而来。他拽住一个问道:“出什么事了”被拽住的人显然认识韦仁,他打千道:“回桂公公话,是寿宁宫出了刺客,听说皇太后受伤了,尚膳监的海公公为了护驾也被刺客所害了”

    韦仁听了心中暗喜,海老太监还是去找假太后了,果然丢了性命。“走我们一起去寿宁宫。”

    “是”

    第十八回 见太后韦仁惊疑,翻遗物喜得秘诀

    进了寿宁宫,只见这里已经是人来人往。太监、宫女、侍卫人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有侍卫从寿宁宫的假山上正搬运着一具尸体,韦仁远远望去正是海老太监穿着的服饰。有太监见韦仁到了,便忙走过禀报道:“禀告桂公公,海公公为保护皇太后安危,不幸被刺客所害”韦仁装作悲痛欲泣的模样道:“啊呀不知道刺客有否被抓住”

    “回公公,等侍卫人等到来时,刺客已经逃离了”一名小太监凑到韦仁的耳边轻声答道。

    “这些侍卫都是干什么吃的定要奏明皇上好好收拾他们一下对了,皇太后圣驾可安好宫里还有没有其他损失”韦仁愤愤地说道。

    “太后她老人家受了点惊吓,还好有海公公拼死抵挡,没有让刺客来得及对寿宁宫造成更大的伤害”

    “只要皇太后她老人家安好就好好了,你们在到各处去察看察看,看哪里还有不妥之处吗”韦仁吩咐道。

    “遵命”韦仁身边众人行礼后纷纷离开。

    这时,只见那蕊初从寿宁宫内走出来,望见韦仁忙走了过来,神色慌张地在他的耳边小声说道:“太后召你入宫见驾。你要小心啊”

    “好我知道了”韦仁听了心中有些嘀咕,但是他知道皇太后有可能是在于海老太监对话的过程中说了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或者是皇太后猜测自己有可能知道一些秘密,看来自己的小心应付才行。

    韦仁跟着蕊初一起走了进去。到了门帷外,蕊初禀报道:“回太后,小桂子见驾。”然后掀开门帷,示意他单独进宫见驾,只是关切的眼神在秀目中流露出来。韦仁朝她安然一笑,便走了进去。

    韦小宝来到寝宫的珠帘前停住了脚步。这帘子全是珍珠穿成,发出柔和的光芒。一名宫女拉开珠帘。韦小他暗自深吸了一口气道:“奴才小桂子见驾

    “小桂子,你进来吧”从寝宫内传来皇太后低沉有些嘶哑的声音。听上去,皇太后在于海老太监搏斗的过程中,受伤不轻。

    “是”韦仁低头进去,微抬眼皮,发现寝宫中没有其他人,只见皇太后此刻正斜躺在床上,原本就瘦尖的脸上脸色雪白,更无半点血色,双眉微竖,目光闪烁地望着自己。

    韦仁忙走上几步叩拜道:“小桂子叩见太后,太后凤体安康奴才救驾来迟,罪该万死”

    只听见皇太后低咳了几声道:“好了小桂子起来吧哀家将你召进宫来,是想问你几个小问题”

    “谢太后”韦仁站起身来道:“不知太后有何吩咐

    “你和皇上比武这件事,除了哀家、皇上、你和海大富意外,是否还有其他人知道”皇太后低声问道。

    “回太后,没有其他人知道。”韦仁答道。

    “好记住不可露出一丝口风。只要哪天让哀家听到这件事的消息。哼哀家定会让皇上拿掉你吃饭的家伙”皇太后叮嘱道,同时她那双丹凤眼中露出阴冷的目光。

    “太后放心,奴才一定让这件事烂在肚子里”韦仁装作十分恐惧的样子回答道。

    “谅你也没有这个胆子”皇太后哼了一声,继续问道,“除了跟这海大富外,你还跟谁练过功夫”

    韦仁道:“奴才就只跟海公公武功。并没有再跟其他人练过。”太后嗯了一声,道:“平日里,海大富都干了些什么事情”韦仁道:“自从海公公眼睛瞎了以后,除了每日正常作息外,没干什么别的事情。他很少离开那间屋子。”太后又问道:“喔那他有没有和你说过先皇顺治爷的事情吗”韦仁摇了摇头道:“没有”

