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34

    惠仙,如今瞧见她们两个站在一处,忍不住眼前一亮,道:“如何生出这样一双姊妹花?往一起一站,只觉那一处阳光都明亮了几分!”
    喜娘笑笑,道:“那是因生得像她们爹爹。人说女孩儿肖爹是有福气的,我只盼此言不虚!”
    朱氏一怔,莞尔道:“你呀你,若是听着先前的话,只道你是恨死那人的。如今却又夸赞起来……”
    “一是一,二是二,一个人的好处与坏处,哪儿能相混相抵!”喜娘道:“也亏得是像他,脸面好看,若是如我这样平庸长相,亲家太太岂能看上?”
    “便似我只在意女孩儿一张脸面似的!”朱氏见两个女儿近前行了礼,俱是知礼俊秀模样,不由将先前那几分挑拣往脑后丢了——喜娘还说这好坏不能相混呢,一个寻常的女商人,尚有这样的胸襟,她堂堂知县的夫人,难道还能不如喜娘来?
    朱氏上前一步,拉着惠仙看看,又拉着惠玉瞧瞧,夸了几句,便邀母女三人一并进寺里去——那扯着惠玉的手倒是没有松。
    惠仙得了机会,对喜娘笑着小声道:“这位亲家太太很喜欢玉儿呢。”
    喜娘只笑笑,不说话。朱氏对惠玉,瞧着是热络,谁知道心里头怎么想的?要真是半点儿想法没有,何必在马车里头和她提什么儿女。
    喜娘倒也不是不能理解朱氏的心思。便是在现代,不愿儿女和离异家庭的恋人结婚的爹妈也有的是。更况在这年头,和离绝对是个稀奇事儿,朱氏又是“有头脸”的,怎会对自家这离婚的事儿毫无看法?往小里说,朱氏心里会有点儿芥蒂,往大里说,只怕她今后瞧惠玉的眼光,也要更挑剔几分。
    目下看着,朱氏待惠玉倒还不错,只是,她当真对惠玉满意了吗?
    喜娘瞧着那一双准婆媳挽着的手,一时心里有些忐忑。她想想自己方才说的话,该是做到了“不卑不亢”四个字的,朱氏的反应也并不坏……那么,这夫妇两个,算是开明人了?
    也不知怎么才能瞧出他们两个人的真性情,喜娘想着,一时有些走神。待手上被惠仙塞了一把香,方醒过神来,上前就着炭火将香烘燃了,跟着朱氏在寺庙的第一庭里四面拜过一番。
    “娘想什么呢?”往后头大殿去等着磕头时,跟在她身边的惠仙悄声问。
    “没想什么。”
    “娘还瞒着我?”惠仙一双眼亮得很:“是那温家太太说什么了不成?”
    喜娘看看她,摇了头:“她只告诉我要买粮放着,免得明年万一再遭了天灾,等闲弄不到粮食。我是想着这事儿,心头便总是像被个鸟爪子钳着。”
    金鱼池
    惠仙闻言,禁不住一惊,她悄声道:“这……不至于吧?”
    喜娘勉强笑笑,道:“至不至于的且不论,咱们谁都不是博士,瞧不出明年天时如何。但我想着,存些粮必定没有错。便是用不上,来年放给穷人家,也算积德。”
    惠仙咬着嘴唇,点点头。她虽然算是同龄孩子里有主意的,可到底还没及笄呢,这岁数的女孩儿,胆子总不会太大。她从没遇到过饥荒,然而小时候也听邻居的老婆婆们说过,那没粮的时候啊,轻则男女老少为了抢一口草根打破头,重则连人家刚埋下去的尸体都会被人挖出来……
    谁愿意体验这样的日子?
    惠仙想了想,小声安慰喜娘,亦是安慰她自己:“合州城里有老爷们,还有军爷们,定是不会放着人作乱抢粮的。纵是真没了粮,朝廷的赈米发下来,也会先送到这里来,咱们不至于没粮吃!”
    喜娘却被她这话提了个醒儿,她突然想到——如果真有天灾,朝廷给发粮,本府粮米自会先到合州城,然后才往几个县里头转运。按这个逻辑,省城里弄粮食是不是更便利些,治安情况也更好一些?
    到底是巡抚眼前,等闲出不了事儿……
    她正想着,走在前头什么也没听见、只被朱氏带着朝里走的惠玉便扭过头来招呼她:“娘,快来瞧寺里养的小金鱼儿!”
    喜娘在张家的时候倒也养了两缸子金鱼,和离之后她搬出去了,那鱼缸沉重,却是没带出来。惠玉打小便爱瞧金鱼,这样才养得一双眼睛灵动善睐,如今的院子里没了鱼,喜娘想想,竟也觉得有些遗憾。
    谁想到了这清泉寺里头,惠玉竟又与先前的“旧友”重逢了。她孩子心性,一下子便高兴起来,竟对带她过来的朱氏也亲近了几分,甜甜笑道:“我竟不知道这里有这么多小鱼儿呢!”
    朱氏伸手摸了摸惠玉头上的小鬏,道:“你喜欢鱼儿?”
    惠玉点头,道:“多好看呀。”
    “待咱们回去,我送你几尾鱼儿可好?”
    “那怎么使得!太太客气了!”惠玉眼睛放光,一双小手却规规矩矩交握在身前,道:“怎么好叫太太破费呢?”
    “我家里也养得有鱼,是你瑾哥哥养的,挑几尾与你便是,不破费。”朱氏和蔼得很,喜娘正带着惠仙走到跟前,听到这句话,心里想笑,却也安稳了几分——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