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阅读136

    ,却只见里头如下饺子般跌进去十来个孩子,那些个大大小小的孩童们,哭着叫着挣扎着,互相牵拽着,却是谁都上不来:这池塘再浅,淹没不满十岁的小孩儿也是轻而易举,更况来上香的,谁家不把孩子打扮得整整齐齐?这年头的衣裳,穿齐了再吸了水,可不就是把人往下坠的么?
    已然是初冬了,水上虽然没有结冰,可那水,该多凉啊!
    喜娘急急要往落水的孩子们中寻惠玉,可一眼望过去,全没有一个女孩儿是惠玉的打扮,登时心上一凉,只道女儿怕是在这一群人中被打下去溺了水。再要定睛去看时,却在一边儿瞧到了钱妈壮实的身躯,在钱妈身边的,不正是花霄和惠仙?此时这两个正围定了半身泥水、惊慌失措的惠玉,一个扯披风给她裹着,一个拉着她的手在掌心里搓。
    “娘!”却是惠仙眼尖,瞅到了喜娘,也顾不得仪态,大声叫:“我们在这儿!”
    喜娘快步赶去,但见惠玉一张脸已然冻得煞白,缩在那毛绒绒披风里也只是哆嗦。那情态自然是可怜,然而她瞧着,却是松了一口气,也顾不得惠玉身上湿淋淋的,伸手便将她揽进了怀里,心疼不已:“还好你没事儿,娘的玉儿,吓死娘了!”
    惠玉吓得连哭都哭不出来,被母亲揽住,便像一只受惊的小猴子般,死死抱着娘,在她怀中发抖。
    “怎么回事儿?”喜娘问惠仙。
    “栏杆突然倒了,玉儿被人拽下去了。”惠仙亦是慌了神,话说得颠三倒四:“我在一边,不,我和玉儿原本都在一边,是没事的。可她旁边的女孩儿摔下去了,拉了玉儿的衣裳……我们旁边有个姐姐,玉儿摔进水里时,她伸手拉了一把,玉儿便没整个儿人掉下去。”
    喜娘去看惠玉,果然见她半边儿身子是全湿的,半边儿却好许多,问道:“她还没全摔进水里,便被人救出来了?”
    惠仙惠玉齐齐点头,此刻朱氏也已然赶了过来——她弓鞋窄小,走起路来自不比喜娘便利,然而此刻她也赶得头上冒出汗来:“快,将玉姐儿带回马车上去烤火!我们马车上有汤婆子有炭盆的,先暖和着!钱妈,你去寺外,教咱们家小厮进来救人!”
    喜娘听她下令,也定了几分神,对花霄道:“我记着咱们家里马车上,有姐儿们备换的衣裳,你去拿了,送到亲家车上去,给玉姐儿换上!这湿漉漉的几时能烤干,别受了寒又要发热!”
    钱妈和花霄自领了命,惠玉小小的一个人,叫钱妈一把抱起来,逆着人群,挤出一条路来冲了出去。而鱼池边,哭声喊声仍是半点儿不减。
    那些个原本走开去上香的妇人,见得自家儿女落水,又有几个还冷静的?少不得有人跳进水里想救人。然而这养鱼池瞧着清清浅浅,底下却是厚厚的泥……
    此时的妇人们有几个会凫水的呢,纵是会,穿着那冬日裙裳,又怎么游得起来?她们只能踩着底下往前走,可一脚落下去,整个人便往泥里没,登时更添了几分乱。
    那三个先走了,朱氏却留了下来,她自觉自己是知县太太,此刻应该做个表率。而喜娘亦未离去,她问惠仙:“哪个是救了玉儿的姐姐?”
    惠仙寻了一圈,指了一个人:“就是那个穿青裙子的!”
    喜娘定睛去看,但见那是个二十多岁模样的女子,却还作未出阁姑娘打扮。她并不如那些个有儿女落水的妇人们失态,也不比别的只会尖叫的女子惊慌——她手中持着根寺里用来捞水面浮藻的长杆兜子,将竹竿那一头伸在水面上,叫落水的孩童抓牢了,再与两个丫鬟打扮的姑娘一道使力把人往上拖……
    这姑娘,好生眼熟呐。
    协力救人
    喜娘只瞧着那姑娘眼熟,一时却认不得她是谁。反正这当儿朱氏忙着指挥自家的小厮与几个不知和谁来的壮健婆子救人,一时也不会就走,喜娘也便不急着去和那姑娘道谢,只转身去寻寺里的尼姑们——这许多人落入水中,别的不说,一间暖和房舍与热茶热水,总是不可缺的。
    否则,人家来烧个香,回去便伤了风,这事儿可有多不好。
    闹了这许久,寺里早就知晓了,也有几个年岁大些的姑子,匆匆寻了长杆等物事,领着人赶来帮助施救的。喜娘与她们提这么一句,便有个指着一名小尼:“静怡,你快去将左近的几间禅房开了门,点上火盆子,请施主们歇息!也好叫厨房里的师姐们烧起热茶来。”
    喜娘见那小尼要走,忙道:“厨下有红糖没有?添些进茶中,也好驱寒!”
    小尼答应着,飞也似跑去安排了。喜娘再往池子那边看,便见经了这么一会儿,池子里的妇人孩童们已然多半被救起来了,如今只有一名小厮,一手扯着岸上伸来的竹篙,一手抱扯了个约摸三五岁的孩子,正被人往岸上拖。
    然而,水里头虽没人了,岸上却还是哭声一片。那些个陷入泥中的妇人们固然狼狈,然而她们身量高,便是呛了几口水也无大碍,倒是那些个先落入水中的孩童,那时拉拉扯扯,有人被按下水面的,现在已然一动不动,也不知是呛昏了还