    韦仁偷眼望去见太后仿佛松了一口气。只见皇太后点了点头道:“你这孩子倒乖得很,今天晚上,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韦仁道:“奴才在床上睡熟了,待醒来时,听寿宁宫方向仿佛有事情发生。奴才深怕太后您老人家有事,便赶了过来。谁知海公公他……”说道此处,韦仁装作伤心不已的模样抽泣无声了。

    太后缓缓的道:“好了人死不复生,海大富救驾有功,哀家定会让皇上对他好加安葬。你就不要太伤心了”韦仁听了忙跪下磕头道:“奴才替海公公叩谢太后、皇上恩典”

    “好了你起来吧”

    “是”韦仁站了起来。

    太后缓缓的道:“你知道感恩,那就很好。你点了桌上的蜡烛。”

    韦仁道:“是”打着了火,点亮了蜡烛。太后房中的蜡烛,烛身甚粗,特别光亮。

    太后道:“你过来,让我瞧瞧你。”韦仁道:“是”慢慢走到太后床前,韦仁心跳加剧,寻思:“她……她会不会杀了我灭口”他心中有一种立刻发步便逃,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一逃,那就难逃一死。只微一犹豫间,太后已伸出左手,握住了他右手。

    太后认真地端详了韦仁一遍道:“小桂子,你的小没有长得还很不错吗哀家知道你是一个知道好歹的奴才。哀家将来一定不会亏待你的,这就去罢”说完,她轻轻放脱了他的手。

    韦仁大喜,忙爬下磕了几个头,退了出去。在屋外见蕊初一直在等着,不由地欣喜,忙走上前去抓住她的玉手轻轻捏了一下,在她耳边轻声道:“过几天晚上,我一定带那些糕饼果子来与你一起吃。”。蕊初的脸色顿时红润了。好在韦仁只是捏了捏便放开了,便急急忙忙地离开了寿宁宫。

    韦仁快步回到自己屋中,闩上了门,舒了口长气,登时如释重负。

    今夜和海老太监的相斗,是那样的惊险万分,想起海老太监打的那一掌、踢的那一脚,不由得后怕不已。他顿时觉得胸口隐隐作痛,周身乏力。韦仁低头看了自己的胸口有一大片血污,便除下长袍,浸到水缸中搓了几搓,突然之间,袍上碎布片片脱落。他吃了一惊,将袍子提出水缸,只见胸口衣襟上有两个大洞,一个是手掌之形,一个是脚底之形。他脱了身上那件已经破烂的衣服,解掉里边的宝甲、内衣,发现在自己的胸口有一个青色的手掌和脚掌印。“没想到海老太监的功力这么深。”韦仁不由得在心里暗骂了海老太监数遍。这是,他突然之间,想起了烛光下的太后脸色,猛地里打了个寒噤,心想:“哎呀不好。但是真是太疏忽了假太后这个恶婆娘一定看到了我身上的血迹,她一定起疑心了这可怎么办呢”想到自己性命仍未脱离危险,顿时让韦仁心乱不已。想来想去,最后只有在就快的时间内将假太后及顺治在五台山的事情禀告给康熙,只有这样才让自己逃脱升天。韦仁他胡思乱想了许久,最后下定了决心,便感道身体十分疲倦,身子一横,躺在床上便睡熟了。

    韦小宝次晨起身,仍感觉到胸口隐隐作痛,心想:“海老太监有只药箱,不知有什么伤药能否治疗自己的伤。”海老太监既死,他所有的物品,韦仁自然老实不客气的都据为己有。他走到海老太监床前的柜子前,将那口箱子打了开来,取出药箱。药箱中一瓶瓶、一包包丸散甚多,瓶子上纸包上也写得有字。其中有一瓶黄色药粉,却是触目惊心,认得是当日化去小桂子尸体的“化尸粉”,只须在尸体伤口中弹上一些,过不多时,整具尸体连着衣服鞋袜,都化为一滩黄水,这瓶药粉自然碰也不敢碰。心想,虽说瓶子上有药名,但是自己并不知道这些药对应能治什么伤病。药还是不能乱吃,看来待会得上太医院去看看靠得住一些。当下合上药箱,再看箱子其馀物件,见有二百多两银子,这些钱在他眼中已毫不重视,别说索额图已答应了给他四十五万两银子,就是从鳌拜府中拿回的那些虽说一直还没来得及仔细清点,但肯定不是小数目。

    在衣物中翻得几翻,见有一个小小包袱,用青布包着,当即解开,心中怵地一跳,只见包袱中有一部书,那本书外面并无封套,封皮上写着无字,韦仁随手一翻,却见每一页上都有几张图画,画的都是一个个裸体男子,身上画满了红线,他对图画很感兴趣,一页页的细细翻下去,见每页上的裸人姿势各不相同,有的盘膝而坐,有的侧身而卧,更有的头下脚上,倒竖蜻蜓。

    他凝思半晌,心道:“这些图形看来是练武功的法门。海老太监的武功如此了得,定是从这些图形上学来的。哈哈,他教我一些少林派的假武功,这些图形上的功夫,自然是真的了,老子每天来练他几式,不用一年半载,武功就和海老太监一样高强,哈哈,哈哈不过对于人体经络岤位,自己可是一窍不通,可别练得像海老太监一样走火入魔,那就麻烦了对了,太医院的太医们可是这方面的高手,待会上太医院时,一并请教请教”

    翻到书的后面数页,明显这些纸的年代比整本书要年老得多。韦仁首先看到的第一页上写着七伤拳谱四个篆体大字。“七伤拳”,韦仁记得在金庸大师的倚天屠龙记中记叙为崆峒派传世武功,后来明教金毛狮王谢逊夺得七伤拳谱古抄本,终于练成。拳法口诀:“五行之气调阴阳,损心伤肺催肝肠。藏离精去意恍惚,三焦齐逆兮魂魄飞扬”七伤拳诀包括:“损心诀”、“伤肺诀”、“摧肝肠诀”、“藏离诀”、“精去诀”、“意恍惚诀”及“七伤总诀”。此拳法出拳时声势煊赫,一拳中有七股不同的劲力,或刚猛、或阴柔、或刚中有柔,或柔中有刚,或横出,或直送,或内缩,敌人抵挡不住这源源而来的劲力,便会深受内伤。谢逊曾以此拳击毙少林神僧空见大师。但这七伤拳倘由内力未臻化境的人来练,对自己便有极大伤害。人体内有阴阳二气、金木水火土五行,一练七伤,七者皆伤。所以所谓“七伤”,乃是先伤己,再伤人。

    韦仁记得谢逊就是在师父成昆强j其妻,杀子灭门后,抢到七伤拳谱,开始修炼七伤拳的。当时,他内力不济,又一心复仇,因而变态杀人。这很有意味:没有足够内力的谢逊强练七伤拳,当然是损伤心脉,神智癫狂,凶性难抑;没有足够的人生经验、对大是大非缺少分辨能力的年轻狮王一心寻仇,杀人无度,当然是给他自己留下了如内脏受伤一样的精神祸根。没有雄厚内力的谢逊也正是没有仁慈德性的狂狮,拳力越大,为祸愈烈,伤己越重;复仇愈切,损德愈深,为害愈惨。当人们伤害他人的时候,看似消灭了对手,清除了对头,其实损人从未利己,害人必将害己,这是天理。佛性不足的谢逊以恶抗恶,求武技之高明,求报仇之痛快,却坠入魔道,越陷越深,渐渐使自己变成了野兽妖魔。他疯狂失智,全然不知所有的伤害,只能使自己受到更大的伤害。他击出的每一拳,都在摧肝损肺,击向自己的心脉。而张无忌练成九阳神功,内功沛然,兼之心地仁厚爱人,所以,七伤拳到了他手中,非但不会“一练七伤”,损伤脏腑心智,反而手到拈来,成了化解争斗、调和矛盾的手段,他让同谢逊一样激切的、修为不足而以七伤拳逞能的崆峒一派长老们心服口服,绝恶念,结善缘。张无忌不以七伤拳害人,用雄浑内力演示出来,既给各位长老以真理,更能慈悲为怀,比武是名,助他们疗伤是实,诚心相待,从崆峒诸老身上拔除了七伤拳带来的伤害和为人行事中的戾气。

    韦仁这才记起在鹿鼎记中,海老太监好像其实是崆峒派高手,他传授韦小宝的则是少林派功夫,自己真正的功夫是一点都未传,没想到今天却让韦仁自己得到了他的师门绝学。不过,这“七伤拳”现在自己是万万学不得的。

    第十九回 受封赏细问旧属,治内伤承诺救人

    韦仁正在自鸣得意时,忽听得外面有人叫道:“桂公公,大喜,大喜快开门。”韦小宝将经书包好放进箱子再合上,然后一面扣衣钮,一面从内间走出去开门,问道:“什么喜事”

    门开处,只见门口站着四名太监。见韦仁开门出来,都满脸含笑一起上前打千请安道:“恭喜桂总管贺喜桂总管”

    韦仁笑道:“大清早的,这么客气干什么啊”一名四十来岁的太监笑道:“刚才太后颁下懿旨去内务府,因海大富海公公救驾身亡,尚膳司副总管太监的职司,就由桂公公升任。”另一名太监笑道:“我们没等内务府大臣转达恩旨,就巴巴的赶来向你道喜,今后桂公公统理尚膳司,那真是太好了”

    韦仁听信后取出银票,给每人送了五十两报信费。四人顿时眉开眼笑,直道桂总管年轻有为、圣恩得宠,来日必定飞黄腾达。这四人之中,两个是太后身边的近侍,奉太后之命去内务府传旨,最先得到消息,是赶过来请赏的。其余二人是尚膳监的太监,一个管采办粮食,一个管选购菜肴,最是宫中的肥缺。二人一早听到海大富身亡消息,立即守在内务府门外,寸步不离,要知道何人接替海大富的遗缺,立即赶去打点,以便保全职位。

    四人均道,大伙儿早只知桂公公在皇上跟前大红大紫,想不到太后对你也这般看重,只怕不到半年,便升做总管了。以后可得对他们多提拔

    韦仁哈哈大笑,道:“都是自己人、好兄弟,还说什么提拔不提拔那是太后和皇上恩典,我桂小宝又有什么功劳来来来,大伙儿到屋中坐坐,喝一杯茶”那中年太监道:“太后的恩旨,内务府总得下午才能传来。大伙儿公请桂公公去喝上一杯,庆贺公公飞黄腾达,连升二级。桂公公,你现下是五品的官儿,那可不小啊。”其余三人跟着起哄,定要拉韦仁去喝酒。

    “大伙盛情原本不应当推辞不过,昨晚皇上有交代,让本总管今日到太医院去办点要紧事。这……”韦仁装作为难的样子道。

    众人一听要办皇上的差,哪敢再说半句,约好来日再请喝酒祝贺,请韦仁到时万万不要推辞。于是,众人告辞而去。

    这时,从屋外走进来一个与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小太监,看上去十分眼熟,正暗自嘀咕。那小太监上前躬身请安道:“小的李三清奉敬事房令前来伺候,请桂总管安”

    “李三清哦我想起来了,你是训练营里的。起来吧”韦仁一听名字,记起来了,这李三清是自己训练的三十名小太监中的一名。

    “桂总管还记得小的。”李三清见韦仁记得自己,顿时受宠若惊。要知道在训练营里,他们原本对韦仁就敬畏有加。后来听说,他又率领挑选出的十二名小太监奉旨,一举擒拿j臣鳌拜。救驾擒贼功劳显赫,被皇上赐封为宫中最年轻的从五品副总管。这次因海大富公公在寿宁宫救驾身亡后,他又被皇太后懿旨钦定为尚膳监管事副总管,品级升为五品。这些早让他们将韦仁奉为崇拜奋斗的偶像巨星。

    “训练营其他人怎么样”韦仁知道训练营结束后,众小太监便被重新分到宫中各司,他一直忙着有事,尚未有机会去打听这些。除了在擒拿鳌拜时身亡的三人以外,其他二十七名小太监可是自己的第一批手下。这股力量自己是不可能放弃的。于是,他坐下来详细地问起他们的情况。

    这李三清年纪不大,对情况却掌握的十分清楚,讲起来,滔滔不绝、条理清楚,二十七名小太监现在的所在均说的清清楚楚,没有半点含糊遗漏。看来此人是个不错的人才,值得自己好好调教一番,以后好为自己的助手。原来,这二十七名小太监,除了参加擒拿鳌拜的九人被提升为六品首领太监,另行安排外,其他人均各回原司。

    等李三清说完,韦仁道:“这样,你过些时候找机会分批安排一下,本总管想请原训练营的兄弟们聚一聚”

    “是公公,您不知道弟兄们都很想您老人家。都希望和您老人家见见面”李三清听了大喜道。

    “好了小李子,你熟不熟太医院”韦仁问道。

    “太熟了回公公,小的到尚膳监前一直呆在御药房,对太医院很熟。”李三清连忙回答道。

    “那太好了你马上陪本总管到太医院走一趟”韦仁道。

    “是公公。”

    太医院是专为皇亲国戚、达官贵人服务的医政及医疗保健组织。清代只设一个太医院,院使正五品,总揽医药行政及医疗大权,清初,御药房也划归太医院管理,全国医官统一由太医院差派、考核、升降。其中,御药房位于故宫东侧的南三所以东,前院便是太医院。

    御药房隶属内务府,其具体职责是专司带领御医赴各宫请脉,为内廷采办、储存、配置药品,药房人员并与御医分班侍值,有侍监首领二人。侍值又分宫值和外值,宫值地点在皇帝寝宫旁的御药房,外值则在东华门内的太医值房。外值者为宫廷中的宫女、太监、嫫嫫等人诊病。御药房的御医是从太医院内医术精湛、品行端正的医士以上人员中选拔的,共10名。御医在进宫之前需在太医院供职6年,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并经过3或5年一试、二试、三试合格者,才有资格入选,否则宁缺不补。有时清宫御医也从各省督抚举荐的名医中挑选。御药房所需药材取自太医院生药库,尽管太医院也是为皇室成员服务的医疗机构,但御药房领药仍需按定例付给银两,或令与皇室有关的药商采买。所购药材一般为生药,入宫后由御药房医生带领下属太监炮制备用。御药房的御医尽管直接为皇帝、皇后诊病保健,但地位并不高。

    太医院其人员情况人体是:院使一人,是该院行政及医疗事务的主管官员,左、右院判各一人,是该院的副主管官员,御医十至十五人,吏目十至三十人,医士二十至四十人,食粮医生或称粮生,主要担任缮写等工作、切造医生负责药物的炮,炙调制各二、三十人。上述员额,清代各朝虽有增减,总的说来,体制未变。该院医官通称太医或御医。院使正五品,左、右院判正六品,御医正八品,吏目从九品。

    御医他们侍候于君王左右,为“至尊”诊治疾病,遇有疑难大症,朝野瞩目,责任极重。可是历来皇帝后妃,大都养尊处优,每餐必膏腴杂陈,脯醢并荐,象这样的生活方式,自然有损健康。身贵体弱,得病便不易治愈,反而责怪太医无能。太医进宫供职,有时须对内府官员、太监等纳以贿金,不如此他们便会从中作梗,处处设置障碍,因此,即使是那些精于歧黄之术的太医,由于多方掣肘,也难以一展身手。有的偶然幸中,医治见功,虽赏赉有加,荣耀异常,似乎可以平步青云,其实未必。甚至恩赐所入,尚不够贿赂之所出。加上宫禁之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有时太医则是首当其冲,难以逃脱。一药误投,生死所系,出了事故,要遭杀身之祸;所以有些名医把应召入宫视为危途,甚而闻讯远遁,希图一跑了之。真正官运亨通的极为寥寥,屈指可数。世间流传着“太医难当”的说法,洵非虚言,其中甘苦,非个中人不可尽知。

    太医院院使孙之鼎这几日正为太医院的事着急了。原来,在这次朝廷清除鳌拜同党中,太医院有大小十数名官员、太医被牵扯进去。其中,有一名自己举荐的御医甚至被定为鳌拜心腹。

    他正坐在官署愁眉苦脸,突然有人不敲门便闯了进来。他正要发火,定眼看去是自己的亲信吏目,这次压住火气。这吏目急急忙忙走到孙之鼎身边</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